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科技革命與哲學創新  被誤讀的自然科學哲學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忽視科學的科學哲學研究狀況,不僅在中國而且在西方同樣存在,只是忽視的原因和程度并不相同。這種傾向在西方是由現象學的哲學所帶來的,而在中國則更為嚴重。考察這種忽視,我以為存在如下原因。
  第一,對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客觀地位和作用的誤讀。就客觀原因而言,特殊學科中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在整個科學哲學領域中是一種奠基性研究。例如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科學哲學的基礎是通過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經典理論的證偽過程(即自然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革命)而建立起來的;今天的科學知識社會學也是如此。中國科學哲學,由于“追趕”的原因,常常表現為我們的關注點是西方科學哲學的理論,而不是西方如何研究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由于它更注重科學哲學的理論本身,只看到了科學哲學后來的發展,也強化了這樣一個誤讀:以為西方科學哲學的主流即科學哲學理論研究本身。
  第二,對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研究重心的認識偏差。在國內從事西方科學哲學的個別學者在學科定位過程中,由于自己主要研究科學描述、說明、解釋和評價問題,或科學哲學本身的理論問題,因此把上述問題的研究視為科學哲學的核心,認為數學和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不是科學哲學研究的核心。這種認識削弱了中國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研究。另外,有文獻在總結20世紀西方科學哲學發展時,也沒有注意到西方科學哲學注重具體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重要特征和主流趨勢,這也給國內研究者一種誤解,以為西方科學哲學的主流就是研究一般科學哲學的科學理論評價,預測和進步的,而其他問題一概不是科學哲學。
  第三,以往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深度不夠和研究范式轉變尚未完成,而使研究缺乏意義。另外,我們與國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范式差異頗大,也造成了該領域的研究對整個科學哲學的影響微小。蘇聯模式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還深深地烙印在中國學術研究上。這就使得中國該領域的研究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注解和為意識形態的服務,而不是科學哲學奠基性研究。我們更樂意做宏大敘事工作,而不愿意作具體細致的“小題目”。所以,轉變研究范式也是擺在國內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者眼前的重要任務。
  第四,近年來,自然科學領域標志性進展不大,未能出現革命性發展。這也可能是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不足的客觀因素之一。但在西方,科學哲學研究中一些傳統問題仍然在不斷被推進,雖然傳統科學領域仍有許多問題沒有討論清楚,而且認知科學和復雜性研究領域仍有大量的問題需要研究。而我們恰恰對此注意不夠。
  第五,自然科學問題研究難度太大。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是如此。但在中國這種研究難度,不僅與自然科學研究本身有關,而且特別與研究者所受教育狀況有關。就普遍問題而言,首先這種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須是既能讀懂自然科學某領域和科學哲學領域的文獻,又能夠駕馭兩個領域的概念、范疇。但我們的教育制度培養了分科型的“人才”,學生從高中就開始文理分家。學生科學素養的低下是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衰落的基礎性原因之一。此外,許多曾經進行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人,由于種種原因退出了這個領域,而目前全國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和博士授予單位雖然很多,但招生情況不好。這令自然科學哲學問題這項艱深的研究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因此,只要我們了解了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的狀況,了解了其意義和作用,中國的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可以上一個臺階的。
社會科學報滬⑤B2科學技術哲學吳彤20032003自然科學哲學研究的衰落,與對它的客觀地位和作用的誤讀、研究重心的認識偏差、研究深度不夠和研究范式轉變尚未完成及研究者所受教育狀況等因素有關。吳彤 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 作者:社會科學報滬⑤B2科學技術哲學吳彤20032003自然科學哲學研究的衰落,與對它的客觀地位和作用的誤讀、研究重心的認識偏差、研究深度不夠和研究范式轉變尚未完成及研究者所受教育狀況等因素有關。

網載 2013-09-10 20:59:04

[新一篇] 當代科技革命與哲學創新  科技:蛻變為意識形態之后

[舊一篇] 當代科技革命與哲學創新  走向“科學的文化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