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海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考察報告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正式實施繼續教育已經8年,大致經歷了準備階段、初期階段、成熟階段。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法規方面體現了客觀性、系統性以及政策內容穩定性;在課程建設方面,注意體現構建思想的整體性、綜合性,構建內容的新穎性和發展性等多種方式;在培訓方式方面形成研修式、探究式、板塊式、小組學習、現場學習、遠距離電視教育、微型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在整體培訓工作中,體現了時代性、系統性、開放性等特點;在評價工作中,體現了評估指標及方式的客觀性、全面性、發展性、導向性。
  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分為教師培訓和干部培訓。
  教師培訓分為:新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職務培訓、高一層次學歷培訓、新證書制度(特殊教育教師上崗證書、心理輔導教師上崗證書)。
  培訓對象包括: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含專任教師、非專任教師、非教育部門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學校教師(含文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教師進修機構教師、其他教育機構中具有中小幼教師職稱的人員(電化教育館、市教研室、考試院、教科院)、特殊教育教師(含盲、聾、啞、工讀學校)。
  “八五”期間培訓完成率為99.4%,計119339人;“九五”期間(至1997年12月)培訓完成率為41%,計60000人左右。
  在干部培訓中,分為高級研修培訓(高級骨干校長)、研修培訓(區縣骨干校長)、崗位培訓(持證上崗后的一般干部培訓)、新干部見習期培訓。
  培訓對象包括:中小學、幼兒園、職業學校、校外教育機構、特殊教育的學校校級干部、中層干部及學校工會主席、校辦企業干部等。
  “八五”期間培訓完成率為100%,計11000人;“九五”期間(至1997年12月)培訓完成率為35%,計3850人左右。
  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繼續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果,對全國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正如他們在研究報告中所指出的:
  (1)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是全國第一個以地方行政法規,規范中小學教師職后培訓的重要文件。
  (2)于1995年12月底、1996年8月底在全市實施了將繼續教育與教師的職務晉升、續聘持鉤的政策,建立了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在全國首創。
  (3)在區、縣教師進修院校及上海師資培訓中心建立了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在全國獨創。
      一、基本作法
  上海市在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中,他們的基本做法主要囊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制并頒布法規和政策
  制定政策與法規必須以科學的調查研究為基礎,研究客觀現實情況。上海市政府為制定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法規,共召開了各種座談會達1000多人次,通過廣泛地調查研究,使政策的實施具有可行性。從1985年底起草《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到1989年12月15日由原上海市市長朱róng@①基親自簽發并正式頒布,修改了16稿,歷經4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對繼續教育制度的建立,進行了客觀條件的分析和科學的論證、試點,對與繼續教育相配套的政策、經費、培訓資源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法規的實施。
  當《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發布后,與之相匹配的有關政策、規定陸續出臺,如繼續教育中的培訓對象、類別,培訓的時數、考核、進修方式,成績的認可,培訓與職務晉升和評聘的掛鉤方式,政策兌現后問題處理,為確保培訓質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等,使繼續教育這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運作規范、嚴肅、有序。在法規的效力推動下,上海市全面展開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
  (二)建設有特色的課程教材體系
  上海市在確定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后,接著確定了課程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即要求教材內容體現“針對性、實踐性、適用性、先進性、科學性”及按需施教的特點,還確定了培訓方式必須體現“成人、在職、師范、職業教育”的特點,然后規定了教材編寫的質量管理程序。設立必要的辦事機構,領導和協調編寫工作,不斷總結試驗,完善教材編寫、試教、審定的程序,提高教材質量。
  在課程教材建設中,他們組織了4支隊伍:一是有創新意識的教材編寫的骨干隊伍;二是對教材建設起把關作用的專家隊伍;三是對教材進行實踐、試驗的教師隊伍;四是業務能力強,能起指導、協調作用的管理隊伍。“八五”期間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經驗,組織編制了以“教師修養、教育理論、教學實踐與研究、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更新、教育科研”5個方面組成的中小幼各學科教師繼續教育方案42個,編寫課程綱要500多門,經過長期、反復論證與試驗取得成功并正式啟用的教材161種。在教材建設中,上海市把基礎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教材(即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課程化,現代教育手段課程化),提出了161種課程建設項目。
