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增加農民收入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減輕農民負担,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購買力水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增加農民收入
    1.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大報告確定了新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是要從現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會,建設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1]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完成這一任務,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注重物質生活提高外,還要特別注重人們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要在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現代文明方面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而在這些方面,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市。這一切都說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經濟發展,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這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如果沒有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沒有農民收入的切實增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難以實現。
    2.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問題的核心。“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2]。這是黨的十六大賦予新世紀新階段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新內涵。在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可以說“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正是在這一視角下,黨中央才一再強調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目的是力爭農民收入有較快增長,所以我們認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現階段,由于農產品價格提升空間有限,農村大量勞動力閑置,農民負担過重,傳統農業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小,加入WTO后農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增加農民收入更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
    3.增加農民收入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因。為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擴大國內需求不僅是“十五”期間的首要任務之一,還是我國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根本策略。為了啟動消費,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諸如降息、發放國債,可效果并不明顯。很重要的原因是農村消費需求不足,已成為影響我國消費增長的長期問題。農村人口眾多,市場廣闊,購買潛力巨大,如果能把農民消費的潛力挖掘出來,必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當然,要啟動農民消費,首先要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手里有了錢,就會產生消費欲望,也就有了消費能力。如果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總在低位徘徊,必然對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形成極大制約。
        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1.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是造成農民收入增長乏力的主要因素。(1)農產品品種單一、品質低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農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缺口較大,生產什么就消費什么,對農產品質量和種類的要求不高。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自然就產生了新的要求。然而,農產品的供給卻未能適應市場需求的這種變化,農產品品種不夠豐富,大路產品多,低檔產品多,優質、專用品種少,造成一方面大多數產品供過于求,大量積壓、銷售困難、價格低迷,農民增產不增收;另一方面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名、特、優、稀產品的供給卻相對短缺,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當前農產品的過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結構性過剩,是結構不合理基礎上的低層次飽和,是農產品的品種、質量不能滿足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和多樣化的需求的矛盾反映。(2)農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現階段我國農業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種植業比重仍明顯偏高,而種植業中糧食作物又居主導地位。據有關部門的調查,2000年農戶家庭種植業純收入在家庭純收入中所占份額是25.7%,農戶家庭糧食作物純收入占家庭純收入的14.1%。由于糧食作物占比重過大,限制了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的發展,從而進一步限制了畜牧業和多種經營的發展,導致農民收入難以大幅度提高。(3)農村第二、三產業發展滯后。不把滯留在農業部門的大量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解決農村人口多、土地少這個基本矛盾,農民收入增加就十分困難。我國城市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就地轉移,這就要求農村的產業結構合理,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必須協調。農村第三產業總量不足,發展相對滯后。現階段的農村第三產業,主要集中于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使農民收入來源渠道少,收入增長勢必緩慢。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還強化了土地作為農民生存保障的象征性意義,農民寧肯讓土地撂荒或只進行粗放經營,也不愿輕易轉讓給種田能人,由此削弱了土地的產出率。
