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理性的信仰實踐  ——C. S. 路易斯的禱告觀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理性與信仰問題的討論在哲學史上由來已久。很多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神學家都試圖從理性的角度闡釋信仰及其中的難題,但都不是十分成功。英國經驗論哲學大師約翰·洛克跳出理性與非理性二分法的樊籬,將事情分為三類:合乎理性、違背理性和超越理性。他認為,那些通過考察、追溯來自感覺和反省中的觀念,通過自然的推理,能夠看出是真的或可能的事情是合乎理性的;那些與清楚明確的觀念不相符或不相容的事情是違背理性的;那些根據理性無法從這些原則推斷其真實性或可能性的事情是超越理性的。在洛克看來,信仰的有些內容,如存在一位上帝,是合乎理性的;有些內容,如存在多位上帝,是違背理性的;另有一些內容,如死人復活,是超越理性的。①洛克的三分法為信仰與理性關系的探討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護教學家之一——C.S.路易斯繼承了英國經驗論的傳統,重視常識,在他的神學著作中力求揭示基督教信仰合乎理性的一面。同時,作為一名堅持超自然者存在的神學家,他在論述苦難、禱告、神跡等棘手的神學問題時,也坦率地承認基督教信仰存在超越理性的一面。他的禱告觀以圣經和基督教思想傳統為基礎,重在揭示禱告超越理性的方面,涉及的內容主要有禱告的性質、禱告的有效性、禱告的應允與拒絕、上帝在永恒之中對禱告的傾聽和應允等。從路易斯對禱告這一基本的基督教信仰實踐所作的獨特討論中,人們無疑會對基督教信仰超越理性的特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禱告的性質
  (一)禱告既是人的活動,也是上帝的活動
  從表面上看,禱告是人對上帝說話,但是圣經也提到圣靈替人代求:“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26)。圣經也提到圣子耶穌基督是人與圣父上帝之間的中保(《提摩太前書》2:5),加爾文說:“……沒有一個人,憑著自己的身份,配到上帝面前,親自向上帝陳訴,天父……乃差遣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來作為我們的中保。有了基督的引導,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接近上帝。”②加爾文稱基督“是禱告的唯一途徑。”③
  由此可見,禱告既是人的活動,也是三位一體的上帝的活動。路易斯基于圣經和基督教思想傳統,對此作了精辟的論述。他說:當一個基督徒跪下禱告時,他是想與圣父上帝交流。但是他也知道,在他心里感動他、促使他禱告的也是上帝,此刻站在他身邊,幫他禱告,使他獲得對圣父上帝的真正認識的還是上帝。
  上帝是他祈禱的對象——他努力要達到的目標;上帝也是在他里面推動他的那種力量—他的動力;上帝還是道路或橋梁,沿著它,他被推向那個目標。因此,當一個普通人祈禱時,三位一體的上帝的整個三重的生命實際上都在他那間普通的小臥室中運行,將他提升到更高級的生命,即……靈性的生命,他被上帝帶入了上帝之中,但同時仍然是他自己。④
  禱告超越理性的一個方面即在于,它既是人的活動,又是上帝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人與上帝的工作密不可分。
  禱告……越發自人內心的深處,就越是上帝的,也絲毫不失為人自己的。最屬于上帝的東西也最屬于人自己,與上帝隔絕就是消失為虛無。⑤
