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互動行為研究評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任何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育內容都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模式和質量就成為教育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環節。有人對1980年以來我國教育學界關于師生關系問題研究做了評述,認為與教育實踐的要求相比,這個方面的研究總的來說不如人意(注:田國秀:《1980年以來我國教育界關于師生關系問題研究的述評》,《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但是近幾年,國內對課堂師生關系的實證研究與微觀研究逐漸增多。本文介紹的教師互動行為(Teachet Interpersonal Behavior)的研究主題現在備受矚目,從研究者用教師互動行為一詞的所指來看,教師互動行為就是師生關系。
   一、教師互動行為的定義
  研究者把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分為三種,即學習的互動(contact),紀律行為的互動和除學習和紀律之外的常規的互動(注: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陶志瓊等譯:《透視課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可以看到,課堂教學中涉及的因素不僅僅是教學行為,還有師生互動的諸多方面。Wubbels等對這些方面的關注發現,教師互動行為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變量。Wubbels等并沒有給教師互動行為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而且在用詞的時候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常用到的詞匯還有師生互動(Teachet-Student Interaction),教師互動風格(Teacher Interpersonal Style),師生關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等。江光榮認為Wubbels等使用這些詞匯時一般是指教師和學生的相互接觸的時候,無論是有關教學的還是無關教學的,教師表現出的一般的人際行為特點和人際行為態度。與教育學的定義相比,教師互動行為的定義的重要不同是突出了師生關系的行為層面以及由這些行為層面所表現出的態度層面(注:江光榮:《班級環境及其與教師風格和學生發展之關系》,2000年博士論文,未公開發表。)。以下為了行文的方便,筆者也會在不太嚴格的意義上把它們作為同義詞來使用。
   二、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思路
  教師互動行為有兩種研究思路,傳統的研究思路是把師生關系和學生的學業表現聯系起來,這方面已經有較多的研究。研究的結果表明,教師的互動行為和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肯定的關系,教師友善合作的態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教師友善合作的態度是指使用QTI問卷學生對教師評定的分數,而不是教師主觀上認為的態度。
  隨著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新的研究思路是把教師互動行為和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等方面聯系起來研究。Benninga(1981)研究了教師態度和學生對課堂環境看法之間的聯系,發現如果教師與學生關系和睦,那么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尊水平(注:Benninga,Jacques S.(198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ttitudes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Climate: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v82 nl p66-75 Sep 1981)。Teven(1996)研究發現學生對教師關注的積極感知與學生的情感學習和認知學習顯著相關(注:Teven,Jason J(1986)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Teacher Caring with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 Evalu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d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82nd,San Diego,CA,November 23~26,1996)。江光榮(2000)的研究發現,班級環境對于學生發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同時班級環境又受到班主任師生互動風格的極大制約。他所指的學生發展以學生的學校適應,主觀生活滿意感和特質性焦慮為指標(注:江光榮:《班級環境及其與教師風格和學生發展之關系》,2000年博士論文,未公開發表。)。韓立敏(2002)的研究發現,班主任的互動風格對小學生的自我概念有重要的影響,班主任如果傾向于以嚴格、領導以及幫助、理解的態度與學生交往,對小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就會有積極的作用(注:韓立敏:《班主任之師生互動風格與小學生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2002年碩士論文,未公開發表。)。同樣,這里的嚴格、領導以及幫助、理解都是QTI問卷的維度上的得分,分數從0到1。
   三、教師互動行為研究的特點
  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鮮明的特點:
   (一)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的整體性
  生態學和系統論的整體性思路影響了對教師的研究。生態學和系統論認為,某一環境或系統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影響,環境或系統中的每一個組成成分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另外的成分。從生態學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課堂環境的組成成分就是教師和學生,教師的行為會影響到學生,受到影響的學生的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教師的行為。
   (二)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的“分子性”(molecular behavior)。
  所謂分子性,也就是教師課堂互動行為的每一個具體的細節。Wubbels等人分析典型的不良的師生互動的細節行為概括如下(注:Wubbles,T.等(1993).Do you know what you lik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London:The Falmer Press.):
  (1)言語和非言語的層面。任何一種交流都有言語和非言語兩個層面,言語指互動的內容,伴隨著互動的內容總有傳達內容的方式和手段,這是互動的非言語層面。教師指出一個學生錯誤會有不同的理解。一個學生把它理解為“我想幫助你”,另一個學生把它理解為“你太笨了,學不會”。在語言之外,師生關系通過舉止、手勢、面部表情、語調、聲音大小、清晰度和上下文顯現出來。
  (2)“對稱”與“互補”(Symmetrical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對稱是說教師的行為會被學生緊接著模仿,表現同樣的行為,互補意味著雙方使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行為。對稱的互動模式如教師說在課堂上不準做學習無關的行為,學生則認為教師這樣說的時候,已經做了與教學無關的行為。一般認為現在的課堂是互補的交流模式,教師講的十分有勁,學生卻無精打采。
