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資源的高三英語寫作策略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學習策略的訓練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提出的明確要求。《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使其具有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策略的能力;其次,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習策略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今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網絡資源為學習策略的訓練提供了更富于理解性的學習環境。為此,筆者提出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借助以網絡為基礎的媒體計算機為認知工具,訓練高三學生的英語寫作策略。
  一、本研究建立的理論基礎
  蒯超英(1999)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情景中,學習者對寫作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調用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學習策略主要由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即學習的調節和控制)和學習方法等三個層面的要素組成。學習方法是構成學習策略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沒有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就不復存在。根據學者蘇遠連(2003)的研究,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是有其可執行性的,并已在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訓練模式。
  此外,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有效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習者的親身體驗才能產生。杜威主張“在做中學和在問題中學習”;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提出了語言的監察模式(轉引自何廣鏗,1995)。根據以上理論,筆者認為網絡資源以其豐富生動的內容和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問題情景創設,激發了學生對已有的寫作策略研究成果進行探究,從而促進了學習者產生適應個體的寫作策略。
  二,本研究對寫作策略的定義和對寫作策略訓練模式的界定
  英語寫作策略就是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對寫作任務進行充分的認識,在不同的寫作階段中(包括構思,撰寫,修改和日常階段)積極調用各階段適當的寫作方法,并對整個寫作的過程進行恰當的調控。它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即對寫作的調節和控制)和寫作方法等三個層面組成。
  本研究的操作定位是結合網絡資源、網絡環境對高三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訓練,使其在寫作方法的應用過程中發展寫作策略。在整個構思、撰寫、修改和日常階段,教師作為導演者,指導學生調用不同階段的、適當的寫作方法,將寫作策略的訓練反饋添加到學生的元認知體驗中去。具體訓練模式如下:
  首先在構思階段,學生的元認知體驗通過網絡資源提供的三種文體分段謀篇與銜接詞的應用策略訓練得到增加;在確定寫作主題以后,通過與寫作主題相關的網絡閱讀資源,教師指導學生調用構思階段的寫作策略,包括:①相關主題資料搜集策略;②頭腦風暴策略;③繪圖構思策略;④根據文體特點分段謀篇的策略;⑤根據文體調用適當語篇銜接詞的策略。
  在撰寫階段,教師指導學生調用撰寫階段的寫作策略,包括:①相關主題詞匯運用策略;②根據文體分段謀篇策略;③根據文體調用適當語篇銜接詞的策略,從而形成初步作品發表在本班的寫作論壇內。
  在修改階段,教師利用學生在論壇內的作品作為修改策略,包括:①大聲朗讀以檢測文章邏輯的策略;②修改文體結構和內容的策略;③修改詞匯運用和拼寫的策略;④修改語法與標點的策略培訓的資源。
  在日常寫作階段,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網絡訓練學生日常階段寫作策略,包括:①定時寫作策略;②通過e-mail交筆友的策略;③利用本班論壇精華區建立優秀范文庫的策略;④通過網絡閱讀等手段擴大詞匯與背景知識的策略。
  三、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1.實驗的前測階段
  選取兩個平衡班,隨機指派一個為實驗班——高三(4)班,一個為對照班——高三(3)班。同時,進行了教學資源的準備:包括在網上申請了一個名為“高三(4)班英語寫作”的論壇,作為教學實驗的平臺。其網址是:
  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tielist.aspx? id= Ox4a585600
  同時又在網上寫作實驗室:http://www.owcp.net/1s/中搜集相關的寫作策略資源。
  2.實驗的實施
  根據以上提到的訓練模式,遵循勒溫行動研究的螺旋循環模式(李克東,2003)圍繞寫作的四個階段(構思、撰寫、修改和日常階段),進行了共9個月的研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該訓練模式。
  3.數據的分析和討論
  為求證研究的效果,在實驗班和對照班中進行2005年廣州高考一、二模英語作文;實驗班學生的個案和2005年高考成績這三個方面的后測數據的分析與討論。
  首先,筆者分析了2005年廣州高考一、二模擬作文的總體成績:在作文5檔評分的基礎上,獲B檔以上等級評定的人數,實驗班在一、二模擬中分別為60%和65%,明顯優于對照班的25%和55%。接著筆者進行了二模作文的分段謀篇和銜接詞應用策略的描述性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班正確將文章分段并在篇章中正確運用銜接詞的人數分別占84%和62%,也明顯優于對照班40%和32%的數據。
  其次,筆者分析了實驗班的整體提高水平和個別學生個案。分析發現:實驗班中50%的學生(25人)在全年級英語單科排名中,高三排名比高一、高二平均排名有進步。同時數據顯示這批進步的學生分布在優秀、良好和后進三個層次中。
  最后,筆者用SPSS軟件分析對比了兩個班的入學英語單科成績和2005年高考英語單科成績。實驗數據顯示,通過基于網絡資源的寫作策略訓練,實驗班的英語整體成績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四、研究結論
  通過研究,筆者發現:相對于傳統的課堂講授式的英語寫作教學方法,本研究的訓練模式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使用和調整寫作策略,從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該研究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等也起著積極的影響。
  與此同時,本研究形成了基于網絡資源高三英語寫作策略訓練的流程。如圖2所示:
  G381S707.jpg
  圖2 基于網絡資源高三英語寫作策略訓練的流程圖
  如圖2所示,網絡資源在整個寫作策略訓練的流程中處于重要的資源地位:為寫前擴大語言輸入策略的訓練提供相關主題的閱讀資源;又為寫作過程中分段謀篇策略與銜接詞應用策略的訓練提供訓練資源;網絡詞典與搜索工具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克服困難提供強大的支持;論壇內的學生作品為學生修改策略的訓練提供資源;論壇內的范文庫有利于學生日常寫作策略的形成。由此可見,相對于傳統的訓練資源(如報刊、書籍等),網絡資源在時效性、形象性、豐富性和獲取的便捷性方面都占有很大的優勢。
  在整個訓練流程中,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與導演者,其作用在于指導學生在不同的寫作階段調用適當的寫作策略:在寫前階段教師為學生提供策略培訓;在寫作過程階段指導調用適當的謀篇策略;在修改階段舉例說明修改策略;在日常方面指導督促日常策略的實施。
  本研究在高三英語寫作策略訓練教學上有一定的推廣價值。但實驗對象僅為小樣本的B類學校高三級學生,有一定的局限性。
英語教師京34~35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招健瓊20082008
作者:英語教師京34~35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招健瓊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1:34:52

[新一篇] 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的情報學學科互動機制研究

[舊一篇] 基督教與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