  路易斯對禱告的這一看法與傳統的基督教神學既堅持上帝的超越性也堅持上帝的內在性是一致的。他強調“上帝既在人之內也在人之上和之外”,說一件事是上帝做的與說它是人做的都同樣正確。⑥在他最著名的神學著作《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中,路易斯談到人得救究竟是靠信心還是靠善行的問題。他以《腓立比書》2:12—13⑦為依據,認為信心和善行就像一把剪刀的兩個葉片,不可拆分。他說,信靠基督就意味著遵守他的誡命,就必定會有善行,因為這時候人行善
  不是為了得救,而是因為基督已經開始拯救你。你不是要以自己的行動換取進入天堂,而是不由自主地以特定的方式去行動,因為天堂最初一縷依稀的曙光已經照射到你里面。⑧
  (二)在禱告中上帝給出他自己
  路易斯認為,禱告時既然圣靈在人之中說話,那么,“在禱告中上帝就在對自己說話。”⑨上帝為什么要通過人對自己說話?這也是禱告超越理性的一面,路易斯猜測這是上帝創造的奧秘,認為上帝藉著人的禱告和其他活動給出他自己。
  路易斯舉例說,上帝可以供給人類食物,但他選擇讓農夫、面包師、屠夫去勞動;他可以賦予人類以知識,但他選擇讓有學問的人去傳授;他可以讓異教徒歸信,但他選擇讓傳教士去宣教。上帝在創造時賦予了人以自由意志,盡管上帝是全能的,能夠在頃刻之間將一切做得盡善盡美,但是他處處選擇“退位”,讓人“揮舞自己小小的三叉戟”,去做上帝的事,哪怕做得很慢,會犯錯誤,會失敗。上帝的這種作為,路易斯稱之為“從無中創造有,確切地說,是從無中創造眾神。”⑩
  創造似乎是徹底的委托,受造物能夠做的事上帝決不親自去做。因為他是給予者,他除了給出自己外,別無其他可給。給出他自己就是通過受造物做他的事,使之在某種意義上、在不同的程度上成為上帝自己。(11)
  路易斯的神學中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換位(transposition),類似于柏拉圖的理念論,即認為自然事物與靈性事物之間具有明顯的連續性,超自然的事件會在自然事件中重現。例如,他認為,死者復活這類事件在自然界年復一年地體現在種子爛在土里,然后發芽結實的過程中;耶穌用五餅二魚喂飽幾千人,展現的是少量的東西驟然增多的神跡,這一神跡每年都體現在少量的種子長出大量的五谷,魚類大量地滋生繁殖的過程中,五餅二魚的神跡只是這一自然過程的縮短而已。按照路易斯的換位理論,上帝通過人類的禱告和其他活動來實現他的創造,這也體現在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上。父母讓孩子掌握一門技藝,是通過讓他自己去動手、摸索,甚至犯錯誤;父母讓孩子具備堅毅的品質,是通過讓他自己去經歷風浪。父母全身心的給予和愛,正是體現在這些看似殘忍之處,他們若處處代勞、設置保障,孩子永遠是孩子,不能成為獨立的人。
  如果說上帝通過讓人工作,使人具備和自己一樣行事的能力,那么,上帝通過人對自己說話,就是要讓人開放自己,學會交流。正如潘能伯格所說,人若不向上帝開放,便不會向自己和世界開放,便不是真正的人。(12)
  (三)禱告中人向上帝開放,成為真正的人
  人禱告主要是向上帝表達自己的敬拜、懺悔和祈求。基督教宣稱上帝是全知的,耶穌說:“……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馬太福音》6:8)。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也說:“主,永恒既屬于你,你豈不知道我對你所說的事?……我向你依次講述這些故事……當然不是為了你可以藉我知曉。”(13)上帝既然知道人的一切需求和所犯下的罪,人為什么還需要禱告?