  關于培訓的內容和培訓的質量,這是一項沒有現成模式可套用的全新工作,因此,在繼續教育初期階段,對于課程教材建設,上海市教委采取了既積極又慎重的態度,對教材實行全過程管理。
  上海市教委在課程建設方面注意用教材內容吸引教師學習。例如,“八五”期間開設的《小學生心理咨詢》、《中學語文審美教育》、《學科教育專題研究》、《數學邏輯》、《數學方法論》等課程,受到學員的普遍歡迎
  (三)構建暢通的培訓網絡
  所謂培訓網絡是一群由共同的培訓目標和各自的培訓功能,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相互補充、相互協作聯接在一起的實施干訓、教師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培訓基地)。
  上海市各級培訓機構建設大致經歷3——4個時期,在1987年前,各培訓機構所承担的任務主要是學歷補償教育,上海市教委出于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準備,對各培訓機構提出基本建設的要求,各培訓機構處于獨自培訓的“點狀”。1987年——1990年,是“八五”培訓的試點階段,建立了從市到區的二級培訓網絡,研究、解決培訓機構的領導體制、順應繼續教育需求的組織機構、教師職稱系列特點及學科建設的網絡體系。這一時期既以“任務”來區分各培訓機構的功能,又加強了市區二級培訓機構之間的聯系、資源互補以及市級培訓機構對區縣培訓機構的指導作用,有了實質性的聯系形成了“線狀”網絡狀態。1991年——1995年,這個時期是全面實施“八五”培訓規劃時期。建立了從市到區、從縣到各中小學、幼兒園三級培訓網絡,并形成了制度化、規范化的培訓制度,相應地各級培訓領導機構和實施培訓的機構都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并將區縣教師進修院校之間聯系起來,進行合作,形成“面狀”的培訓網絡。1996年——2000年,這時期頭二年,主要是進行了培訓機構的互聯網,市、區兩級培訓機構已經沒有明顯的分工區別,而是引進競爭機制,充分運用網上優勢,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并將全日制高校,研究部門的培訓聯入了網絡中,形成“球狀”的立體化培訓網絡。
  在“八五”期間,上海市教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和中小學、幼兒園“自培”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培訓機構的任務、人員要求與編制、領導體制和管理、培訓網絡及其職能都做了明確地闡述。  “九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由市教委宏觀控制,主要放到區、縣,發揮區、縣教育局和進修院校的作用,建立自培基地,經過論證、評估后,有100所在教育科研、教育實驗中取得成果或具有特色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承担一定的中小學教師培訓任務(不是全部),并納入到培訓網絡中。例如:上海市閘北八中,就是以校長劉京海的“成功教育”課題為核心的自培基地。
  (四)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適應上海市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上海市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建立的需要,進一步實施《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上海市教育局經過一段時期的試驗,在1994年初正式下發了《關于加強教師進修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從1990年1月——1995年12月,教師進修院校的各級在職教師參加進修,均應不少于540學時并獲54學分。(其中240學時為系統進修,300學時為面向普教的專題研究)。在此文件中,對培訓內容與方式、組織管理、學分計算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除了重視師德修養和精神文明建設外,知識面要寬,業務基礎要扎實;了解和掌握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和知識;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要有較高的教育理論修養和較強的教育研究水平;要“熟悉普教,研究普教,服務普教”。
  現在,上海市有23個培訓機構,共有2000多名專職干、師訓教師,加上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自培基地的師資2000多名,共4000多名。其中,50%以上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他們能提供質量較高的培訓課程教材和教學,這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五)建立多樣化的培訓模式
  除以上教師職務培訓(即繼續教育方式)的方式外,上海市在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突破了原有常規的培訓形式和模式,采用了既有針對性,又有現代性的培訓方式,并加以理性化。在骨干教師培訓、新教師培訓、高一層次學歷培訓、干部培訓中,都有所體現。
  上海市骨干教師培訓的特色之一是,以實踐研究為基礎,圍繞教學實踐選擇進修的理論和相關課程,接受專家授課指導,采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培訓模式,研究普教改革和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熱點、疑點問題。特色之二是,把骨干教師培訓分成二個層面,一是以未來骨干為對象的青年教師培訓,二是以現實骨干為對象的高層次的骨干教師培訓,其目標是培養市級骨干、市級學科帶頭人,使之“成名成家”。特色之三是,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學有所需、學以致用、學有特色、學有成效等原則,注意教學與科研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適用與超高結合,階段成果與培養目標結合。特色之四是,在“市、區、縣骨干教師培養工程”中,把課程進修、專題研究、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研修式”作為培訓模式,并指定導師進行個別指導。
