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誤區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教學評價的誤區 這種誤區有社會的,也有自身的,它們相互作用。又互相影響。
  社會各界對語文教學微詞頗多,它說明了社會對現在的語文教學的現狀不滿,同時又寄寓著希望。教育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它已不再是單純的學校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其實質是對傳統教學觀念和舊的教學模式及低質量的教學效果的關注。然而,我們往往單單看到的是應試的結果,而不是教學的長遠效應和這種教學思想對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不是全面理解智力發展的評價標準。只注重應試的結果:以考上重點校多少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
  應試教育在于追逐考上重點校的數量和層次。尤其現在教育已經有了市場經濟效益的端倪,升學率不高就被淘汰、兼并,這已不是什么新聞,這是應試教育為什么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用“飲鳩止渴”來形容應試教育并不為過。而“素質教育”不是以“應試”為終極目的,它是以素質教育質量觀、人才觀的標準作為評價標準。做為基礎教育尤其是語文學科應給學生打下深厚的知識基礎,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思維敏捷,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學會學習,具有終身學習和創新的扎實的基本功和能力。給每個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都提供最好的教育、教學,使他們成為人才。而應試教育則是置學生于短期內以應試目的采取的教育、教學手段。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除要在制度上、全社會認識上解決問題外,首先教師要有高素質。實踐證明:大學師范本科的畢業生只是取得了教學必備的學歷,其本身具有如同學生一樣的可塑性。他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早在中學、大學以講授為主的舊教學觀念中經過耳濡目染就已初步形成了。他們還不具備高水平的“繼續學習的能力”,現行的教學“教參式”教師就是典型例證。因此,無論從教學觀念的轉變,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教材研究、處理的指導思想和以研究教材為主的“繼續學習”的能力,尤其是人才觀的形成都需培訓、指導,都需對素質教育的理論進行學習。真正搞懂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必備的標準,素質教育的觀念是什么和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那么應學歷不達標而生的以建立起教師培訓為主體的各級教育學院是否在“素質教育”中能建立以素質教育培訓為主要任務所必備的素質的觀念和切合中學語文教學的培訓體系呢?
  二、“是辦食堂,還是辦飯店” 筆者有幸在1992年參加我市與全國某名牌大學“市校協作”聯合舉辦的“培養沈陽市教學專家班”的語文班學習。受教研室委托與名校研究培訓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當我帶著希望提出能在這次培訓中解決語文學科某些問題時,校方一位負責名教授面有難色,說:“你不能像上飯店那樣,你點什么,我做什么;你應像上食堂那樣,我有什么,你吃什么。”在當時,培訓尚屬初級階段,以培養大學師資為己任的校方不可能在短期內建構起體現中學教師繼續教育所必備的理論及教學課程體系,只能沿用舊制,使用高等師范教育體系為主體的變通組織形式——“辦食堂”,實屬不得已。而現在,我市、區、校為了提高素質教育花巨資外送、外請高校培訓。據了解,培訓后的教師觀念、業務仍有隔靴搔癢之感。其根本原因培訓方仍是在“辦食堂”。
  素質教育首先要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這是共識。提高素質教育是系列工程,打的是整體戰,其中領導部門的高素質是決定因素。學校教學管理者,其主要任務是以教學為中心,他們要對青年教師指導和培養。因此,就必須具備相關學科的前沿信息和知識,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的作用。變“行武”出身為權威的學者型,只有如此才是在辦飯店,給青年教師高品位的指導。我們的教師需要有良好的小環境,而不是“辦食堂”。教師如此,學生不更是如此嗎?如目前我市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初三,不從學生素質教育考慮,不是按素質教育要求去做,而是我怎么教,你怎么學,我是主,你是“客”,學生是配角,是聽眾,這不是典型的“辦食堂”嗎?
