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重新選擇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調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用動態眼光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時間的函數,隨著時間的變遷,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應該適時調整,以適應新的情況。
  動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可以用函數表示為:
  K(i)=F(E(i),P(i),I(i),D(i),B(i),O(i)。
  其中,i表示有序的離散時間變量;K(i )表示動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E(i),P(i),I(i),D(i),B(i),O(i)分別表示第i個經濟發展階段的經濟區域變動狀況、生產力布局變動狀況、 經濟發展政策變化、區際收入差距的變動狀況、經濟增長的變化、生態變化狀況和其他因素的變動狀況。這里函數意義表現為:E、D、P …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發生變化,K便發生變化。
  上述要素中,關于我國經濟區域的劃分方式有多種,按經濟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狀況、生態環境狀況等因素可以把我國劃分為三大區域: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水平低;東部資源貧乏,但其他經濟條件好,國家政策扶持,發展較快。生產力布局,即為附著在各經濟區域上的生產力分布狀況,其中國家投資分配是重要的內容;經濟發展政策即為附著在經濟區域上的促進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各種政策,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區際收入差距,主要是在不同經濟區域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變動的比較;經濟增長速度,則一般用人均GDP、GDP總量來衡量;生態環境狀況,主要是指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保護環境,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是不可取的。
  分析以上六大要素,我們可以看出,隨著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要素的變化必然影響國家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經濟發展戰略是某一時期要遵循一定的經濟發展目標,如果政府某個時期的目標是保障社會公平,那么居民收入的差距、經濟區域狀況的變化、生產力布局的變化會影響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同時,六大要素之間又是相互作用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可能是發展政策、生產力布局變化的結果,它反過來又影響國家制定發展政策,改變生產力布局等等。所以說,經濟發展戰略適時調整是可能的。此外,總體上看,隨著時間的變化,不同經濟區域內的相對資源狀況會發生變化,即相對比較優勢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發生變化。為實現某個時期的特定經濟目標,并考慮這一時期的要素變化情況,經濟發展戰略適時調整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二)從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實施的進程來看,現在進行戰略調整是必要的。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在于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均衡化,并考慮到“冷戰”時期“備戰”需要,加快內陸地區工業發展。國家用東部高比例的財政收入補貼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投資大量向中西部傾斜,結果是使我國東西差距縮小,1953~1978年,東中西地區GDP年增長率為5.75∶5.73∶6.18。 由于這一政策是以犧牲國民經濟總體效益為前提的,所以國家在80年代以后,作了及時調整,實行以效益為中心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對東部沿海地區實行投資和政策雙傾斜,支持東部優先發展。這一政策的必然結果是迅速拉大東西差距。1980~1994年,東中西年增長率為:10.69∶8.72∶8.68;人均GDP由1980年的1.81∶1.21變為2.31∶1.24∶1。從發展趨勢看,這一差距還將繼續拉大。東西部差距的擴大,一方面使東部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實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成為國民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的極大障礙。水桶理論可以解釋這一問題。該理論認為,水桶的容量與構成水桶壁的最短一塊木板的長度有關,也就是說,從全局看,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處于相對平衡狀態時,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效應才能進入最佳狀態。否則,低水平的地區將會制約高水平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制約全國的發展水平,對國民經濟的持久健康發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產生消極影響。雖然我國在1994年以后,政策上開始對中西部有所傾斜,但在強調國民經濟總體效益的思想指導下,東西差距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在,我國制定新的經濟目標,要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總體實力的提高,要求我們必須調整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模式選擇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理論指導。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進行制定實施經濟發展戰略時,都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區域可利用的資源量是既定的;二是各地區、各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投入產出效果存在差距。因而,在現有的資源量既定的條件下,如何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合理確定各地區、各部門資源分配的比例,安排部署各時期的地區、產業開發重點是一項重要任務。