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體育思想研究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劉奉光 曲阜師范大學 曲阜273165)
  孔子的教學科目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見《史記·孔子世家》)。孟子宗師孔子,曾說:“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孟3.2)。由此可以推想,孟子的教學科目也是六藝。其中,禮樂包含舞蹈,射為射箭、武功,御為駕車、軍事,應算作體育教學。但《孟子》一書偏重于政治、哲學,僅偶爾涉及到射、游之事,故其體育教學資料絕少,我們只能由此推測他有限的體育思想。
   1 正己從事,不怨他人
  孟子把射御之事與仁義等同,他說:“仁者如射”(孟3.7),這就把體育的意義擺動了上乘。接著他又說:“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己矣”。這就提出了體育事業總的原則:正己從事,不怨他人。
  孟子所謂“射者正己而后發”,就是說射箭者刻苦訓練,有高超的技藝,而且目標明確,意氣風發,鎮靜自若,然后控弦發箭。所謂“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是指箭不中的,不要抱怨競賽得勝的對手,要先找主觀原因:或技藝不精,或氣力不足,或判斷失誤;然后找客觀原因:或風力突變,或目標突移。這樣的思想符合唯物辯證法。
  古為今用,我們搞體育競賽要強化隊伍建設、訓練,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拼搏求勝。孟子所謂“而己矣”深藏的意蘊正是這種正視客觀、自強不息的精神。
   2 體育仁愛,角逐和平
  孟子認為體育是一項和平的事業,師生應當親愛,對手應當友好,角逐應當慈善。《孟子》8.24節講了一個故事:
  逢(péng)蒙學射于羿(yì),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于是殺羿。后羿是夏朝有窮氏的首領,勇敢善射蓋天下,因奪夏政,卻不修民事而淫于田獵,信任讒臣寒浞(zhuó)。其學生逢蒙助寒浞殺羿。事見《左傳·襄四年》。孟子對此評論說:“是亦羿有罪焉”,意思是逢蒙殺師有罪,后羿無道亦有罪,孟子反對體育中的嫉妒殘殺,并講述了一個正面的故事:
  “子濯孺子”教“尹公之他”學射,“尹公之他”教“庾公之斯”學射。一曰,庾公之斯受君命追殺祖師。祖師有病不能舉弓還擊。庾公之斯不忍心用祖師的箭法射殺祖師,便把箭頭去掉,向祖師射了4枝箭桿回去交差。
  孟子贊頌了體育界師徒的友情,鼓吹了仁愛和平的體育風范。
  古為今用,體育應當成為和平的橋梁,而不應成為爭雄斗氣的手段。
   3 貴在參與,不責成敗
  孟子認為體育活動貴在參與,成敗優劣無關緊要。他說:
  有人于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孟12.2)
  孟子的意思是,舉一只雞的,舉三千斤的,都是人;大力士烏獲也不過是人而已。誰會因你力不勝任而責怪你呢?能積極參與就是好的。
  這種思想表面上是對體育降低要求,不計數量質量,實質上卻是鼓勵人們積極參加,不斷進步,由弱到強,力爭奪魁。
  古為今用,我們應當推廣全民體育運動,由普及到提高,爭取成為體育大國、強國。
   4 強化訓練,嚴格要求
  孟子認為體育重在強化訓練,嚴格要求。他說:“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孟11.20)。所謂“志于彀”,即全神貫注地拉滿弓。孟子主張體育教學要遵循規范,嚴肅認真。
  對于拙笨之人,孟子主張任其自然,不求全責備;但技術標準毫不減損,以待能者。他說: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孟13.41)。
  孟子如此恪守技術標準,一方面使拙者免于其難,一方面又給能者預留了成功的機遇。
  古為今用,我們的體育運動應合理分流,區別對待。普及求廣,提高求精。
   5 憂民之憂,節制游樂
  孟子認為體育事業要適應國情,在民窮國弱之時,應節制游樂。他說:
  從流下(順水行舟)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逆水行舟)而忘反謂之連,從獸(射獵)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孟2.4)。
  孟子認為當權者醉心游樂體育,流連忘返,將勞民傷財,導致禍亂,即所謂“民乃作慝”。因此,孟子主張應學習先王節制游樂,戒止“流連之樂,荒亡之行”。
  孟子還進一步要求統治者與民共享體育事業的快樂,他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總之是與民同憂同樂,則國泰民安。
  古為今用,我們的體育投資亦當配合國情,精當有度。
   6 孟子體育思想的特點
  孟子體育思想的基本特點是倫理性。他把體育運動和忠孝信義仁恕等倫理道德規范結合起來。不怨它人是仁、恕,徒不殺師是孝、義。孟子的體育思想使人感到濃重的人情味。
  孟子體育思想的顯著特點是政治性。他把體育運動和社會效益聯系起來。和平角逐利于安定團結,節制游樂利于國民生計。孟子的體育思想給人以清晰的明智感。
  孟子體育思想符合他整體的仁政禮治學說,是社會需求所決定的。
   收稿日期:1997-07-15
  
  
  
湖北體育科技武漢7-8G8體育劉奉光19971997 作者:湖北體育科技武漢7-8G8體育劉奉光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19:27

[新一篇] 存在家園的失落與文字的策略——海德格爾“詩化語言”與德里達“文字學”之比較研究

[舊一篇] 孟子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