  路易斯認為,人通過禱告超出于其他受造物,在禱告中人向上帝揭示自己。
  一切受造物都同樣地徹底地永遠為上帝所知……這是受造物共同的命運。為上帝所知雖然是同樣的,但所知的性質卻可以不同。……為上帝所知屬于物類,在這點上人與蚯蚓、蔬菜、星云相似,都是上帝認識的對象。但是人一旦意識到這一事實,并真心地愿意自己這樣為上帝所知,他就在與上帝的關系中將自己看作了人,而不是物。人揭開了自己的面紗,發生了改變,由被動轉為主動,不再僅僅為上帝所知,而是……主動呈現自己讓上帝察看。(14)
  禱告不僅使人的地位發生改變,還使人與上帝的關系發生改變。路易斯說,當人揭示自己,通過認罪、祈求在上帝面前占住人的高位時,上帝也就降尊,將自己啟示為人。
  上帝如何對待人,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人如何對待上帝,上帝開啟之門正是人叩敲之門。……當人真正地稱他為“你”,時,他便以“我”來對人說話。(15)
  正因為禱告是人向上帝開放,上帝從中向人啟示,人的開放程度與上帝啟示自己的程度相連,路易斯提醒人們,禱告時一定要誠實,要以“真實的我”去對“真實的你[上帝]”說話。“真實的我”指的是現實中的而不是理想中的我,禱告是將我實際思想的而不是我應該思想的內容告訴上帝。即使自己的渴望是不應該有的渴望,是一項需要懺悔的罪,人也應該將它陳明在上帝的面前。“心之所思皆應放入禱告。”(16)有些人因為事情微小,覺得不值得向上帝祈求。路易斯尖銳地指出,這種想法很可能是“出于維護人自己的尊嚴,而非上帝的尊嚴。”(17)他告誡人們,勿以事小而不求,人若在小事上不學會向上帝祈求,在大事上也會不太愿意轉向上帝。
  二、禱告的有效性
  (一)禱告對宇宙事件的進程發生作用
  禱告最常見的一類是祈求,但是根據基督教神學,上帝是不動情的(impassible),他的意志不為一切所改變,這就產生了禱告是否有效的問題。這也是禱告超越理性的一面,因為禱告的有效性無法通過經驗或實驗來證明。
  路易斯肯定禱告的作用,他認為,上帝的意志,即上帝整個的旨意確實是不可改變的,“但是那個旨意會根據受造物的行動,包括禱告,以不同的方式實現。”(18)舊約中約拿的故事對此也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尼尼微人作惡甚多上帝按照他的公義,要懲罚他們。但是像愛惜他所有的造物一樣,上帝“愛惜”該城的居民及其中的牲畜,派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宣告他將毀滅該城的消息,旨在促使他們悔改,拯救他們的性命。尼尼微人聽到約拿的宣告后,禁食、求告、“離開惡道”,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約拿書》3:10)。上帝要尼尼微人改邪歸正的旨意不變,但是因為他們的祈求、悔改,他沒有用“傾覆”該城的方式來實現他的旨意。
  對禱告與上帝的旨意之間的關系,路易斯巧妙地用演員與劇作家的比喻進行了說明。他說:
  ……上帝沒有選擇親手書寫整部歷史。宇宙中發生的大部分事件確實不由我們控制,但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如此。這如同一曲戲劇,故事的場景和總的情節由劇作家確定,一些小的細節則留給演員即興發揮。(19)
  根據路易斯的說法,上帝在創造宇宙之時就已經決定,讓人類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對宇宙事件的進程發生作用:一是通過工作,上帝將物質設計成可以因人的行動而改變的樣式(如,木頭經過加工可以制成桌椅);二是通過禱告,上帝在他的宇宙計劃中允許了一定程度的自由發揮,讓它可以因禱告作相應的改變。(20)
  上帝設立禱告的目的之一也許是要證明,事件的進程不像國家的治理,而像藝術品的創作。每一樣存在都在其中發揮作用,并且(在禱告中)有意識地發揮作用。在這幅藝術品中,每一樣存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禱告也既是手段,又是目的。(21)
  對于上帝在決定宇宙事件的進程時為什么允許人的禱告和其他活動的參與,路易斯與帕斯卡的觀點相同,認為上帝這樣做是為了“借給人類以作為誘因的尊嚴,”(22)讓人覺得自己是事件發生的原因。加爾文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這些東西,雖然由于寬大恩典,像水一樣流給我們,然而他[上帝]愿意把它們當作是由于我們的禱告而賜予的。”(23)
  (二)禱告的有效性無法證明
  基督徒相信所求之事的實現是自己的禱告發生了作用,非基督徒則可能反駁說:不禱告,順其自然,事情也會朝那個方向發展。這就帶來了禱告的有效性可否證明的問題。
