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生存在的哲學意蘊和哲學塑造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摘要 文章從哲學與人生存在的關系角度,著重探討了人類生存的哲學精神本性以及對于人生存在自覺進行哲學塑造的問題。論述了哲學對于建構人的精神家園,挺立精神自我,塑造理性批判能力,正確成就人生之道的重要意義。指出哲學世界的培育,是文明進步積極向上的精神內驅力。
  關鍵詞 哲學 人生 文明 精神 理性
  * * *
  目前,無論是社會還是校園,追求功用,推崇實效,似已成為一股潮流。在這種沖擊波下,一向崇高的哲學由于遠離“實用”而日益受到世人和大學生的冷淡,這使得哲學教育也陷入了某種困境。哲學所面臨的困境正從深層顯示著現代文明和現代人生的困境。人類的存在、人生的底蘊并非只憑外物所能充滿,人類的文明也決不僅僅限于物質經濟的發達,人類還有著更高的追求旨趣。因此,一個人或者一個時代,如果過分片面地堅執外在世界,一味地著眼于追求當下的實效,則不免會迷失了自身,失卻了生存的內在根本,而這正是隱藏在當代人生活中的嚴重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必須超越,然而離開哲學之途,則難以超拔。如此,哲學的存在與教育對于當代人生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
   一、哲學的形而上追求體現著人類對精神家園的追求本性
  人類的哲學追求開始于對世界的“本體”,即形而上存在者的追問,這也就是所謂哲學的“本體論追問”。面對宇宙人生萬象,人們感到驚異和困惑,不禁產生了世界統一性問題——本體論問題的形而上學追問,由之溯本追源,窮究下去,于是有了哲學。哲學就是對智慧的熱愛和追求,就是對“為什么”的無窮無盡的解答嘗試。西方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本原”,這個命題在今天看來是如此簡單,但它卻向人們昭示了哲學追求的實質性意義:宇宙自然本身究竟是什么,并不象它直接呈現給我們感官的那樣,其根據或決定者在于它們蘊含的那個不可見的,只能用思維把握的,然而對人來說卻有真實意義的本體世界。可見,哲學本體論是以追尋世界的基礎和本根為目標的,這種追尋正體現了哲學特有的“形而上本性”或“尋根意識”。中國傳統哲學雖未直接提出本體概念,卻也有著獨特的“本體論承諾”,如中國哲學致力于確立人自身的“終極關懷”就表現了這種尋根意識。
  哲學的這種尋根意識或形而上本性植根于人生存在的底層。在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上,人必須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生活在一個和諧統一,充滿意義的世界之中。在每個人的生命存在里,都蘊含著某種超越有限和暫時,趨向無限和永恒的沖動和追求。這種對統一和無限的追求正是人類對精神家園的追求,其實質則是對人生意義和人生歸宿的追求,而哲學本體論的形而上追求就是這種追求的理論表達。因此,一旦人們的生活喪失了哲學追求的意謂,那么,便會產生危機感,無意義的否定感,失去歸宿感。這樣,人在世界上即使擁有一切,也會由于失去了精神家園,而感到無家可歸,找尋不到安身立命之所。
  伴隨著凱歌行進的現代化過程,人類的精神家園,人生的意義和歸宿問題顯得日益突出。在物質發達的西方,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學和工業文明的力量。它一方面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成就,但另一方面,這巨大的物質成就并沒有給人類對于意義世界的渴望與追求帶來普遍樂觀的結果,相反,卻造成難以遏制的異化及現代人生活中的價值失落。在機器與商品的迅猛擴展中,人自身的位置究竟何在?人的精神家園、心靈的歸宿又到哪里尋找?人生的意義和尊嚴又在何方?作為理性主體,作為價值動物,人總是在不斷地追尋著存在的意義,并企望實現自身的價值。這一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謂的人生存在問題,不僅不能通過物質和科學而解決,相反卻隨之變得越來越尖銳。對此,席勒曾指出,現代人置身于工業文明的中心的同時,卻失去了自身的歸屬性。帕斯卡爾針對現代人生活的局限,也試圖通過確立美好的情感與愛心,為有限的生命尋找永恒的歸依。德國浪漫派詩化哲學,則主張用理想世界設定現實世界,為人生存在尋找出意義,創造出精神的家園,這都反映出對意義世界或精神家園的追求,即哲學追求乃是人類生活的本性需要,也只有蘊含著人們對世界的統一和意義的美好向往的哲學,才最能夠滿足這種發自內心的對世界和自身的超越性需要。
  前幾年大學校園里出現的“尋找精神家園”的熱烈討論也是以哲學的形而上追求為內在根據的。在變革的時代里,舊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的崩潰,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的不規范化,使人們一度陷入無所執著的“精神危機”,究其實質,正是生活世界統一性的迷失和精神家園的沉落,即人生存在的哲學形而上意義沒有了,于是,人變得象游子一樣無處存身。因此,在敏感的大學生中間便開始了精神家園的尋找。這種尋找在今天看來顯得更加必要。這說明,在哲學似乎已不為人所需要的背后,卻潛存著深深的哲學困乏。哲學的追求是人類的本性,哲學的否定將導致人生和文明的存在與發展失去精神源泉。由此可見,無論是個人還是時代的生活不能沒有哲學的內涵,而今日的哲學也應該實現這種功能,也只有實現這種功能,哲學才能獲得自己的生命。
