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譯文]  他送我鮮桃,我以瓊瑤還報他。

  [出典]  春秋 《國風·衛風·木瓜》

   注:

  1、《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2、注釋:

    投:擲,拋。

    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后供食用。按:今粵桂閩臺等地出產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

  瓊琚(jū居):美玉,下“瓊玖”、“瓊瑤”同。 瓊:美玉。瓊琚(jū):佩玉。琚:古人佩帶的一種玉,系在珩(héng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和璜(huáng半壁形的玉)之間。

  匪:非。 報:回報,報答。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瓊瑤:美玉。瑤:美玉。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瓊玖(jiǔ):美玉。玖:次玉的美石。

 

  3、譯文: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5、《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并論。

     對于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并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被《國風集說》統計),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現代學者一般從朱喜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平心而論,由于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筆者其視為一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沒有《詩經》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這不是沒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變成"投我木瓜(桃,李),報以瓊瑤(瑤、玖);匪以為報,水以為好",一樣可以),而是作者有意無意地用這種句式造成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歌唱時易于取得聲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語句具有極高的重疊復沓程度。不要說每章的后兩句一模一樣,就是前兩句也僅一字之差,并且"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并不大。這樣,我們不妨說三章基本重復,而如此高的重復程度在整部(詩經)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來就像唐代據王維詩譜寫的《陽關三疊》樂歌似的,——自然這是《詩經》的音樂與文學雙重性決定的。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瑤(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瑤(瑤、玖);我以瓊瑤(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亙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讀后感:"投桃報李"這個成語,應當與這詩的立意有關(該成語也出自《詩·大雅》中的《抑》),只不過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情意更深厚。本詩在這里說的是男女兩情相悅。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是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習慣和規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報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禮節,而是一種儀式。禮物本身的價值已不重要,象征意義更加突出,以示兩心相許,兩情相悅。

    西方人是否有這種傳統還不清楚,但我們從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中讀到這類似"投桃報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滿著悲劇色彩。

    如今我們似乎已不大看重儀式了。其實,儀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們不能缺少陽光和空氣一樣。儀式絕不是一種空洞的形式,總與特定的意義相聯系。男女交往可以減去不必要的形式,卻不可不有"投桃報李"的儀式。 

 

   6、詩序》以為此詩系衛人贊美齊桓公的作品。因衛人敗于狄人,齊桓公救而存衛,衛人思圖厚報,故有此詩。另一說以為,衛人實未報齊,因作此詩以諷之。還有研究者認為,這是一首男女相互贈答的詩歌。但仔細推敲原詩,這是一首情歌無疑。據學者考證,古代風俗,有以瓜果之屬為男女定情之信物的先例。按照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辭,如《靜女》之類。”此說雖為揣測之辭,卻正中本詩肯綮。

  觀全詩雖僅有三章,每章僅有18字。然字字珠璣,沁人心脾。讀之,其情也和悅,其思也無惑,其說也端正,其行也有節,非淫奔之辭可比也。讀者諸君,可味其溫雅和暢、珠圓玉潤,亦可思其林間心情,猶如朝霞下的露氣,溫溫冉冉,不著鉛華。他們可能在初戀,亦可能是在定情,還有可能是一見傾心,互生愛慕。無論我們做何猜想,總之,他們兩顆互動的心開始觸碰了。這種觸碰,是一種醉人對撞。爾后,他們各自以初萌的青春,為對方許下長久的心靈之約,那是一生的虔誠,放射出青春的光華——贈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琚!愛情就以這種樸素的形式固定下來了。他們怎能不“心”花爛漫,又怎能不歌詠于口。于是乎,這首流香后世的《木瓜》就脫胎而出了。

  全詩各章基本相似,區別僅在于幾個意思大體相類似的關鍵詞的更換。讀者可用心涵味本詩的抒情精華,不必去追究詩歌的抒情主人公究竟是男是女。古語云,得魚忘筌,上岸棄筏,至于詩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什么樣的人,已經不再重要了。全詩采用詩經傳統的抒情方法,重章疊句,瑯瑯上口,一唱三嘆,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詩歌語言質樸、明朗,溫厚而有余味,具有民歌的本質特色。每章語句長短錯落,富有音樂感。整體意境中的各個基本意象自然、本色,蘊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主人公的傾訴與其情感,也毫無做作,可謂適其度而在其節,令人有躬身于其間的感覺。

 

   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衛風•木瓜》

     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關雎》中的情節,是男主人公一廂情愿的美夢,待夢醒來,未免迷茫。而《木瓜》則快樂許多,在女方的暗示下,男方立即有了回應。真可謂:一見鐘情、情投意合。