  由于教師來源多元化,對新教師的培訓將有其特殊意義。上海市經過近10年的新教師培訓實踐,認為最有效的模式為:①范例式:提出課題、設計范例——展示范例、促進內化——實踐深化、形成經驗。②臨床診斷:診斷——處方——學習——實踐——提高。③微格教學模式:將師德教育、教育教學培訓分解成若干單元——設計單元培訓內容、制作訓練軟件——進行單元培訓——進行單元小結。④課程學習——教學觀摩式:以課程學習為主線——講授與觀摩相結合——分解成若干個個案。上海市開展新教師培訓的成功經驗為:①制定具有科學性、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培訓計劃是取得實效的先決條件;②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高質量的指導教師隊伍,是取得實效的基礎條件;③激發新教師在培訓中的主體精神是取得實效的關鍵條件。
  在中小學教師高一層次學歷培訓中,上海市注意到這種培訓具有雙重的性質。一是它屬于個人教育階段的教育,因此,它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應以專門科目為主,兼學一些教育理論;二是它不同于職前培養的學歷教育,它還兼有繼續教育性質,因此,在考慮教育內容與課程設置時,對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的內容應占有一定比重。上海市對高一層次學歷培訓,主要采取“電視教學、業余面授(辦班助學)、自學考試”三者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這種模式具有寬進嚴出、教考分離、電視教育與面授相結合、領導重視、組織健全的特點。
  上海市教委在干訓中做了大量工作,使校長培訓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建立起教學、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干部培訓體制,堅持按需施教、以學促變、重在實效的干訓原則,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干訓思路:①樹立全新的大培訓觀念。大培訓觀念是大培訓體系的基礎。在培訓中,要按需施教,即:一是干部本人的實際需要;二是當前教改發展的需要;三是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需要。②探索高效的大培訓模式。干部培訓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目標模式;二是過程模式;三是研究模式。③建立開放的干部培訓課程體系。在課程建設中,體現了課程結構科學化,課程來源多樣化,課程建設特色化。
  (六)創建科學化的管理體制
  創建中小幼教師繼續教育管理體系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要使各類培訓的管理制度能落實,并使管理工作適應繼續教育的要求,是一件大事,也是件難事。
  上海市教委首先確定了以“依法治教,依法施訓”為核心的管理目標;并以教師職務培訓教學教務管理為切入口,建立了學員的學籍管理、培訓課程管理、培訓過程管理等制度。
  其次,對中小幼教師繼續教育各級管理機構、教師職務培訓課程教材建設、各類培訓對象的劃分、非學歷證書進修學分確認、培訓質量管理方面等都提出了針對性的管理辦法、措施,起到了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作用。
  第三,在總結“八五”期間干部、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的基礎上,結合《“九五”期間中小幼干部、教師培訓規劃》,提出了“全面下放、按需施教、科學管理、分級負責、講求實效”的思想,以及上海市教委“參觀指導、組織協調、檢查、督導”工作方式,從可持續發展觀點出發,加強各類管理,適應中小幼教師繼續教育深化的需要,完善中小幼干部、教師繼續教育管理體系。
  (七)確保經費的投入
  為了執行《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各級政府、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基層學校積極籌措經費,保證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多年來,上海市始終以政府為主渠道,確保師資培訓經費的投入。除了對市級培訓機構的辦學經費每年予以充分保證外,對于區、縣的師資培訓工作,由市財政及市教育行政部門共同制定經費標準,隨著物價指數的增長,而適時地調整。1992年以前每年人均25元,1992年為40元,1994年以后為50元(不含學歷教育費),由區縣財政支出安排。市里每年列出師資培訓補助經費,1994年至1996年上半年已撥出專項補助費2100萬元,從1990年至1995年,市政府在骨干教師培養、區縣教師進修院校的教師進修及其部分專項設備、師資培訓課程教材建設、電視教育軟件制作等方面投入經費1200萬元。
      二、基本經驗
  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國際教育思潮產生于20世紀50—60年代,終身教育理論家認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機會應該貫穿于整個一生,并使教育和工作相互交替地進行,形成“周期性循環型”教育模式。上海市政府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進行了科學的論證和立項研究,為構建與現代化的教育、為未來的社會培養新人相適應的、素質優良的、具有新的教育觀、質量觀的新型的師資隊伍,積累了豐富經驗。考察組認為以下幾方面值得重視、學習與內化。
  (一)以法施訓,使繼續教育法制化