   二、過一種有理想、有道德、有尊嚴的生活體現著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就曾告誡人們,要象人一樣,而不是象畜牲一樣地活著。在茫茫宇宙之中,人是最為獨特的存在,這種獨特就在于人有一個其它任何動物都無法與之比擬的精神世界。人是兩個世界的公民。一方面,人生活在物質需要的現實世界中,另一方面,人又生活在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里。應該說,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人類生存的最高旨趣。在感性欲求的層面上,人與動物很少有本質區別。伴隨物質文明而來的人的感性欲求的擴展,無非是飲食男女等原始欲求的延伸。如果僅僅停留于這些領域,那么,人只能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而無內在潛能和價值可言。如果人僅僅生存于物欲的支配之下,則自身無異于工具或奴隸。孔子講“有志于道”,“君子不器”,莊子說“沉于物,溺于德”,都是要人精神挺立,成為主體,自己支配自己,不要被工具化,不要成為種種貪欲,如金錢欲、私欲、物欲的奴隸。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也有此意。只有這樣,人才能實現自身的尊嚴,才能成為主人和目的,才能有高尚的德性和健全的生活。
  在科學和文明高度發展,物質財富得到極大充實和提高的今天,人的精神追求、理想和價值問題就更加凸現出來。目前物質享受高于一切,金錢和財富是人生價值的衡量尺度,道德淡漠,理想沉淪,物欲膨脹,已成為許多人的觀念和生活態度,由此導致物質感官世界的強化和精神道德世界的弱化,不免使人生文明陷于困境。大學課堂上,學生們也普遍對能夠帶來實效和功用、物質和金錢的課程興趣濃厚,而對專注于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思維世界、道德世界的課程相對淡漠,這也從一定方面反映出當代人生活的追求取向。盧梭曾面對西方社會一方面是巨大的物質成就和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是精神的空虛和道德的墮落,尖銳指出,如果豐富的物質伴隨著人性的喪失,如果人的世界充滿了財物,而唯獨人的心靈、人的德性、人的情操失落了,那么,這不是人類的幸福,而是人類的悲哀和沒落。德國浪漫派由此也提出,要用詩意的、超驗的、理想的感覺,而不是功利的,世俗的感覺把握世界。他們都反對人的生活世界的輕狂和功利態度,疾呼道德純潔、心靈高尚和情感升華。馬克思也曾尖銳批判資本主義世界人的生活的片面化和異化,把自由自覺和全面發展看做人的美好目標。這都說明,人生存在決不只是一個物質肉體的存在和滿足問題,更是一個精神道德的存在和實現問題。后者不解決,人即使坐在豪華的轎車和富麗的宮殿之內,也與動物的生活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作為有精神、有靈性的人,只有在屬人的生活中,即有理想、有道德、有尊嚴的生活中,才能實現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人類的文明只有不僅是物質的,而且是精神的,也才是健全的。
  哲學的世界展現著人之為人的本性,哲學的追求是人類精神追求的結晶,也是活在文明中的靈魂。因此,必須對人的世界進行哲學的塑造,它可以洗煉人的精神品格,升華人的精神境界,使人的物欲得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在聲色貨利的騷動中“有志于道”,建立理想的內在根據,堅持高潔的人生取向,拒斥世俗同化,不斷超越自我,凈化和提升內在的世界,實現一種富有意義的理想人生,這也是人類生存的最高旨趣。
   三、以哲學超越常識,以理性指導行動,使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完成一種理想的人生,需要精神世界的挺立。精神世界不僅是一個包含著情感、理想、德性等等的心靈世界,而且是一個充滿著分析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理性思維世界。沒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判斷,只憑直覺和美好的情感而行動,這對于健全理想的人生完成是不夠的。蘇格拉底早就告誡人們,一種未經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一個人如果只是渾渾噩噩的活著,便迷失了自己。一個只知按照給定的程序和指令生活的人,也不是清醒著的人。作為有理性的人,應該不斷地從日常生活中超拔出來,反思生活,反思自己,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如此的根據和意義,從而成為自己的主人。哲學正是這種理性的化身。哲學家們構造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就是在嘗試著一種新的價值尺度,體驗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進行著一次新的自我意識,因此,哲學就是理性對常識生活的不斷突破。
