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經濟學的內容、性質和功能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門學科的內容性質是該學科安身立命的基礎,對其把握的程度是該學科走向成熟的標志。從本世紀20年代到90年代,經過了大半個世紀,傳統經濟學〔1〕的內容性質問題還沒有解決, 該學科的狀況可見一斑。本文的討論不僅要分析傳統經濟學這一問題上的理論主張,而且著重于傳統經濟學的學術實踐,因而還要討論一些經濟理論工作者的作用問題。
      一、理論經濟學還是政策經濟學
  1991年,我國老一輩著名經濟學家薛暮橋著文,就內容性質問題對傳統經濟學從總體上進行反思和批判。他說:“現在蘇聯和我國的所謂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實際上是政策經濟學,沒有深入說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只是說明特定國家的特定階段的基本經濟政策,有些部分甚至只是經濟工作發生某些偏差時所采取的對策。〔2 〕并且還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的任務。這是薛老積數十年經濟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經驗總結,也是對中國經濟理論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為了建立中國自己的理論經濟學,有必要對什么是理論經濟學,它應當具有什么特征?作出一些分析和說明。所謂理論經濟學,顧名思義就是從基本理論上再現經濟運行基本過程和規律的科學。它的基本特征是:
  1)必須具有自己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假定, 以為邏輯分析的起點和理論演繹的依據;
  2)必須具有自己的分析角度和推理邏輯;
  3)必須具有自己的概念體系和分析框架,以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4)其分析方法必須是理論實證的分析方法, 提出的理論可以進行思想實驗,但是需要進行經驗檢驗。
  這種概括不一定恰當,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既然是理論經濟學,恐怕至少應當具有這樣幾個基本特征。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學界出現了一些好的著述,作出了不少貢獻,但是用上述標準來衡量,距建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的大廈仍有很大距離。
  我無意否定薛老的經驗之談和真知灼見,只是想作一點進一步的說明。從基本性質和主要內容上來看,批評傳統經濟學不是理論經濟學,而是政策經濟學,形象生動,不無道理。盡管經濟學家曾不只一次地這樣告誡自己,傳統經濟學的教科書在很多方面的確很象一個政策匯編或政策大全。然而,傳統經濟學試圖從最基本的前提假定(盡管它沒有明確提出和設定)出發,演繹出社會主義經濟運行和發展的規律和規律體系,也不能說沒有一點理論經濟學的味道。至少在一部分學者那里,是把它當作理論經濟學去創造的。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其中包括客觀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也由于學者本身素質和理論功底不夠,因而不得不把基本經濟政策也當作經濟規律去描述。
  另一方面,傳統經濟學雖然著重于特定國家特定階段基本政策的解說,但是也不是科學的政策經濟學。在這里,政策經濟學的含義僅指傳統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經濟政策而已。須知,科學的政策經濟學必須既包括政策經濟一般的抽象概括,也包括政策經濟的具體分析,既包括政策經濟的運行和過程的分析,也包括政策經濟的行為和方式的說明。諸如政策模式、政策目標、政策工具、政策體系、政策決策、政策咨詢、政策效應和政策的局限性,等等問題。〔3〕所有這一切, 傳統經濟學基本上都沒有涉及,因而它也就稱不上是科學的政策經濟學。
      二、分析經濟學還是注釋經濟學
  既然理論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從理論上再現經濟運行和發展的過程和規律,那么,它就必須運用經濟學的一套分析方法,例如,成本效益分析、供求均衡分析、邊際替代分析、利益矛盾分析等方法,對現實經濟運行和發展過程作出深入的解剖和分析。要在深入觀察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抽象出基本經濟關系,確定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范疇體系,形成自己的邏輯過程,作出自己的理論分析和理論創造。因此,從方法上來講,經濟學必須是分析性的,可以稱做是分析經濟學。但是,傳統經濟學卻不具有這樣的性質。如果從內容性質上來看,說傳統經濟學不是理論經濟學,而是政策經濟學,那么,從方法論特征上來看,傳統經濟學也不是分析經濟學,而是注釋經濟學。
