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與文學理論的新挑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
  關于當今時代特點的界定,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消費社會”、“后現代”、“后工業社會”、“后資本主義”、“晚期資本主義”、“全球化時代”、“電子媒介時代”、“電信技術王國時代”、“智能經濟時代”、“信息社會”等等。它們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進行把握的結果,都有各自的道理。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用“電子媒介時代”來稱謂。
  1.電子媒介(主要指電子計算機、電視、互聯網、手機等等)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近幾十年來它在全世界發展神速,且勢頭不減;其未來不可限量,亦未可預料。電子媒介對整個時代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生了并繼續發生著無可估量的影響;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日常體驗認識到電子媒介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思想、感情……各個層面的全方位地、無孔不入地滲透和改造,并且隨時隨地感覺到其力度、深度、廣度不斷強化,與時俱增,與日俱進。如果從生產力、特別是從科學技術層面考察一下:有哪些力量和因素在推動當今社會的發展?什么力量和因素最搶眼、最突出?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毫不猶豫地得出結論說:電子媒介。它是龍頭老大。
  關于當今時代特點的許多其他的稱謂,也常常與電子媒介密切相關。例如“電信技術王國時代”之“電信技術”,在其后期就以“電子媒介”為核心,而且越到后來越如此。電信技術可以包括電子媒介,但又不止于電子媒介。電信技術在其早期主要是電報、電話、電影等等,在其后期才加進了電子計算機、電視、互聯網、手機等等。電報、電話、電影,它們屬于電信技術這個大范疇,但嚴格說它們本身并不就是電子媒介,也并不就是電子媒介的產物。電報發明于19世紀30年代,電話發明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影發明于19世紀八九十年代,它們作為電信技術的一部分是依靠“電力”(而不是依靠“電子”)加速機械運動從而完成其“媒介”使命的,例如電影膠片本是平面的“像”,依靠“電力”加速機械運轉,給人的視覺造成錯覺,就從平面的靜止的“像”變成立體的活動的“影”;電話、電報也不過是依靠“電力”而使機械運動得以延伸,從而成為或近或遠身處異地的兩個主體之間的橋梁。因此,我認為電報、電話、電影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電子媒介。世界上最早的電子媒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l 946年在美國誕生的,它比電報、電話、電影等等晚了一百年或數十年。它的誕生給新時代投下了一縷曙光。有了電子計算機,之后又有了電視,再后又有了電視直播以至于互聯網等等,人類才進入了電子媒介時代。如果說電信技術王國時代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那么電子媒介時代不過只有半個多世紀。電子媒介豐富了電信技術,也從本質上改造了電信技術,成為電信技術的核心和支柱。因此我認為準確地說當今時代應稱謂電子媒介時代而不只是電信技術王國時代。
  再如,“信息社會”之“信息”,主要指電子信息——電子媒介是信息社會的靈魂;“智能經濟時代”之所謂“智能”,也主要指電子媒介所創造的“智能”;“全球化時代”之“全球化”,也離不開電子媒介在其中的巨大影響——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說:“全球化應該說是一種電子計算機控制的空間(cyberspace),在這個空間中,貨幣資本已經接近了它的最終的解區域化,作為信息它將瞬間從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橫穿有形的地球、有形的物質世界。”① 除了電子媒介,誰能有這么大的本事?
