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走勢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如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著特殊重要意義。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程
  世界銀行1997年最新的一份報告《崛起的中國》指出,中國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中,1820年曾高達30%,是當時最大的經濟國家,而后迅速下降至1950年的不到7%。當中國在1978 年嘗試著朝改革邁出第一步時,約有6億人口的生活低于國際絕對貧困標準。 改革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進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改革率先從農村開始,首先廢除了“政社合一”人民公社,農村經濟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新體制;其次,確立了以集體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和共同發展的農村經濟的所有制結構;其三,突破了傳統農業(種植業)格局,發展了大農業;其四,突破了傳統農村經濟格局,實現了農村經濟的綜合發展;其五,改革了農產品統派購制度,初步形成了在國家宏觀調控由市場調節農產品流通體制;其六,發展了社會服務,初步形成了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國家經濟技術部門和各種民辦組織等相結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統計,1978~199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7%,1996年的糧食總產量為9600億斤, 肉類產量達到5815萬噸,水產品產量達3085萬噸,分別比1978年增長0.6、5.9和5.6倍, 人均產量已達到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近20年世界主要農產品增長總量中,中國大約占1/3。1996年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12628億元, 比1978年增長數十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996 年達到1926元,比1978年增長約3倍,農民生活正由溫飽向小康邁進。
  誠然,我們還應當清醒地看到,農業問題仍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比較薄弱的部門,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諸如,農業生產發展速度相對滯后,糧食生產主體仍然是分散經營的農戶;糧食生產徘徊,農業收入增長緩慢;農業投入不足;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村還有大約6000萬人口處于貧困之中等等。因此,今后必須繼續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實力,大力發展農村社會服務,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提高。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走勢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基礎薄弱,是長期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在未來的15年,在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情況下,人口仍將大量增加,農業不能適應人民生活改善和經濟發展要求的矛盾很突出。因此,農業和農村經濟必須有個更大的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建議》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出兩大任務:一是保證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穩定增長,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二是保證農民收入有較快增加,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包括使目前還處于貧困狀態的幾千萬農村人口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為此,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增加農產品的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兩大基本任務,積極推進農村經濟體制和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農業向集約化、農村向工業化、 農村經濟向市場化發展。到2010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水平要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確保糧食穩定增產
  糧食問題對中國來說,具有特殊重要性,這也是海內外人士所關注的一個問題。
  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認為,到2030年,中國的糧食供求之間將出現2.16 億噸的缺口,超過1993年全世界2億噸的出口量,即使中國有能力進口,世界上誰也不能供應中國如此巨額的糧食。
  對于布朗的悲觀估計,中外許多專家是不認同的。他們用許多數據、從多個側面對中國的糧食前景作了分析,認為目前中國的耕地面積僅占全球耕地面積的7%,養活著占世界人口總數22%的人口。 在未來的中國也有條件、有能力解決16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不會對世界糧食市場構成威脅。未來的21世紀,我國仍繼續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一般情況下,確保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 %。從糧食生產發展來看,21世紀的前3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年遞增不到1%, 就可以基本滿足需要。按照我國食物發展綱要和居民飲食習慣, 人均糧食產量400公斤左右,就可以基本滿足營養改善的需要。根據這樣的消費標準,到2030年,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可以達到6.4億噸左右。這樣的需求, 經過努力是可以基本滿足的。
  我國糧食增長的潛力是不小的。一是通過開發宜農荒地,保護現有耕地,提高糧食復種指數,從而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相對長期穩定;二是通過推動科技進步,可以較大幅度提高糧食單產;三是通過對中低產田的改造,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四是通過對我國山地、草原和水域的開發,可以增加食物生產總量。總之,我們只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糧食供求基本平衡是可達到的。為此,我們必須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切實保護耕地,綜合開發利用各種資源;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改善宏觀調控,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這是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的一種有效形式。所謂農業產業化,就是種(養)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它的實質是龍頭企業主導的有組織的市場農業。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西方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共同趨勢,是現代農業普遍采用的經營形式。