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階段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當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在黨的領導下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治建設,走調結構、興科技、減負担、打基礎、建城鎮、拓市場的道路,改變對扶貧方式的認識,使8.0739億農民中的絕大部分富裕起來,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分析
  (一)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受到制約。不少大中城市為了減輕城市人口負担,限制農民進城,制定了許多不符合規定的政策。如城市增容費、暫住費等,這些政策不僅缺乏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據,實際上也沒有限制住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轉移,只不過提高了農民就業轉移的成本,減少了凈收入。
  (二)對農村的投入太少。2001年國家對第一產業的投入為888億元,和上年相比減少5億元,而與投入不斷增加的第二產業8633億元和第三產業的18306億元相比僅為第一產業的十分之一和第三產業的二十分之一。并且真正能讓農民感受到實惠的就更少。
  (三)稅費體制對農民收入的影響。①1994年實行分稅制以后,中央的財政好了,可是地方的財政收入相對減少,地方政府鞭長莫及,只好縮減部分原有對農業的扶持投入。②設立農業特產稅。設立農業特產稅是為了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實施結果卻使農民有限的收入減少,還打擊了積極性,不但農民無力再對農業特產進行有效的培植,更為嚴重的是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農業特產的價格、質量和產量的競爭優勢就因此而被迫降低而漩入惡性循環中,以致于沒有任何優勢。
  (四)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不適應現階段農村的實際要求。近年來,我們在農村廣泛推廣應用了農業科學技術,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碩果累累的農業科研成果,從理論應用上來講,對于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效益是明顯的、可觀的。但是,部分科技措施的應用,對于戶均少得不能再少的土地來說,就有可能只是增加其生產成本了。
  (五)對領導干部的考核不科學,致使其用行政手段指揮生產,以達到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而爭當先進,增加了農民的負担,甚至破壞了農民的正常生產。其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
  現象一,基層辦樣板。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干農業樣板,這本是給廣大農民群眾學習科技知識的好事,但一落到基層就易變味,辦成了以好看、方便看為主要目的的樣板,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破壞了農民的生產計劃,浪費了農村勞動力,降低土地使用率和降低投入產出比,直接影響農民正常收入。
  現象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虎頭蛇尾。不少地方組織在調整產業結構時,盲目冒進,急于求功,損農利己,如有的地區發展產業化種植,只圖規模而未考慮產品出路,有的農戶就因此缺糧返貧,空守一季勞動成果,還要另擇他道維持生活,國家、集體的稅、費不能少,而產品沒有了銷路無人過問,更無人對農民的損失負責。
  以上現象不但違反了《農業法》和《農業科技推廣法》的有關規定,給農民事帶來了嚴重損失,致使政府在農民面前失去了威信,破壞了干群關系,讓農民對政府產生了抵觸情緒,影響以后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
  (一)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搞活體制。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是體制改革。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職能轉到制定和執行好宏觀調控政策,履行好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服務方面來,讓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擁有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才有可能真正減輕農民經濟和心理方面的負担,這才是現階段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
  結構調整必須加快市場化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農村生產要素和產品的自由流動,市場機制的發育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結構調整的基礎,才能使區域化經濟和比較優勢得到發揮,這是戰略性的發展問題。
  2、打破現有土地使用權制度,使農村土地使用權相對集中。小農意識和小農經濟的實際存在是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又一根本原因,小農意識和小農經濟的實際存在又取決于分散的農村土地使用權。只要把農村土地使用權集中起來,就能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進程,才能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和農村勞動力的再分配,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讓農民有自己選擇職業的權利。現在的農民為了獲取物質生活資料就要求懂得農、林、牧、副、漁等技能,身兼數職、缺一不可,所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的種類及熟練程度的要求是很高的,一個農民不但要有獲取信息、技術、經營管理和市場預測的能力,還要有強壯的身體才可能付諸實施,實在是無所不為、又怎能有所作為呢?
