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家的儲蓄理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直到30年代中期儲蓄理論還很簡單。古典經濟學認為,儲蓄是利率的增函數,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儲蓄函數和投資函數共同決定了儲蓄(等于資本形成)的利率的均衡水平。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通論》一書改變了這種觀點。凱恩斯的理論是:儲蓄取決于可支配收入。在IS—LM模型中,儲蓄函數在均衡產出和支出的決定中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中,隨著價格的變化,IS和LM曲線便產生一條總需求曲線,再加上產出由一條完全無彈性的總供給曲線決定,就意味著儲蓄函數是價格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最近幾年經濟學家分析了帶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最優消費行為,其結論是利率仍然是決定儲蓄的重要因素。
      一、凱恩斯的儲蓄函數
  家庭收入可用作三個方面:繳稅、消費或儲蓄。支付稅款后的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因而
  Y=S+C                       (1)
  式中Y表示可支配收入;S表示儲蓄;C表示消費。
  一些經濟學家已直接分析了儲蓄行為。本文將盡可能闡述這個分析過程。然而,許多經濟學家定義了消費行為,并把儲蓄一直定為一種殘差。所以,許多時候有必要就消費開展深入的討論,然后把討論的結論轉換為儲蓄方面的關系。
  自凱恩斯的《通論》一書出版后,可支配收入一直被認為是儲蓄和消費關系中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1936年凱恩斯在《通論》第三冊專門闡述消費傾向問題。其中大部分篇幅是討論把消費(從而把儲蓄)和可支配收入相聯系的函數的斜率和位置的各種決定因素,不過他也特別討論了可能引起消費函數變動的因素,他認為這些因素在短期內是穩定的。
  關于消費函數的一般形式,凱恩斯在1936年版《通論》中寫道:“按照基本的心理規律,當收入增加時人們一般傾向于增加消費,但消費不會同收入同步等量增長。”這是他論述消費函數形式的唯一假定。于是得到消費和儲蓄函數的一般形式,我們有:
  C=C(Y),O<C'<1;S=S(Y),O<S'<1。      (2)
  方程式(2)中C'和S'分別是消費和儲蓄的邊際傾向; 凱恩斯的假設是它們都為正數,但小于1。
  消費與可支配收入之比C/Y是平均消費傾向;儲蓄與可支配收入之比S/Y為平均儲蓄傾向。凱恩斯認為,因為平均消費傾向將大于邊際消費傾向,消費也許會超過收入;換言之,因為平均儲蓄傾向小于邊際儲蓄傾向,儲蓄也許為負值,消費和儲蓄的這些性質與直線的消費和儲蓄函數是相一致的。收入較小時,消費函數圖像較平坦;收入較高時,儲蓄函數圖像變得較陡。
  一個簡單的線性儲蓄函數為:
  S=S[,0]+sY S[,0]<0  0<O[,s]<1。       (3)
  代入方程式(1),消費函數為:
  C=Y-S=Y-(S[,0]+sY)=-S[,0]+(1-s)Y=C[,0]+cYC[,0]>0 O<。<1                  (4)
  式中C[,0]=-S[,0],C=1-S[,0],圖1為線性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圖示。
  附圖F629k06.JPG
  圖1 凱恩斯的消費和儲蓄函數
  在凱恩斯的《通論》中許多地方預見了后來消費和儲蓄函數的發展,尤其是分析動態調整過程和習慣堅持的地方。過分強調它們的重要性也會發生誤導。并且,認為凱恩斯強調可支配收入是消費和儲蓄的唯一決定因素是錯誤的。
      二、早期儲蓄函數估計
  凱恩斯《通論》出版后,接踵而來的是檢測其消費和儲蓄函數的許多嘗試。可利用兩類數據進行檢驗,即橫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對兩組數據的研究發現,邊際儲蓄傾向值為正數并小于1, 而且平均儲蓄傾向小于邊際儲蓄傾向。
    1.凱恩斯消費函數的橫截面數據估計