  上海市教委把《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和相匹配的一系列政策分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內涵、培訓對象、時間、職責,機構及辦學審批手續,培訓經費來源渠道、標準和管理,獎懲制度、培訓與職務晉升、續聘的具體方法和措施,培訓質量評價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等9項內容,逐條理解,逐條落實,有力地推動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上海市教委在執行法規和政策中,排除一切干擾,克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阻力,既一絲不茍地執行政策,又創造性地使政策充滿活力。例如上海市教委《本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培訓作為考核、晉升、聘用教師職務的實施意見》(滬教師[96]16號)等文件。按規定教師每5年中,均需參加不少于240學時的培訓,其中中學高級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不少于540學時,教師通過培訓獲得的證書,作為教師職務晉升、續聘的必要條件。當第一輪培訓結束后,堅決地執行了這一規定,即到1995年12月31日前無特殊原因而不參加有關進修的,一律不得申報晉升高一級職務,到1996年8月31日前,無特殊原因不參加進修的,扣發等級工資中的津貼部分,被扣除職務津貼的時間,不計任職年限,今后即使補進修了,被扣除的職務任職年限不得累計,被扣除的津貼不再補償,使政策嚴格兌現。考察組認為,上海市教委在執行政策中,做到了:
  (1)執行政策的堅定性
  首先要有依法治教、施訓的意識和決心,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創造支持性的政策環境。
  (2)執行政策的嚴肅性
  不能隨意改動,任意改變,不能成為為所欲為的個人行為,政府的執行者在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政策、制定具體操作措施的時候,都要有法規依據。
  (3)執行政策過程中的有效控制
  為了準確、準時地執行政策,首先要做好制定規劃工作,力求準確。執行規劃的時候,使用相應控制手段,如檢查、評價、督導,有針對性地、適時地組織交流,進行調查及現場研究和辦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將問題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4)執行政策中注意適度調節的靈活性
  由于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內部的條件發生了變化,組織協調工作中應及時地發現產生的特殊情況,在不影響大局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地調節。
  (5)執行政策過程中的指導行為
  廣泛地、反復地宣傳以法施訓的觀念和決心,加強對執行人員的培訓,系統學習有關文件,指導其對整體性、區域性問題的研究和分析,指導其對個案的分析,使政策執行準確無誤、穩步推進,最后全部到位。
  (二)以科研為先導,帶動繼續教育的開展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十分巨大的工程,人們稱之為師資隊伍建設工程。這項工程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實施的培訓模式與手段也相當復雜,在我國的教育中,是全新的事物,全新的領域,許多問題是前所未有、前所未遇的。需要研究,需要探索。只有科研開路,才能認識繼續教育的真諦;只有科研開路,才能把握繼續教育目標和全局;只有科研開路,才能隨時掌握繼續教育的發展階段和進程。考察組認為,上海市教委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首先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進行科學的研究,發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師資培訓機構和基層學校的有關同志開展研究工作,并按照題目內容,確定了市、區(縣)兩級師資培訓研究課題,重點研究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特點、途徑和方法,中小學骨干教師的特點和培養途徑,教師培訓過程中如何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教師培訓經費標準,師資培訓質量評估等課題。并注意了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形成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互相推動的運行機制。
  上海市教委開展繼續教育研究工作從1986年開始,以繼續教育為專題研究,由250人組成了34個課題組(到1991年,增加到43個課題組),1989年申報立項,1998年結題,現在已經形成完整的《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培訓工作的研究報告》;《上海市中小幼骨干教師培養工作專題小結》;《上海市普教系統青年骨干教師培養的研究報告》;《上海市普教系統新教師培養的研究報告》;《上海市在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高一層次學歷進修的研究報告》;《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干部及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研究報告》;《上海市普教教師干部培訓網絡構建的研究報告》;《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評價(估)方案》。在這些《研究報告》中揭示了“研究課題的提出;研究的內容、過程和方法;研究成果;問題和建議等內容”。還公開出版了《一流教育的奠基工程》(干訓經驗總結)、《秋實集》、《滋蘭集》、《學思集》(師訓工作經驗總結)。
  這些研究成果和經驗總結,有力地指導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開展。
  (三)轉變思想,樹立繼續教育觀念
  在開展繼續教育初期,上海市教委經過調查,感到干部、教師存在以下幾種思想觀念,阻礙著繼續教育的開展。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為數不少的教育部門的干部為了提高升學率,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在師資問題上僅看到當前師資在數量上缺額,注重對教師的使用,不重視對教師的培養,甚至把教學工作與教師繼續教育對立起來。在教師中,大多數教師由于陳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誤認為合格學歷的資本夠受用一輩子,再加之教師地位、待遇不高,很有怨氣,認為對教師開展繼續教育是對教師的過高要求。
