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平生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蓑煙雨任平生。

     [譯文]身披一件蓑衣在濛濛煙雨中漫步,任憑雨水肆虐,我仍然能逍遙自在地度過一生。

       [出典]   北宋 蘇軾   《定風波》

       注:

        1、《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注釋】:

  ①三月七日:指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十五公里處。

  ③狼狽:進退都感覺困難。

  ④已而:不久。

  ⑤吟嘯:吟詠、長嘯。表示意態閑適。

  ⑥芒鞋:草鞋。

  ⑦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蓑”,一本作“一莎”,意猶“一襲蓑衣”。

  ⑧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⑨蕭瑟: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3、【譯文】1: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走。

  竹杖和輕捷的草鞋更勝過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早春微寒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

  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信步歸去,風雨,天晴,我無謂。

譯文2:

休聽驟雨穿林打葉聲,何妨放聲歌詠慢步行。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比騎著馬兒還輕松。怕什么?身披蓑衣在風雨中度過一生。

料峭春風吹酒初醒,我感到一陣陣寒冷。山頭紅日斜照來相迎。回頭遙看來時遇雨的地方,歸去吧,不必管它風雨或天晴。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此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后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6、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穿林打葉”勾畫出雨驟風狂的情景。從小序中可知,這場風雨是突如其來的。由于雨具已給人先帶走了,同行的人都倉皇奔走,急急避雨,十分狼狽。而東坡卻毫不在意。在暴雨和慌亂的人群中,他反而吟哦起詩句,放慢了腳步,儼然是閑庭信步。

      狂風吹林,暴雨打葉,聲勢不可謂不嚇人,作者卻說“莫聽”,即不要去管它。開篇二字便見出作者倔強的性格和傲視風雨的氣度。“吟嘯”,吟詩長嘯,這里表示意態安閑。與其為大自然的倏忽變化惶惶不安,倒不如順其自然,不予理會。內心波瀾不驚,暴風驟雨又能奈何!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芒鞋”,草鞋。在東坡看來,在這樣的天氣里,手拄竹杖,腳穿草鞋,行走在泥濘中,比起帶著隨從騎著馬可要輕便得多。按理說,徒步跋涉要更艱難,蘇軾為什么要說“輕勝馬”呢?竹杖芒鞋,是平民和閑人的裝束,而馬往往是官差吏卒等奔波忙碌之人的坐騎,所謂“行人路上馬蹄忙”。此時蘇軾已決定在黃州買田,自耕自食,過一種平民式的自適生活。這里的“輕”,實際上是表達作者對當時生活的感受,流露出對為官生涯的厭倦之情。正如他在《答李端叔書》云:“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漸喜不為人識。”

       既然能夠如此超脫,那風風雨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因此,作者說:披蓑戴笠,垂釣煙雨,不也可以自在地度過一生嗎?

        對“一蓑煙雨任平生”,歷來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它表現的是作者面對人生風雨而安之若素,有人則認為它體現了東坡厭惡官場生涯的隱逸之思。

       “一蓑煙雨”是抒寫山林隱逸之情最常見的意象。唐張志和《漁歌子》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蘇軾化用其意。實際上,蘇軾一生雖未避隱,但受老莊思想影響,對塵世常生厭倦之心,“人生如夢”的字句常常出現在他的詞中。在他同年九月所作的《臨江仙》(夜歸臨皋)中就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因此,以其為隱逸之思自有它的道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上片寫雨中的情形和雨中的思緒,下片則寫雨后的景象和雨后的感悟。“料峭”,風寒貌。雨過天晴,春風微寒,吹醒了作者的酒意。抬眼望去,夕陽從山頭斜照過來,仿佛是在迎接風雨后歸來的作者。

       作者在雨中吟詠徐行,處之泰然,雨停之后,反倒覺得寒冷。這是寫實,也是對人生遭遇的感受。不管是自然的風雨,還是人生的風浪,總會給人以悲歡苦樂等不同的體驗。于是,當山頭的斜陽擁抱作者時,作者有了異常溫暖的感覺。這也正如我們常說的,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卻相迎”,將陽光擬人化,讓它有了人情味。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時再回頭去看剛才雨打風吹處,已經是煙消云散,斜陽也收斂了光輝。一切都已成為過去。“蕭瑟”,風雨聲。這里雙關自然界和人生,暗寓蘇軾在那場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波中的感受。經過暴風驟雨,得來的常常是輕松平靜。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途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歸去”,可以理解為“身隱”,掛冠而去,隱于江湖,這樣就可以徹底擺脫仕途的紛擾。但這只是一方面。更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心隱”。白居易詩中有“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蘇軾也曾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進退自如,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心隱”的境界。“無晴”,是對先前為斜陽而欣慰的情緒的否定和反省,也是作者思想的再一次升華。