  對美國家庭的預算研究要追溯到19世紀。這些研究為各種類型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提供數據資料,把這些數據加起來可獲得家庭總支出。這樣,還可獲得各個收入等級的家庭消費和儲蓄。為了表明橫截面研究是怎樣進行的,我們來對1888~1890年預算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
  從0~200美元,200~400美元、400~600美元等等,一直到2000~2200美元,甚至超過2200美元,每個收入等級的平均收入以及平均支出值都可利用。圖2是數據分布圖。
  附圖F629k07.JPG
  圖2 從家庭預算數據中估計出來的儲蓄函數,1888~1890 年數據來源:布拉第(1956年版)
  支持凱恩斯假說的論據是:儲蓄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邊際儲蓄傾向小于1,收入增加,平均儲蓄傾向也增加。收入上升至1200 ~1400美元這個范圍時,表示儲蓄量的散點落在直線附近。收入水平越高,儲蓄函數的傾斜度就越大。估計出來的方程式:
  S=-75.2+0.073Y+0.000155Y[2],調整后的R[2]=0.997 (-4.44)(2.35)(16.73)                  (5)
  這是早期預算研究中所獲得的一個比較典型的結果,因此橫截面證據支持一個凱恩斯儲蓄函數。
    2.凱恩斯消費函數的時間序列數據估計
  隨著30年代后期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年度國民收入統計的發展,時間序列數據也可得到(見圖3)。
  附圖F629k08.JPG
  圖3 1923~1940 年年度儲蓄和可支配收入數據(早期研究者可得到)
  1923~1940年這一期間的數據與早期時間序列儲蓄和消費函數相吻合的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分析的典型時期是1923~1940年、1929~1940年。后一時期的數據經常被利用,因為人們認為1923~1928年的國民收入估計沒有后期的估計那么可靠,以致商業部最后停止修改和公布1929年以前的估算。
  方程式(6)和方程式(7)用年度數據分別對1923~1940年和1929~1940年兩個時期的簡單凱恩斯儲蓄函數進行了估算。
  S=-4.63+0.164Y,調整后的R[2]=0.9772,D-W=0.60 (-2.14) (4.74)                     (6)
  S=-7.11+0.195Y,調整后的R[2]=0.990D-W=1.38 (7.84)
                             (7)
  儲蓄和可支配收入以十億美元按1941年的價格水平計算,所用數據如圖3所示。這些估計與凱恩斯假說一致。常數項為負數。1923 ~1940年的邊際儲蓄傾向為0.164,在1929~1940年則還高些,為0.195。這些估計出來的參數大約有95%的可靠性,且相關系數較高。但是,杜比——沃林統計值很低,尤其是1923~1940年。
  這里報告的結果是二戰結束時所作的早期時間序列研究中的典型部分。這樣的估計結果引起關注經濟政策方面的經濟學家們的驚愕。一些(但并非所有)經濟學家得出如下結論,估計出來的邊際儲蓄傾向意味著,隨著收入增加,平均儲蓄傾向將增加到如此高的水平,以致于消費將不足以維持經濟使之趨于充分就業。所以,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戰后很快會出現大蕭條。這種蕭條并未出現。
  讀了關于儲蓄和消費函數的后期著作,可知早期研究者不加鑒別地接受了他們的結論。以戰前經濟衰退為基礎來預測戰后儲蓄狀況的失誤便是一個例證。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早期學者關于總儲蓄函數的研究對許多問題仍然適用。為使其分析精益求精,他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進行估計是用現行價格數據還是用不變價格數據,數據是否按平均人口表示,繁榮和蕭條期是否要區分開來,計算收入是否要加入附加變量,這些問題早期研究者們有過激烈的爭論。許多研究中加入的附加變量包括:時間趨勢、滯后收入、收入變化、二次項、人口、流動資產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衡量。
