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北路梆子(雁劇)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大約形成于16世紀中葉,至清嘉慶、道光年間的19世紀初葉已趨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內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陜西北部,是華北地區較有影響的劇種之一。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北上留下的劇種,逐漸與當地語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成。北路梆子老藝人代代相傳,有幾句順口溜:“生在蒲州,長在忻州,紅火在東西兩口(指張家口至包頭一線),老死在寧武朔州。”寧武縣、朔縣一帶是山區,許多老藝人上了年紀之后,到這一帶搭班混飯,直至老死,可見這一帶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

  北路梆子早期的唱念用“蒲白”,設科教戲講究請蒲州師傅,也有蒲州藝人來北路搭班唱戲落戶的,如十三旦、夫明亮、二奴旦、孫潘安等,足見北路梆子與蒲州梆子的淵源。清咸豐以后,北路梆子迅速發展興盛,出現了侯俊山(十三旦)、劉德榮(云遮月)、趙玉亭(金蘭紅)等著名演員。至抗日戰爭前夕,班社發展很快,名家迭出,僅崞縣(今原平)即有班社30多個。后因戰亂造成劇種衰落。1954年,在人民政府關懷下得以恢復,老藝人賈桂林(小電燈)、董福(獅子黑)、高玉貴(九歲紅)、安秉琪(亞八百)、王玉山(水上漂)等承前啟后,培育學生,在山西、內蒙古重建了專業劇團。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王寶釧》、《金水橋》、《血手印》、《李三娘》、《訪白袍》、《四郎探母》、《劈殿》等,同時創作演出了部分現代戲。山西忻縣地區劇團的《金水橋》已攝制成影片。

  北路梆子的行當分三大門(須生、正旦、花臉)、三小門(小生、小旦、小丑)與雜扮。劇目以反映歷史題材為主,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較少。表演藝術以嚴格程式化與生活氣息相結合、豪邁壯烈與細致入微相結合著稱。

  北路梆子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結構,是七聲清樂音階徵調式,板式有四股眼(慢板)、夾板(慢二性)、二性、三性(有板的流水)、流水(緊打慢唱)、箭板(散板)、滾白以及垛板、引子、起板、導板等。不少藝人在演唱中還創造了許多花腔(俗稱“彎調”),為高亢激越的唱腔增添了感情色彩,富有高原風味。曲牌調式多樣,分別用嗩吶、絲弦或笙管演奏,有的來自民歌俗曲,有的則是佛道音樂的移植。樂隊分文武場,文場為“四大件”,板胡為主,二弦、三弦、四弦副之,嗩吶、笙管由操絲弦者吹奏,武場由邊鼓、手板、梆子、馬鑼、水镲、小鑼、碰盅、鉸子、狗娃子等組成。
  雁劇的稱謂據說始于文革以后。近年來,楊仲義、賈粉桃、成風英等中青年演員獲得了諸多國家級獎項,是該劇種目前的中堅力量。


網載 2013-09-10 20:54:57

[新一篇] 中華戲曲---北昆

[舊一篇] 中華戲曲---吉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