    小詩三節大體相同,特別是每節后兩句完全相同,類似于今天流行歌曲的“副歌”。翻譯首節:姑娘你將木瓜投給我,我解下佩玉贈給你。不是為了答謝你,而是珍重此情,愿與你永相好。 這是一個古老的相親場景,浪漫而甜蜜的自由戀愛,如三月桃花的香氛,撩人心脾、惹人迷醉。 投擲水果,不知道是不是拋繡球的前版,反正比射箭之類的安全許多——如果公主把唐僧的眼睛射破,真不知道她是嫁,還是不嫁。

    《木瓜》中的男子以佩玉回贈,出手甚是大方,但他更是強調了“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的初衷! “金有價,玉無價”。如果送金銀等俗物,就成了逛超市買水果了;而送玉,則獻出了男子一顆純潔的心——因為他知道姑娘送你木瓜的舉動也是寄有深意的。此時,男子不會賺棄木瓜便宜,因為那份心意是無比寶貴的;同樣,女子也不會拒絕玉器的貴重,因為一切物件在情緣面前也都顯得微不足道了。當然,詩中的男子也確實表現出了“較重的”誠意,值得稱贊。而這又是極其應該的,特別在那個時代,娶媳婦,絕對是實實在在地往自己家里娶,她把整個人都交給了你,你還吝嗇什么?況且(小聲說一句):你送給她的東西,回過頭來,不還是你的! 至于今天,就大不相同了,說是娶媳婦,到底誰娶誰怕還不一定呢。要想成就好事,幾道剝削關多半是少不了的。就算過了關,女方臨時變卦,婚禮當天躲去海邊旅游;男方人財兩空,橫眉“獨”對千夫指,焦頭爛額、揮汗如雨的情況,也比比皆是的——哪敢輕易送珍寶啊。 至于剛見面嘛,送些銀銅水晶是可以的。就算她向你索玉,也要像(李連杰飾演的)方世玉一樣——先送“假寶玉”抵擋一陣再說吧!

    《詩經》時代離我們非常遙遠,(有些)詩中故事美妙、雋永,惹人暇想。其后封建社會的人或許會向往他們的開放與自由,今天的人多半在羨慕他們的單純與質樸……這有如我們對童年的回憶。雖然當時天真、懵懂,倒也真實、自在。

 

    8、“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出自《詩經·衛風·木瓜》,它的原意是指你給我一個木桃(果名,即楂子),我還你美玉。其實這句話完整的應該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它不僅是體現了知恩圖報,更多的是要把這樣的情意永遠珍藏。這樣一個禮尚往來,知恩圖報的意境很符合好公司的形象。

 

    9、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
   這是詩經里最經典的一句,基本可以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詩經里媲美,解說是一個春天,適合踏青的時候,也是適合求愛的好季節,那時候的男女感情還是自由開放的,女生邀上一群同伴一起,帶上新鮮的水果去野外感受春天,男生們一起出門游玩,如果有看中的,女生會贈給男生水果,以表愛慕,男生一般也會回送禮物。不過這個里面寫的男生有些大方,或是可愛,他應該是遇見了窈窕的女子,有如前生的姻緣一樣,她在樹下微笑帶羞的送給他一個木桃,他就解下他身上最值錢的玉佩送給她,最后人家走了,他還手捧著木桃久久不得回神。那時侯風和日麗,春風拂面,他在抽了新枝的柳樹把情深種。
­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個男人是傻瓜,人家給他一桃子,他就恨不得把自己都給送上,只是第一次送上自己未免太唐突,就解下自己最值錢的家當送人。當然,他也說了:不要你回報什么呀,姑娘,就是想永遠的跟你在一起。哪個時候的男女,感情真摯到根本沒有供人去猜疑心思的機會,愛就是愛,愛你,什么都是你的。愛你,就把想你的話編成歌唱出來。有如現代人說:愛你,就要大聲說出來。當然,如果有人這樣說,我估計旁人都要恥笑去了。
­
    她是這樣簡單的表示愛意,他就要回報十分以表內心真情。
­
    可是,現代呢?
­
    男的請女的喝一次咖啡,就要把你毒到,如果次數太多,失去了捕獲的樂趣。他們口頭上叫囂:啊!這是一個速食的時代!這是一個方便面的時代!然后女的送了木桃,接納,送了瓊瑤,再接納。再后來,男人失去了興趣,就直接的說:親愛的,如果你愛我,就用你的身體證明吧。等到女人把木桃、瓊瑤、身體、真情。都付出完了,男人說:對不起,我不愛你。女人含淚說:還好,還好,我還沒有付出我的自尊。她如果華麗轉身還好,如果繼續連自尊都不要的去付出,那個男人會把你當做替補之后的再替補,實在是饑餓之時,拿起填飽肚子的方便面。
­
     總有人,或是很多很多人,都認為一個人對一個人好是理所當然,這個有男有女。我不這樣認為,我總想:人一生會遇到幾個真心真意,不圖回報對你好的人,我想除了父母該沒幾個。基本上都是人家很理所當然的吃了你的桃子,拿了你的玉佩,卻一聲謝謝都沒有的人。
­
    沒有人會感恩,也沒有人會滿足。甚至男人們到一起會扳起手指數有幾個女人為其生為其死為其付出,且得意洋洋。我想,哪個時候,該是拒絕女性在場,如果有女性,如果是我,我想我會起身一個個罵開去,然后在眾人沒有回過神來時候拂袖而去。
­
    知道沒有人會給你瓊瑤,哪么請你在吃了我的桃子的時候,好歹回我個李子,如果你是吃了桃子還不吐骨的人,我估計你也就一個桃子的份,以后還想吃,做夢去吧。
­
    我這短短的幾年,一直都在感恩之中,別人對我的好,總是有些受寵若驚,并時時感謝之語掛在嘴邊,亦不肯輕易接受他人物質。不說他人對你都是有所圖,只是怕無以回報。總是想一生沒幾個愿意真心待我,不求回報的人,所以真遇到這樣的人,就格外珍惜。真情并不是掛在街頭販賣的商品,而是你藏在枕頭下,為數不多的珍藏。
­
     還是希望遇到一個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人,不是為了圖你什么,只是想跟你相好一生。(薔薇年月)