  伍德邁·華庭斯基1946年所作的感性研究激起了廣泛的評論。華庭斯基強調指出,超越實際觀察范圍的預測會存在相當大的誤差。華庭斯基的一個重大貢獻,在于他指出了1923年至1940年這一時期,既包含一個非常蕭條期,又包含一個相對繁榮期。因此,假如儲蓄和消費行為在蕭條期和繁榮期不一致的話,僅用一個簡單的回歸方程式就不恰當,并且會導致樣本期以外的不令人滿意的預測。華庭斯基認為,蕭條期的邊際儲蓄傾向大于繁榮期,對全期的邊際儲蓄傾向的估算值就會介于兩者之間。由此,戰后繁榮期的儲蓄水平會被高估,從而維持高就業水平必需的投資水平也會被高估。如果以1929~1940年這一較短時期的數據為基礎的話,這一錯誤估計尤為明顯,因為這一段時間內包含了許多蕭條年份。
  華庭斯基提出的證據表明,排除蕭條期,沒有任何平均儲蓄傾向隨實際可支配收入而變化的趨勢。
      三、短期儲蓄行為和長期儲蓄行為
    1、庫茲涅茨和戈德史密斯的論證。
  1942 年西蒙·庫茲涅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發表了1879 ~1938年期間用交疊十年期的方法對美國國民產出及其主要成分的估計結果。接著他又修正了這一結果,并把年份推前到1869年。后來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的估計證實了庫茲涅茨的發現。這使長期、短期消費—收入的矛盾關系得到迅速澄清。科林·克拉克于1945年寫道:“1929~1940年的儲蓄—收入關系,即邊際儲蓄傾向為0.24的線性關系,是一個短期的關系。但當我們把視線移至戰后時期時,收入和儲蓄之間的關系就變成完全不同的長期關系。經驗分析表明,邊際儲蓄傾向為0.24或一個近似數能夠長期維持是不可能的。這個結論被庫茲涅次1942年的估計所證實。”
  該表為戈德史密斯對1896年至1949年13個周期的平均儲蓄傾向的研究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收入增加時,沒有平均儲蓄傾向上升的跡象。除三個周期外,每個周期的平均儲蓄傾向值在0.07~0.14這一范圍。這三個周期既包含了兩次大戰,又包括了“大蕭條”時期。兩次大戰期間的平均儲蓄傾向高(反映了當時的物資定量配給、商品短缺情況,也含有要求儲蓄的愛國因素),而30年代蕭條期的平均儲蓄傾向低。
           表   平均儲蓄傾向
   周期            個人可支配收入與 (低潮—低潮)            儲蓄之比例 1896—1900             .094 1900—1904             .105 1904—1908             .120 1908—1911             .105 1911—1914             .103 1914—1919             .161 1919—1921             .088 1921—1924             .110 1924—1927             .139 1927—1932             .074 1932—1938             .020 1938—1946             .194 1946—1949             .134
  資料來源:戈德史密斯(1955年第一卷)
    2、儲蓄函數假說的發展
  由科林·克拉克(1945年)、亞瑟·史密西斯(1945年)和其他經濟學家早期所作的協調長短期實證結果的努力不過是假設儲蓄函數隨時間而下移。史密西斯提出了三條可能的理由:由農場向城市的移民;更平等的收入分配;新商品的引進使奢侈品成為必需品。這一假設的缺陷在于他認為平均儲蓄和可支配收入只在偶然情況下才產生在較長時期內固定不變的平均儲蓄傾向。
    3、邊際儲蓄傾向中的短期可變性
  到目前為止的討論和早期的實證研究都或暗或明地假定:儲蓄取決于同一時期的可支配收入。然而,任何一個時期的收入所得可能影響到不只一個時期的消費和儲蓄。比方說,一個家庭在一般情況下,一周或一個月內只有一天得到薪水,而消費支出卻是每天都有的。假定你按月領薪水,你會均衡支出而不至于在發餉那天的支出大大超過其它時間的支出。平常的日子你要消費卻無收入。這些時間內的平均消費傾向是一個數除以零,即無窮大;此時的儲蓄為負儲蓄并且由于零收入,平均儲蓄傾向值也為負數。在發薪日你的消費大大低于你的收入(除非你像醉鬼一樣毫無節制),因而,C/Y小,而S/Y大。因此,如果把儲蓄與收入以日平均數相聯系,我們不能求得一個有意義的儲蓄函數。這個平均數在哪里?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有一個固定的收入流量。那么,一個月、一個季度、 一年亦或更長期是否適合于使我們能夠把現期S 和現期Y聯系起來考察呢?
