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水邊多麗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長安水邊多麗人。

   [譯文]   在長安城的曲江池畔,麗人聚集如云。

   [出典]  杜甫  《麗人行》

   注:

   1、    《麗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翠微榼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    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筋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2、注釋:

    三月三日為上巳日,唐代長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吳自牧《夢梁錄》: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鍥飲踏青。

  態濃:姿態濃艷。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細膩:皮膚細嫩光滑。骨肉勻:身材勻稱適中。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這兩句說,用金銀線鑲繡著孔雀和麒麟的華麗衣裳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

  翠:一種翡翠鳥的羽毛。為 又作“微”。盍(偏旁 勹 )葉:一種首飾。《唐詩三百首》:“翠微盍(偏旁 勹 )葉,言翡翠微布盍(偏旁 勹 )彩之葉。廣韻:盍(偏旁 勹 )彩,婦人髻飾花也。”鬢唇--鬢邊。

  腰衱:裙帶。穩稱身:十分貼切合身。

  就中:其中。云幕:指宮殿中的云狀帷幕。椒房:漢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稱皇后為椒房,皇后家屬為椒房親。這句是指天寶七載(748)唐玄宗賜封楊貴妃的大姐為韓國夫人,三姐為虢國夫人,八姐為秦國夫人。

  紫駝之峰:即駝峰,是一種珍貴的食品。唐貴族食品中有“駝峰炙”。釜:古代的一種鍋。翠釜,形容鍋的色澤。水精:即水晶。行:傳送。素鱗:指白鱗魚。

  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厭飫:吃得膩了。鸞刀:帶鸞鈴的刀。縷切:細切。空紛綸:廚師們白白忙亂一番。貴人們吃不下。

  黃門:宦官。飛鞚,即飛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賓從:賓客隨從。雜沓:眾多雜亂。要津:本指重要渡口,這里喻指楊國忠兄妹的家門,所謂“虢國門前鬧如市”。

  后來鞍馬:即指丞相楊國忠。逡巡:緩慢徐行,旁若無人之態。錦茵:錦織的地毯。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來影射楊國忠與其從妹虢國夫人(嫁裴氏)的曖昧關系。楊花覆蘋:古有楊花入水化為萍的說法,萍之大者為蘋。楊花、萍和蘋雖為三物,實出一體。故以楊花覆蘋影射兄妹茍且亂倫。據史載:“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為人知,不恥也。每入謁,并驅道中,從監、侍姆百余騎,炬密如晝,靚妝盈里,不施幃障,時人謂為‘雄狐’”。青鳥:古代神話傳說中能為西王母傳遞信息的使者。后世即以青鳥代指情人的信使。紅巾:婦人所用的手帕。“飛去銜紅巾”,指為揚氏兄妹傳遞消息。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此二句言楊氏權傾朝野,氣焰灼人,無人能比。丞相:指楊國忠,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為右丞相。嗔:發怒。


    3、譯文: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  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   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   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花葉直貼到鬢角邊。

  背后綴的是什么呢?           寶珠壓住裙腰多么穩當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親,   皇上封為虢國和秦國二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   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吃膩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動,   鸞刀切著細肉絲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來卻不揚起灰塵,  御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   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姍姍來遲的騎馬人躊躇滿志,   到軒門才下馬步入錦褥茵亭。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   使者象傳情的青鳥勤送紅巾。

  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絕倫,   千萬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惱怒!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此詩當是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春所作,諷刺楊國忠兄妹驕奢淫逸。首二句提綱,“態濃”一段寫麗人的姿態服飾之美,“就中”二句點出主角,“紫駝”一段寫宴樂之奢侈,“后來”一段寫楊國忠的氣焰和無恥。整首詩不空發議論,只是盡情揭露事實,語極鋪張,而諷意自見,是一首絕妙的諷刺詩。《杜詩詳注》云:“此詩刺諸楊游宴曲江之事。……本寫秦、虢冶容,乃概言麗人以隱括之,此詩家含蓄得體處”。《讀杜心解》曰:“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概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

