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譯文]  楊花漫天飛舞,散落在珠簾旁,飄飄欲下,又依舊被風兒吹起。

  [出典]   北宋  章栥  《水龍吟》

  注:

  1、《水龍吟》   章栥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2、注釋:

    蘭帳:女子羅帳之美稱。

    雪沾瓊綴:落滿了柳絮。雪沾:似雪之柳絮。

  章臺路杳:漢代長安有章臺街。后人常以“章臺”為歌伎聚居所。這三句是說,閨中人看不見丈夫游蕩的章臺路,獨居寂寞,只有暗自流淚。


  3、譯文:

    燕子忙碌著營巢,黃鶯唱得懶倦不堪,百花紛紛凋謝。正值岸上柳絮如蒙蒙白雪四處飄揚。輕輕飄移雜亂地飛舞,只知道一朵朵一團團點綴于綠色的樹林,仿佛缺少才情智慧一般。它們悠閑地從游絲上爬了下來,靜靜地飄飛在深深的庭院中,試圖闖入深閨,卻不料春日遲遲重門緊關。忽又紛散地飄飛在珠簾前,正要鉆到簾子下面,卻又被一陣微風扶起重又飄飛簾上。

    華麗的帷帳中美人剛剛睡醒,奇怪的是春衣上為何如雪沾瓊綴一般。繡床上漸漸落滿無數個散發著香氣的圓球,剛剛變圓忽然變圓忽然又碎成一塊塊小團。院外飛舞的蜂兒仰面追逐著輕飄的柳絮。池水中的魚兒撲打著飛絮潛入水中央。暮春時節思婦望著遠處的歌樓妓院,思念著丈夫跨著金鞍四處飄蕩,盈盈淚水不禁潸然而下,沾滿衣衫。


  4、章栥字質夫,北宋浦城(屬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哲宗朝歷任集賢殿修撰,知渭州。徽宗立,拜同知樞密院事。卒謚莊簡。他的《水龍吟》詞,為吟柳花絕唱,最為東坡所稱賞。 


   5、這首詠柳花的詞曾被蘇軾贊為妙絕,但在詞史上,人們多贊賞東坡的和柳花詞,而對這首原作卻頗多微詞。實際上,這首詞清麗和婉,不失為詞中精品。

     首句“燕忙鶯懶芳殘 ”開篇點題 ,寫燕忙于營巢 ,鶯懶于啼唱,繁花紛紛凋殘 ,表明季節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點;“柳花飄墜”,點明主題。

     破題之后,用“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緊接上句,把柳花飄墜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為下文鋪敘,起了蓄勢的作用。韓愈《晚春》詩云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說:“楊花(即柳花)和榆莢一無才華,二不工心計;不肯爭芳斗艷,開不出千紅萬絮的花。韓愈表面上是在貶楊花,實際上卻暗寓自己的形象,稱許它潔白、灑脫和不事奔競。章楶用這個典故,自然也包含這層意思。

     “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寫到此,詞人竟把柳花虛擬成一群天真無邪、愛嬉鬧的孩子,悠閑地趁著春天的游絲,象蕩秋千似地悄悄進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漸長,而庭院門卻整天閉著。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樣,想探個究竟。這樣,就把柳花的形象寫活了。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柳花緊挨著珠箔做的窗簾散開,緩緩地想下到閨房里去,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風吹起來。這幾句深得南宋黃昇和魏關之的欣賞。黃昇說它“形容盡矣”(《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五評 );魏慶之說它“曲盡楊花妙處”,甚至認為蘇軾的和詞也“恐未能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 )。當然,把這首詞評在蘇軾和詞之上是未免偏愛太過 ;但說它刻畫之工不同尋常 ,那是確實不假。這幾句除了刻畫出柳花的輕盈體態外,還把它擬人化了,賦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從“玉人”方面寫:“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霑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稱此詞為“閨怨詞 ”,估計就是從這里著眼的。到這里 ,“玉人”已成為詞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襯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終不曾離開柳花的形象著筆,下片無非是再通過閨中少婦的心眼,進一步摹寫柳花的形神罷了。柳花終于鉆入了閨房,粘在少婦的春衣上。少婦的繡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滿,柳花象無數香球似地飛滾著,一會兒圓,一會兒又破碎了。這段描寫,不僅把柳花寫得神情酷肖,同時也把少婦惝恍迷離的內心世界顯現出來。柳花在少婦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輕薄子弟,千方沾惹,萬般追逐,乍合乍離,反覆無常。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 ”,這幾句既著意形容柳花飄空墜水時為蜂兒和魚所貪愛,又反襯幽閨少婦的孤寂無歡。