  看一個邊際儲蓄傾向的短期行為的簡單方法,就是計算從上一個時期到下一個時期儲蓄變化與可支配收入變化的比率。用1948~1990年人均年度數據進行這種比率計算時,43個結果中只有13個位于0~0.4之間。另13個為0.41或更大些。17個為負數。季度邊際儲蓄傾向比年度傾向的可變性大得多。但我們不能單憑可支配收入的變化非常精確地預測儲蓄變化的規模。
    4、儲蓄現象解釋
  到目前為止的精測儲蓄行為的實證結果說明,儲蓄函數理論應該足以解釋下列現象:
  ·短期(周期)時間序列估計或橫截面預算研究估計發現邊際儲蓄傾向大于平均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隨收入增加而上升。
  ·平均儲蓄傾向中的長期穩定性。
  ·邊際儲蓄傾向在連續性時間內的相當大的可變性。
  現在不妨把注意力轉向一些試圖解釋這些現象的儲蓄行為理論:依次是相對收入、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和財產調整模型。
    5、儲蓄、消費和可支配收入的測定。
  這里主要討論國民收入核算帳戶中所測定的消費支出和儲蓄是不是恰當的測定值這一問題。消費支出和消費在“使用”上的意義,通常要區別開來。美國國民收入核算帳戶中,消費是指非耐用品和服務的支出、耐用品支出、房屋租金的支出(已有房產者)。然而,在一段時間里,汽車、冰箱、洗衣機和其它消費品構成一股消費流量。消費是應該像在國民收入和生產核算中一樣被測定還是應該予以調整以便剔除耐用品支出,而包括對消費者耐用品存貨的消費流量估算嗎?大多數的理論就是依據這種復雜的消費的使用概念而分類計算的。但數據的有限性卻常常使這些計算要用消費的國民收入概念。另外,那些采取消費的使用概念的研究,并不適應于可支配收入概念。應當作出這樣一種調整是因為消費者的耐用品,不僅是一種消費,而且是國民收入核算帳戶測定之外的一項收入來源。
      四、相對收入假說
  相對收入理論的基本內容是,消費與收入的關系依賴于可支配收入和其它可支配收入的相對值。該理論有橫截面和時間序列兩種形式。
    1、相對收入理論的橫截面形式
  簡單的消費函數模型認為,家庭的滿意度取決于所消費的商品數量。詹姆斯·杜森貝里(1949年)指出人們的偏好是相互依賴的,只有當其消費相對于社區內其他家庭的消費增加時,一個家庭的滿意程度才增加。
  杜森貝里的推理有一種示范效應。人們有趕超社區內其他人的消費心理。因此,農民的消費行為受其他農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城市居民的消費受其他城市居民的影響,大學生影響大學生,如此等等。
  收入低于同行平均水平的家庭平均消費傾向要高。因為他們要盡量趕上社區的平均消費水平,所以,他們的平均儲蓄傾向就低。而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C/Y比率相應低,S/Y比率相應高。
  相對收入模型可用多種方法設定。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經濟群體中,家庭儲蓄的簡單線性公式為:
  S=s[,1]Y[G]+s[,2](Y-Y[G])=s[,2]Y+(s[,1]+s[,2])Y[G]                           (8)
  Y[G]為社會經濟群體中家庭平均收入,且0<s[,2]<s[,1]<1。那么,平均儲蓄傾向為:
  APS=S/Y=s[,2]+(s[,1]-s[,2])Y[G]/Y      (9)
  設一個家庭收入等于群體平均收入水平。那么當Y=Y[G],Y[G] /Y=1時,平均儲蓄傾向為s[,1],也即為群體平均儲蓄傾向。 又假設家庭收入高于群體平均收入水平,則Y[G]/Y<1,當s[,1]-s[,2]>0 時,S/Y>s[,1]。同樣,設Y=Y[G],則S/Y<s[,1]。
  如果家庭收入增加(減少)而同行的收入未變,家庭平均儲蓄傾向就會上升(下降)。因為平均儲蓄傾向對Y的偏導數是個負數,-(s[,1 ]-s[,2])Y[G]/Y[,2]。 如果家庭收入和群體收入成正比例地變化(這是一種長期趨勢),而Y[G]/Y未變,則平均儲蓄傾向也不變。
  因此,在短期內,即在群體收入既定而個人家庭收入不同的情況下,平均儲蓄傾向的估計值就要高于在長期內即當收入變化取決于群體平均收入水平變化而非家庭之間的差別時。杜森貝里的橫截面相對收入假說與種族、地理、職業以及消費——儲蓄行為的其它差異性相一致。
    2、棘輪效應模型
  相對收入假說的時間序列形式在儲蓄和可支配收入關系中,包含了一個棘輪效應。杜森貝里指出消費支出會受目前生活標準的影響。收入下降時減低消費與收入增加時擴大消費相比,要難得多。因此,收入下降時,家庭消費仍會維持以前的生活水平。什么生活水平呢?杜森貝里又指出該生活水平是與過去享受的最高生活水平,與過去最高峰收入水平相關聯的水平。弗蘭科·莫迪和亞尼(1949年)同樣認為前期最高收入起著重要作用,他把目前和過去最高收入的關系作為一個周期性投入指數。