       最后這兩句,是作者獨特個性的心理折光。蘇軾自己也非常喜愛,晚年被貶謫海南時,他在《獨覺》詩中原封不動地加以引用:“倏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7、“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風雨之中,只見東坡足踏草鞋,手拄竹杖,在雨中一邊吟嘯一邊輕快徐步而行,那份從容、那份淡定,絲毫不以穿林打葉的雨聲為意,更不用說怕了。“一蓑煙雨任平生”,此之“煙雨”實不是眼前之煙雨,乃是坡翁另有所指,大約暗指人生中的坎坷曲折吧,面對這曲折坎坷,一個蓑衣在肩的淡定老者形象巍然而立。這蓑翁不正是“獨釣寒江雪”的清雅、傲然老翁么?!豪爽之士愛酒,東坡亦然。沙湖相田,酒后經風吹,正是春風料峭時,略微感到一絲冷意,而此時天色轉晴,山頭斜陽熱情相迎。再回望來時風雨蕭瑟的地方,早已安謐寧靜如常。歸去,哪里還見著風雨見著晴呢?閱讀至此,一股通達、恬淡、安祥、從容之氣油然而生。坡翁真乃人中君子也!經歷高官厚祿、玉堂金馬的榮耀,又苦嘗鋃鐺入獄的苦楚和恥辱,還在黃州備歷躬耕艱辛之苦,如今的東坡早已寵辱不驚、曠達灑脫的了,哪里又有什么風雨奈得他何呢?

愛的就是東坡的這股子清新之“氣”,愛的就是飽蘸著這股“氣”的這些文字。尤其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摩挲反復、吟詠不止,實在是讓人想起金庸先生小說中的那股浩然的俠氣。誠然,這些文字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時現,我想,金庸先生一定是深受了東坡的影響的。

 

8、詩詞往往可以聯想多義,也無妨以意逆志。這首蘇詞給人一種恬澹無爭,怡然自得的慰藉。人生終有過風風雨雨,如晦如磐的日子,也有過晴空萬里,躊躇滿志的時刻,不論怎樣,一旦料峭春風吹酒醒,往往會有些微微的冷意,或許打一寒噤。那時,既厭煩去聽囂雜的打葉聲,也已視肥馬若敝屣。真想不如去過“一蓑煙雨任平生”那樣的瀟灑生活,以求回歸自我。什么風雨,什么晴空,似乎都已虛無縹緲,只剩下迎面的夕陽斜照,輝映著一位蓑翁竹杖芒鞋,吟嘯閑行。人生果能如此,夫復何求!

 

9、此詞寫一次途中遇雨后晴地 經歷,“能道眼前景”。表面上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風雨陰晴,但實際上卻在寫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難,并從中寄寓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歷程中總會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與磨難,但只要能夠坦然面對,保持樂觀的情緒,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表現一種出示不變、安之若素地 人生態度。作者用輕松詼諧的筆調寫下來,融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日常小景地 描寫與他所寓含地的深奧哲理融合無縫,令人折服。

 

蘇軾平生“奮勵有當世志”,他更多地用老莊之道自我 排遣,不以世事縈懷,淡忘得失榮辱。此詞正寫于他居黃州時,仕途極度沉淪,但詞人倔強猶昔,不改豪杰之志,得失、榮辱、生死皆能泰然處之。這便是蘇軾的曠達。

 

 

 