    “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借兩個典故,既狀寫柳花飄墜似淚花,又刻畫少婦望不見正在“章臺走馬”的游冶郎時的痛苦心情。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 》:“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 。”顏師古注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臺走馬”指冶游之事。唐崔顥《渭城少年行》 :“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即其一例。至于柳與章臺的關系,較早見于南朝梁詩人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臺陌,復掃長門扉 。”唐代傳奇《柳氏傳》又有“章臺柳”故事。

    這首詞若有不足,當是上下片主題不一,從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詞仍值用心玩味。 


    6、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見宋·章質夫《水龍吟》。大意是:楊花漫天飛舞,散落在珠簾旁,飄飄欲下,又依舊被風兒吹起。

    這幾句寫得很細膩,可謂曲盡妙處,使人們看到潔凈的楊花在暮春漫天飛舞的情景,尤其是“扶”字,將楊花輕盈無力,隨風而起的情狀寫活了。楊花在“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后的輕飛之態,寫得非常靈動,被譽為“曲盡楊花妙處”。魏慶之《詩人玉屑》認為這幾句詞“東坡所和雖高,恐未能及”,可見其功力之深。可用以描繪楊花。


    7、章質夫《水龍吟》詠楊花詞工細委婉,確有他人不能到處,楊花柳絮飄揚無形,寫好并不容易,章詞中“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楊花飄落過程中又被風吹起,經作者一描寫,柔美動人;“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吹池水”的情景,一經道出,生動傳神。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五:“‘傍珠簾散漫’數語,形容盡矣。”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十一云:“所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亦可謂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能及。”盡管如此,二詞仍有高下之分,章詞中寫柳絮在風中飄落的狀態以及蜂、魚的表現盡管生動而又貼切,但全篇未緊密扣住詠絮。許昂霄《詞綜偶評》堅持認為:“(東坡)《水龍吟》與原作均是絕唱,不容妄為軒輊。”而王國維《人間詞話》云:“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王國維的話已隱含分高下的意思。


    8、此詞作于元豐四年(1081),曾書贈貶謫黃州之東坡。東坡有和韻之作,被稱為詠柳花之雙璧。上片之"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形容柳花因風飄蕩之形態,可謂曲盡其妙。下片則通過少婦之眼寫柳花之種種姿態,筆勢活潑,情神盡出。最后歸結到章臺走馬的游冶生活。"有盈盈淚"者,少婦之閨怨也。由無心柳絮而升格為人間之愛恨,可謂思深意遠。取重當代,非偶然也。


    9、 柳多姿,更能誘發人的文思柔情。我國歷代騷人墨客玩味和吟詠柳,猶如珠聯玉串,多如繁星,流傳著許多妙句華章。詩人詠“柳”著眼于綠,如韋莊的名句:“滿街楊柳綠如煙,畫出清明二月天”,給景寫意,令人感到春天的美好,綠的透明;特別是賀知章的《詠柳》絕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真可說是借綠詠柳的絕唱。詩人認為,柳從頭到腳透著春色,充滿真情。在他們眼里,柳色是嫩綠的,王維在《田園樂》中贊道:“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柳絮是極柔的,晏殊在《寓意》詩中吟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柳臉是秀麗的,許渾驚奇地寫道:“細搖柳臉牽長帶,慢撼桃株舞碎紅。”柳眼是明亮的,元稹發現:“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柳眠是惺松的,宋代朱松仔細看過柳眠時的情景:“柳眠猶自困,花笑為誰含?”柳花是沾衣的,宋代章質夫在《水龍吟》詞里說:“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銹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杜牧大概在柳幄小憩過,他詠道:“眉點萱芽嫩,風條柳幄謎。”柳腰是嬌柔的,唐代韓偓看了纖細的柳腰,便寫道:“藥訣棋經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柳韻是優美的、柳聲是悅耳的,元代喬吉在名曲《天凈沙》中寫過柳韻、柳聲:“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真是,一株柳是一首最好的詩;一株柳便是一幅最美的畫。望時揚眉吐氣,靜時娉娉婷婷,舞時婀娜多姿,眠時瀟瀟灑灑,別時依依裊裊,歸時淚雨霏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0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