 

    10、《詩經·衛風》中有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說,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普通的朋友之間尚且如此,倘若胸懷寬廣,對自己的敵人也能“投以木桃”,那他一定感激涕零,敬你為恩人一般。

  有人認為“寬恕是一種比較文明的責罚”。有權力責罚,卻沒有責罚;有能力報復,卻不去報復,這就是一種寬恕,也是一種能夠掌管他人的法寶。寬容待人、以德報怨的同時,敵人也就自然與你拉近了距離,成為你可以依靠的人了。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煬帝的郡丞,最早發現李淵有圖謀天下之意,親自向隋煬帝檢舉揭發。李淵滅隋后要殺李靖,李世民反對報復,再三請求保他一命。后來,李靖馳騁疆場,征戰不疲,安邦定國,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魏徵曾鼓動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樣不計舊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為唐王朝立下了豐功。李世民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創立盛唐的繁榮局面,和他不計前嫌、惟才是舉有著直接的關系。

 

   11、對老謀深算的人,他會給你木桃,然后要求你回報以瓊瑤。而如果他技巧運用得當,你甚至會樂意獻上生命。

  戰國時代的魏國大將吳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就是運用“木桃瓊瑤心理學”的高手。這是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一個母親聽到吳起為她兒子的傷口吸膿時,不禁放聲大哭起來。因為她的丈夫也曾被吳起如此對待,后來奮勇作戰而死。現在,她開始担心被吳起深深感動的兒子,不知道他將戰死何處。

  沒有人會說吳起有愛心,因為當吳起給予時,他索取的更多,最后,他會要你的命。

  三國劉備,修煉“木桃瓊瑤心理學”的段數也很高,只給諸葛亮一個小小的“木桃”(三顧茅廬),就換取了他“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的“瓊瑤”。我的天,那可是26年鞠躬盡瘁的服務!

 

   12、在《木瓜》中,古代男女之間交往把問題簡單化處理,不像我們現代人這樣拐彎抹角。也許現代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看到過太多的付出沒有回報,現在已經不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年代,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想著以付出極少換回極多,對待感情也是這樣,都在算著自己付出多少,準備收回多少。

  正如有人感嘆的那樣:“現在的男人,就想著用一杯咖啡,去換取一個女人的身體。”這是站在女人立場上的一句話,而男人還反唇相譏:“現在的女人,就想著用一顆別針,去換回一棟別墅。”這樣一來還會有真感情嗎?

  要是現代人能夠像《詩經》年代的男女那樣簡單、執著,不以一副玩玩了事的態度來對待,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幾率將大大增加。說實話,其實我們的內心都有一種真感情,當有人愛著自己時候,真的想將自己所有的美玉拿出來,來厚報那個將“木瓜”送給自己、終生托付給自己的人。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其實也是說了一段“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故事:圣誕節馬上就要到了,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妻子為了送丈夫一條白金表鏈佩上他的那塊金表,心疼地賣掉了自己那一頭引以為豪的秀發。而丈夫為了給心愛的妻子買一套漂亮的梳子,賣掉了祖傳的金表。結果,兩個人的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起不了作用的東西。不過,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禮物都寶貴的東西--真愛的無價。