從資源空間分配的角度看,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提高資源空間配置的水平,促進解決的高速增長;二是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從而實現合理的空間均衡和空間經濟一體化。前者一般稱為效率目標或增長目標,后者一般稱為均衡目標或公平目標。這兩個目標一般是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般來說,在短期內,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要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是相當困難的。這樣,就有一個目標的取舍和協調問題,要在均衡和增長之間作出選擇。據美國學者威廉遜對24國實際資料分析表明,人均收入增長與地區差距間存在著“倒U”字形規律,在經濟發展的初期, 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地區間差距趨于擴大,這說明非均衡過程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必要條件;而隨著人均收入的繼續增長,地區差距開始趨于穩定,隨之則出現逐步縮小的趨勢。這也說明均衡過程同樣也是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這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資金供給既定而有限的條件下,經濟發展初期一般要采取適度非均衡策略,后期采取相對均衡策略。我國制定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時,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是均衡目標與增長目標的選擇。
  (二)從我國的具體情況出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選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一是均衡優先、兼顧增長模式,即相對傾斜西部的模式;二是增長優先,兼顧均衡的模式,即相對傾斜東部發達地區的模式;三是兼顧均衡和增長模式,即東西部同步增長的中性協調模式。
  下面用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的移動來界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三種模式的范圍。
  附圖F1070g01.JPG
  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逐年擴張。如圖所示,A點表示上期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生產的國民收入的組合。 當現期東西部地區生產點沿AD方向發展,即增長目標優先模式,東部的國民收入增長率高于西部,80年代以來,我國采取這一模式;如果沿AF方向發展,即均衡目標優先模式,表現為東部地區國民收入增長率低于中西部地區,它有利于縮小差距,不利于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和效益;如果現期沿AE方向發展,即兼顧東西部均衡和協調發展的中性模式,東部和西部的國民收入同步增長。它一方面會導致總體經濟以適度水平和速度增長;另一方面會維持現有的區域差距保持不變。同時,點C 是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上限,突破了C點,意味著以西部零增長或負增長換取東部的增長。B點是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下限,突破了B點,意味著以東部的低效率換西部的高速增長。我們目前的任務是在穩步提高國民經濟總體效益的基礎上,實現東西部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這實際上是二三模式的結合,只有找出二者的結合點,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目標。此外,我們看到,只有在弧線BC上,找出一點G,使矩形面積OKGH最大,邊長OK、OH 盡量相等,才是經濟發展目標的結合點。這一點雖然在BC范圍內,但確定并不容易,找到這個點G,意味著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調整達到了最優,點G是我們戰略模式選擇的落腳點。
      三、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現實選擇——經濟發展上的“中心——外圍”戰略與地理空間上的“外圍包圍中心”相結合戰略
  (一)傳統的經濟發展上的“中心——外圍”論。歸納以前出現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都表現為“中心——外圍”論,強調利用中心地區的較高經濟發展水平帶動、輻射邊緣地區的發展。其中,增長極理論是其典型代表。該理論認為,優先發展某一創新變革中心(中心區),然后通過其示范、輻射、滲透等效用,擴及到外圍區,從而實現總體經濟增長。實踐證明這一理論運用起來效果是不錯的。因為經濟增長在每個地區并非以同樣的速度進行,發展較快的地區的主導部門或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或行業的聚集會形成一種資本和技術的高度集中,具有規模效益的地區和大城市中心,這些中心優先增長,可以帶動沿邊地區的共同發展。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各個廠商和行業的聚集可以互相利用培養起來的人力資源;二是廠商和行業的聚集會使他們在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應、維持服務及技術資源等方面獲得利潤。
  此外,點軸開發理論也是其重要代表。該理論認為,隨著連接各中心區的重要交通干線的建立,形成新的有利方位,方便人口的流動,降低了運輸費用,從而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新的交通線對產業和勞動力產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資環境,使產業和人口向交通線聚集形成新的居民點。這種對地區開發具有促進作用,充當區域開發紐帶和經濟運行通道功能的交通線稱為生長軸。而這里的點是指一定地域的各級中心城鎮,一般具有一定的基礎設施水平,形成某幾方面的突出優勢,如產品優勢、市場優勢、組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并與周圍地區產業高度相關的產業綜合體。軸則是連接點的線狀基礎設施,包括各類交通線、動力供應線及水源供應線等。點軸關系就象是人體的骨骼脈絡關系,點處于主導地位,軸則對新的增長點的形成和老增長點的興衰產生深刻影響。點軸理論一經提出后,在世界許多地區加以運用,作用也是巨大的。我國在實踐上,都采用過經濟發展的“中心——外圍”戰略。近期又提出點軸開放與增長極相結合的網絡開發戰略。如以長江和東部沿海為軸的開發戰略,東中西三大地帶與長江、黃河經濟帶相交叉而形成的弗字形布局。