  對于電子媒介在當今社會所具有的巨大意義,也許有些人還沒有充分意識到。試想,倘若一時停止了電子媒介的運作,世界許多關鍵和要害部門,如銀行、證券、交通(特別是航空)、醫療等等,不是都將會陷于癱瘓嗎?電子媒介在今天已經須臾不可缺少,而且發揮越來越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關于電子媒介的發展情況和它所發揮的作用,在中國可以隨手找到許多鮮明的例子。二十年前,電子計算機在中國的家庭尚屬鳳毛麟角,手提電腦更屬珍中之珍;電視直播也不那么經常;手機當時是某些人炫耀財富的標志。而今,電子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筆記本電腦普遍流行;電視直播幾乎天天有,電視會議成為家常便飯,而且常常舉行兩地、三地甚至洲際問聯合電視直播晚會;手機用戶截至今日差不多有五億,來城市收廢品的農民也常常手持一部手機;互聯網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如今上網像喝茶一樣普通,過去見面問:吃飯了嗎?現在問:上網了嗎?《北京青年報》2007年9月17日A10版報道:北京市西城區一位84歲的老太太李信德告訴記者,她用電腦上網看新聞、聽聽戲,感覺自己也和孫子孫女一樣時髦。身患先天性肌無力、無法支撐身體而只能綁在輪椅上的殘疾兄弟張云成、張云鵬,一個靠僅能動彈的右手中指操作鼠標,一個只能用嘴叼著筷子在手寫板上書寫,他們在淘寶網上開起了一個名為“鵬成e購”的網店,一年收入12萬元人民幣。網絡發展的現狀是:截至2007年7月19日,我國網民已達一億六千二百萬人,上半年每分鐘增加網民100名,青少年網民占三分之一。令人驚訝的是,現在連我們的某些偏僻山溝的果農也通過網絡進行交易。請看,中國當今的社會生產和生活,能夠離得開電子媒介嗎?沒有電子媒介,中國不可能有每年1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
  2.我之所以愿意稱當今時代為“電子媒介時代”,還因為從理論層面上看,它更能抓住問題的根本和要害。
  從根源上說,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電子媒介理所當然也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命題,有些人是不同意的。例如讓·波德里亞在《象征交換與死亡》中說:“本雅明第一個(其后是麥克盧漢)沒有把技術當成‘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的分析仍然堅持這一點),而是當成中介,當成整個新一代意義的形式和原則。”②——關于這個問題不在這里爭論。我在別處已經論證過電子媒介是生產力,而且認為“電子媒介”這個最富有活力和潛力的生產力的大發展,使人們的生產方式和內容、生活方式和內容、思維方式和內容、感情方式和內容、感受方式和內容等等都發生了重大改變。以電子媒介為主要動力和根本技術支撐所造成的影像大泛濫、符號大泛濫③,成為當今社會(或曰消費社會)進行“消費”的一個基本條件和重要誘因,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所指出的:“肯定地說,在文化領域中后現代性的典型特征就是伴隨形象生產,吸收所有高雅或低俗的藝術形式,拋棄一切外在于商業文化的東西。在今天,形象就是商品,這就是為什么期待從形象中找到否定商品生產邏輯是徒勞的原因……”④ 隨之,人們的審美文化實踐以及整個學術活動的內容和樣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可能導致審美文化版圖(無論是“面積”還是“結構”)的改寫,以至美學學科結構的改變。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幾年會發生“文學邊界”、“文藝學邊界”、“美學邊界”問題激烈爭論的主要原因。德里達、米勒他們聲稱“電信時代的變化不僅僅是改變,而且會確定無疑地導致文學、哲學、精神分析學,甚至情書的終結”,“新的電信時代正在通過改變文學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終結”⑤,等等,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但是他們據此斷言文學的時代將不復存在,而其他一些學者更斷言文藝學(美學)也會被文化研究取代等等,卻未免過于武斷,也過于悲觀。對此,我已另文詳述。現在我想說的是文藝學、美學面對沖擊如何應對。
  二
  關于如何把握和界定當今時代的性質和特征,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讓·波德里亞的一些思想頗為獨特,并發生重要影響,美國學者詹姆遜曾說他的關于后現代主義的一些看法“顯然”受到波德里亞的影響。⑥ 但是,我認為一方面應該看到波德里亞對時代特點的感受十分敏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他有太多的浪漫主義氣息,太夸張。