  鑒此,上海市教委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先一步、高一層”的目標;并以此加強對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戰略意義的宣傳和教育,并將這種宣傳和教育貫穿于整個“八五”培訓工作過程之中。從社會、歷史的責任感和教育事業發展的使命感的角度,啟迪各級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深刻意義。還從教師的成長規律,來啟發教師,幫助他們破除一次性學歷教育管用一輩子舊觀念,樹立終生接受教育的新觀念。
  干部、教師觀念的轉變,提高了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認識,積極地參加繼續教育,逐步地由“要我學”發展到“我要學”,使上海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進入良性循環階段。
  (四)廣泛開展調研,按需施教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按照中小學教師的需求來確定的,只有認識到這個特點與規律,才能搞好繼續教育工作。上海市教委遵循如上規律,自1985年開始,到1998年,13年間在全市中小學教師中進行了7次大型的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各種形式問卷、對話,不斷了解、認識繼續教育的對象,分析問題,尋求策略,制定政策,以求實效,有力地推動了繼續教育工作。
  在繼續教育課題研究過程中共進行了7次大型的調查,見下表:
  附圖G38I15.JPG
  現在全市師訓工作實行了計算機管理,對所有教師實行了1人1卡制,上海市教委每年在規定時間內檢查師訓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及時解決。
  (五)開展督導評估,確保繼續教育質量
  上海市教委在“八五”期間,始終堅持對區縣政府、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基層學校領導在培訓工作中的職責、教師履行培訓職責、保證培訓質量的措施上,進行不同形式的督導和評估。
  在第一輪繼續教育即將結束前,為保證政策兌現,上海市教委在抓常規管理檢查的基礎上,于1994年11月,1995年4、5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了對區縣政府執行《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的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并把該督導的情況列入全國5項內容督導的要求中。在督導中,將培訓的有關政策和要求,編制成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通過督導,評出6個先進區、縣,予以表彰、獎勵。獎勵費達114萬元。
  考察組認為,上海市教委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繼續教育評估體系,通過評估,可以正確認識現狀,找出差距,完善不足,也可展望未來,提出發展、前進的新目標,這是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得以完善、發展的重要依據和手段。他們經過:①準備階段。結合教育評價理論,確定評價目標,初步確定研究方案;②設計階段。突出現代管理思想,遵循教育評價的原則,尤其重評估指標;③修正階段。召開了有關方面同志的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修訂形成《上海市普教系統師資培訓教學、教務管理質量評估方案》。現已按此方案對上海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情況進行了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繼續教育工作
  力量的作用是沒有窮盡的,團結就是力量。一切事物的發展與變化,都要靠力量來支撐,靠力量來推進。同樣,教育的深化改革與發展,也需要力量的作用。上海市政府及教委認識到了搞繼續教育也必須有力量、有力度。他們聯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一種合力,共同推進繼續教育工作。
  實際上,繼續教育制度建立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是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但是教師中存在的層次性,地區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師資的基礎存在著差異性,培訓機構的特點不一,決定了要有一種有質量的合力來滿足這些需求。由于繼續教育工作的開放性的特點,師資培訓工作的參與力量日益壯大,培訓內容更加廣泛,這就要求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來為一個共同的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伙伴的協作關系需要把社會各要素都包括進去,這些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教育行政內部機構之間、培訓機構之間……,這種合作伙伴的參與、合作,充分利用各種培訓的成功經驗,有效利用培訓資源,有利于確保培訓的質量,也有利于對師資培訓教師的培養、發展專長及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這次調研中,我們聽取了上海市教委11個處室負責人在座談會上的發言。他們談論的問題,使考察組感到他們了解繼續教育,懂得繼續教育,明確在自己的崗位應該怎樣支持、推動繼續教育。考察組認為,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上海市教委師資處經常主動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基礎教育辦公室、計劃處、財務處、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教育工會等匯報培訓的政策、培訓的激勵機制、培訓的經費、培訓的質量監控等方面的情況,邀請他們參與對工作的指導和評估,以得到他們有力的支持,催化繼續教育合力的形成,加大力度,共同管理,共同推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七)愛崗敬業,全身心投入繼續教育中