  三、對“人才”觀理解的誤區 應試教育以升學率高低,以能否升上重點高中為人才評價標準,而素質教育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之法會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培養能力,尤其是以創新能力為體現的終身繼續學習能力為標準。應試教育只以升學率為終極目標,它的全部注意力必然在有望升學的少數學生方面,甚至違反教學規律,違反教學大綱和教育法中關于教育、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的要求。辦“小班”開“快車”就是應試教育的特征。而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在教學中必然要因材施教。這樣的老師融師生為一體,他心中有一本學生學習情況檔案。他了解學生,采用先進的教學理論和經驗。他會和學生一起分析,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使知識斷層的學生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循循善誘告訴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提高,就能成才,幫助學生克服心理、知識障礙,使學生心理有一個自我完善過程。這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使學生產生自信,使學生在學習的進取上不斷產生新的期望值,這種期望值是師生共有的,并互相作用。這樣的老師在學生的眼里是良師,更是益友。應試教育對教材的使用和理解是急功近利,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你考的范圍多大、篇目多少,我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多少(因為中考考綱是“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現在是以綱為綱,緊扣教材”,命題必須有書后練習題的影子),教材盡管是政府行為,你不考我就不講。應試教育對教材沒有創造,課堂以“教學參考”為準,“死背硬記”(其實該記的不一定記,如古詩文要求背誦部分,或是不考,或是考了失分率較高)。在這樣的老師眼里,能力是什么?是死記硬背的熟練程度。而素質教育對教學要求、對教材理解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師對教材爛熟于心,整體把握,咀嚼精華,對教材深刻的理解是教師繼續學習層面的提高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指導之法,是從教材中借鑒、揣摩、理解、運用、創新之后才能明晰和解決。教材在這樣的教師心中已不再是一般意義的教科書,教科書的精華已內化為教師博學的一部分,已成了提高自己水平的一種享受,一種精神、認識上的升華。這種升華對學生的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使指導對每個學生來說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教師對教材經過了咀嚼吸收,“因材而宜”,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自己最大滿足,引導“學生解決在他們認為是問題的問題,這就無異于科學家的創新的心理及思維活動”。而應試教育是以中考升學為目的,是“教參”的忠實的傳聲筒、錄音機,他的教學活動只是在教外在的教科書,沒有創見,他所展示的是急切近利的“教書匠”。而素質教育,融教書與育人為一體,以博學、以激情、以全心全意為學生、為主體服務為教學的最高目標,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創新意識打下良好基礎。他的聲音、他的殫精竭慮、他的為人師表和高尚情操留給了學生。他可以因年齡而隱退,而他的精神、境界、學識、方法將會在學生的一生中發揮作用,融入了學生的心靈,滋潤著學生未來的生活。
  素質教育觀是人才觀,應試教育觀是升學率。“人才”觀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是一種追求,是一種理念的升華。教師以畢生的精力把學生塑造成為自己崇拜的偶像,也在塑造學生的同時塑造自己。
  “人才”觀體現了一個教師的價值,“人才”觀是素質教育的必然。具有這種信念的教師必然熱愛生活,留意生活,無論是生活還是教學他都會全身心地投入,用激情點燃學生的詩情畫意,用激情燃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用激情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的揚棄,形成哲理。當充滿激情的教師看到公路的拓寬、交通的流暢,看到大二環拔地而起宛如巨龍升天,看到城市建設如詩如畫,他會迫不及待地暗示學生去感受、去描繪、去思辨,潛移默化地形成理念。他也會引導學生發現社會中不和諧的音符,多彩多姿中的敗筆,引導學生辨是非,明事理,學作人。素質教育的教學活動是學生期望值的實施,是活潑的、歡愉的。而應試教育則“老守田園”管、卡、壓,教師是管教,不顧學生的反應、心理,盲目填灌。以長時間的死背硬記、題海戰術取勝,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扼殺了有為教師的靈性。這樣的教學無樂趣可言,師生處于長期疲憊之中。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8~9G31中學語文教與學王彥良20022002 作者: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8~9G31中學語文教與學王彥良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49:37

[新一篇] 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個性特征

[舊一篇]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備課藝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