  全詩通過描寫楊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統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態,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夕的社會現實。詩分三段,先泛寫游春仕女的體態之美和服飾之盛,引出主角楊氏姐妹的嬌艷姿色。次寫宴飲的豪華及所得的寵幸。最后寫楊國忠的驕橫。全詩場面宏大,鮮艷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本詩約作于天寶十二年(753),時值楊國忠任右相不久。詩作對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囂張的氣焰進行了有力鞭撻,也從側面揭露出當時君王昏庸、朝廷腐敗的社會現實。詩開篇即點出時間——三月三日。詩人用細膩的筆法、富麗的詞采,描畫出一群體態嫻雅、姿色優美的麗人。接著又言其服飾之華麗和頭飾之精美,所有這些無不顯示出麗人們身份的高貴。“就中云幕椒房親”等十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麗人中的虢、秦、韓三夫人。據《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楊貴妃的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每逢出門游玩,她們各家自成一隊,侍女們穿著顏色統一的衣服,遠遠看去就像云錦粲霞;車馬仆從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場面甚為壯觀。詩人對三位夫人宴飲的奢華場面描寫得尤為細膩。她們在云帳里面擺設酒宴,“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用色澤鮮艷的銅釜和水晶圓盤盛佳肴美饌,寫出了楊氏姐妹生活的豪華奢侈。然而,面對如此名貴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卻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遲遲不夾菜,因為這些東西她們早就吃膩了,足見其驕矜之氣。可憐了那些手拿鸞刀精切細作的廚師們,真是白忙活了一場。內廷的太監們看到這種情形后,立即策馬回宮報信,不一會兒,天子的御廚房就絡繹不絕地送來各種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寫楊國忠權勢煊赫、意氣驕恣之態。他旁若無人地來到軒門才下馬,大模大樣地步入錦毯鋪地的帳篷去會虢國夫人。他外憑右相之尊,內恃貴妃之寵,在朝中獨攬大權,阻塞言路,使朝政變得十分昏暗。“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句,詩人借曲江江邊的秀美景色,并巧用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楊華的故事以及青鳥傳書的典故,揭露了楊國忠與虢國夫人淫亂的無恥行徑。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楊華與己私通,楊華害怕惹禍上身,后來投降梁朝,胡太后為表達對他的思念,特作《楊白花》一詞。“青鳥”一詞最早見于《山海經》,是神話中的一種鳥,傳說是西王母的使者。據說,西王母在見到漢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鳥飛集于殿前。后來,“青鳥”被視為男女之間的信使,在這首詩中指的是為楊國忠傳遞消息的人。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詩人終于將主題點出,但依然不直接議論,而是溫和地勸說旁人:千萬不要走近他們,否則丞相發怒后果就嚴重了,這樣的結尾可謂綿里藏針,看似含蓄,實則尖銳,諷刺幽默而又辛辣。


    6、“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杜甫《麗人行》的開篇之句,它寫的是盛唐。盛唐,每年春暖花開時節,當朝皇帝和權貴們都要在游春仕女們的簇擁下到曲江這皇家園林來游園踏青,其規模盛大而奢華。這樣的場面偏偏就讓杜甫看到了,看到了還不算,他偏偏還要把它記錄下來。這一記錄,在讓后人看到大唐王朝繁榮強盛的同時,也窺見了當朝權貴們那奢靡腐敗、驕橫跋扈的丑形。談起這些,朋友說,這杜老夫子也忒膽大了,竟敢那樣赤裸裸地揭露當朝皇帝的大紅人楊氏兄妹,要是被這些權貴們知道了非槍斃了他不可。我哈哈笑道,唐朝時還沒有槍,他們槍斃不了這杜老夫子。

    時光早已逝去,歷史已有定論,楊氏兄妹的是是非非任由人們憑說。而今天在這大雁塔下,眺望眼前那滄海桑田的古曲江地域,讓我感懷的卻是曲江水邊那曾聚集著的麗人們。不管她們是陪游的仕女還是達官顯貴們攜帶著的美人抑或是受到皇帝萬般恩寵的楊氏姐妹,她們凝重的姿態高遠的神情、豐潤的肌膚婀娜的身資,“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玉麒麟。翠為盍葉垂鬢唇,珠壓腰衱穩稱身”,這無疑就是曲江園里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也成了這個城市至今都揮之不去的記憶。