  批評傳統經濟學是注釋經濟學是有充分依據的。因為翻開任何一本傳統經濟學教科書,人們看到的不是大段大段地引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就是不加引號地復述黨和國家的有關決定以及政府領導人的講話,然后加以解釋和闡述。很少看到有對問題的確切描述和深入分析,頗有點“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味道。所謂“我注六經”,即把文章作在如何理解和說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某一問題的論述上;所謂“六經注我”,即用馬克思的理論說明自己對現實經濟運行某個問題的看法,或者從馬克思那里為現行政策尋求理論依據;此外還有所謂“具體化”的方法,即把馬克思綜合在一起的因素重新分類分解,或把馬克思抽象掉的因素一一引入,進行具體說明。很多文章和討論也往往是圍繞馬克思的一句話,一個提法,一個觀點或一段論述爭來爭去。由于馬克思在不同的地方,針對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分析,就使得我們這些馬克思的弟子們打起架來。總之,引述+注釋,就構成傳統經濟學論述問題的基本方式。這不僅大大束縛了經濟學家的思維和創造,而且也使傳統經濟學遠遠離開了經濟生活的現實。
  我并不反對引述,也不反對闡釋。但是,首先要明確引述和闡釋的目的。在經濟理論研究中,引述的作用有二:一是指出所論問題的歷史淵源,肯定和承認別人的理論創造。這既是理論發展之需要,也是良好學風之所在;二是比較確定自己所論的范圍和角度以及前進和發展之處。很明顯,傳統經濟學引述的目的不在這里。在傳統經濟學的研究中,引述的目的一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正宗的馬列主義,二是為了給自己的分析尋找理論上的根據。這樣的引述對于經濟理論研究工作的作用實在有限。
  其次,引述的內容范圍也應盡量廣泛,而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某些方面和某個范圍。凡是在所論問題上有貢獻的,不論他是那派那別,也不論他是外人國人,今人古人,都應給予同樣的關注和對待。傳統經濟學也不是這樣。它將自己引述的范圍僅僅局限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央文件的狹小圈子內,對其他學者的一概不引,一旦引述,大多也是作為批判的對象。似乎引述了非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某些觀點,就有了不忠誠、不純潔、不堅定之嫌。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思想解放的深入,學術自由的日漸發展,上述現象基本改變。與此同時卻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一是引述馬列的人大大少了,有鑒于過去的情況,這也是事出必然,但也有另外一種不必要的心理,似乎引述馬列就給人一種守舊之感;二是引述西方經濟學的多了,這也是一種必然的好現象,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因為,存在著第三種偏向,即引述國人的很少,即使國人在這一問題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也不愿指名道姓地公開引述,似乎引述國人的觀點就會降低自己的身份。這些問題也需要在學術界取得共識。
  再次,闡釋應當是對問題的理論分析和實際驗證,而不是簡單的注釋。注解的作用在于對已知事物的說明,做的是通俗化的工作,這對于普及科學知識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經濟理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未知領域和未知事物,這不是簡單的注解所能勝任的。要做好這件事情,既需要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又需要有深厚的生活感受,還需要有扎實的基本訓練。目前,在我國經濟理論工作者當中,三個方面都具備的棟梁之材不多,切不要以為能寫文章、能出書就是大理論家。當然,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理論界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人拋棄了“引述+注釋”的傳統作法,著力于對問題的描述和分析,出現了一些既有明確的假設前提,又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因而具有較大的解釋能力和預言能力的好作品,只是還沒有成為經濟學研究的主流。
      三、實踐經濟學還是口號經濟學
  前面我們從內容和方法上考察了傳統經濟學的性質,下面主要從功能和作用方面對其性質作出說明。