  但是,在實際中人們大多都是按照常識來生活的,用一些習以為常的信條充當確定無移的行動指南。如果加以反思的話,就知道,常識不一定是可靠的,有的甚至建立在一些完全錯誤的假設之上。比如,中世紀的禁欲說是人們的普遍熟知的常識,并據此而行動。然而這一常識卻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原罪說之上的。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禁令,偷吃了智慧果,被驅出了伊甸園,這就是人類的“原罪”,其后世子孫永遠背負著這一原罪。要贖罪,須禁欲。因此中世紀的歐洲人便過著禁欲主義的生活。但是,作為常識的禁欲說這一生活的指南,其根據恰恰是不可靠的。然而,在普通人的精神生活中,常識往往成為思維的盲區。當常識漸漸占據人們的心靈,并內化為人們心中不可動搖的精神權威后,它就獲得了不受思維審視的豁免權。這時,常識不再是人們思考的對象,而成了人們思考的支點。[(1)]問題是,健康的常識能指引人們走向光明,而謬見則窒息人們的思想,誘導人們陷入黑暗。由于常識大多是人們熟知的,而熟知的東西更加潛伏著危險,因為人們過分信賴它。黑格爾說得好,“熟知并非真知”。歷史一再啟示我們,人類思想的任何進步都是在突破常識中實現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說”相對于托勒密的“地心說”、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首要的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相對于“階級斗爭為綱”等等。那么,怎樣才能在常識生活中獲得一種超越的精神和能力呢?唯有哲學一途。黑格爾說過:“每一個哲學家都是超過健全常識的;因為所謂健全的常識并不是哲學——常常是很不健全的。”[(2)]在常識的范圍內,人們的思維方式往往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的,哲學高于常識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懷疑和批判的目光,洞穿了常識中的壁障,使一切流動起來,變得亦此亦彼。因此,確立哲學的理性精神和辯證的思維方式,將使人敏思銳目,不斷擺脫蒙昧無知,走向精神自覺。既不墨守成規,也不隨波逐流,而是要在精神上獨立不倚的站立起來,運用理性精神或批判精神思考和審視生活和自身,決不精神癱瘓。在目前改革的時代,面對五光十色的現實生活,萬花筒般的思想觀念,如果沒有哲學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精神,是很難駕馭和挺立自身的。因此,只有按照哲學理性的指引,才能免于沉淪,自覺行動,自己主宰自己;才能越出常識生活的局限,完成健全理想的人生。
  由此可知,學習哲學最重要的在于錘煉一種冷靜的理性品格,培養一種超卓的思想力量,確立一種批判精神,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思維能力。所以馬克思說:“哲學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結論,而只要求檢驗疑團”。[(2)]
   四、“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學智慧昭示著人生之道的成就歷程
  哲學被公認為智慧之學。希臘人一開始就把哲學叫做“愛智慧”,中國詞“哲學”也是指一門使人聰明或智慧的學問。智慧是一種洞察世界與人生的眼光,對待和應付世界與人生的態度和能力,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力量。赫拉克利特說:“博學并不能使人智慧”,表達了智慧不能簡單等同于知識的思想。哲學作為對智慧的追求,本性不在于收獲幾個固定的答案,而在于對世界的不懈追問,對人生的不斷塑造,由此洗煉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因而,毋寧說,愛智慧的哲學本身實際上也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對于成就或實踐人生之道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在這方面,中國傳統哲學的意義尤為突出。它注重追求人生智慧,致力于如何成人成德成就人生之道的探究。《中庸》一書將人生智慧概括為“極高明而道中庸”。人生不應該沉淪于世俗生活,應該追求高遠的理想,即“有志于道”。然而,對道或理想的追求又不能離開現實,而要在日用常行中展開。就是說,人生和人生之道的實現,應該表現為一個在日常世界中超越日常世界的過程,這是一種不同于宗教和科學的哲學智慧。宗教雖然也為人生提供理想世界,但是,由于它把人的現實基礎抽去了,把彼岸的上帝之城作為理想歸宿,從而也就導致了人生的虛無和寂滅。反過來,由于否定了我們生存的整個基礎,因此理想也就變為無以實現的幻想。人的存在歷史告訴我們,人是不能離開大地和自然去過天使般的生活的,這等于否定了自身的存在。因此,宗教從根本上說,不可能成就人生之道。科學雖然追求自然基礎,但人是既屬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存在,他不滿足于機械的、動物式的生活,而要求過人的有意義的生活,因此,科學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昭示人生之道。只有哲學,才為人生開辟了一塊真實的天地。它既是客觀的、物質的、必然的,又是主觀的、精神的、自由的。在此理想和現實結為一體。因此,按照哲學智慧的啟示,人生既要超越世俗,追求理想,又要排斥脫離現實生活的企圖。成就人生之道的真諦在于:只要執著于追求高遠的理想,那么,在一切平凡的踐履中,都可以實現人生的凈化和超越。一旦進入這種境界,日用常行便獲得了新的意義,即已經成為自我卓然挺立,安身立命的方式。[(4)]