  (3)自相矛盾。當教師批評學生說,你們一點都不自覺,教師的意思實際是學生應該自覺,可是教師大聲告訴學生要自覺后,學生即使“自覺”了也是不“自覺”的,因為這是教師命令之后才這樣的。
   (三)整體性和分子性的巧妙結合
  整體性和分子性的結合是通過收集數據的方法實現的。具體的辦法是,使用問卷得到學生對教師的看法,這些看法在每一個項目上有一個得分,這些得分的平均就是教師的互動行為一般描述。關于這一點,下面還會有詳細的敘述。Wubbels等認為,通過問卷法,教師一般的互動模式可以通過學生不斷的長久的觀察得到,教師互動行為的整體性和分子性就這樣被結合起來了。
   (四)實證研究與QTI問卷
  提到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人們很容易想到哲學上的交往理論或者是教育學中關于師生關系諸多宏觀的理論與辨析,我們這里所涉及的并不是這種意義上的研究,而是使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教師互動行為并提出改進教師互動行為的有效建議。實證的研究通常采用觀察表(checklist)或者結構化問卷的方法,試圖找到教師互動行為中若干維度,并把這些維度作為評價師生關系的指標。問卷的所有維度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描述一位教師的師生關系。
  我們以Wubbels等人的QTI(Questionare On Teacher Interaction)問卷來說明。QTI來源于Leary(1957)發展的一種可以圖示人際間行為的模型。Leary的模型使用了影響維度(支配—順從,Dominance,D-Submission,S)和接近維度(合作—敵對,Cooperation,C-Opposition,O)。Wubbels等采用了這個模型并用它來描述教師的人際間行為。在一個坐標平面上,橫軸表示合作—敵對維度,縱軸表示支配—順從維度。合作—支配(CD)與支配—合作(DC)又成為兩個不同維度,前者表示助人友好行為,后者表示領導行為。這樣,一共有八個維度。讓學生評價教師,可以在每一個維度上得到一個分數,分數從0到1,這樣在坐標圖上就可以得到教師互動行為的模型圖。為了方便不同的人使用QTI,QTI有多個版本,QTI的教師版有48個項目,如“老師很熱情地講課”,“老師信任我們”,“我們不懂時老師會意識到”等。許多研究表明,QTI是一種有效且可以信賴的工具。
   四、對教師互動行為研究的評價
   (一)有益的啟示
  (1)提高教師素質從改變教師課堂互動行為做起。從教書育人的角度看,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為教師素質的改變提供了嶄新的視角。關于教師素質通常的議論是教師缺少什么素質,理想的教師應該如何,如有學者撰文說理想的教師,應該是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應該是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應該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應該是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注:朱永新:《理想的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教師博覽》,2001年第5期。)……確實,教師需要這些素質,但是這些素質不容易把握,這些素質如何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微觀的行為聯系起來呢?教師互動風格的研究為我們找到了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教師不是告訴自己應該如何,而是著眼于改變自己教學行為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所有這些細小環節的改變最終會促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深刻變化并且會促成教師的人格成長,而且也肯定地會帶來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成長。
  (2)教師互動行為是教育改革的另外一種思路。當前正值國家課程改革,研究者對教育改革的建議歷來有兩種基本的思路,一是改革教材內容和教材結構,二是改革教學方法。前者如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的觀點,后者如程序性教學,指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對教學方法的建議并不直接來自對教師的研究,而是來自對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和實質的研究,但是作為教學的實施者,教師仍然受到了眾多教育研究者的關注,而每一種對教師的研究的發現都會深化人們對教師教學的認識。筆者認為,在進行課程改革的同時需要配套地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教師互動行為是一種教學方法之外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能力,使用QTI可以為教師培訓提供有益的指導。
   (二)明顯的不足
  (1)研究結果應用的問題。Wubbels等人一開始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我們的目標在于改進教師教育,所以我們關心的是教師行為而不是影響新教師的互動行為的其他因素,如學校組織管理問題或教師負担過重等。”(注:Wubbles,T.等(1993).Do you know what you lik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London:The Falmer Press.)從研究的角度來說,為了使研究得以進行,這樣的考慮是必要的,可是,課堂中教師的互動行為并不是發生在真空中的東西,它和其他的許多因素聯系在一起,如果教師消極的課堂互動是因為教師負担太重而不喜愛教師工作的話,那么研究者的建議必然會失效。看來,還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教師才能使現有研究結果更加廣泛地應用。
  (2)理論上存在的問題。對教師互動行為少量的縱向研究表明了教師互動風格的穩定性。Brekelmans等(1993)發現教師的支配行為在他們教育生涯的頭十年中逐漸加強此后就十分穩定,而合作行為在整個的教育生涯中都沒有什么變化(注:Wubbles,T.等(1993).Do you know what you lik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ducation London:The Falmer Press.)。這個研究可能十分有意義,就是我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干預教師的互動風格。江光榮則認為QTI測量的是類似于人格的一種穩定的特征而且作了很有說服力的說明,即QTI來自于人格測量模型(注:江光榮:《班級環境及其與教師風格和學生發展之關系》,2000年博士論文,未公開發表。)。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格是很難被改變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我們對教師互動風格的干預或者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效呢?另外,從道理上講,改變一個具體的行為并不算太難,但是現有的研究表明教師互動風格似乎是一種穩定的特征,那我們改變的是什么呢?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教師互動行為的研究最初來自對新教師的關注,也就是說,他們所說的問題大多數是新教師的問題,而不是有經驗的教師的問題。看來Wubbels等人的研究解決了他們研究的最初目的,即運用于新教師的培訓,但是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上講,教師互動行為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39~42G1教育學孫啟武20022002孫啟武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430079 作者:上海教育科研39~42G1教育學孫啟武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1:48

[新一篇] 教學語言:啟迪智慧的藝術

[舊一篇] 教師學習團體的性質和特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