  經濟理論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說明和再現現實社會經濟生活過程,而它的最終目的則是要指導人們的經濟實踐。因此,從功能和作用來看,經濟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實踐的科學。也就是說,經濟學是從實踐中來的,也要回到實踐中去。理論經濟學的實踐作用有二:一是向人們提供一種經濟思維的方式,指導人們去觀察和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二是從任何一種科學的經濟理論分析當中,都可以引出可供實施的政策結論。當然,由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復雜性,經濟學也有多種門類,多種學科,其與經濟實踐聯系的緊密程度也有差別,例如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就不一樣,后者就比前者具體、直觀,可操作性是它的重要特征。但是,不管理論經濟學的某些理論多么抽象,都不能否定它的實踐功能。
  然而,傳統經濟學卻不是這樣。它既不是理論經濟學,也不是實踐經濟學。有人將其戲稱為“口號經濟學”,雖然聽起來有些刺耳,令人難受,但卻形象生動,中肯恰切。傳統經濟學既然不是從現實經濟生活中抽象出來,又能回到現實經濟生活中去的理論,人們的經濟行為也就往往與傳統理論相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又被奉為正統理論和主流經濟學,在口頭上、會議上、課堂上以及官方的文件中,人們又都必須這樣講,因而它也就變成了一些空洞的口號;同樣,在傳統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中,一些學者也不是為了解釋和說明經濟現實而進行理論創造,而是把一些脫離現實經濟生活的美妙預言和理論幻想當作真理,向社會大眾到處傳布,把嚴肅的理論思維和經濟分析變成了口號和標簽的制造。在一定意義上扮演了一個牧師的角色。這樣做的好處是,省時、省事、省力氣,既可以標榜自己,又可以借以唬人。至于這樣的理論對于說明現實的經濟運行和指導經濟政策實踐有什么作用,均不在考慮之列。
  上述關于傳統經濟學性質和功能的討論,即傳統經濟學究竟是理論經濟學還是政策經濟學,是分析經濟學還是注釋經濟學,是實踐經濟學還是口號經濟學,提出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是經濟學家的社會角色問題;二是經濟政策咨詢模式問題;三是經濟學家的職業化問題。以下我們逐一加以討論。
      四、經濟學家的社會角色
  經濟學家究竟應當和實際扮演什么樣的社會角色的問題,是一個從經濟學產生時就出現的問題。對此人們已經有過很多議論。這里,我們以傳統經濟學的學術實踐為背景,進一步討論經濟學家和說教者的關系問題,即經濟學家要不要充當說教者,充當什么樣的說教者,以及如何充當說教者。
  “說教”一般有兩種含義,需要分別加以討論。
  一是原來意義上的牧師式的說教,它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其最大特征是,引導人們脫離現實和自我封閉地尋求最大的滿足,因而純粹是一種勸人向善的道德說教。傳統經濟學就具有這樣的性質。其實,科學和信仰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信仰可以不問而且也不必問真假正誤,信即為真,信即為正;仰者,上也,慕之謂也,它把一切交給了上蒼,只要仰慕而視之即可。因此,信仰總是同宗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科學不僅要問真假正誤,而且要進一步問為什么真,為什么假,為什么正,為什么誤,以及怎樣去偽存真,勘誤校正。因此,信仰是科學之敵,科學就是在與傳統的信仰之類的東西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傳統經濟學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作科學,對之分析鑒別、去莠存良、發展創新,而是不加分析,不作鑒別,良莠不分,照單全收,忘記了自己還有發展創新的重任,與此同時,對于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一概拒絕,似乎毫無價值,毫無借鑒之處。這樣,傳統經濟學就把自己封閉起來,堵塞了自己前進的道路。
  二是借用和引申意義上的說教,對此,斯蒂格勒作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他認為,所謂說教是指經濟學家對人們或全體社會所作的政策或行為方式提出清晰而又理智的勸告,甚至譴責。〔4 〕這種說教是建立在科學研究而不是宗教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對于這種說教的作用,經濟學家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一方面要看到這種說教的確有用,因為,經濟學家的辛勤努力贏得了廣大公眾的密切注意,并且對政府政策的設計和執行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又要看到這種說教所起作用的局限性,經濟學家的影響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和難以察覺的”。傳統經濟學不適當地夸大了這種作用,不僅認為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是以此為據,而且認為這種說教可以改變人的行為方式,進而改變人的本質。