    2.農業投資不足。農業是一個需要大量投入的產業,特別是在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軌時期更是如此。(1)政府投資不足。在向現代化農業轉變過程中,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的推行、小城鎮建設、農業科技推廣、西部農業開發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當前我國農業投資主體主要有:政府、農民、集體合作組織和有關企業。農業投資具有風險大、投資報酬率低等特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趨利性使投資流動方向的利潤導向性明顯,農業所需資金無法得到保障。在投資主體中,有能力對農業投資方向進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國家財政能力不雄厚,以及國民經濟全局發展需要,政府財政用于農業發展的份額從長期來看十分有限;(2)農民投資能力有限。農民的投入是目前農業資本投入中最基礎、最普遍的投入形式。但農戶分散經營,規模較小,積累能力有限,加之各種攤派費用的增加,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對農業投入的熱情不高,另外自然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作用,使農戶投入的波動性較大。同時,農民投資的非理性化、隨意性、短期性經濟行為和小農意識的存在也弱化了農產投入對農業發展的作用。
    3.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一種必然趨勢,同時它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3]。近年來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越來越困難,原因是:(1)由于土地經營規模越來越小,難以實現規模經濟。10多年來,在勞動力供給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由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生產中的用工量不斷減少,從而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增加;(2)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下降。鄉鎮企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目前鄉鎮企業的發展遇到了許多困難:一是自身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二是發展資金不足;三是應變能力較弱;四是結構性矛盾突出,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五是市場需求拉力不足。鄉鎮企業的緩慢發展必然導致其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能力的降低;(3)農村城鎮化建設滯后,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目前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1個百分點,比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低22個百分點,比高收入國家低42個百分點;(4)農民進城的就業壁壘。為了有效遏制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包括對農民在城市就業進行行業限制,有些行業不允許農民進入;嚴格控制對農民發放營業執照和對農民進行定期性清理等等。農民進城的就業壁壘使農民的收入減少,進一步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4.農民整體素質偏低。有關資料統計,1999年我國農民家庭勞動力文化狀況是在平均每百個勞動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學文化程度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專占1.57%,大專以上僅占0.4%。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程度與農戶人均純收入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即與受教育程度較低者相比,受教育程度高者享有較高的收入。由于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缺乏及時掌握和運用農業科學技術的本領,對市場變化也難以做出敏捷的反應,使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面臨很大的約束和風險,增收極其困難。即便是轉移到其他經濟部門的農業剩余勞動力,由于素質較低,勞動技能差,應變能力弱,只能從事些簡單勞動,收入較低。
    5.農民不合理的負担過重。農民負担過重已成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中的一個尖銳問題,既影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又影響社會的安定。造成當前農民不合理負担逐年加重的原因是:(1)機構膨脹,人員不斷增加。農村基層組織膨脹,管理成本過高以及脫離實際的達標升級活動,致使大部分鄉村兩級負債嚴重,這些負債很多最終以各種名目轉嫁到農民頭上;(2)農村在教育、衛生、電力、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負担過重。例如在教育制度上,城市中小學教育全部由國家投資,農村中小學教育則以攤派的方式由農民掏腰包解決;(3)地方政府政績至上的理念。有些鄉鎮政府肆意虛假提高農民純收入水平,以達到既可以增加統籌提留基數,又可以成為基層領導的政績的雙重目的;(4)現行稅費制度的缺陷。1994年開始實行的分稅制使農民負担進一步加重。
        三、提高農民收入的對策
    1.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各地農村在經濟結構調整中,要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的連動效應,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比較優勢原則。各地農村在經濟結構調整中要注意發揮比較優勢和資源潛力,擴大優勢產業規模,加快形成優勢產業區和產業帶,變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要適應加入WTO的新形勢,進一步擴大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的發展,要嚴格按照國際和國外標準組織生產,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后續加工業,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附加值和國際市場競爭力。二是堅持市場化原則。各地農村在結構調整中,要以市場為導向,把農民收入增加作為結構調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依據市場需求和定單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切不可繼續采取行政手段來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否則,必然造成主觀與客觀的相分解、生產與市場相分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然失去客觀依據,化解加入WTO給農業帶來的風險、增加農民收入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初衷就難以實現。三是堅持農業科技創新原則。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新階段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支持和鼓勵科研單位、農業科研人員采取投資辦項目、技術入股、技術承包等形式,到農業一線開發創業。要進一步實施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國內外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村工作。