    可是好景不長,盛唐就那麼倏忽地過去了,大唐急轉直下,衰落了。還是這個杜甫,安史之亂時被叛軍虜至長安,他依舊耿耿于那個日子,就在次年春天的三月三,他偷偷地來到曲江園深處潛行,國破了,山河依舊在;都城的春天來了,卻是滿目的荒草瘋長,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少陵野老忍不注地抽泣不停。昔日曲江頭的宜春苑芙蓉苑都緊鎖宮門,人去樓空,當年曲江游園的那奢華宏大的場面今已不在,更何況那絕代美人的楊氏姐妹此時也不知道是生離還是死別,而貴妃已死,玄宗也被迫退位,“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昔日此地的繁華,今天眼前的凄涼,睹物傷懷,活生生地就要把這杜老夫子鬧心死。那《麗人行》里的三月三恍然如昨,這簡直就是轉瞬間的事情,轉瞬間,盛唐不在,長安也換了主人,北望古城的黃昏,只見胡騎塵埃滿城,胡騎塵埃里飄動著的是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也是李唐盛世的挽歌。

    我與朋友就一直在理論,這杜甫,你寫就寫《麗人行》吧,怎麼又寫出《哀江頭》了呢?多麼風華絕代豐姿綽約的麗人們呀,她們簡直就是造物主專門賜予這曲江獨特的風景,陽春三月,麗人們踏青而來,寶馬雕車,遺落馨香一路。但一個《哀江頭》剎那間就讓她們消逝的無蹤無影,煙飛灰滅了,直叫人為之扼腕又頓足。


    7、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曲江”,就在如今的“曲江新區”中。曲江是古代著名皇家園林,借自然地貌而建,興起于秦漢,繁盛于隋唐,有“中國古典園林先河”的美稱。唐代辟出一部分區域,成為市民的游樂園。

  在曲江池遺址公園,許多游客恍惚之間,夢回盛唐時的長安城——在那座世界上第一個居民過百萬的城市,從皇家到民間,多少歡樂來自曲江山水。青山綠水間,古人呼朋喚友,相談甚歡,類似的景象如今同樣出現在曲江池遺址公園里。

  漫步園內,墻上、石上、碑上,常能讀到唐詩,透出設計者的巧思——《全唐詩》收入500多名詩人,其中超過半數曾吟詠過曲江,佳句不勝枚舉。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白居易《江樓月》);“十載定交契,七年鎮相隨。長安最多處,多是曲江池。”(元稹《和樂天秋題曲江》);李白的千古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是出自曲江邊的《月下獨酌》。


    8、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上巳節因為是在每年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舉行而得名,后來固定在三月三日舉行,因此又稱為三月三。上巳節是上古時代的春天慶典,是青春的節日。

  透過《詩經·鄭風》中的《溱洧》,我們仍能聽到周代上巳節上青春的歌唱: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蘭兮。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
    贈之以芍藥。
    
   溱水和洧水,是鄭國的兩條河流。兩水相匯之處,水流舒緩,河面開闊,一定會草軟沙平,鳥語花香,正是舉行節日的好地方,因此,每年三月上巳,鄭國的年輕人就在此舉行盛大的節日慶典。有位姑娘不知為什么來晚了,河邊的聯歡早已開始,青年男女正手持蘭花,翩翩起舞。姑娘在途中碰到一位往回走的男子,她邀他同去游玩,他卻說已去過了,女孩子非常想讓他陪自己去,纏住他不放,最后,小伙子終于答應了,倆人一起加入歡樂的人群,玩得開心極了,臨別,小伙子送給她一支芍藥,愛情之花就在這春天的節日上羞澀地綻放了。上巳節正值陽春三月,大地百花爭艷,萬物欣欣向榮,春天的人們也生機勃發,春心蕩漾,因此,上巳節就成了年輕人尋花問柳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他們唱歌傳情,起舞會友,贈花定終身。于是,河畔水湄,花前柳蔭,處處蕩漾著青年人悠揚婉轉的歌聲,時時閃現著戀人們攜手徜徉的身影。上巳佳節因此就成了春天的狂歡,愛欲的華宴。

