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控力”的把握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筆者曾在《福建教育》(2004.3)撰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跟進策略”研究》,受到老師們的關注。“跟進策略”下的課堂教學的確為學生著想,課堂隨著師生動態生成,跟進不同的情勢,建構生命化課堂,實現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然而,隨著教育、教學研究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實施“跟進策略”往往“盲從”,費時,低效,甚至“動態不生成”。因此,“跟進策略”的后續研究就落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著眼于師生互動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調控力。
  一、規避盲從,實施“四調”
  英國課程理論家勞倫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論及人文學科課程實施時,認為應遵循以下五條程序原則:課堂上應提出有爭議的問題,教師應秉持中立準則,教學的主要方式應是討論而不是講授,教師要保護不同觀點,并對課程學習的質量和標準承担責任。這五條原則的精髓,可以營養日益走向開放性、生成性和創造性的課程。
  1.“調諧”。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要產生和諧“共振”的效應,需要教師審視情勢、運用高超的“調諧”技藝,才能比較精確地測度學生信息的接受量,使教師輸出信息與學生接受信息的頻率和諧。學生感知信息的心理過程具有外顯性,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外顯行為作出判斷,準確地透視他們的學習心態。如《分桃子》教學中,課始課件出示給猴子分桃的問題,鮮紅的桃子和活潑的猴子吸引著學生快樂地舉牌口算著。當出示“294個桃子平分給3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幾個”時,學生一時口算不出來。怎么辦呢?有學生提出用筆算,教師順勢引導大家積極探究筆算的算法。正當大家興奮地引出算理時,一位學生提出:“老師,我想從個位應該也可以除。你看48÷3中可以先用18÷3得6,再用30÷3得10,再加起來一樣可以算出商得16。”頓時像開鍋似的,學生議論紛紛。這時如沒處理好便會使這堂課無法繼續,教師可抓住這一時機說:“舉個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來試試看,行嗎?”課間出現的信息若能及時處理,學生便能保持更良好的學習心態,愉悅地投入學習。
  2.“調速”。教學節奏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學速度過快,易使學生緊張、疲勞、焦慮,造成認知困境;速度過慢易使學生注意分散、精神松懈、興趣淡薄。即使速度適中,若均速不變,沒有起伏,也會使學生感到單調、乏味,沒有刺激。怎樣才能做到張弛相間、變而有度、穩而有序呢?有人提出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快節奏加慢鏡頭”。“快節奏”就是養成學生快看、快說、快記、快寫、快做、快思的習慣。課前的充分準備、課中的嚴格要求、課后的作業限時等都是施行快節奏的基本環節。“慢鏡頭”就是在教學關鍵處充分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其基本形式有延時、重復、追問、暫停,讓學生畫個草圖看看,列個式子算算,舉個例子試試,等等。通過強烈明快的節奏感,引導學生時急、時緩,不斷激起思維的波瀾,使知識更好地滲進學生的心田。
  3.“調味”。學生最厭煩枯燥乏味的課,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在保證教學科學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地追求趣味性、生動性、形象性和實效性。首先,應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誘趣,防止嘩眾取寵。其次,要注意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的轉化過程,通過競賽、游戲、質疑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習興趣的持久性。特別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每節課結束前應安排專門的時間讓學生提問,使學生從小養成敢疑、善疑的良好習慣。再次,要注意寓趣于教學過程始終,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如,《可能性》教學中,教師以阿凡提和巴依老爺斗智、斗勇的故事引入:阿凡提被巴依老爺誣陷,法官被巴依老爺買通了,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阿凡提的“生”與“死”。教師問:“阿凡提一定想怎樣?而巴依老爺一定想讓阿凡提怎樣?”引出“一定”。司法官被買通了,兩張簽都是“死”。那么,阿凡提將不可能活,由此引出“不可能”。根據學生的心理,教師請學生替阿凡提想個辦法讓自己活下來,學生非常積極地出謀獻策。