10、前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你下你的雨,我走我的路,這就是不為外物所擾,不執著于外物。很簡單,這就是慧能說的無相。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身無長物,垃圾桶里沒東西,無可舍棄自然無可執著。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還是“有我之境”,如果換一個字,變成“一蓑煙雨是平生”,就接近萬法一如的“無我之境”了。這大概是蘇軾的性格和修養使然,他所傳達的意思是“我就這樣,誰能把我怎么著”,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情緒在里邊。以人格修養和詩詞藝術來看,這都是好的,我的評語是只談禪而不論其他。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句很妙,正是所謂“念念無住”,心理活動隨著身體的自然反映(酒醒)和外界環境的自然變化而自然流轉,念念相續、念念無住。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個“回首”也非常自然,不是“驚回首”,也不是“驀然回首”,只是自然而然、似乎毫無來由的一個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就是無念,風雨陰晴只是我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感,可以讓我生出自然的反應,卻不會沾染我那顆清凈的心。

 

 

 

11、 詞的開篇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穿林打葉聲”也就是風吹雨打樹葉的聲音。當然這種聲音也許是悅耳動聽的,但是此時的詞人自身也在風雨之中,也和樹葉一樣毫無遮蔽地經受著風吹雨打,一般來講這時的“穿林打葉聲”就不應當是那么美妙了。在句首詞人用了“莫聽”二字,難道是詞人對這種聲音已經厭惡至極了嗎?他不但自己不愿再聆聽這天籟之音而且還要規勸同行之友人同他一樣關閉雙耳對老天以示抗議嗎?接下來詞人寫道,“何妨吟嘯且徐行”。詞人給我們的回答是“我們不妨邊走邊唱,繼續安然地前行”。可見詞人開口就說“莫聽”其含義是奉勸同行的朋友不要讓這突如其來的風雨破壞了大家休閑的心境。而序中已經有了“同行皆狼狽”的交代,這與詞人自己的“何妨吟嘯且徐行”相比我們可以看到詞人的與眾不同——普通人計較的一些俗務詞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天下有許多事情,不會因你心理的恐懼而改變現狀,當暴風雨襲來而又無法回避,緊張和畏懼不僅無濟于事,反而可能會慌中出錯加重傷害,因此,人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從宗教來說是定力,從道德來說是一種操守,有了它,在人生的風雨中才能站穩腳跟不被打倒,儒家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陶淵明說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有如此,才可以超脫于悲喜福禍之上,進退榮辱,福禍得喪才能等量齊觀,才能超然物外,善處窮通,洞達人生。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句用了對比的手法。其實,僅就詞而言,詞人的“何妨吟嘯且徐行”是用了暗比的手法,這一句用了明比的手法。寫法的錯落有致使得情感的表達搖曳生姿。“竹杖芒鞋”是時人最簡單的出行裝備,也許這就是詞人當時實況的直錄,多數文人會以此出行而心酸悲凄,但是他卻覺得這樣的出行勝過騎馬。這就等于今天我們說我在三伏酷暑之時空著兩手頂著臺風冒著暴雨在街上行走卻說這要比開著奧迪奔馳好多了。心境上化悲苦為樂趣,為財富,自然風雨,人生際變,蘇軾都能獲得心靈上的啟迪。 “誰怕?”這是一個省略句。“怕”什么呢?當然是“怕”突然而至的風雨。這一句是反問,也就是任何人都不會害怕。也就是只要人能夠用“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心態去應對突然而來的“穿林打葉聲”,他就會在路上繼續自己的“吟嘯”“徐行”,就會對任何突如其來的風雨不再害怕。最后達到的人生境界就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具體來解釋可以理解為“只要有一領蓑衣就可以應對人生中的一切風雨”。而事實上,目前詞人是連一領蓑衣也沒有的,相比可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他的人生境界又具有一層質的飛躍。

    詞的上闋通過一件簡單的事情給我們塑造了一位超然自適的文人形象。細節的描繪使詞生動而別具情趣。如同詞人在向我們娓娓講述剛剛發生的經歷,讀后來龍去脈歷歷在目。

    “料峭春風”吹醒了詞人微醺的酒意,使他不但從酒醉之中蘇醒過來,而且也從馳騁的思想之中清醒過來。經過一番風雨的洗禮之后,在料峭的春風吹拂之下現實的感受——“微冷”——回到詞人心間。然而,上天待人總是會“損有余以奉不足”的,此時不是就有了“山頭斜照卻相迎”嗎?斜陽雖然已經不會提供熱辣辣的激情,但是畢竟聊勝于無。況且對于詞人這樣心胸曠達之人也根本不需要那中天當空的烈日,那反而與詞人詩意的人生不相匹配了。此時的夕照給詞人提供的外在溫度是有限的,但是它讓詩人感受到的內心溫度卻是不可估量的。人生總會有春天,相迎二字,風雨寒冷中偶一抬頭,雨過天晴霞暉斜照,一種親切溫暖振奮之情油然而生,烏臺詩案是場噩夢,到此大夢初醒。