  路易斯認為,禱告的有效性不能通過實驗來證明。例如,人不可能為了考察禱告的效果只為A醫院病人的康復禱告,禁止自己為B醫院的病人禱告。為病人禱告須以他們的痊愈為目的,“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馬太福音》4:7),為實驗而進行的禱告本身即宣告了禱告的不可能性。“有口無心的禱告不是禱告(Simply to say prayers is not to pray),否則,用一群訓練有素的鸚鵡也同樣可以進行實驗。”(24)
  路易斯同樣認為禱告的有效性不能通過經驗來證明。即使所有禱告祈求的事都成為現實,人仍然可以說這是事之必然,不禱告也會產生那樣的結果。作為一個既堅持超自然的存在、又重視理性的神學家,他認為上帝對禱告的應允與自然原因發生作用是不矛盾的。他以《哈姆雷特》中的奧菲莉婭(25)之死為例解釋說:問一件事的發生究竟是由于上帝對禱告的應允還是出于自然的原因,就如同問奧菲莉婭之死究竟是莎翁出于情節需要的安排,還是因為她所坐的樹枝折斷,使她墜落河中所致。《哈姆雷特》中一切的事件都是莎翁的安排,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呈現,同樣,現實世界中的一切事件既是上帝的作為,也是因自然的原因而發生。“天意’與自然原因不是二者必居其一,每一件事都由二者決定,因為二者本為一。”(26)
  路易斯認為,禱告的有效性在經驗上無法證明對于基督徒的靈性生命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憑經驗知道某一事件的發生是由于自己禱告的人,感覺會像魔術師,他會自鳴得意,心思會敗壞,”(27)不再信靠上帝、將榮耀歸于上帝。
  基督徒不問某一事件是否因為禱告而發生,而是相信一切事件無一例外,都是對禱告的回應,因為不管是應允還是拒絕,上帝都考慮了一切有關之人的禱告和他們的需要。(28)
  路易斯認為,禱告的有效性只能根據信心來判斷。一個人根據自己對朋友的深刻了解,知道他為自己做某件事是因為自己的請求,同樣,禱告者也是根據自己對上帝的認識,知道某一事件的發生與自己禱告之間不是偶然的巧合,“唯有信心能夠保證這種關聯;(29)
  在禱告問題上,路易斯竭力排除功利思想,強調人不可以將上帝當作工具來利用,上帝應當是人追求的目標,而不是手段,是追求的終點,而不是途徑。(30)在自傳《驚喜之旅》(Surprised by Joy)中,路易斯談到自己童年時禱告的經歷——為身患癌癥的母親禱告,在母親去世后又祈求奇跡,但都沒有成功。他說這一經歷對他的信仰并沒有造成任何沖擊,因為他的信仰本身就是不虔誠的。
  我走近上帝,或者說走近我觀念中的上帝,心中沒有任何愛、任何敬畏,甚至沒有任何恐懼。上帝……在我看來,既不是救贖者也不是審判者,只是一位魔術師,在滿足了我的祈求之后……就會走開。……這種信仰,……失望對它沒有意義,正如[成功]對它也沒有意義一樣。(31)
  “禱告不是機器,不是魔術。”(32)禱告無一例外地‘成功’不能證明基督教有關禱告的教義,它證明的更像是魔法——某些人擁有的控制自然進程的能力。(33)
  三、禱告的應允與拒絕
  (一)為什么有些禱告會遭拒絕?
  不是所有的禱告祈求都得到實現,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上帝為什么拒絕有些禱告?路易斯認為這是由禱告的本質決定的。“禱告是請求,請求有別于強制,其本質就在于它可能被允準,也可能被拒絕。”(34)上帝拒絕人的一些祈求,一方面是因為人的有限帶來的無知。人祈求的東西有些實際上對自己或對別人有害,有些本質上是不可能的,有些上帝若予以應允,就必然導致對別人的拒絕。(35)上帝拒絕祈求另一方面是因為,作為影響宇宙事件進程的“誘因”之一,禱告不同于工作,它“更有力,一旦發生作用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上帝保留了對禱告自由應允或拒絕的權力。”(36)路易斯用學校的管理對此進行了類比。他說這就像校長告訴學生:“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些事情你們可以做,但是另外一些事情太危險,不宜作普遍的規定,如果你想做那些事情,你必須來我的辦公室,提出申請,和我仔細地商討,然后我們再看情況決定。”(37)
  路易斯認為,禱告的重要性不全在于所求之事的實現。
  祈求只是禱告很小的一部分,認罪和悔改是禱告的門檻,敬拜是禱告的圣所,上帝的臨在、得見上帝、享受上帝是禱告的餅和酒。在禱告中上帝向我們啟示自身,應允禱告是啟示的一個必然結果……。我們從上帝的本質中認識上帝的作為。(38)
  他認為,人可以忍受被拒絕,卻不可以忍受被忽視,就基督徒整個的靈性生命來說,上帝對禱告的傾聽和考慮更重要。
  ……人如果相信手中的石頭是上帝因著憐憫、公義或譴責放在他的手中,他就會把這表面上的石頭當作餅,它雖然既硬又苦,但可以咀嚼著吞下去。(39)
  (二)如何理解圣經中上帝對禱告的應許?