  夫妻兩人買禮物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自己,都是為了對方著想,就如《木瓜》一樣簡單而真摯:你給我一個木瓜,我給你一塊美玉,不是為了報答,只是為了兩情相悅,只為了我們能夠相愛。古代的男女,一相見便覺親切,有愛慕就表現出來,干凈爽朗的男女相悅。剛剛采摘下來的木瓜,隨身佩戴的玉佩,信手拈來都是信物,隨時相遇可定終身。歡快而活潑,怎能不讓后世羨慕。(最美不過詩經)

 

    13、《詩經》是一本被管理學界嚴重低估的經典,而“有紀律的情意”是《詩經》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投我以木桃”后,要能持續“報之以瓊瑤”,是對個人生產力最大的挑戰,也是管理制度追求的終極目標。

     木桃瓊瑤管理學

    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打動很難追求的重要客戶,那么“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最有效的方法。簡單地說,你要為顧客提供低成本,但好到難以置信,好到毫無風險的解決方案。例如,美國的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20世紀70年代中期才加入競爭激烈的顧問咨詢業。它告訴潛在客戶說:“你們現在任何顧問費都不必花,等到我們的改善計劃確實能替你們解決問題后,再按所創造利潤的百分比付費就可以了。”貝恩顧問公司靠這種“報之以瓊瑤”的方案,迅速在業界崛起。此外,貝恩在成立初期,在同一個產業中,只為一家公司服務,刻意避免因為客戶產業重疊,所可能造成的利益沖突。

    “幫公司創造價值”是貝恩一貫的準則,因此它把管理顧問的酬勞和客戶最終的財務績效作聯結,它們最常比較的是,客戶跟道瓊斯(Dow Jones)指數和標準普爾(S&P500)指數的相對表現。貝恩還有另一項創舉,就是以客戶的股票代替顧問費用。如此一來,它們更愿意為客戶解決各項管理問題,真正為公司創造價值。

 

    14、學會感恩,是自我鍛煉的過程。學會感恩,表達感恩,才會成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以感恩之心施惠于人,并不奢求回報,但若受恩于別人,必須懂得感恩圖報。此理已被祖先踐行,并滲透入中華五千年文明。我們又豈能讓中華民族道德精華鳧水東流?唯有把它融入新時代精神,賦予它新的活力,將其傳承。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天之驕子”學著感恩父母,爾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感恩師長,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另一個美好的世界在前方。

 

   15、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當挫折、失敗來臨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如果我們時時能用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則會覺得這個世間很可愛、很富有!樹上小鳥的輕唱,太陽無私的光明與熱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會令你感到心曠神怡。

  《詩經》里有句珍珠般的言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從"木桃""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這之間,端看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16、《詩經》之《木瓜》篇里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我認為用這幾句話來形容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成功的班主任工作,是最恰當不過了。特別是后兩句,“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概括、總結地說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并不是簡單的一送一還,也不是要求對方作出一定的回報,而是要達到一種“一日為師生,終生成朋友”的、具有深厚感情的境界。我幾年來帶班的經驗和結果,我認為我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感情基本上達到了上文所說的程度。當然,能和學生打成一片,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無話不談,這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期間也有一個既讓人愛惜不已、又讓人惱火連連的曲折的過程。我覺得我能做到這一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寬嚴并進、剛柔相濟。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這句話對作好班主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學生太嚴格,就會加大其對老師的畏懼感,也會拉大師生間的距離,這樣學生就憚于與老師溝通,就是有對話,也只是表面的、違心的,老師也不可能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對學生太隨便,學生就少了對老師的敬畏,甚至他們的所作所為會與老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因此,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該嚴肅時就嚴肅,該隨和就隨和,這樣,學生有了敬畏之情,也就知道什么時候該嚴肅,踏踏實實地學習,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積極主動地做好人好事;知道什么時候該活潑,痛痛快快地玩,無拘無束地樂。
 
  二善于觀察,適時表揚。
 
    作為班主任,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和表情,猜度他們的所想,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要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讓學生掌握班主任的查班規律,因此,我采取不定時查班的作法。另外,我還通過任課老師和班干部來了解班級動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雖足不入教室,但卻對班級情況了如指掌。
 
一、     三、 一碗水端平,平等對待。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即班主任在對待學生的時候,要一視同仁,不能有不同的標準。不能因為其成績的好壞而區別對待,以免引起學生思想和認識上產生方向性的偏差。利用一切機會,找他們喜歡的話題,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在一種尊重和諧的氣氛里,先和學生聊家常,以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為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搭橋鋪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學生們從內心里開始接納我這個大朋友,不管有什么事,都愿意讓我知道,甚至像某某和某某鬧別扭、耍脾氣這樣的芝麻蒜皮的事情。不過,雖然事情小,可是這卻表明,學生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把我當成了可以無話不談,又可以放心的知心朋友。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4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