    回首看一看剛剛走過的泥濘之路,在詞人看來已經離去的風雨和正在前方的斜陽對于他來說都是無所謂的。無論襲來的風雨有多大都不會攪亂詞人平靜的內心,無論相迎的斜陽有多低,都不會削弱詞人面對的意志。詞中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并不能簡單地理解成風雨和陰晴是等同的。雖然蘇軾深受佛家思想的影響,而佛又強調“世法平等”,但是“居士”畢竟不是“僧侶”。我們還是應當還原一個現實世界中活生生的蘇軾。

    單看詞的文字,我們看到一位與我們會有著同樣經歷卻與我們有著不同情感的蘇軾。詞序中“沙湖道中遇雨”是寫作這首詞的直接誘因,也可以叫做小背景,那么,現在讓我們回歸到詞人的人生歷程之中尋找寫作這首次的大背景,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認識呢?此詞是在蘇軾被貶黃州時所做。我們知道這是蘇軾剛剛擺脫性命之憂但卻仍然處在限制人身自由的階段。縱觀中國歷史,有幾位文人可以在失意的情況下仍然具備這樣的坦蕩胸懷呢?屈原?賈誼?韓愈?柳宗元?“物不得其平則鳴”,文人墨客在失意不平之時多會唱出凄厲悲涼之音,而蘇軾在幾乎一生輾轉仕途又每況愈下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一種平和坦然的心態就顯得格外高蹈無偶。在人生失意的景況下,蘇軾能夠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一種雍容坦然的意境,標志著他已經用海納百川的寬廣心胸包容了世事的所有,任何驚濤駭浪一旦到了他的心中都會幻化成一抹淡淡的云煙。蘇軾的人生達到了許多文人執意追求卻難以達到的境界——樂生安命。其實,不僅是文人,所有的中國人都在有意無意地追求著這樣的超脫,只是對于這種人生境界多數人只能望洋興嘆,少數人又走上了歧途。而蘇軾在小人的排擠下無意間走到了生命的極致,所以被小人牽制著走完了自己人生歷程的蘇軾卻用他那并不怎么強健的手牽動了身后歷史的進程。中小學教師教育網

 

   12、以小寓大,言外無窮

一般說來,這種隱喻寄托總是以自然景物,隱喻社會人事,以對眼前事物的具體感受寄托普遍的人生態度,因而多具即景生情、情寄言外,以小寓大、言外無窮的特點。《定風波》以道中遇雨,隱喻仕途風雨,并進而借雨后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景象,寄托隱逸江湖后就無掛累于風雨陰晴的超然心境,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見大。而且這個是難以窮盡的:不僅有遇雨、吟嘯、竹杖、芒鞋、寒風、酒醒、斜陽、晚照這一系列歷歷在目的自然真景,還有蘇軾仕途坎坷、遭貶黃州、漁樵雜處、放浪山水,乃至隱居山林、嘯傲江湖、一蓑煙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象中層開的社會人生景象,不僅表現出蘇軾在自然風雨中鎮定自若、在仕途風險中泰然處之、在痛苦中曠達自解、在醒悟中心儀歸隱等一系列復雜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滲濾出放開眼量、洞達事理、自我調節、曠達通脫等一系列人生哲理。寫眼前景有限,想心中事無限,這就是隱喻寄托所追求的藝術效果,也最終體現了這首《定風波》的成功之處。

 

 

   13、生活條件不好。“竹杖芒鞋輕勝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才曠達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給我兼濟天下的機會。“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初入廬山》詩)也涂個清凈逍遙,說到底。誰不想,逍遙自在的生活呢。我覺得這才是人追求的最終生活境界。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詞選》)。我到不這么覺得,我覺得是:我沒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輕盈才能飛的很敏捷。風箏很輕,才能飛的很高。人只有不被聲明榮譽所累才能,領悟人生真諦。 

 