  大衛·史密斯和約翰·杰克遜用的棘輪效應模型的儲蓄函數變體(1977~1978年)為:
  S[,t]=s[,1]YPEAK[,t]+s[,2](Y[,t]-YPEAK[,t])  (10)
  t表示時期,YPEAK表示到目前為止Y所達到的最高值。如果Y的現值是目前所獲得的最高值,那么,Y[,t]和YPEAK[,t]相等。系數約束與方程式(8)相同。這一模型化杜森貝里和莫迪、亞尼的假定模型簡單。他們的公式考慮了收入增加和減少之間的非對稱時滯,而且杜森貝里的公式是非線性的。
  附圖F629k09.JPG
  圖4 棘輪效應模型圖示
  圖4是棘輪效應模型方程式(10)的圖示。當可支配收入從Y[,0]上升到Y[,1]時,儲蓄沿著連續的直線向右運動,由S[,0]上升到S[,1]。一直下降到儲蓄為S[,4]為止。從Y[,4]收入再一次上升,達到前期高峰Y[,3]點,可支配收入又順著增長曲線向右上延伸。 上升下降過程如此循環不已。
  史密斯和杰克遜的模型能充分說明問題。它表示收入上升到超過前一高峰時,邊際儲蓄傾向S[,1]=0.174,大大低于衰退期和復蘇期的邊際儲蓄傾向,S[,2]=0.490。
      五、跨時期決策時的儲蓄
  上文指出儲蓄是一種跨時期的決策。現在人們采取比較正式的態度對待這決定。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開始考慮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消費者,面臨著只須對兩個時期作出決定這一情況,即t期和t+1期。 在這兩個時間段里消費掉全部可得收入,因此,當t+1期結束時,資產為零。
  每個家庭在t 期和t+1期得到收入Y[,t]和Y[,t+1],并且這兩段時間里又消費C[,t]和C[,t+1]。設個人效應函數為:
  U=U(C[,t],C[,t+1])               (11)
  且每一時期都能以利率R進行借貸。 他要在其收入流量和利率的約束條件下將其效用最大化。
  消費者都可在t期積蓄他所有的收入, 并能以當前利率將它貸放出去。那么,他能在t+1 期消費Y[,t+1]+(1+R)Y[,t]。 另一種可能性是消費者可花費收入Y[,t]加上他以t+1 期收入作抵押能借入的資金。在t+1期,他用Y[,t+ 1]償還借款。設借入資金為x,則x+R[,x] =Y[,t+1],所以x=Y[,t+1]/(1+R)。這是他能償還的最大金額。
  這時消費的極端值為C[,t]=0,C[,t+1]=Y[,t+1]+(1+R)Y[,t];或C[,t]=Y[,t]+Y[,t+1]/(1+R),C[,t+1]=0,(如圖5所示)連接這兩點的直線表示在該時期內可獲得的各種可能的消費的組合。這是一條消費者的預算線。
  圖5同時還包含了從效應函數方程(11)中求得的一組效應曲線。每條曲線都表示消費者無差異的C[,t]和C[,t+1]的組合。按常規無差異曲線應是凸向原點的曲線。C[,t]和C[,t+1]的最佳組合是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之處,即圖5的E點。這就是消費者所能達到的最高效應水平。預算線的斜率只取決于R,因為斜率為-[Y[,t]+Y[,t+1]/(1 +R)]/[(1+R)Y[,t]+Y[,t+1]]=-1/(1+R)。利率越高, 預算線就越平緩,如果R=0,預算線為135[0]線。
  附圖F629k10.JPG
  圖5 齊次效用函數下的線性擴展路徑
  任何時間消費者的收入增加都會使預算線向外移動,消費者向更高的無差異曲線(圖5)上的E'點移動。新的預算線與原線平行。 一個時期的收入增加會引起兩個時期里的消費增加。
  兩個時期的分析可擴展到幾個時期的分析。t 期的最大消費額可看成未來收入流的現金V[,t]。t期的最大消費額可看成未來收入流的現值V[,t]。在幾個時期的模型中,、V[,t]=Σ(Y[,t]+n/(1+R)[n])
                            (12)
  兩種消費和儲蓄理論即恒常性收入和生命周期模型將消費從而將儲蓄與未來收益流量的現值聯系起來。為了獲得一個可行的理論,不得不對消費者效用函數的形式作出一項預測。恒常性收入的生命周期理論作出了不同但相關的假定。
        丁孜山譯自《儲蓄經濟學論文集》,1993年
國外財經長沙72~78F62金融與保險大衛·J·史密斯19991999亞日      丁孜山(美)大衛·J·史密斯 作者:國外財經長沙72~78F62金融與保險大衛·J·史密斯19991999亞日      

網載 2013-09-10 21:31:22

[新一篇] 西方經濟學家的“政策無效”命題

[舊一篇] 西方經濟學家的壟斷利弊之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