  傳統經濟學抽去說教的科學基礎,夸大說教的作用,從而使經濟學純粹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斗爭的工具,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其結果是走到了自己的反面,使得人們對傳統理論的說教產生了很大的懷疑。這就使得經濟學家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下進行說教的方式問題。
  我們認為,經濟學的說教作用是客觀的,不是刻意追求的。經濟學家要有參與意識,以便使自己的理論創造能夠對現實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起指導和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參與意識過于強烈,非要把自己的理論觀點強加于人,使現實經濟生活按照自己的理論設想和政策設計進行,這未免有些自不量力,到頭來碰壁的還是經濟學家本人。不僅如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現實經濟生活是復雜的,要真正認識和完全把握絕非易事。因此,經濟學家要使自己的理論能夠真正影響實際經濟政策和經濟運行,就必須集中全部力量于自己的理論研究,認真觀察和深入分析現實經濟生活,進行科學的理論思維和理論創造,形成具有較強解釋能力和預言能力的經濟理論。這樣的理論必然會起到它的應有作用,即使暫時還不為人們賞識,終究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如果經濟學家把過多的力量用在追求自己理論的社會效用上,必然會影響自己的理論創造,實際上是削弱了和取消了經濟理論的社會影響。當然,經濟學家也應有所分工,有所側重,但是,決不要不適當地夸大了說教的作用。
      五、關于經濟設計的作用
  與經濟學的說教作用密切相關的是經濟工程和經濟設計的意義和作用問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出現了逐漸融合的趨向,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應用,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突變論、超循環理論和量子論的推廣,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經濟學不應該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應當積極從其他學科,特別是這些新發展起來的學科吸取營養,于是經濟工程和經濟設計的思想再一次受到人們的重視。〔5〕
  我們認為,在經濟理論研究領域,借鑒和吸收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應用經濟學方面,運用系統工程之類的思想和方法來研究經濟問題,進行經濟工程設計,指導經濟政策實踐,作用相對更大。但是,對于它的局限性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經濟學終究是經濟學,它的對象是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博奕過程,不是工程設計能夠解決得了的問題。因為,工程思維有三大缺陷:一是缺乏主體性和廣義利益概念,沒有主體主義和契約主義的思想和方法;二是夸大了專家和政府的作用,充滿了專家治國論的思想;三是小看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夸大了預測的作用,雖然批判了機械論,但卻帶有機械論的深刻影響。傳統經濟學中的計劃經濟理論就是一種工程化思維,上述的三大缺陷都十分明顯和十分嚴重。它不是把計劃看作是社會利益博奕中的一方,不是作為人與人互動關系中公共利益偏好的反映,而僅僅是作為高于其他偏好的主宰和經濟控制的手段。盡管主張經濟工程和經濟設計的人有了現代科學理論的武裝,但如何解決上述三個問題,還需要認真研究,否則,仍然難以脫出傳統計劃經濟的窠臼。
      六、經濟政策咨詢模式
  經濟學家參與和影響現實經濟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進行經濟政策咨詢。這也是實現經濟學的社會功能的重要途徑。在現實生活中,經濟政策咨詢的模式有多種,經濟學家究竟采取何種咨詢模式,需要認真選擇。
  經濟政策咨詢和經濟政策決策是兩個既有密切聯系又相對獨立的行為和過程,前者是為后者服務的,后者又需要充分考慮前者的意見,并由決策者根據自己的評估和判斷作出權衡和選擇。在時間上,政策咨詢是一個先于政策決策的過程和行為,前者需要為后者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方案。因此,科學的政策咨詢必須以深入的理論研究為基礎。這一點充分體現在經濟政策咨詢的各個階段中。一般說來,完整的咨詢過程包括4個階段:1)發現問題,確定經濟政策咨詢的具體目標和范圍;2)找出原因,即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給以理論的解釋;3 )提出對策,即進行政策設計,提出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及其理論依據;4 )作用分析或效應分析,預測各種政策方案的實施后果。可見,經濟政策咨詢過程一刻也離不開經濟理論的指導,傳統經濟學無法為科學的經濟政策咨詢提供依據和指導。