14、從“多情總被無情惱”的少年初感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普世祝愿,從“不與梨花同夢”的高雅到“倚杖聽江聲”的釋然,一路不一樣的心境,卻在一次次洗禮中蛻變著從容。脫下了峨冠博帶的蘇軾,布衣粗茶,躬耕于東坡,再簡陋的地方都會因為心的靈性而變得生動,從容也更接近平凡。當張擇端為博皇帝老兒一笑傾力于《清明上河圖》時,柳永為求見兩浙轉運史孫何而賦《望海潮》時,這種從容便消失在世俗名利的背影中了。所以更加彰顯如此從容的價值——不因生活環境上的頹敗而放棄對心靈的完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從容的心境看因果的輪回,這樣的蘇子變得更加可愛和受人尊敬,清新的口氣輕吟出的滴滴點點,便也爍古絕今,余音千年了!

 

讓我們再用心體驗這樣千古難覓的心胸,如遇春風的從容,以未敢忘卻的虔誠,看著蘇子且步徐行,沿著燦爛中國文化的脈絡,傳承不已,看著芒鞋蓑衣的舞者,吟大江東去,嘆赤壁古今。 

 


    15、在蘇軾的思想體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祟尚老莊哲學,深受禪學影響,頌揚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因而在仕途上屢遭挫折后產生隱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蘇軾一生始終沒有真的歸隱過,這說明,即使嚴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還是在儒家的用世觀念界內。因此,對蘇軾的歸隱意向,只能看作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自我心理寬慰,這充分體現出蘇軾淡泊功名的寬闊胸襟和曠達通脫的人生態度。

 

 

16、客:(念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確實反映出一種超然、自在的心態。

  主: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八月,東坡居士由于遭到小人的忌恨,其所作詩文被羅織以“語涉謗訕”的罪名,結果遭致逮捕下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出獄之后,他被流放到黃州,這首詞就是在受到政治迫害和仕途挫折的雙重打擊之下寫出來的。元豐五年三月的一天,他到黃岡東南30里的沙湖去,途中遇雨,由于沒有雨具隨身,同行的人都遑遽不已,十分狼狽;惟獨東坡先生從容不迫,泰然自若。事后,他寫下了這首詞,通過生活小事來抒寫自己的獨特體驗和處世態度,從中揭示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客:是呀,面對著種種風波和磨難,他的心境卻顯得十分平靜。泰然自若,聽任自然,且吟且嘯,緩步徐行。于是,內宇宙與外宇宙便取得了合諧與統一,——人事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大自然便“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主:當然,詩人嘛,再超然、自在,胸中總還是澎湃著感情的潮汐。詞中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卻透露出強烈的感情色彩:“莫聽”,“何妨”,“誰怕”,“任平生”,反映了作者傲岸的風骨、倔強的性格。下闋則寫出風雨洗禮過后的自然景象和內心情境,這是作者胸襟、識見、心境、性靈在感情客體上的藝術投影。

  客:我得把這首詞記下來,往后遇到心境窒塞、愁悶難堪,就吟誦它,涵詠它,這可是一劑化“煩惱”為“菩提”的祛病良方。

 

 

   16、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徐志摩說得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家庭無論是富足還是貧困,它都充滿溫馨關愛,都是幸福的港灣;無論多少凄風苦雨,都是與你攜手穿過歲月風風雨雨,走向生命盡頭的伴侶;傾心你的孩子,無論他聰慧與否,都是上蒼賜予的禮物,都是你生命輝煌的延續……

  讀懂隨緣的人,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總能在風云變幻中收放自如,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依窗而坐,窗外的風吹進,感覺自己就是那縷自由的風,純凈甜美的音樂是追隨者,靜坐成這種平靜中的優雅,細細地品味,讓思緒冥想,讓思緒飛揚,讓自己化解,也與他人和解。

  昨日的浮躁慢慢地沉淀下來,我擁有生命中如此安靜的時刻,這一刻心情漸好,生活中的煩惱、憂傷、絕望,從這一刻飄散出去了,悟出生活是一種成長,是一種從容與淡定的磨礪……

  讓人生隨緣,愛你的所有,感激你的所有,用心去體味生命中的那一份感悟。《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這是對人生徹悟之后的超然,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46

[新一篇]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舊一篇]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