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rn

rnrnrnrnrn
rn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rn

      [譯文]    誰料到,出師伐魏,還未成功身先病死,千百年,常使英雄志士淚滿衣襟。

rn

      [出典]    杜甫  《蜀相》

rn

      注:

rn

      1、        《蜀相》    杜甫 

rn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rn
rn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rn
rn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rn
rn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rn

      2、【注解】

rn

  ⑴蜀相:三國時蜀國丞相,指諸葛亮。

rn
rn

  ⑵錦官城:現四川省成都市。

rn

  ⑶自:空。

rn

  ⑷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

rn
rn

  ⑸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

rn
rn

  ⑹開濟:指幫助劉備開國和輔佐劉禪繼位。

rn

     3、【譯文】

rn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尋找?在錦官城外柏樹繁茂的地方。

rn
rn

  映著石階的綠草自成一片春色,隔著樹葉的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

rn
rn

  三顧茅廬頻繁討論天下大計,兩朝的開創與輔佐老臣竭盡忠心。

rn
rn

  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淚滿衣襟。

rn

     4、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后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

rn

      5、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rn
rn

  “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里主持國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勛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后來桓溫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成都產蜀錦,古代曾經設有專門的官員管理,他們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舊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稱成都為錦官城、錦城或錦里。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成都地近錦江,這里山川明麗,美如繡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據《儒林公議》、《太平寰宇記》等書記載,武侯祠前有大柏樹,相傳是諸葛亮親手栽種。

rn
rn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

rn

       6、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rn
rn

  “映階”,映照著臺階。古代的祠廟都有庭院和殿堂。人們要進入殿堂,要拾級而上。“好音”,悅耳的聲音,形容鳥的叫聲好聽,這里指鳥鳴。

rn
rn

  這頷聯兩句,有如特寫鏡頭,由遠寫到近,從祠堂的外部說到祠堂的內部,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來到這里。“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一團糟,已被后人遺忘。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使這一聯的含義更加豐富。對于這兩句,杜詩的評注者們有的認為是寫景,有的認為是“真正抒情,而非實在寫景”,這兩種說法當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確切些說,應當把這兩句看成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對床夜語》一書中所說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這樣的例子在杜詩中是屢見不鮮的。如杜甫在夔州時所寫的《武侯廟》一詩,開篇兩句:“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寫出了廟外景色的荒蕪,寄托著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后凄涼的哀惋,就是生動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于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寫景抒情詩句,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這種境地。

rn

       7、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rn
rn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是,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頻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說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搞曹操,而后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漢,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rn
rn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并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范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征,一般并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清代沈德潛曾經說過:“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 ……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杜詩的議論正由于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

rn

       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rn
rn

  “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后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他統率大軍,后出斜谷,占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里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rn
rn

  這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說:“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rn

      9、這首詩的一個寫作特點是:成功地寫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準確地攝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階的春草和隔葉的黃鸝這些最能表現典型環境特征的景物,用來烘托一種寂靜、肅穆的氛圍,借以表達在這種氛圍中詩人所產生的憑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詩句還具有非凡的概括力,這突出地表現在第五、六句對諸葛亮的為人和一生功業的表述上。

rn
rn

  “李杜文章萬丈高,就中詩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詩的確取得了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詩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詩對仗工妥,用字精當,聲音和諧。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樣,“晚節漸于詩律細”、“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律詩的這些長處,讀者在細讀《蜀相》這首詩時,是能夠領悟得出的。

rn

        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前兩聯記行寫景,灑灑脫脫;后兩聯議事論人,忽變沉郁。自始至終,一生功業心事,只用四語括盡,不愧是如椽巨筆。全篇由景到人,由尋找瞻仰到追述回顧,由感嘆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豪邁,幾度層折。首聯“何處尋”三字為全詩贊頌、痛惜之辭預留伏筆,此為第一折。頷聯以碧草、黃鸝兩個特寫鏡頭,反襯英雄悲情,此為第二折。頸聯胸臆直瀉,以凝練精警之語,概括諸葛武侯的千秋功業,此為第三折。經此三折,詩人方揭出末句的點睛之筆。全篇所懷者大,所感者深,凡讀此篇者,莫不有雄渾沉郁之感。

rn

      10、“三顧”句令人想起三顧茅廬和隆中決策,“兩朝”句與“出師”句更令人懷念諸葛亮輔佐先主劉備、后主劉禪兩朝,取兩川、建蜀漢, 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跡。這與一般抽象議論絕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啟發讀者激情的詩化的議論。從全詩抒情層次來講。“天下計”推崇其匡時雄略,“老臣心”贊揚其報國忠忱。老杜本人的憂國之心也隱隱然寄托其中。有這兩句的沉摯悲壯,末聯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語,才顯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聯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貞革新的首領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澤等人在事業失敗時都憤然誦此二語,可見這首詩思想內容與藝術技巧所鑄成的悲劇美是如何歷久不衰了。

rn

       1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已經超出一般的憑吊和拜謁之辭。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于建興十二年(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陜西郿縣西南)與魏軍相持百余日后,于當年八月在軍中抱憾病逝。武侯壯志未酬而身先亡,詩人飽經喪亂而屢失意,經歷雖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這一點來說,他們個人的命運是頗有相似之處的。正因為如此。詩人落筆沉摯,力透紙背,寫得蒼涼悲壯,催人下淚。可見,千百年來,人們習慣于用這警句一般的詩行對赍志而歿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與同情是不無道理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對于壯志未酬者,它既是頌辭,又是挽歌。唐代詩人劉禹錫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于詩者能之。”《蜀相》一詩囊括歷史,融匯古今,語言凝煉而內涵豐富。如果把劉禹錫的話用來評《蜀相》,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rn

     12、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封建時代的文人一向以出仕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懷抱“兼濟天下”的才志,渴望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然而,才志和機遇并不是一致的,千里馬常有,伯樂難遇。即便是少數的佼佼者得以一展才志,也往往落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諸葛亮是幸運的,先主信任恩寵有加,后主奉之若父,身為蜀相,實掌國政,在歷史的舞臺上,盡情施展,甚至和帝王一起享受后世的香火。

rn

       杜甫在《詠懷古跡五首》之四中吟道:“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羨慕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命運總是弄人,諸葛亮竟然在出師北伐未獲全勝的時候,過早地隕落于五太原了。陳壽說:“亮之器,能理政,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就是這樣一個才志蓋世、又遇千載難逢機遇的幸運兒,熬盡了畢生的心血,也沒有實現自己一統漢室江山的宿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地為劉氏父子規劃的霸業藍圖,掙下的三分天下,隨著他生命的耗盡,也日漸走向窮途末路,最終灰飛煙滅于歷史的長河之中。非才不足,非無機遇,怎奈蒼天無情,命運弄人,以至大事未成,空余遺恨,死難瞑目。孔明尚且有此遺恨,怎不讓人產生強烈的悲劇感和幻滅感,后世士人怎不扼腕長嘆人生的殘酷與悲涼,為自己,為孔明,為天下所有的英雄,淚灑青衫。

rn

    公元770年,一代詩圣在寂寞中長逝。《蜀相》即是這一年寫下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站在寂寞的荒郊古廟,憑吊已逝的英雄,詩人老淚縱橫,殘陽如血,春草無情,英雄末路,天地無語。用漫長的一生,也沒有追尋到那個美麗的夢幻。“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rn

rnrnrnrnrn
rn
 


rn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14

[新一篇]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舊一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