  經驗告訴人們,祈求未必都會得到應允。但是圣經多處記載了上帝對禱告的應許,如,“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么,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11:2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約翰福音》14:14)。上帝的應許為什么有時候與現實不一致?
  這也是禱告超越理性的一面,人只能去揣測。但是根據圣經,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上帝的應許與人的信心相連。以上引用的《馬可福音》11:24以“信”為祈求得應允的條件,并且在希臘文圣經中“得著的”用的是過去時,表示禱告時就相信祈求已經得到了應允。加爾文說:“禱告若沒有盼望相隨,就好像空的聲音一般。盼望有如戍樓,在那里我們守候上帝。”(40)
  對有些人似乎帶著極大的信心去禱告,卻沒有得到自己所祈求的,路易斯作出了兩點解釋。首先,他提醒人們,信心不是一種主觀的狀態,“極度的渴望加上豐富的想象可能產生的精神狀態不是基督教所說的信心,只是心理訓練的業績”,人不能以之為信心,期望它確保禱告的實現。(41)對于《馬可福音》11:24中所說的信心,路易斯認為,它指的是大多數信徒從未經歷到的一種信心。“人只有作為上帝的同工[如先知、使徒、宣教士],祈求的是與上帝共同的工作需要的東西時,才具有這樣的信心。”(42)當人與上帝為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工作時,他就是上帝的同事、伙伴、朋友。朋友之間關系密切,他了解上帝的秘密,知曉上帝的計劃,擁有一些像上帝那樣的先見,他禱告時表現出的信心就證明了祈求之事會實現,即如《希伯來書》11:1所說,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路易斯認為,不是人人都具有這樣的信心,低于這一層次的信心上帝也會接納,沒有那種堅信禱告已經被應允的信心未必是罪。對于普通人來說,重要的是相信不論上帝應允與否,他都會聆聽、考慮自己的禱告。(43)
  其次,在上帝的應許與現實似乎不一致這個問題上,路易斯和加爾文一樣,認為人有時候誤解了上帝的應許,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上帝。加爾文說:“神雖允許了我們的禱告,卻不一定按照我們所求的樣式賜給我們;在似乎叫我們懸望的中間,他卻用別的方法,表現了我們所祈求的并沒有落空。”(44)人“不可強迫上帝,不能指定他施恩的時間,地點,或方式。”(45)路易斯在論述主禱文中的“愿你[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時也說:
  我們常常……拒絕上帝提供給我們的好處,因為在那個時刻我們期待著其他的好處。……我們總是回味往日某個似乎完美的時刻,以此為標準,貶低一切其他的時刻。……上帝向我們展示了榮耀新的一面,我們卻拒絕去欣賞,因為我們在尋找它舊日的容顏。(46)
  四、上帝在永恒之中應允禱告
  (一)上帝與人的視角不同
  禱告超越理性的另外一個方面是上帝在永恒之中對禱告的知曉與應允。奧古斯丁認為永恒屬于上帝,上帝對發生在時間之中的事情的了解不受時間的限制,上帝從“起初”就洞悉天地,他對天地的知曉無一改變。(47)路易斯繼承了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上帝在永恒之中,即在創世之前、在人禱告甚至出生之前,就傾聽、應允了人的禱告。
  對此,人感到難以理解。路易斯認為,難以理解的原因在于人與上帝的視角不同。一切存在(包括閃電)都是“永恒的實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造物的局限,人只能以過去—現在—未來這種時間上前后相繼的方式經歷他本質上永恒的實在,因而理所當然地認為上帝只有在他禱告之時或之后才知道、應允了他的禱告。上帝則不同,他具有永恒的視角,在他眼中一切都是永恒的。(48)上帝創造了時間,超出時間之外,在他無所謂過去、現在和未來,只有永恒的現在。路易斯說,如果我們將時間想象成一條直線,上帝就是這條直線所在的那頁紙,人的生命沿著這條直線從A點走到B點,再到達C點,上帝則從上方、四周包圍了這條直線,看得見它的全部。
  我們所謂的“明天”就和“今天”一樣,對于他是同樣可見的,所有的日子對他而言都是“現在”。他不是記得你昨天做了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這些事,因為你雖然失去了昨天,他卻沒有;他也不是預見你明天做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這些事,因為明天對于你雖然尚未到來,對他而言卻已經存在那里。(49)
  所以,人無論何時禱告,對上帝來說都是現在,都在他的視野之內,在永恒之中為他所知曉、應允或拒絕。“我們的禱告以及其他自由的行動只在真實發生之時才為我們所知,但是它們永恒地存在于上帝整個創造的樂章之中。”(50)
  (二)上帝在永恒之中的決定不影響人的行動自由