  4.“調溫”。人生活在最適宜的氣溫下才能心曠神怡。課堂教學要保持最佳狀態下的“常溫”,才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要及時在情感冷漠處、教學冷場處、思維冷卻處、興趣冷淡處、知識冷落處加溫或聚熱,通過行之有效的調節方式,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情感和思維暢通交流的氛圍之中,情緒高漲地學習。如教學《乘法分配律》,揭示規律后,教師引導學生做填數練習。集體討論并練習后,教師發現學生的情緒落差很大,學生的目光似乎告訴教師:真沒勁,就這樣討論、做題!于是教師沒有再出示別的練習題,而是說:“同學們,你們能不能也當回老師,像這樣出題考考老師呢?”話音一落,“唰”的一下,學生精神抖擻起來了——有的自己即刻動筆,有的與同桌交流、合作出“考題”,還有的竊竊私語:得出難的……
  學生出的每一道題,教師都非常認真地、有根有據地分析解答,并讓學生判斷正誤,直至學生滿意地說“對了”為止。這樣原先冷卻的氣氛頓時變活躍了,同時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審視情勢,實現“三控”
  現代控制論告訴我們:一個系統要高效和穩定,必須通過反饋調控才能實現。課堂上的察言觀色、個別提問、課外作業、測驗考試等,無一不是為了從學生那里取得反饋信息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我們必須著眼于課堂教學坡度、密度、深度的控制。
  1.控制坡度。學生的學習認識活動有多種因素互相聯系,是一種極其復雜多變的過程,是把外部知識轉化為學生內部精神財富的過程。教學時要巧設坡度,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運用舊知識的遷移來掌握新知識。尤其在教學難度較大的內容時,要及時補充中間的過渡題、過渡步驟,突出關鍵,從而削減坡度,降低難度,使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順利進行。要控制好教學的坡度,必須做到:①把握教材縱橫的內在聯系,理解每單元、每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所在。②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智力水平,面向大多數學生組織教學內容,確定教學坡度,設計教學層次,選擇最佳教法。③從教材知識結構上,思想上作好“搭橋”“鋪墊”工作,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把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溝通起來。如在《左右》教學中,“上、下樓梯靠右行”的理解,單從字面理解,學生易誤解為都靠右行上下樓梯會相撞。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先感知自己的右邊,再感知旋轉180度后自己的右邊。請兩組學生演示,一組靠右上樓梯,一組靠右下樓梯,會相撞嗎?這樣,教學的“坡度”得當,就能實現既不讓學生“坐著摘桃子”,也不叫學生“跳起來摘月亮”,而是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
  2.控制密度。課堂教學需要把握好課堂密度,對課堂教學節奏的張弛、強弱、快慢,事先應認真設計。如在《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中,教師是這樣安排的: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先請學生找找哪些是1平方厘米的物體?再出示1寸的照片讓學生估計大約有幾平方厘米?接著問:1平方厘米的格子,可以用它量什么?最后請學生憑著對1平方厘米的認識剪一個面積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繼而再學習平方分米、平方米。這樣的教學能迎合學生思維,課堂教學張弛有度。
  3.控制深度。控制并掌握好教學深度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必須做到目標明確,符合課標要求,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如《點與間隔的秘密》教學中,學生對于點與間隔的理解是比較抽象的,但以一系列的活動去探究感知,就不覺得深奧了。如教學中,以“剪塑料管”探究“在一條線上,剪的次數與段數的關系”;以“小兔跳石墩”“圍籬笆”“曬手帕用九個夾子”等活動,讓學生探究“在一條線上,點與間隔數的關系”;以“在圓形水池、長方形水池邊綠化種樹”活動,探究“在封閉狀態下,點與間隔數的關系”,學生也樂于在探究中,通過觀察、引導、討論、小結出點與間隔的秘密。
  誠然,學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及豐富創造力,使他們在課堂中呈現出超乎想像的活力。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課堂的高度靈活性和開放性,審視教學過程中的動態因素,結合教學設計,機智運籌、靈活地調控教學活動。因此,用“跟進策略”推進數學課堂教學,關鍵的問題要在營造優質“動態”上下工夫。只有運用“跟進策略”促使教學“動態”的優化,進而實現教學的有效“生成”;再運用“跟進策略”經營“生成”,課堂才會不斷進發新的優質“動態”。

福建教育福州48~4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陳敬文20062006
陳敬文 平潭縣實驗小學
作者:福建教育福州48~4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陳敬文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1:10

[新一篇] 小學數學落實素質教育的新舉措

[舊一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新知”引入七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