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新城戲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新城戲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葉,以流傳于吉林省扶余一帶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而成的。因為扶余鎮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為新城戲。

  歷史沿革
  八角鼓原先是滿族人民在行圍射獵的閑暇之余所進行的民間藝術,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逐漸發展為一種曲藝形式。八角鼓一般是多人坐唱的形式,樂器分別由演唱者操奏,主唱者擊打八角鼓,又有單口、對口、拆唱、群唱以及化裝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在清代的時候,扶余曾是北方的重鎮之一,文化較發達,土著居民以滿族較多。根據八角鼓老藝人程殿選(1884-1969)介紹,自清朝后期至20世紀30年代,曲藝八角鼓在扶余頗為流行。當時,逢年過節,喜慶堂會,均演唱八角鼓。八角鼓藝人還經常演出于城鎮的書場、茶肆、集市、農村等地。從抗日戰爭后期至建國前夕,八角鼓逐漸趨于消沉。

  自清朝末期至中華國年間,扶余境內演唱八角鼓成風。民間的喜慶和官紳的堂會無不演唱八角鼓。演唱者滿族、漢族皆有,職業演員和業余團體并存。在漢族演唱者中,以程殿選的聲望比較高,他既是持鼓主唱者,又是演出組織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音樂工作者徐達音等按程殿選口授,記錄、整理了四十個曲目和二十七個曲牌。

  1955年,在有關部門的主持下,八角鼓作為滿族文化遺產被重新挖掘、搶救。1959年,扶余當地的文化主管部門組織一批八角鼓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對八角鼓進行了戲曲化的創作和改編工作,開始在八角鼓基礎上創建新劇種。同時還成立了扶余縣新劇種實驗劇團,編演實驗劇目《箭帕緣》。因《箭帕緣》的首演取得巨大的成功,次年就將新劇種正式命名為新城戲,改實驗劇團為新城戲劇團。此后接連創作和移植了一批劇目,使劇種在縣內扎下深厚的藝術根基。經過文藝工作者的多年探索和實踐,將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調〕、〔四句板〕作為主要聲腔,在此基礎上創作了慢板、原板、數板、行板、彈頌板、快四板等多種板式,并且在結合板式的基礎上運用了諸如〔太平年〕、〔揀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調,使它成為板式變化體與曲牌聯套體相結合的劇種。它的音樂唱腔溫婉抒情,清脆明朗。
“文化大革命”期間,新城戲劇團改為文工團,劇種的建設受到影響。1978年在恢復新城戲劇團之后,劇種建設又再度掀起高潮。八十年代初,劇團和縣文化主管部門決定突出滿族特點,建設新城戲劇種,同時又成立了扶余縣新城戲藝術研究室,著手編演滿族題材的新劇目《紅羅女》,并在音樂、表演和服裝、化妝等方面進一步向滿族歌舞靠拢。

  至1966年,新城戲戲劇團編創和移植了二十多個劇目,先后上演達一千七百余場,并曾先后至白城、長春、四平等巡回演出。扶余縣新城戲劇團這個劇種唯一的專業劇團,主要活動在扶余及白城一帶和附近各縣,此外,在扶余還有一些業余劇團或文藝宣傳隊也演出新城戲。

  藝術特點
  曲藝八角鼓音樂為聯曲體,現今存留的曲牌有〔四句板〕、〔茨山〕、〔揀菊花〕、〔太平年〕、〔靠山調〕、〔柳青娘〕、〔數唱〕等二十七個。發展為新城戲后,八角鼓逐漸成為板腔體和聯曲體相結合的綜合體式,其板腔部分是以八角鼓的〔四句板〕、〔靠山調〕兩個曲牌為基礎,吸收了其他曲牌的個別樂句發展而成。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八角鼓逐漸形成了慢板、三眼、原板、彈頌板、行板、快四板、數板、垛板、流水、快板、散板(包括導板和快打慢唱)等各種板式。根據演出的需要,也經常使用一些獨立的曲牌,如〔太平年〕、〔剪剪花〕、〔茨山〕、〔數唱〕、〔娃娃腔〕等。八角鼓在板腔和曲牌的運用上也比較靈活:有時板腔和曲牌結合使用,有時只用板腔,有時則是把曲牌聯接起來使用。唱腔的主要特點是旋律經常使用四、五度的連續跳進,又二度上行的旋法,加之旋律進行跳動幅度較大(有的竟達兩個八度),拖腔長而委婉,因而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男女分腔采用同調異腔的方法,即男女腔基本上相差四、五度。八角鼓的主奏樂器是高胡,配以二胡、揚琴、三弦組成四大件。但也有的板式和曲牌如彈頌板,就只用琵琶和古箏,打擊樂器則配以八角鼓。數板只用揚琴和八角鼓。

  新城戲音樂整體上以八角鼓為基礎,吸收滿族民間音樂(滿族民歌、太平鼓等),以板式變化為主,兼用曲牌。行當以生(小生、老生)、旦(青衣、花旦)、丑(文丑)為主,長于表現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以及輕松喜悅的故事。1963年以后,曾編演一些多行當的文武并重的劇目。表演取京劇的唱、做、打兼收滿族民間舞蹈,具有滿族歌舞特色。念白可以分為韻白與散白兩種。韻白類似評劇的上韻,多用于古代戲官宦和才子佳人。散白是東北地方語音的說白,多用于古代戲中平民百姓和滑稽腳色。在現代戲中一律運用散白。

  角色行當
  新城戲的腳色行在該劇種創建的初期,基本上是沿用京劇的行當體制。其中以旦腳的青衣和花旦為主。如古代戲《箭帕緣》里的主人公貞娘(花旦)和現代戲《戰風沙》里的主人公楊松梅等。七十年代末期,劇團開始著重建設滿族戲曲的腳色類別。自滿族題材古代戲《紅羅女》的創作之后,就大致放棄了原有的行當。在人物表演上著重從年齡、身份、性格等特點出發,并無明顯的行當屬性。新城戲的身段大多從滿族民間歌舞中提煉而成,亦無固定的行當程式。

 

網載 2013-09-10 20:54:58

[新一篇] 中華戲曲---吉劇

[舊一篇] 中華戲曲---昆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