  上帝既然在永恒之中已經知曉了人的禱告,并且作出了決定,人如何還有禱告的自由?對此,一方面,路易斯認為,上帝的知曉不影響人的行動,人不會因為上帝知道自己此刻正在做什么而失去行動的自由,同樣,人也不會因為上帝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么而失去行動的自由。(51)另一方面,他認為,祈求之事的結果雖然在上帝那里已經決定,人仍然需要禱告,因為“上帝決定這件事時考慮的因素之一……也許正是人此刻的禱告”(52)他舉例說,人中午的禱告可能是上午十點鐘發生的事情的原因。也許有人要問:“倘若我停止禱告,上帝會返回去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嗎?”路易斯回答說:不可能。這件事之所以發生,原因之一就是你現在沒有禱告,而是在問這個問題。如果那人繼續問:“倘若我現在開始禱告,上帝會返回去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嗎?”路易斯回答說:不可能。這件事已經發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你現在的禱告。他將人的命運比喻成一部電影,它播出的內容就已經包含了人的禱告及其他行動的結果。(53)
  [人的]自由行動對宇宙的面貌發生作用,這一作用在永恒之中或者說“在萬古之先”就已經發生,但是[人]是在時間系列的一個具體點上才意識到它。(54)
  五、結語
  禱告是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一項實踐活動,也是一項令人費解的活動。路易斯有關禱告的性質、有效性以及上帝在永恒之中應允禱告的論述揭示了它超越理性的方面。禱告既是人的活動,也是三位一體的上帝的活動,在禱告中上帝給出自己,讓人對上帝開放,成為真正具有上帝形象的人,同時也啟示自身。人的禱告對宇宙事件的進程發生作用,這一作用不體現在上帝改變他整個的旨意,而體現在上帝改變旨意實現的方式。禱告的有效性不能通過經驗或實驗來證明,只能根據信心來判斷。人與上帝處于不同的維度,人在時間之中禱告,上帝則在永恒之中傾聽、應允或拒絕禱告,人不論何時禱告,宇宙事件的發生都已經包含了他禱告的結果。上帝的智慧、公義和憐憫決定了他會拒絕一些禱告。對基督徒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祈求的應允,而是上帝對禱告的傾聽和考慮,因為“他[上帝]的智慧決定了他永遠能夠知道何為本質上的善,而他的良善則決定了他永遠不會放棄這樣的善”(55)
  路易斯的禱告觀突出了上帝的主權與超越,但并不因此否定人的自由及其行動對宇宙事件進程的作用。他獨到的見解,尤其是從創造的角度對上帝設立禱告以及禱告的作用的解釋,為人們認識這一信仰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強調禱告中人要真實地面對上帝,反對禱告中的迷信、功利思想,對基督徒正確從事這一信仰實踐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注釋:
  ①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ited by Roger Woolhous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7, p. 606.
  ②[法]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中冊),徐慶譽譯,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7,第298頁。
  ③同上,第302頁。
  ④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first published in 1952),p.135.
  ⑤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London: Fount, 1998(first published in 1964),pp. 66-67.
  ⑥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6.
  ⑦《腓立比書》2:12-13:“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里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⑧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23.
  ⑨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6.
  ⑩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1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8.