也扭曲了經濟政策咨詢者的行為,使得目前的經濟政策咨詢大都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空間上,經濟政策咨詢和經濟政策決策是可以分開的。這取決于咨詢者和決策者的關系以及由此決定的經濟政策咨詢模式。咨詢者和決策者的關系一般有三種情形:一是咨詢者和決策者合一,二是咨詢者隸屬于決策者,三是咨詢者獨立于決策者。在三種情況中,由于咨詢者處于不同的地位,必然會對經濟政策咨詢打上各自的偏好和烙印,從而決定了經濟政策咨詢的三種模式:一是技術官僚模式,或者叫專家治國論模式。在這種模式里,咨詢者即決策者,從而經濟政策咨詢和經濟政策決策是合一的;二是實用主義模式,在這里,咨詢者和決策者在表面上是分離的,但在實際上卻是不獨立的。組織上隸屬于決策者的咨詢者,雖然也能作出獨立的經濟政策咨詢,但從屬的地位往往使之易于采取這種政策咨詢模式;組織上獨立的咨詢者如果采取這種政策咨詢模式,也就喪失了獨立的個性,成為沒有靈魂的幕僚階層。三是客觀咨詢模式,這是經濟學家應當采取的科學的政策咨詢模式,咨詢者獨立于決策者往往成為采取這一經濟政策咨詢模式的前提條件。采取這種政策咨詢模式提出的政策咨詢建議,應該是利益揭示式的而不是強制約束式的,是在何種約束條件下能夠做什么,而不是不問條件的應當做什么。這樣作有利于經濟政策咨詢、決策、執行、監督的相對分離,有利于經濟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然而,由于傳統經濟學的意識形態色彩和政治化傾向太濃,從事傳統理論研究的自由活動空間和獨立探索意識太小太弱,因而在傳統理論的范圍內和指導下,經濟學家一般不可能采取科學的政策咨詢模式。
      七、經濟學家的職業化
  傳統經濟學是在所謂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的目標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并且首先是作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工具。因而對傳統經濟理論研究者的要求是,首先不能成為專業的經濟學家,而是成為專業的政治宣傳家。這就大大限制了經濟理論工作者的自由活動空間和獨立探索意識,使之往往淪為政治宣傳的跟班,不僅難以形成不同的經濟學流派,而且無法造就職業化的經濟學家。幾十年來,我們究竟有多少可以稱得上是科學的經濟學著作?說來讓人報愧。相反卻造成了一代經濟學家的悲劇。有人為堅持自己的與傳統正統觀點相對立的學術觀點或者對傳統觀點稍有質疑,結果被剝奪了學術研究的自由權利;有人根據政治風向的變化,今天堅持這樣的學術觀點,明天又主張相反的學術觀點,喪失了學者的獨立人格和尊嚴。這一切不能說與此無關。
  經濟學家的職業化不僅是科學分工發展的產物,而且是個人獨立自由權利得以確立和保障的結果。今天,當市場制度的發育把確立和保障個人的獨立自由權利提上日程,當“商潮”沖淡了籠罩在理論研究上的政治色彩,當傳統經濟學理論陷入危機之中,當民間經濟研究機構紛紛建立,并開始工作時,經濟學家的職業化也就成為必然的趨勢。
  注釋:
  〔1〕所謂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學, 是指以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四版)為代表的,在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上與之相類似的全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簡稱傳統經濟學或傳統理論。
  〔2〕薛暮橋:《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在這篇文章中,薛老還討論了十個問題, 但正如該文的最后所說,嚴格說來,這些討論還不能算作是理論經濟學的分析。
  〔3 〕參見張曙光:《推進經濟政策理論的研究探索—評郝云宏等著(政策經濟學)》,《經濟文獻信息》1989年第8—9期。
  〔4〕George J.Stigler: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 AND OTHER ESSAY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經濟學家和說教者》(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1990。
  〔5 〕參見李玉山:《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改革和發展工程—理論、系統、模式、功能、控制、操作》,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責任編輯:李華*
  
  
  
社會科學戰線長春47-53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張曙光19961996 作者:社會科學戰線長春47-53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張曙光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2:01

[新一篇] 試論生態文化世界觀與文化價值取向

[舊一篇] 試論西方古典共和主義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