從我國各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看,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運用現代工業的辦法來組織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經營,可以改變農業的弱質地位,建立起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增強農業發展的后勁,可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克服農戶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引導農民進入市場;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化解小農戶經營不可抗拒的市場風險,彌補小規模生產的缺陷;可以通過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以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使農業獲得工、商環節的后續利潤,從而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在市場經濟中保護和發展農業;同時也是促進農民增收最快的途徑,使“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担的共同體,讓農民分享加工、銷售環節的農業后續利潤,增加農民收入。
  在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初步成效。可以河南省漯河市為例來具體說明。漯河市是1992年開始試辦的內陸特區。農業產業化經濟搞的很有特色。他們的具體做法是:(1)通過實施富民工程、 千家萬戶上項目,走出培育主導產業之路;(2 )通過村干部帶頭集資入股辦企業和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走出培育發展龍頭企業之路;(3 )通過建立利益驅動機制,走出貿工農一體化之路;(4 )通過“反彈琵琶”抓農業,走出振興支柱產業之路。這個市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實踐雖然不長,但已初步取得成效。近三年來,全市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以上;一些產業、一些地方初步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格局,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農業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也有一定的優化。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3年的736元增長到1996年的1888元。
  總之,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充分發揮農業大國的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擴大就業空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村經濟新的運行機制,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我國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雖然剛剛起步,但從他的發展成效可以看到我國農業市場經濟的曙光。
  今后要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必須抓好:(1 )因地制宜確立和培育主導產業;(2)龍頭企業建設;(3)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體制的建設;(4)主導型農產品生產基礎建設;(5)積極培育和開拓市場;(6)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7)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領導。
      (五)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1.鄉鎮企業的發展趨勢。(1 )鄉鎮企業將會更廣泛更深入地參與市場。(2)鄉鎮企業布局由分散趨向相對集中。 據統計, 在1992 年2079萬個鄉鎮企業中,分布在自然村的為92%,在建制鎮為7%, 位于縣城為1%。(3)從業人員將進一步離開農業。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4)產權結構將出現新格局。(5)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步伐將會加快。1994年,中西部地區鄉村工業產值增長速度比東部高出26個百分點。
  2.鄉鎮企業增長前景。根據預測,1995~2010年,鄉鎮工業將持續高速發展,到2010年,鄉鎮工業在我國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將進一步上升,在產值方面實現由90年代初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0年,鄉鎮工業產值將達到全國工業總產值的60%左右。同時,鄉鎮企業中第三產業也將保持高速增長率。到2010年,第三產業將占到鄉鎮企業總增加值的13%以上。
  3.積極支持和正確引導鄉鎮企業深化改革。通過改革明晰產權關系,確保鄉鎮企業資產特別是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完善經營機制,調動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要正確處理發展與提高的關系,既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又注重提高整體素質。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東部地區要突出提高發展;中西部地區要繼續快速發展,在發展中提高。
  4.繼續實行積極扶持,合理規劃,分類指導,依法管理的方針。促進鄉鎮企業的改革、發展和提高;加大扶持力度,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繁榮農村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個戰略重點。
      (六)努力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
  集約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如前所述,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不足,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從而實現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
  推進農業科技革命,是實現農業集約化的關鍵。在國際社會,一場新的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展開,現代生物技術,高產值、高效益的工廠化種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及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等方面將有重大突破,從而實現農業新的飛躍。
  在我國,推進農業科技革命,以下幾點是至關重要的。一是進行科研攻關,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研成果;二是實現農業技術推廣的突破,使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盡快運用于生產,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三是大力發展農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接受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
      (七)搞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1. 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趨勢。 據統計, 1996 年我國鄉村人口86439萬人,占70.6%。農村實有勞動力約4.5億,其中剩余勞動力約為1.2億。據預測,到本世紀末將達到2億。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我國已進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平均每年進入育齡的婦女在100萬以上, 凈增人口80%在農村,也就是說,21世紀初,農村將有大批新增勞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形勢,21世紀初仍很嚴峻。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大趨勢。