  (12)[德]潘能伯格,《人是什么》,李秋零、田薇譯,上海三聯書店,1997。
  (13)St. Augustine,The Confessions of St. Augustine,translated by Rex Warner,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1963,p.275.中譯文為自譯。
  (14)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8.
  (15)Ibid, p. 19.
  (16)Ibid, p. 21.
  (17)Ibid.
  (18)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19)C. S. Lewis, "Work and Prayer",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7, p. 105.
  (20)Ibid, p. 106.
  (2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3.
  (22)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1.
  (23)[法]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中冊),徐慶譽譯,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7,第276頁。
  (24)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98.
  (25)哈姆雷特的未婚妻,其父為哈姆雷特所誤殺,她因此發瘋,溺水而死。
  (26)C. S. Lewis, Miracles, HarperSanFrancisco, 2001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p. 291.
  (27)Ibid, p. 293.
  (28)Ibid, pp. 293-294.
  (29)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p. 46-47.
  (30)C. S. Lewis, A Grief observed, HarperSanFrancisco, 1989 (first published in 1961), p. 80.
  (31)C. S. Lewis, Surprised by Joy,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2 (first published in 1955), pp. 21-22.
  (32)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33)Ibid, p. 97.
  (34)Ibid.
  (35)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7.
  (36)C. S. Lewis, "Work and Prayer",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7, p. 107.
  (37)Ibid.
  (38)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1.
  (39)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1.
  (40)[法]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中冊) ,徐慶譽譯,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7,第288頁。
  (4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ri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8.
  (42)C. S. Lewis,Prayer:Letters to Malcolm,London:Fount,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p.5 8.
  (43)Ibid,pp. 58-59.
  (44)[法]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中冊),徐慶譽譯,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7,第343頁。
  (45)同上,第342頁。
  (46)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24.
  (47)St. Augustine, The Confessions of St. Augustine, translated by Rex Warner,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3, pp. 275 - 284. 中譯文為自譯。
  (48)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06.
  (49)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41.
  (50)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06.
  (51)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41.
  (52)C. S. Lewis, Miracles, HarperSanFrancisco, 2001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p. 291.
  (53)Ibid, p. 294.
  (54)Ibid, p. 292.
  (55)C. S. Lewis, The Problem of Pain ,Glasgow: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Fount Paperbacks , 1988(first published in 1940),p.80.

基督教文化學刊(詩學與神學)京138~158B9宗教汪詠梅20082008
Relilous Behavior Above Reason: C. S. Lewis's Perspective on Prayer  Wang Yongmei,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faith is a perennial one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John Locke divided religious beliefs into three categories: beliefs according to reason, beliefs contrary to reason and beliefs above reason. Locke's distinction provided a new arena for the longstanding discussion. C. S. Lewis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ristian writers and apolog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British empiricism, he endeavored to prove in his theological works that the Christian faithis according to reason. Nevertheless, as a theologian insisting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supernatural, he freely admitted that Christian faith is above reason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challenging issues such as evil and pain, prayer and miracles.
  Prayer is an essential practice of Christian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tifs of Lewis's theology, and played a critical role both in his apostasy and conversion. Based on the Bible and mainstream Christian theologies, Lewis' s perspective on prayer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 those aspects, which are above reason. His writings on prayer cover quite a wide range, including (1) the nature of prayer: prayer is a human behavior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rinitarian God; through prayer, man opens himself to God and rises above the category of creatures while God gives and reveals Himself to man; (2) the efficacy of prayer: prayer contributes to the course of events in the cosmos, but its effectiveness cannot be proven by experience or experiment; (3) the granting and refusal of prayer: man offers prayer in the continuum of time while God hears and grants them in eternity; it is still a mystery why some prayers are not granted.
  Lewis's unique perspective on prayer, especially his interpretation of its institution and function from the view of God's creation, sheds a new light on this religious behavior. His emphasis on the true "I" coming to God, and his disapproval of superstitious and monetary motives in praying provide some guidance to Christians in practicing their faith.
汪詠梅,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基督教文化學刊(詩學與神學)京138~158B9宗教汪詠梅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9:44

[新一篇] 走向未來的選擇  ──美國意象派詩歌探源

[舊一篇] 超越的存在、意向的存在與真實的存在  ——兼論布倫塔諾的“意向性”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