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譯文]  如果有人能夠知道,美好的春天歸去何處,請他把春天喚來與我同住。 

   [出典]     北宋  黃庭堅    《清平樂》

       注:

       1、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2、注釋

   行路:指春天的行蹤。

   因風:順著風勢。

   喚取:喚來。取,語助辭。 

 

     3、譯文1:

    春天回到何處?留下一派清靜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什么人會知,除非你問一問黃鸝。它的叫聲十分婉轉,但無人能夠理解,只有任憑輕風飄過薔薇 。

   譯文2:

   美好的春天回到了何處?悄悄地走了沒有行蹤去路。如果有人能夠知道,美好的春天歸去何處,請他把春天喚來與我同住。

   春回沒有蹤跡誰能知?除非問婉轉鳴叫的黃鸝。黃鸝百囀無人明白,它只好乘風飛過薔薇花去。 

 

 

  4、黃庭堅生平見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5、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在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 翻身飛走。在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6、這首詞寫于被貶之時,詞人借傷春悼春來抒寫暮年無為的感慨。

  全詞以詰問句開頭,頗引人注目,問春天歸向何處,為什么沒有留下回去的行蹤?一開章即點明題意,是傷春悼春。“寂寞”二字,寫出春歸的無影無聲,同時也暗示出詞人的孤寂之情。“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這是詞人強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風得意之時,因此千呼萬喚地招喚春天“歸來”與詞人“同住”。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賦春天以生命。然而,“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無影無蹤、無聲無息地消逝了,它的蹤跡誰又知曉呢?這多么令人惆悵、傷感啊!詞人為了到處尋找春的遺跡,于是便去“問取黃鸝”。為什么尋春要問黃鸝呢?黃鸝鳴于春夏之交,該知道春天的去處吧,這是其一;馮贄《云仙雜記·高隱處書》中曾記載:“戴禺頁攜黃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詞人在這里借黃鸝來抒發自己的心胸——形勢不利,老大無成,春風得意的往日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只有隱居山林,自得山水之樂,這是其二。當然這種歸隱之念,很難為世人所理解,因此黃鸝啼叫雖然十分宛轉好聽,但也無人能解,留給詞人自己的,只是滿腹的惆悵。最后兩句寫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終于無奈地認識到:春天,確實回不來了。

  在這首詞中充滿了“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的感慨,然而用筆含蓄。全詞是自問自答的形式,在自問自答之中飽含憂怨、惆悵之情。作者以詞來抒寫胸懷,頗受蘇軾影響,這對突破“詞為艷科”的藩籬來講,起了良好的作用。(王劍)

 

 

   7、一代一代人,留下的清詞麗句豪言壯語,經歲月錘打,光陰磨練,越發顯得氣韻流轉。纏綿傷懷的文學家多是我喜歡的,疏朗高闊的詩人更是我所癡迷的。

黃庭堅就是一個很有性格的詩人,越到晚年越有蘇軾詞風。他有首《清平樂》特別有意趣: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我似乎能夠看到,詩人在吟哦時的那番神情與儀態。

他伸手呼喊著朋友,一起在船上或者空闊的庭院里。院里可能有棵古梧桐樹,清風吹過,枝葉落下。他們喝著黃酒對著詩文,有人感嘆了。秋來冬至,天氣漸寒,難免會有人生出寂寞、行路艱難的感嘆。

黃庭堅呢,應該是勸慰著說道,且放開懷抱,誰知道春天跑到哪里去了?知道的請說出來,請春天回來,與我一起住。他大筆一揮或是口占一首,留下了這灑脫清新的小品之作。

冬至過去,春節也要來了。三百六十日的旅行,若有人知春去處,那人,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在這世間,心中為春天留有一個位置,等它歸來的人。

 

 

8、女人如春,魂牽夢繞,“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9、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贊美春天。春天,帶給人生命力,帶給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稍縱即逝,“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涼潤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酒里飄香,“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魂牽夢繞,“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

 

 

10、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是啊,在這春末時分,每每讀到黃庭堅的這首《清平樂》時,心里總會生出對時光的感懷,希望春天能夠在你我身邊待得再久一些。直至我們到了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盡管此時已經過了油菜花開的時節,但進入婺源,映入眼簾的便是滿目的綠色,清新的空氣撲鼻而入,鮮紅的杜鵑花、純白的梔子花三三兩兩的簇擁著,遍及山間瀑布下、小橋流水旁、古村人家中。心情瞬間就明亮了起來,春天的困乏與坐車的疲勞也一掃而光,原來油菜花開過后的婺源依然是五彩繽紛……

 

 

11、 四月,一股莫名的暖流在內心深處涌動。我多想在雨中綻放成嬌艷的薔薇等你,縱然默默無語,我還是相信世界上最動聽的歌是未唱出來的歌,是發自心底的歌。薔薇花兒在風中淺淺吟唱,“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12、 春天的風不再冷酷,有“風度”的為花送了行。春芽已爬上了樹梢,翠綠翠綠的,掩埋了殘花飄落在土壤里的悲哀。你上演,我落幕,擦肩而過只為襯托這個季節的顏色;你姍姍來遲,我匆匆而去,凝眸里只為那美麗的錯過……

  更相信繁花盛開時這只是個美麗的夢幻,虛無縹緲得抓不住一片花瓣。落花紛飛落下了紛紛淚滴,也掩埋了一地的相思。

  這邊,蝶飛的日子才剛開始,蝴蝶為花朵飛出了美麗,盤旋了旋律,可是花卻無意。

  在這個季節誰都美麗,可是誰都沒有留住一個美好的結局。輕輕的來,悄悄的去……

  誰都哭泣在風的時間里,飄落的花絮是春天的記憶,讓相遇在春天的人彼此銘記。

  唱完了春天的歌曲,寫盡了春天的詩句,什么都齊聚在春天里。春天已經變得太過擁擠,歡天喜地,失落憂郁。

  落花已去,春將歸去,春會消失在風里。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13、 在又一個新春到來的時候,我不由地想起一首詩:“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今天正在腳下,但分分秒秒在縮短。明天是希望,是召喚,是挑戰。”想起這充滿激情的詩句,猶如風鈴在耳邊響起,那么悅耳動聽,又那么催人奮進!從古至今,人們面對時光的流逝靈感如潮,曾留下多少妙不可言的感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表達了一種對時間一去不復返的惆悵;“哪得長繩系白日,年年月月俱如春”,“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反映的是一種幻想留住時間的渴望;“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則是一種積極進取而又極富辯證法的人生華章。

 

 

    14、風和日麗下,幼嫩的七彩花蕾含苞欲放,即將爭相斗妍的純美精神在鳥語聲中讓你流連十分同時又讓你感懷萬分。江山如此多嬌!江南更是嬌中之嬌!唯有在春的季節,在鄉間田園,在江南原野里領悟感受,那是一幅好山好水好景好風光江南水彩。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人這種尋找春光美色的感慨,對于正處于春在歲歲年年的我們來言,不正素描了人生是有限的短暫而有無限的感懷嗎?

    時光如春水東流東逝,匆匆太匆匆。把握春天的命脈等于把握人生的命脈,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耕耘的季節。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在品味古人的名詞佳句的同時,我們應該珍惜春天般的歲月,走出朝也思暮也想的虛幻醉意,擺脫縹緲的幻影,走進春天,在大自然中感受春的美好,在春風中你會飄然微醉,在春雨中你會怡然陶醉。

    在春天,撒播一顆壯志,一顆野心!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