  近年,在全國流動的農民工年達6000 萬左右, 其中跨省區流動在2000萬以上。當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輸出省主要是農村人口比重較大的地區。據1993年底統計,四川約500萬,安徽有500萬, 湖南有300萬,江西有21.3萬,河南有20.6萬;輸入省主要是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以及一批大中城市。應該說,其流向是合理的。
  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實現形式。從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視角考察,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與異地轉移兩種形式將同時并存。不同地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條件,把握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兩種形式,推進已開始的歷史進程。具體說,現階段要開拓多種渠道,疏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1)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農業要從單一的農業經濟向農林牧漁綜合發展,通過農業生產自身結構調整,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吸納一部分待轉移的農業勞動力;(2)適應農業商品化要求, 逐步發展規模經營的三高農業,把一部分剩余勞動力轉入農業生產的服務體系,以及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3)發展鄉鎮企業,促進農村工業化, 加強小城鎮建設,發展為農村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使農業生產分離出來的勞動力轉入農村二、三產業;(4)溝通對外勞務合作關系,發展各種形式的勞務輸出,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需求多的省區和城市,尤其要向中小城市轉移;(5)繼續貫徹計劃生育政策, 減少農村新增人口。
  3.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序流動。在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雖然是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趨勢,但是,務必從多方面采取措施,消除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盲目性,使之從無序轉向有序。
  (1)建立和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城鄉統籌的就業制度。在就業政策上,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開放勞動力市場,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勞務中介組織認真搞好中介服務;有關部門要加強就業指導,搞好待轉移勞動力的培訓工作,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生產和經營技能,提高其文化、科學素質。(2 )加強分類指導,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分流,并重點搞好勞務輸出和輸入主要地區的組織、協調、管理、服務。(3)搞好就業扶貧工作。 要組織經濟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開展勞務協作,發達地區引進勞動力時應優先從被扶持地區吸納。(4 )大力貫徹勞動法規,加強勞動保護。
      (八)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
  自1988年始,我國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目前開發范圍已擴展到全國31個省(區、 市); 4 個計劃單列市的1310個縣和270個國有農場、牧場。累計新增糧食生產能力414.4億公斤,棉花2191萬担,油料22.9億公斤,肉類27.3億公斤,項目區糧食增產量已占同期全國糧食增產總量的40%左右。
  農業綜合開發是以改造中低產田為主要目標的。對開發項目區實施水山田林路綜合治理,建設一片、成功一片,形成規模效益,改善了農業基本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農民收入。
  今后,農業綜合開發要繼續以提高糧油肉糖、尤其是糧食生產能力為主要目標,努力爭取達到新的水平。“九五”期間,要改造中低產田1.65億畝,開墾荒地1520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0億公斤, 使農業綜合開發增加的糧食生產能力占全國同期糧食增產總量的比重,由現在的40%提高到50%。開發項目區要全部建成高標準的穩產、高產農田,實現集約化經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植樹造林,搞好水土保持,使開發項目區的生態農業建設取得新的成效;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爭取本世紀末平均比非項目區高250元以上。(按1990 年不變價格計算):提高項目區農業的科技含量和水利化、機械化和產業化水平,力爭把項目區建成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
      (九)積極推進農村經濟市場化
  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農村改革的主要目標,經過近20年的農村改革,使農村經濟向市場化方向發展有了一定進展,目前,農村經濟的市場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將是中國未來21世紀上半葉農村改革的主要目標。
  在推進農村經濟市場化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應抓好如下幾點:(1)優化和完善以集體所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農村所有制結構,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集體所有制實現形式。(2)培育多元化的農村市場主體。 在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和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逐步形成農戶、合作經濟組織、鄉鎮企業和各種社會服務組織等市場主體,同時,發展合作與聯合,以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3)建立和完善農村市場體系。發展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市場,健全以集貿市場為基礎、批發市場為中心、各類專業市場和零售網點配套的農產品市場,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和國內外市場接軌的農村市場體系。(4 )健全農村社會服務體系。把農村供銷社和信用社真正辦成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和合作金融組織,同時,完善國家在農村的技術服務體系,大力扶持和發展各種民辦服務組織,形成供銷、金融、技術、信息、保險為一體的農村社會服務網絡。(5)完善重要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 儲備調節制度和進出口調劑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險基金制度,形成以經濟、法律等農業宏觀調控體系。
管理世界京186~190F2農業經濟邢俊芳19981998作者單位:審計暑科研所 作者:管理世界京186~190F2農業經濟邢俊芳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6:11

[新一篇] 中國農業發展:困境與出路

[舊一篇] 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