  當上海市《中小學教師進修規定》被廣大的干部、中小學教師接受后,產生了莫大的力量,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洪流中。他們大多數節假日不能休息,在調查研究、在干繼續教育的工作。
  有的同志小孩在家吃不好飯,甚至吃不上飯,影響了小孩的健康發育,這些她(他)們都全然不顧。她(他)們說,我們心里想的是繼續教育,干的是繼續教育,整天整夜瞑思苦想,時時處處離不開繼續教育,連吃飯掃地時,都在想著繼續教育。進修院校的教師不辭辛勞地投入到繼續教育中,有的教師早上4點起床,趕上去郊線的公共汽車送教上門,有的教師帶病堅持上課,甚至昏倒在講臺上。一位干部在匯報中說,繼續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初創到成熟,從人治走向法治是非黨艱難的,我們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要聽取各種各樣的意見,只有將黨性、人性、良心有機結合起來,淡功名、重事業才能永往直前。
      三、今后設想
  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八五”期間的各項培訓任務,現在又進入了“九五”期間師資培訓工作,上海市教委在領導和指導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中,沒有停步,而是以更高的熱情,飽滿的精神風貌,科學地構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的新格局。他們成立了主要以各級培訓機構各學科帶頭人為負責人的29個學科中心組,作為繼續教育互聯網的紐帶和橋梁。
  上海市教委認為,當前教育改革的深度與廣度對干部和教師進行了現實國情的教育,經過初級階段的培訓工作,教師確立了繼續教育的觀念,教師的地位在社會上有了顯著的提高,教師的職業有了競爭性,教師的自我需求有了比較明確的指向,教師對于自身的認識比較客觀并趨向現實,教師的自我發展與心理需求的層次逐漸提高,使繼續教育具備了全面開放的條件。
  實施繼續教育全面開放是成熟期的顯著特點。為了適應社會開放、多元、變化快的發展趨勢,打破傳統的培訓的窠臼,在開放的多維動態中進行繼續教育工作,與社會廣泛聯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培訓機構為基點,面向廣闊的社會輻射與吸納,擴大培訓的渠道。形成培訓機構、學員所在學校、社會一體化的培訓信息網絡;并進行全市、全國、國際的廣泛交流,使繼續教育構成高效的立體的培訓網絡。全面開放的措施是:
  ①打破學科界限
  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將從單一學科到多學科之間相互聯系和交叉,為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素質,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的方案中設置了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這些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具有多學科的知識,因此繼續教育必須打破學科的界限,打通學科之間的隔離,順應上海市教育改革的需要。
  ②打破教師職務的界限
  由于歷史的原因,較多的教師的職務級別與其職務要求存在一定距離,加上資歷、年齡等因素,很有發展前途的年輕教師要達到比較高的職務,還受著諸多因素的制約,比較困難,完全按照職務的級別進行培訓不完全合理。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打破職務界限后,各種級別的教師、各年齡段的教師在一起研修,有利于互相間的溝通,有益于教師在思想方法、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手段等方面的更新。
  ③打破區域及培訓機構間的界限
  為優化培訓資源,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培訓質量,使各培訓機構辦出特色,為全市服務,提高培訓效益。培訓機構之間應全面開放,形成一體。
  ④打破培訓機構與外部的界限
  為擴展教師的知識面,為培訓機構激活辦學機制,為今后繼續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必須打破培訓機構與外部的界限。
  對于未來中小幼教師繼續教育,上海市有關課題組研究認為,到2005年之后,學校的開放辦學及完全的自主,完全體現了與社會的融合,教師崗位的流動形成制度,外部的控制和強制行為被教師的自我控制、自我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激勵機制所代替。從而使得個人的行為、個人的需要與組織的目標趨于一致,教師的工作評價機制科學化。教師普遍具有教育預見能力,教師具有與社會發展相應的思維方式及創造能力。教師的繼續教育已不再處于孤立的狀態中,社會各方面都在確保使所有教師得到所需要的知識營養、時間、經費的投入以及一般的政策保障、物質和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從而使教師能積極地參與繼續教育并從中獲益。這時的教師培訓完全靠教師的自覺行為,培訓工作完全融入了社會中,專門進行教師培訓的機構更需要體現教師職業的特別需求。
      四、考察組的研討
  在調研結束后,考察組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研討,大家一致認為:
  (1)上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走向法制已經8年,完成了從1990年——1995年的“八五”期間的第一輪培訓,第二輪的“九五”期間的培訓也已經走過了2年多,他們積累的經驗是全過程的。他們在實施繼續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有一定的普遍性,解決的方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應該深入研究他們的經驗,汲取精華。河北省教委師范處一位副處長深有體會地說:“這次學習、考察收獲非常大,我們曾專程到一些省、市學習過繼續教育的經驗,感到上海的經驗更系統、更全面,既符合上海教育的實際,又符合教師的成長規律,反映出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的成熟,上海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
