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譯文]   江水潮漲,漫平兩岸,江面變得浩浩蕩蕩,遼闊無邊;順風的白帆,遠遠望去,好像懸掛在碧藍的空中。

   [出典]     王灣  《次北固山下》

   注:

      1、《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2、注釋:

    次:這里是停留的意思,指旅途中停宿。北固山:在現在江蘇鎮江北,三面臨水,地勢險要,倚長江而立。

    青山:北固山。

     客路:旅途。

    潮平:潮水上漲與兩岸齊平。

    風正:指順風。

   海日:太陽從海上升起。

    殘夜:夜將盡未盡的時候。

    舊年:過去的一年。指舊年未盡,春之氣息已到,點明節候已到初春。

    鄉書:家信。

    何處達:送到什么地方。

   歸雁:歸來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邊:唐代口語,意同“處”,泛指某處。

   歸雁洛陽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3、譯文1:

  行客要走的道路呀,就在青青的北固山之外,碧波蕩漾的長江之上。江水潮漲,漫平兩岸,江面變得浩浩蕩蕩,遼闊無邊;順風的白帆,遠遠望去,好像懸掛在碧藍的空中。紅日從東海上冉冉升起,沖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彌漫著溫煦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晴空的北歸鴻雁啊,拜托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

        譯文2:

       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碧綠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風拂面。家書要傳到哪里呢?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譯文3:

 

      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

      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

      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

     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4、王灣 ,唐代詩人,公元693年~751年,字號不詳。唐代大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間(712~713)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開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編次官府所藏圖書,9年書成,共200卷,名為《群書四部錄》。王灣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陽尉。約在開元十七年,他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跡不詳。

 

 

 

   5、王灣(693~751),唐代詩人,字號不詳。喻守真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說:“王灣,洛陽人,先天中進士,開元中分校祕書,終洛陽尉。”曾經兩次參加朝中校理群書工作,后任洛陽尉。王灣成名很早,往來于吳、楚之間,著述很多。公元712年中進士,次年(唐玄宗開元元年)出游吳地,由洛陽沿運河南下瓜州,后乘舟東渡大江抵京口(今鎮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著東行去蘇州,此詩當作于此時。這是一首寫風景的詩,作者就長江的風景,引起旅途的鄉愁,即所謂的即景生情。在旅途中,有感于江南春早,舊年將盡,遠行未歸,觸發思鄉情懷的一首抒情詩。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山青了,水綠了,天暖了,春來了,飄流他鄉的游子舟行于“青山”之外,揚帆于“綠水”之前,清新而又明快,令人賞心而又悅目。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描繪一幅如詩如畫的青山綠水畫卷,與下聯的“兩岸”、“一帆”對水陸的描寫有著密切的聯關系,為抒情言志創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也為后文觸發詩人的鄉愁設下了埋伏的一筆。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一聯完全是寫景,積雪融化,匯集了千山萬壑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此而愈發寬廣,再加高高掛起船帆,使得江面愈加遼闊。遼闊的江水襯托著“一帆”,勾勒出一幅鮮明壯美的大江行船圖畫。“平”、“闊”、“正”、“懸”堪稱為詩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此聯為即景生情之關鍵,北固山是揚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詩人舉目東望,只見江天一色,一輪紅日從東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線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卻見西邊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間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預示著新的一年正在開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腳步,悄悄渡江北上走進了舊年。“生”和“入”的選用,把一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鄉做客日久,自然引起歸鄉愁思,詩人把濃濃的鄉情巧妙地融入于“海日”、“江春”之中,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思鄉之情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因此自然地引出尾聯的盼望托雁傳書。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看著眼前的“平潮”、“懸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發出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借鴻雁傳書以寄托無盡的歸鄉情思。這一聯是中間兩聯景物描寫所觸發的思想之情,即景生情,也是對首聯的照應,使作品中所描寫的客觀景物通通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作品不僅清新流暢,容情于景,即景生情,同時又具有極其鮮明合理的層次性,詩中的任何兩聯之間都有著鮮明的邏輯順序,不可隨意調換。

 

 

 

   6、“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7、“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對新世紀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全校上下正在凝心聚力,篤志強校,力爭經過2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外有一定知名度、國內有較大影響、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8、如何看待目前市場缺少熱點但尚有潛力這樣一種特殊情況?不妨借用一句唐詩來形容:“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此時此刻,別無選擇,只有把正方向,千帆競發,誰拔頭籌,就看弄潮兒的好身手了!

 

 

 

     9、今天,站在北京或者臺北,回顧兩岸關系,不禁要驚訝地問道:之前兩岸之間呈現的“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的恐怖景象,今日何在?一切都消失了,如同幻影。今天,該用什么詞句來形容兩岸關系?大概最為形象的就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0、“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不僅是繪景名句,還是不可多得的砥廉礪志的名聯。她告訴我們,做官必須胸懷寬廣,海納百川,必須恪守公平正義,為官清正,才會潮平路闊、前途平坦、一帆風順。

 

 

 

   1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這是唐代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日漸春暖,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使得長江愈顯闊大……這種時序交替之際高朗壯闊的景象,映襯出我們正在抓住歷史發展機遇,走上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1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王灣的句子,旅途中的詩人立身船頭,見春水初生江面尤顯寬闊,加之風頭正勁船帆鼓滿,感于此景,便瞬即生出些許慨嘆:時間流走、新舊更替,忙碌奔波的不經然間,春天已泛上了這遼闊的江面。言及校本文化建設,筆者堪堪借此一用,聊作表述即為:校本文化建設推波助瀾,正可讓師生開闊眼界、豐富內涵,頓見學校形勢發展之可喜;風正路寬,前行路上正可運步如風、洋洋得意。

 

 

 

   1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前進的方向已經明確,前進的航道已經打開,正待我們揚帆破浪。
 

 

 

   14、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希望就在前方!

 

   15、“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踐讓人們清晰看到,一幅壯美的畫卷已緩緩展開——千山萬壑,積雪消融,在遼闊的江面上,改革的巨輪正揚帆遠航……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54

[新一篇]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舊一篇]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