    2.加強政府的扶持。農業與二、三產業比較,經營規模小、土地利用率低、品種更換緩慢、基礎投資回收周期長、規模效率低、生產率低,既靠天吃飯而且需求彈性小、抗風險性低,具有天生的弱質性。就是這種弱質性,使農業在資源的市場配置中,處于競爭弱勢,從而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競爭弱勢——弱質性——資源配置競爭弱勢”的惡性循環。應建立政府對農業的支持體系,以減少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風險和成本支出,確保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一是建立農業投資體系,使農業投入有固定的資金渠道和內在機制。通過立法確定農業投資在國家總投資中所占的比重,按一定比例從各項基本建設中提取,向各行各業征收農業發展基金,向社會征收農產品消費稅等等,通過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調動農民增加農業投入的積極性。二是強化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大力推廣適用技術,以確保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依靠科技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農業產出量,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消耗。三是建立農業生產資料供給保證體系,以穩定生產資料的供給,抑制其價格上漲的幅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四是建立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和信息咨詢服務體系,以使農民把握住市場動態,使農民生產的產品能順利銷售出去。
    3.發展非農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4]。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積,只要少數人種植即可,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必須走出家門。要加快剩余勞動力流動和轉移,減少農村人口,增加農民收入,要引導鄉鎮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環保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并以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繼續發展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在西部省際流動,實現中國人口東部、中部、西部呈正態分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應分為兩步實施:第一步,即目前正在實施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由農村轉移到二、三產業,這只是職業上的轉變階段。由于這時的農民沒有完全割斷同土地的聯系,職業的轉變還不夠徹底,會隨時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僅在職業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農村轉移到城市,并讓那些能獨立謀生且有生活來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流動工徹底脫離農村,變農民身份為市民身份,不僅有利于提高轉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的收入。
    4.提高農民素質。一是要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我國近13億人口中約有9億生活在農村,農村基礎教育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農民文化素質的高低,而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雖經各級政府努力已有很大改觀,但與全國提高農民素質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為此,中央及省級財政應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使一部分因貧困而失學或輟學的中小學生得以完成基礎教育。二是應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目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及農民收入水平較低的現實,使很多農民子弟在完成基礎教育后難以升到高一級的學校繼續深造,而是步入社會加入到勞動力大軍之中。針對這一現狀,應考慮在基礎教育過程中加大職業技術教育的比重,使農林專業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能學到一些職業技能,為其日后求職打下一定基礎。同時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本地實際,結合農業生產和農民切實需要,以服務農業和農民為宗旨,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
    5.減輕農民負担。農村稅費改革是減輕農民負担的治本之策,但目前仍處于試點階段。因此全面推開農村稅費改革之前,還必須繼續做好減輕農民負担的各項工作。一要全面落實黨的農村政策。堅持“減輕、規范、穩定”的原則,嚴格執行現有的減輕農民負担政策,堅決糾正“三亂”現象。二是精簡機構和人員,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科學界定鄉鎮政府職能,嚴格按照重新核定的編制來配備人員,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担。三是要調整對農業的保護政策。要根據WTO的“綠箱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改變由農民無償投工投勞的做法,變無償為有償,給農民以報酬,促進農民增收。四是要大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狠剎請客送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賭博等不良習氣,減少或杜絕農民的隱性開支。
    以上五個方面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各級政府必須同時加強這幾方面的工作。這樣才能為農村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學習與探索哈爾濱92~95F2農業經濟導刊王宏20042004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也是擴大內需的關鍵。目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有多方面原因。為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強政府的扶持、發展非農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素質、減輕農民負担。小康社會/農民收入/“三農”問題/農業發展課題牽頭人:楊桂生 賈征;課題組成員:楊桂生 賈征 沈永高 林傳望 劉安定 方曉 張超英 劉先義 肖運香 周向陽 陳斌 雷明;執筆:雷明(華中科技大學行政管理學院)高啟杰詹Determinants and Measurement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ccess to Credit and Credit Constraints: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MA Jiu- jie 1, Dong Qi 2
  (1.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王宏,黑龍江大學經濟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作者:學習與探索哈爾濱92~95F2農業經濟導刊王宏20042004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也是擴大內需的關鍵。目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有多方面原因。為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強政府的扶持、發展非農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素質、減輕農民負担。小康社會/農民收入/“三農”問題/農業發展課題牽頭人:楊桂生 賈征;課題組成員:楊桂生 賈征 沈永高 林傳望 劉安定 方曉 張超英 劉先義 肖運香 周向陽 陳斌 雷明;執筆:雷明(華中科技大學行政管理學院)高啟杰

網載 2013-09-10 21:33:44

[新一篇] 全社會都來保護企業家——訪著名經濟學家肖灼基教授

[舊一篇] 公共利益的法理之維    公共利益服從的博奕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