  (二)地理空間上實施“外圍包圍中心”戰略的可行性。現在我們考慮,如果把我國地理意義上的空間疆域看作一個總體,那么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和北方沿邊地區可以看作總體的外圍,中部地區為中心區域。現在的問題是,外圍的一部分(東部)變成了經濟發展的“中心區”,它的作用不容質疑;而西部地區,北方沿邊地區則徒有龐大的軀體,不僅沒有成為經濟發展的“中心區”,反而成為落后地區。如前圖所示,經濟發展目標G點的選擇,要求我們必須給予西部、 北方沿邊地區以足夠的重視,執行投資和政策雙傾斜,把外圍發展好,從而才能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外圍地區發展了,對總體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
  1.外圍發展了,有利于要素的自由流動。人力、資本、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正常了,我國的市場化進程也加快了;尤其是人力資源向西部、北方沿邊地區的流動,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我國東部地區勞動力就業壓力和城市化問題。不過,受上述地區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同樣獲得1000元收益情況下,人們更多會選擇進入東部,這就要求國家的傾斜政策作保障,并創造良好的流通環境,否則的話,要素的自由流動難以實現。
  2.外圍發展了,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我國是一個農業國家,信息時代的到來,并不能把我國拉到世界先進行列。其根源就在于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化問題未能解決。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障礙,很大程度上是發展重工業,從而實現我國的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
  3.外圍發展了,沿邊地區的經濟水平上升了,加上東部的較高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實行兩翼夾內部的戰術,拉動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沿邊地區發展了,中部地區可以向那里轉移勞動力,吸收技術,發揮中間橋梁作用。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沿邊地區,沿邊問題解決了,中部問題解決起來會容易得多。
  4.外圍發展了,有利于我國經濟總體協調發展。一個地區的經濟就象人體的某個部位,它出了問題,必然會導致整個身體生病甚至死亡。我國的現實告訴我們,東西部差距的擴大,已經使我國經濟體開始染病,如何對癥下藥,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這些地區特殊的民族問題,更要求我們要發展好這些地區的經濟。
  5.我國自1992年以來,對沿邊地區實施開放政策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實施“外圍包圍中心”戰略的可行性。下面用圖表說明沿邊地區對外開放以來,在對外經濟交流中所取得的成就。
  沿邊五省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總額比較
	   單位:萬美元年度  新疆   黑龍江   吉林   內蒙古    云南   外貿 外資 外貿  外資 外貿 外資 外貿 外資 外貿 外資1988 4077 879 1251 9860 7076 5403 3039 337  4438  827   5  04  15      6     8      81992 7503 1021 2832 1051 1922 1877 9355 610  6705  5005   9     49  6   78  6   5      61996 1403 5461 3517 7872 2837 1002 1249 5424 1922  3380   67  (1)  35  5   25  98   81     20   0
  
  注: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1)為1995年資料,1996年為26568
  通過以上圖表,我們可以看出,沿邊五省區自1992年以來,利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明顯成倍增長。實施外圍發展戰略具有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已經開發的西部和北方沿邊經濟區域主要包括:一是東北沿邊以圖門江開發為重點的對外開放地區,二是西北沿邊以歐亞大陸橋為紐帶的對外開放地區,三是西南沿邊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進一步開發與國際合作為重點的對外開放地區。今后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應調整為:東北沿邊地區應以參與圖門江開發為重點,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為核心,大力開拓朝鮮半島、日本、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市場,共同合作建立東北亞經濟圈,加速東北沿邊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西北地區的對外開放應利用歐亞大陸橋這一貫穿歐亞大陸的當今世界上的經濟走廊,重點向西同中亞五國以及西亞和阿拉伯國家,總面積達20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2、3億的地區發展對外開放;并進一步向西延伸,向東歐、北歐的部分國家加強聯系,從而形成一條帶動西北地區開放的巨大的大陸橋經濟輻射帶。西南地區應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進一步開發為重點,爭取早日加入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和國際合作的核心區。對于沿邊地區的開發,需要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配套措施的實施,否則,進一步開放,壯大這些地區的經濟實力只是一句空話。
  (三)“外圍包圍中心”必須與“中心——外圍”相結合,“中心——外圍”戰略必須堅持下去。雖然從理論和現實出發,“外圍包圍中心”的發展戰略是可行的,但考慮到國民經濟的總體效益的提高,仍然需要與“中心——外圍”戰略相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也充分說明實施“外圍包圍中心”與“中心——外圍”戰略相結合,才是實現國民經濟總體實力的提高,實現新的經濟發展目標——G點的理性選擇。 犧牲東部中心區的效益去追求均衡發展與過分重視效益而導致東西差距問題,都要求我們必須走二者結合的發展戰略。“中心——外圍”戰略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今后應繼續下去,下一步要重點發展三種區域:
  1.以東部沿海地區開發為主的區域。它包括: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三大區域。今后這三大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應調整為:珠江三角洲繼續加強與港澳臺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密切經濟協作關系,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企業改組,形成經濟優勢。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當以浦東開發為龍頭,以大上海的經濟發展為重心,建立全流域的開發先鋒區、引力區,并依次加快整個流域的開發。環渤海地區的發展戰略應是以京津地區為中心,以山東和遼東半島為兩翼,以區內腹地和陸路交通為依托,以海上交通為重點,連接太平洋,加大開放力度,逐步建立統一的環渤海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大市場。
  2.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經濟發展區域。這一區域主要包括:五大城市群即京津五大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武漢和九江一線城市群。次級核心城市群主要有:東北經濟區、關中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蘭州和烏魯木齊經濟區,以及西南三省的核心城市群。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經濟區域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戰略調整:第一,建立比較完善的區域市場體系,促進生產要素地區間的合理流動,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中心城市輻射能力。第二,對中西部核心城市實行投資和政策雙傾斜,重點應放在促進以城市為核心的工業區和次核心工業區的發育和成長上。
  3.以資源和產業開發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區域。這一類型的經濟區域主要是指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的中西部部分地區。以資源和產業開發為基礎的經濟區域,今后的經濟發展應進行以下三方面的戰略調整:第一,要盡快通過深化價格改革,改變資源性產品價格過低的狀況,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第二,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來引導國內資金投入本地區的基礎產業、企業的技術改造、高科技產業和適當投入金融、房地產、旅游業等領域。第三,由于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一定要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保護資源,重視環保問題。
      四、在實施具體的經濟發展戰略時,應該注意的三個問題
  1.對政府經濟發展目標的認識。在經濟發展問題上,我國政府的一貫方針是“改革、發展、穩定”,要求實現三方面的統一。但是現實告訴我們,我國政府更注重的是穩定性問題。目前,我國東西差距的拉大動搖了我國的穩定性目標,政府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指導下,國家實施戰略調整,積極發展西部、北方沿邊地區經濟是可能的,而且國家也的確朝這個目標前進。當前政府在轉變職能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東西差距問題,實施投資和政策雙傾斜,保障外圍地區的經濟發展。此外,政府更應該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作好宏觀調控,注意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保、教育等問題,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對我國市場化問題的認識。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國計劃經濟成分逐漸消退,然而市場化程度卻不高。對于市場化程度的思考,國內一些學者提出了衡量市場化程度三大標準:資源配置手段、市場結構完整性和經濟開放程度。然而關于我國市場化程度的判斷,結論并不一致。國家計委1995年從企業自由度、國內市場開放度、對外開放度和政府宏觀調控四個方面綜合得出1994年中國市場化程度為37%。大部分學者測算我國的市場化程度為50%~60%之間。而目前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市場化程度為75%~90%。從總體上講,我國市場化程度不高,而且東部沿海地區由于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差異,要高于西部和北方沿邊地區。今后要提高我國的市場化程度,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重點提高上述地區的市場化程度。而上述地區要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保住自己的資金、技術、人才要素的不外流,甚至要使流出的要素回流,唯一的選擇是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市場化改革。上海海螺集團與四川服裝公司的合作,杭州娃哈哈在涪陵投資建廠的事實表明,西部外圍地區只要不斷提高本地區的開放度和市場化程度,地區經濟差距的縮小是可能的。
  3.對環北部灣現象的思考。所謂環北部灣現象是指:以北海和海南為核心城市或地區出現的“泡沫經濟”現象,這種經濟經過短暫的“輝煌”之后,正進入漫長的蕭條期,由于缺乏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必要技術和市場條件,這個蕭條期充滿了各種困難。環北部灣經濟圈的形成缺乏珠江三角洲乃至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地緣優勢,完全是“政策優勢”的產物,政府中止對其投資后,沒有為這種政策轉軌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而中央政府政策的斷層和地方政府軟弱的調控能力結合,導致地方經濟急劇惡化。地方經濟越惡化,地方政府的消極分肥動機越強烈,形成惡性循環。這一現象的出現,反映出的問題很多,其中有一點:政府政策的連貫性值得思考。政府要實施某一發展戰略時,要深思熟慮,一旦出現戰略失誤,必須作出相應地銜接措施。現在,政府制定發展政策,實現新的經濟發展目標,進行戰略調整的選擇時,必須做好相應的配套改革,保證各項政策、發展戰略實施的有效性和連貫性。
經濟問題探索昆明19~23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張云龍20002000張美琪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工商經濟學院 作者:經濟問題探索昆明19~23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張云龍20002000張美琪

網載 2013-09-10 21:31:28

[新一篇]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非理性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悖謬

[舊一篇] 論中國政府采購市場的對外開放與保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