  1.所謂“敏銳”者,是說他如中國古詩“春江水暖鴨先知”所說,比較早地把握到了電子媒介時代(后現代、消費社會)的一些特點。在波德里亞看來,“生產時代終結”了,“生產、勞動、生產力的全部領域正在跌入‘消費’的領域,這個領域應該理解為普遍化公理系統的領域、符號編碼交換的領域、生活總體設計的領域”⑦。正如邁克·費瑟斯通教授在《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中評述波德里亞時所說:“他在后來的作品中,從對生產的強調轉向了對再生產的強調,也即轉向了由消解了影像與實在之間區別的媒體無止境地一再復制出來的記號、影像和仿真的強調。因此,隨著社會生活的規律的消解,社會關系更趨多變、更少通過固定的規范來結構化,消費社會也從本質上變成了文化的東西。記號的過度生產和影像與仿真的再生產,導致了固定意義的喪失,并使實在以審美的方式呈現出來。大眾就在這一系列無窮無盡、連篇累牘的記號、影像的萬花筒面前,被搞得神魂顛倒,找不出其中任何固定的意義聯系。”⑧ 在波德里亞那里,消費是一種操縱符號的系統性行為,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物質實踐;人們消費的并不是對象本身,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符號。人們消費符號是要通過它獲得一種身份認同,顯示地位或財富,滿足虛榮心,實現個人的所謂自我價值。要之,符號的意義在于建立差異,要將符號所代表的貧富、優劣、階級、階層等等,區分開來;符號不同,高貴、卑下,貧、富,優、劣,便得以確立,得以顯現。符號消費的潛臺詞是:“我比你強!”與他人形成差異,正是日常生活中消費的主要用途之一。通過消費而達到個性的實現,讓每一個消費者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舉一個例子:最近偶爾看了北京電視臺《名人壇》節目,說某個明星為參加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在國外某著名設計師那里定做一套絕對獨一無二的服裝,其價錢是一輛奔馳轎車。還說,一雙涼鞋,世界上只此一雙,要一萬多元。一只女人用的知名品牌的皮包,少則數千元(這是低檔的),多則數萬元……當時真是吃驚不小。前兩天又在中央電視臺的一則報道中知道,英國一個什么展覽會上,有一雙鑲嵌寶石的女涼鞋,要六萬英鎊,合人民幣近百萬元。你不敢相信也得相信,因為東西擺在那里,明碼標價,上面的紅藍寶石還在閃閃發光!還有,一位姓李的女明星在香港商店看到一條一萬多元的裙子,很想買,服務員告訴她,這條裙子昨天趙薇剛買了一條,她立刻覺得沒有面子,轉身離開。另據《北京青年報》2007年9月17日A8版報道,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地下一層華潤萬家OLE超市,500克牛肉競賣458元人民幣!這種牛是黑安格斯和日本的和牛雜交而成,這種天價牛肉是它的外脊和眼肉的部位。該超市總經理說:“以金融街購物中心為圓心,1.5公里半徑之內的寫字樓及周邊居民月均收入5000元,超市定位提供時尚生活精品,我們不愁賣不出去。”在我看來,這種牛肉的消費者哪里是吃牛肉,簡直就是炫耀財富和地位。
  現在中國到處都是過度包裝,形式大于內容,人們只看形式不管內容。名牌就是身份、地位、財富的標志。人們似乎真的如波德里亞所說,不是消費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消費這種牌子、這種符號。中國有些商家似乎正在制造符號消費,去年月餅的各種各樣的豪華包裝就是例子,人們消費那些價值千元、數千元、甚至近萬元的月餅,不如說是消費它們的豪華的包裝符號;有些時髦青年,似乎也在競相消費符號,他們使用名牌手機、穿名牌服裝、戴名牌手表、上名牌餐廳、喝名牌飲料……根本是消費這些名牌的符號,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等等,物品的品牌價值遠遠勝過它的使用價值。今日中國“審美泛化”(或曰“日常生活審美化”“審美日常生活化”)的現象也屢屢可見,我體會,按照波德里亞等人的思想,世界“符號”化,也即審美化了、藝術化了,符號世界即審美世界、藝術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今日現實中,的確在許多方面審美(藝術)生活化了,生活也審美(藝術)化了。生活與藝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清。上面說的那些明星們穿的服裝,其實不就是穿“符號”嗎?——身份地位的標記而已,他們的確是在消費符號。對于他們而言,他們的這種生活與藝術似乎真的合一了。
  此外,還有一種現象應當提及:性的泛濫。波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指出:“性是消費社會最活躍的中心,它以一種奇觀的方式從多方面決定了大眾傳播的整個旨意領域,在那里所展示的一切都回蕩著性的強勁顫音,一切供以消費的東西都同時包有性的因素。”在中國也開始出現這種跡象。從衛慧、綿綿,發展到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例子很不少。我看尚有蔓延趨勢。
  2.所謂“浪漫主義”、“夸張”,是說波德里亞所揭示的只是事情的一部分,至少在中國,是一部分,也許是并不太多的一部分——我不知道以后會怎樣。以此做出普遍性的結論,太夸張,也許太“超前”。說人們都在消費符號,作為藝術語言,可以;作為科學語言,不嚴密。
  因為事情還有另一面。
  最近從媒體看到:
  一個貧困地區的教師,26年獨自支撐一個學校,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上學,管吃、管住、管教,一個大床睡幾十個孩子;
  兩個湖北的女大學畢業生作為志愿者到山區支教,就物質生活而言與城里有天壤之別,她們堅持下來了,并且準備繼續做下去;
  一個大學生奮不顧身救出落水兒童,獻出二十幾歲的生命;
  江西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學老師累死在講壇上,兩萬人自發為他送葬;
  一個82歲的美國老太太十年前到中國聊城鄉村(她童年生活過的地方)落戶,至今十幾年,作各種公益活動,很愉快……
  所有這些,他們純粹作秀?人們在其中“消費”了什么?消費符號在哪里?