  現實中,有的人沉淪于物質享受,胸中理想蕩然無存;有的人雖有遠志鵠的,卻不能腳踏實地,缺乏責任和意志,這都不可能完成健康的人生。當代青年應該在哲學智慧的啟迪下實踐人生之道,做一個理想的現實主義者或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不負時代重任和歷史使命。
   五、矗立科學高峰的民族離不開理論思維的發達,哲學的批判與革
   命誘導著社會的變革與前進
  從自我人生外展到民族、社會,哲學的意義就顯得更加嚴峻和輝煌。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但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展和鍛煉,而為了進行這種鍛煉,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還沒有別的手段。”[(5)]科學不滿足于常識,而是要突破常識,這種突破有賴于高于經驗的理論思維或抽象思維。一個理論思維不發達的民族,其科學是不會發達的。那么,如何培養一個民族的理論思維能力呢?學習哲學是最有效的途徑。哲學是一種高度抽象的理論思維,哲學的歷史有一個重要特點,即它主要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智慧和方法的積累。就是說,哲學史收獲的主要不是思維的結果——知識,而是思維本身。就此而言,哲學史就是思維訓練的歷史。因此,哲學的塑造和學習對于一個試圖站在科學高峰的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縱觀科學的歷史,第一流的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無不具有高超的理論思維和卓越的哲學頭腦,而擁有科學大家的民族或國度,其哲學水平也都是很高的。這表明,哲學的發展與一個民族的科學文明密切相關。今日中國注重經濟生產和科學技術,決不能忽視哲學和理論思維,否則,勢必危及科學的縱深發展和長遠發展。
  不僅如此,哲學的變革與批判還是社會變革與前進的先導。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靈魂,觸摸著時代脈膊的深層跳動和文明的敏感中樞,因而哲學的批判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聲。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先導,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成為德國政治革命的前奏。1978年哲學界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引發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一場社會革命。所以,德國詩人海涅曾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忽視哲學家,他可以產生出雷霆萬鈞的力量。
  這種力量雖然是間接的,卻又是影響深遠的。假如沒有近代啟蒙哲學使神學家的上帝威望掃地,羅伯斯庇爾就不會砍掉國王的腦袋。歷史已經證明,哲學思維發達的民族往往具備超越現實,直目未來的眼光和魄力,擁有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動力。忽視哲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輕薄哲學的社會是缺乏生命力的,冷漠哲學的文明是不健全的。因此,一個民族或國家要想具有勃勃生機,就必須擁有真正自由的哲學創造,就必須尊重哲學,追求哲學。
  由以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啟示性的結論:今日中國哲學的困境正是中國當代人生活的困境,在人們主觀上看來淡漠哲學的現象背后,卻潛藏著客觀上深深的哲學饑渴。必須也只有突破這種困境,健康的自我人生和社會文明才能獲得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注:
  (1)參見俞吾金:《思考與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0頁。
  (2)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33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3頁。
  (4)參見楊國榮:《現代文明與健全人生》,《探索與爭鳴》,1992年第4期。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65、463頁。
   (作者 清華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 楊君游)
  
  
  
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京49-53,61B1哲學原理田薇19971997 作者: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京49-53,61B1哲學原理田薇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1:20

[新一篇] 論五四知識分子群體的轉型

[舊一篇] 論以人為本的價值哲學意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