  3、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促進不同生產經營者之間建立新型的伙伴和聯盟關系,把商業和農業群體聯合起來,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經營,提高農民的標準化和契約化程度,降低農業生產風險,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4、調整糧經種植比例,拓寬經濟來源。2001年我國的糧經種植比例為2.6∶1,充分說明我國農民的主要收益是依靠糧食生產,“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如此。加入WTO以后對我國沖擊最大的是農業,想要通過政府上調糧食價格是不可能或是不長久的,并且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因此,就更應該調整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因地制宜走農產品的新、優、特之路。靠新產品搶占市場,挖掘需求潛力,引導消費,打好名牌,以優取勝,突出特色。實施短期和中長期相結合的戰略,抓好經濟收入,這是農民增收的捷徑。
  (二)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的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有一個好的體制和適宜的發展思路之后,決定農業是否增產增收的關鍵就是科學技術的應用了。要依靠科技抓好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現在,由于農產品充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使得人們對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的市場上看,好的東西是賣得出去的,并且也能賣一個較好的價錢,可以說優勢就是市場,優質就是高效,不解決品種和質量問題,就會出現增產不一定增收、豐收不一定增收的問題。要避免因豐收而“谷賤傷農”的現象發生,農業生產必須面向市場,由市場來決定產量,由多樣化的需求來決定品種結構和質量檔次。在穩定總量的基礎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農產品質量上。在提高種植水平的基礎上,更應當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畜產品的保值和增值。科學技術的實際應用,首先,要通過對農業的科學管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推進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其次,應強化對科技人員的組織管理,做到專人專事,避免基層科技人員為了完成鄉鎮黨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造成基層科技工作脫節。最后,提高基層科技人員素質,使其真正能起到農業科研部門和農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傳播反饋信息和技術。
  (三)切實減輕農民負担,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目前的農民負担問題仍相當突出,盡管中共三令五申遏制了加重農民負担的勢頭,但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一是一些地方過高估計了農民的收入;二是有些收費項目的設置并非合理,農民負担重不僅僅是減少農民的收入,更為嚴重的是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目前由于農產品出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賣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鄉鎮企業的發展也困難重重,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減弱,農民外出打工的困難也比較多,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從整體上提高農業的效益還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減負就是增收、減負才能增收。在農民增收困難、渠道不多的情況下,更應注重減輕農民負担,減少農民不合理開支,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減輕農民負担要標本兼治,最根本的是政府少搞超前建設,要精簡機構和人員,轉變政府職能,留給農民更多的自主經營權。其次,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制度,依法從分配上理順國家、集體、農民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將農民負担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這也是減輕農民負担,杜絕農村“三亂”的基本策略之一。稅費改革事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長治久安,是中央的一大決策,搞好這項改革必將對農村改革、穩定、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四)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業的穩產增產
  1、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就是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直接后果。因此,要有選擇地利用自然資源,把國內資源利用、保護和保存結合起來,防止自然資源數量基礎的縮減和退化,保持自然資源基礎完整,農業政策在安排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重視農業的多功能作用,使農業除了提供農產品外,在國土保全、水源涵養、自然環境的保護、良好的景觀形成,傳統文化的繼承等方面起到了有益于國民生活和國民經濟安全的作用,促使農業成為一個有潛力的產業。
  2、增加農業投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雖然我國農業的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抗災能力不強。只有不斷地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才有保障。當前,農業科技服務、市場流通和信息服務還不能適應調整農業結構和發展市場農業的需要。因此,需要各級政府在這兩個方面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這種支持對于穩定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從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水利建設和農產品市場建設,可以幫助農民減少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而且還有一部分投資可以通過農民出工等形式直接轉化為農民收入。
  (五)加快小城鎮建設
  城市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應以企業為龍頭,積極穩妥地發展小城鎮建設,不僅農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民生活水平和農村社會面貌也將大為改觀。因此,從長遠來看,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在開辟多條增收渠道的同時,大力加快小城鎮建設,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為農業勞動力的流動和合理配置創造條件和拓寬空間。
  (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立農產品批發市場
  開拓市場需要量大、有銷路、資源有特殊優勢、價值高、技術和設備起點高的農產品加工業,如昆明天使食品公司對土豆片的生產加工,使馬鈴薯增值數倍。運用新科技加工和運用現代化市場營銷手段,才能保證農產品的增值,并打開銷路。
  建立和發展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民接受市場信息、了解市場行情和出售大宗農產品最便捷的渠道,也是產業化經營、實行訂單農業的有效形式。發展產地批發主要靠鄉鎮企業多渠道集資,按照股份制形式管理運作,政府部門依法對其監督管理,堅持誰建誰受益的原則。通過這些途徑把農產品引進市場,通過市場促進生產的發展。鄉鎮企業除了鞏固發展有銷路的產業外,要把產業調整的重點擺在高品質、名品牌農產品的加工業上來,擺到建設農產品批發大市場、擴大經紀人隊伍、發展市場信息有償服務上來。加強這幾方面的弱項產業,就能提供上千萬人的就業機會,有利于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
  (七)轉變扶貧方式,加大扶貧力度
  投入農村的扶貧款項,大多用于硬件建設或直接分發錢物給貧困戶,是一種“輸血式”的扶貧方法,長此以往,部分被扶之人就會加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形成“父靠要”、“兒靠等”的現象。因此,真正的扶貧,應當是“造血式”的扶貧。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中最重要、起主導決定因素的是勞動者。扶貧重點應當扶勞動者的志、智、技。扶志,就是要樹立艱苦奮斗,自立更生、立志圖強的信念,拋棄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扶智,就是要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市場經濟意識,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本領,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扶技,就是要運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教他們學會一至二門實用技術運用于生產。這樣,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激活了,生產力也就從內涵上得到了發展,廣大農民就一定能走向富裕。
彝州經濟研究楚雄45~48MF1體制改革夭同林20032003作者單位:大姚縣六苴鎮政府 作者:彝州經濟研究楚雄45~48MF1體制改革夭同林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3:57

[新一篇] 關于深化出版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舊一篇] 關于田漢南國戲劇的再思考——為紀念田漢誕辰百周年而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