  (2)在學習上海的經驗時,要有悟性,要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學其思想,學其精神,學其方法和思路,扎扎實實地熔入本地實際工作中,產生內化,激發動力,推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3)上海是經濟發達地區,整體上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全國處于領先的地位。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靠人、財、物的支撐,這樣比較,感到上海的經驗難學。鑒此,需要我們把經驗分解、活化,把政策用足、用實,可采取以點帶面(可先從條件好的實驗區開始,逐步推廣)、“借雞下蛋”(可采用借用教材,請上海的名教師培訓搞繼續教育的教師等)、立足骨干(可先抓骨干教師,建立自培基地,逐步推開等)的辦法學習上海的經驗。
  (4)要學習上海市教委師資處及各區、縣教育局各級培訓機構干部教師的工作熱情、奉獻精神,把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看作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恩惠子孫、流芳百世的千秋大業,執著熱愛中小學教師培訓事業,對繼續教育工作要想在心上,干在實際中,一抓到底。
  (5)要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宣傳上海的經驗,使之推動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尤其是要用其經驗指導實驗區的工作,乃為當務之急。可采用報、刊、簡報形式,分專題報道。既可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又可得到基本成型的材料。
  (6)希望教育部能夠及時地抓住典型,總結上海的經驗,推廣上海的經驗。可以組織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培訓班,了解、認識上海的經驗,然后結合本地的實際,悟出學習上海經驗的基本思路,切切實實地指導本地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馬司長最后做了小結,她說:上海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實驗到全面鋪開,積累了一整套的成功經驗,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應該說:上海的經驗值得學習,也能夠學習,不是高不可攀的。
  上海市教委師資處同志的工作是細致的、扎實的,淡化名利、講求實效,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深入開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應該表揚為開拓這項事業貢獻力量的干部。
  考察組的同志通過本次調研,要進行理性的思考,要時時考慮“我們怎么辦”?要與上海工作找差距,這無疑是對師訓工作者的嚴峻挑戰,我們只有將師范教育事業扎扎實實地推向前進,這才是明智的選擇。各地要從實際出發,活學活用,增強悟性和內化,為師訓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把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推向新的階段。尤其已經合并的院校,應該很好地考慮不削弱師范教育,抓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關于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馬司長談了以下幾點意見:
  (1)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們過去對人的培養,人力資源的開發,往往認為是靜止的,一次性完成的。在實施繼續教育中,首先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要轉化為動態的、變化的,這樣,才能吸納終生學習的思想,自覺地投入到繼續教育中。
  (2)要加強領導,保證投入
  各地要對繼續教育加強領導,保證投入,這二者是相吻合的。只有領導重視,肯于投入,才能真正啟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例如,河北省想了比較好的辦法,保證投入,也搞了全省的計算機聯網,對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施全程控制。
  (3)要加強對繼續教育的科學研究
  從上海的經驗看,開展繼續教育,科學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重視以科學研究來帶動繼續教育,推動繼續教育,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結合本地實際搞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我們也要從宏觀上考慮立項研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問題。
  (4)各地要加強試點工作
  現在師范司搞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區域性實驗,就是要通過抓好小范圍的試點,逐步推開。希望有實驗區的省(市),要很好地研究將實驗區的工作深入開展下去的有關問題。
  總之,我了解上海的經驗后,很興奮,心情很激動。他們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實踐了“功在教育、利及社會”的道理,真是催人奮進。我們要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推廣上海的經驗,從推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區域性實驗出發,帶動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钅加容
  
  
  
中小學教師培訓長春3~14G3中小學教育奎星19981998(本刊記者 奎星) 作者:中小學教師培訓長春3~14G3中小學教育奎星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1:01

[新一篇] 對《語文課程標準》的檢討

[舊一篇] 對中學寫作教學的世紀性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