  參加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的明星一套衣服一輛奔馳,趙薇一條裙子一萬多塊,這畢竟并不普遍;木子美們也只是部分甚至是少部分或極少部分青年人的行為——我是半個月以前才從一篇文章知道她們的“事跡”的,后來在網上一查,當時我目瞪口呆。但他們畢竟是少數。而且如果將500克牛肉458元人民幣的消費同數量相當不少的連咸菜干糧果腹也困難的老少邊窮地區的普通人民對比一下,總覺得心口堵得慌。把明星們的生活同貧困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放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悲哀。就整個社會而言,現實生活是章子怡、趙薇這樣的嗎?是木子美們這樣的嗎?
  再說生活審美化問題。不錯,生活中符號化的現象越來越多,審美泛化越來越嚴重,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在許多地方越來越模糊。但就生活與藝術的整體情況而言,生活與藝術合一了嗎?沒有。對此我已有專文論述。既然有“藝術”這個名稱,它就不能同生活沒有界限;不然就沒有必要存在“生活”、“藝術”這兩個詞。這是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關鍵在于文藝學、美學面對新形勢如何應對。
  三
  我認為,文藝學、美學必須在承認電子媒介的巨大沖擊使整個社會發生廣闊而深刻的變化的基礎上,在承認生活與審美、生活與藝術之間關系發生新變化、出現新動向的基礎上,研究這些變化和動向,適應這些變化和動向,做出理論上的調整。文藝學家、美學家應該對新現象做出新解說,甚至不斷建立新理論。當然,我再次強調,對這些新變化、新動向也不能夸大其詞——似乎藝術、藝術家在這種新變化、新動向之中失去了意義,理論研究也失去了價值。人類的整個生活還要進行下去,藝術還會在變化中存在下去,生活和藝術還是照常互動;特別是那些所謂高雅藝術(劇場藝術、音樂廳藝術、博物館藝術……)和藝術家作家的創作,也并沒有在所謂“生活審美化和審美生活化”浪潮中消失,恐怕也不會消失。前不久國家大劇院剛剛落成并進行試演出,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9月17日表示,“試演出期間將推出7臺劇目23場演出,包括《紅色娘子軍》、《天鵝湖》、《江姐》、《大夢敦煌》、《茶館》、《梅蘭芳》及青春版《牡丹亭》,涵蓋了歌劇、芭蕾、民族舞劇、話劇、京劇、昆劇等表演藝術門類。”——這就是說,劇場藝術、音樂廳藝術、博物館藝術和藝術家作家的創作,還會繼續存在下去,至少在最近的將來是如此。對劇場藝術、音樂廳藝術、博物館藝術的理論研究也會存在,文藝學和美學不但會存在并且會不斷發展。還是那句話:人是最豐富的,人的需要(包括人的審美需要、審美趣味、藝術愛好)也是最豐富、最多樣的。文學所創造的“內視世界”和影視所創造的“圖像世界”各有優勢,可以同時滿足人們不同的審美需要,它們應該共同發展,不能互相取代。“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也可以并行不悖。即使是古典藝術,也沒有過時。誰敢說,古希臘的雕刻、貝多芬的音樂、曹雪芹的《紅樓夢》、泰戈爾的詩……過幾百年、幾千年就沒人看了、沒人喜歡了?而且,“精英藝術家”也不會被“卡拉OK演唱者”取代,他們在歷史長河中還會不斷涌現,并且會不斷產生照耀時代的巨星,歌唱家廖昌永們、鋼琴家朗朗們、小提琴家呂思清們……還會在以后的各個時代引領風騷。誰敢說,以后就永遠不能產生偉大藝術家?當然,審美活動和藝術會不斷呈現氣象萬千的新面貌,會不斷有新的方式、形式、形態,變換無窮。
  正因為審美和藝術不會消亡、對審美和藝術的理論思考不會消亡,因此,理論會不斷更新——這就意味著: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文藝學和美學會隨時代前進而變換它們的思維形式、存在樣態和述說方式。任何理論都必須隨歷史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隨社會現實、審美活動和藝術實踐的不斷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文化研究雖然不一定會取代文學研究,但它肯定會大大改變文學研究,使它在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格局、研究版圖等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文藝學家和美學家面臨許多新課題:
  譬如,目前就急需對審美和藝術的新現象如網絡藝術(網絡文學),短信藝術(短信文學),廣場藝術,狂歡藝術,晚會藝術,廣告藝術,包裝和裝飾藝術,街頭舞蹈,雜技藝術,人體藝術,卡拉OK,電視小說、電視散文,音樂TV,等等進行理論解說。
  再如,應該走出以往“學院美學”的狹窄院落,加強美學的“實踐”意義和“田野”意義。美學絕不僅僅是“知識追求”或“理性把握”,也絕不能僅僅局限于以往純文學、純藝術的“神圣領地”,而應該到審美和藝術所能達到的一切地方去,謀求新意義、新發展、新突破。舉一個例子:向以學院派著稱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理論家們,就將在2007年11月召開“媒介文化與網絡文學研討會”,向他們以往并不熟悉、正在現實中發生著的文化現象、藝術現象伸出探索之手。
  我建議:應該發展多形態的文藝學——哲學的、政治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美學的、文本的、形式的、歷史的、文化的、“學院”的、“田野”的……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協同作戰、互補互動。要海納百川,各不同學派,各分支學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注釋:
  ①④⑥ [美]詹姆遜:《文化轉向》,胡亞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頁,第130~131頁,第33頁。
  ② [法]讓·波德里亞在:《象征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頁。
  ③ 美國學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說:“現代社會空間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薩特式顛倒的烏托邦的空間,福柯式的無規則無類別的異序,所有這些,真實的,未說的,沒有看見的,沒有描述的,不可表達的,相似的,都已經成功地被滲透和殖民化,統統轉換成可視物和慣常的文化現象。”又說:“現在突然一種一直被視為似乎不能容忍任何烏托邦的可惡的普遍可視性正在受到歡迎并洋洋得意:這就是真正的形象社會時期,從此在這個社會中人類主體面臨(用保羅·威利斯的說法)每天多達一千多個形象的轟炸(與此同時曾經屬于私人的生活也在信息銀行中被徹底地觀看,審查,詳細列舉,度量和計算)。人類開始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存在經驗及文化消費的關系中。”(詹姆遜:《文化轉向》,胡亞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頁)
  ⑤ [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見2001年第1期《文學評論》。米勒2003年9月再訪北京,帶來了他的新作《論文學》,仍然申述原來的觀點:“文學的終結就在眼前。文學的時代幾近尾聲。該是時候了。這就是說,該是不同媒介的不同紀元了。”但是米勒同時又強調:“文學盡管在趨近它的終點,但它綿延不絕且無處不在。它將于歷史和技術的巨變中幸存下來。文學是任何時間、地點之任何人類文化的標志。今日所有關于‘文學’的嚴肅的思考都必須以此相互矛盾的兩個假定為基點。”
  ⑦ [法]讓·波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頁,第16頁。
  ⑧ [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劉精明譯,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頁。

文藝爭鳴:理論綜合版長春17~21J1文藝理論杜書瀛20082008
杜書瀛,中國社科院文研所。
作者:文藝爭鳴:理論綜合版長春17~21J1文藝理論杜書瀛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1:36:48

[新一篇] 消費文化與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基本問題

[舊一篇] 消費社會中的學校德育價值引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