  《詩經·鄭風》中還有一首詩《褰裳》,大概就是上巳節上鄭國的女孩子們隔著溱洧與男子們對歌時唱的: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一群女孩子隔著河與對岸的男子對歌:你真得愛我,就提起衣裳過河來相會,你不愛我,難道就沒別的男孩子愛我了,告訴小伙子你莫輕狂。女孩子們的歌唱得如此大膽放肆,上巳節那種爛漫無邪的青春氣氛也就可想而知了。

   早期上巳節是年輕人的節日,這在《論語》里也有反映。《論語》載孔子弟子曾點的話說: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雩”是古代的一種舞蹈,天旱不雨,巫師們就跳起雩舞祈雨。在這里,“雩”指魯國設在沂水邊舉行雩舞的祭壇。“浴乎沂,風乎舞雩”的意思并非指在沂水里沐浴,然后登壇臨風,把身體吹干。暮春三月,風氣尚涼,浴后吹風,非著涼生病不可。實則這里的“風”字,應解作“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本義指配對、交媾,所謂“風乎舞雩”,不過是說在雩壇上男男女女成雙結對而舞。曾點的話,為我們展現了當年魯國上巳節的風俗畫卷:暮春三月,天氣和煦,年輕人脫去沉重的冬裝,穿上新制的春衫,約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帶幾個天真爛漫的童子,來到沂水邊,用河水洗去聚積在身上的塵垢和沉郁在心中的煩惱,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煥發。然后來到河邊的雩壇邊,那里正在進行盛大的舞會。鐘鼓齊鳴,管弦悠揚,人們你唱我應,歌聲響徹云霄,青年男女們成雙成對,聯袂而舞。平時祭神求雨的雩壇,如今成了歡樂的歌場。當夕陽西下,舞會散場,歸去的人們興猶未盡,邊走邊唱,踏歌而行,悠揚的歌聲伴著落暉夕照四處飄飏,經久不息。——曾點的這番話,是《論語》中最動人的片斷:在世人的心目中,過去的儒生不是義正詞嚴的君子,就是索然無味的書呆子,想不到他們原來是這樣風花雪月、風流倜儻。且說曾點的老師孔子,見自己的得意門生非但無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反而一腦門及時行樂的小資情調,非但不以為怪,反而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曾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孔老夫子原本也是一個可愛的性情中人呀。后來那班昏庸天子和窮酸文人卻把孔子涂抹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真是有辱斯文,罪過罪過!

   后世文人非但不了解孔子師徒的真性情,也未體會上巳節這個春天慶典的真風流。上巳節漸漸喪失了其與生俱來的生命情懷和青春氣息。在民間,上巳沐浴蛻變為具有濃厚的巫術意味的“滌除祓禊”,人們相信,上巳節這天,到流水邊沐浴,就可以把一年的災禍邪祟與塵濁污垢一起蕩滌干凈。在文人那里,上巳游樂則淡化為點綴風情的“曲水流觴”,文人墨客們在上巳這天,約幾個同道,覓一處臨水的清雅之地,三三兩兩,傍水而坐,將酒杯斟上酒,浮到流水之上,酒杯順流而下,流到誰的面前,誰就拈杯飲酒,賦詩抒懷。書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寫的就是一般東晉名士上巳節在山陰蘭亭臨溪流觴詠詩賦懷的情景。蘭亭行觴,文質彬彬,雅則雅矣,卻沒有了溱洧之交或沂水之濱上巳盛會那朝氣蓬勃的青春熱情,已經從一種全民性的春季慶典,蛻變為單純的文人游戲。沒有了生命激情的灌注,上巳節漸漸褪去其秾艷的節日氣氛,如今,三月三日已成為月份牌上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

   倒是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由于山川阻隔,王道教化所不及,直到現在,每年的三月三日仍舉行盛大的歌會,最著名的自然是壯族的三月三歌墟,壯族的三月三歌墟出名是因為出了一個劉三姐。每逢歌會會期,年輕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一堂,載歌載舞,聚飲聯歡。廣場平壩上,歌聲如潮,舞陣如海;竹林花叢中,淺唱低詠,人約黃昏……。孔子說:“禮失求諸野。”中原古國的上巳節已經風流云散,只有在山重水復天高地遠的遠方,上巳盛會的歌聲依然余音裊裊,悠悠飛揚。


     9、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杜甫的《麗人行》中描述的我國傳統節日“上巳節”的場面。上巳節在中國古代又被稱為“女兒節”,是一種古代漢族少女的成人禮,唐代時已成為全年三大節日之一。


     10、“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描繪的就是唐代人們春游的盛況。萬木吐翠,鳥語花香,陽光和煦,空氣清新。遠離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壓力,自然讓人的緊張和焦慮得以釋放,心靈得以修復。


    11、古往今來,春游冠得許多雅稱,古稱為游春、踏青、尋春和探春。許多古代文獻都記載春游習俗的生動景象。如 《論語》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記述了孔子春日里帶著學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這種春游習俗,歷代相沿不衰,特別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描繪的就是唐代人們春游的盛況。

    春季郊野,萬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鳥爭鳴,陽光和煦,空氣清新,置身于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能使人心胸開闊,疲勞消除,精神振奮,還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動,加強心臟和肺的功能,可降低血脂、血壓、防治心血管病,因而,春游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12、又是一年春來到,茶余飯后人們總也離不開的話題便是“踏青”。或是憧憬“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動人場景;亦或是向往“芳草拾翠暮忘歸”的意境。

     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踏青卻獨在春季才有。于花草中遠足,于藍天下嬉戲;陶醉在萬物復蘇的世界中,游走在桃紅柳綠的天地間,春輝耀地,美不勝收。

    踏青,首在“踏”字。“踏”的本義為“用腳踩”,后引申為“親自到現場看”。踏青的方式可自由選擇,可獨自踏,可結伴踏,可步行踏,也可借助交通工具踏。

    度過嚴冬,人們期盼春天里希望、前進、向上的力量。正是那山水花木的返青將綠色的生機帶來,讓踏青者在“青”一色的海洋里徜徉,一看一聽,一書一吟,踏出一份情趣盎然,踏出一份悠閑自得。

    踏青先要看草。春天的草是最宜人的草,經過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歷練,小草將無限的生命力鋪陳給大自然,讓春更柔,春更青。踏青路上嗅嗅草香,清新的氣息是否也傳遞出一種做人的淡定。

    踏青再要看花。春天的花是最可人的花,且不說“出門俱是看花人”,只是萬千妙趣橫生的花吸引路人駐足觀賞,就已經讓“出門人”俱是“看花人”了。暖陽高照,花朵用賞心悅目的色彩裝點大自然,讓春更鮮,春更艷。踏青路上賞賞花顏,素雅的風姿是否也透露出一習動人的氣質。

    踏青還要看水。春天的水是最誘人的水,清澈見底,淙淙而去。解凍冰封,溪流用熱情的歡呼聲喚醒萬物,讓春更純,春更美。踏青路上品品水淳,恬淡的味道是否又暗藏著一番為人的樸實。

    踏青最后要嘗新。與其說“踏青”,不如說是“尋春”。這邊多一棵新芽兒,那里多一片新葉兒,花草尚如此,踏青者更是要在春天里發現新事物、嘗試新行動。踏青路上放飛心靈,迸發的靈感是否還預示著一份驕人的成績。

    正是踏青好時節,讓生命的氣息嵌入腦海,于廣袤天地間尋找心靈的純凈和閑適,盡情暢語、放聲歡笑,揮灑心底至真至善的愛意吧。或許這情、這景、這與舒展春天的親密接觸,就構成了一則春天只可意會的寓言呢。

    快帶上親人、約上友人,我們踏青去!


    13、春光無限,又到春游好季節。“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的詩句總令人憧憬。與那個時代不同的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春游不再是一份詩情畫意,而增添了更多自在悠閑的含義,我們叫它“戶外活動”。在城市邊緣踏青野營早已成為都市人娛樂休閑的項目之一,感受晴空的飛鳥、涓涓的流水帶來的愉悅和享受;躺在細沙的海灘上,仔細聆聽溪水的聲音,看滿天繁星……這些都是春天帶給我們的樂趣。

   14、晉江水邊多麗人,特別是春天到來的時候……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2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