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論:傳統與現代的比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科學管理理論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人和機器的配合與協調程度,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拿人不當人”的重大缺陷。
    50年代后期管理革命的最大貢獻在于把系統化、最優化的思想運用到了管理中。
    管理與技術要素的資本化出現以后,企業支配權的構成、影響企業行為的企業利益構成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如果說,新形勢下我們的改革中有什么創新,這種對管理要素、技術要素資本化趨勢的認同就是最大的創新之一。
        一、人服從機器:理學發展過程中的異化
    經濟學與管理學并不是一回事。人們經常把它們放在一塊兒,叫做經濟管理。其實經濟學和管理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塊。盡管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活動,但是它并不等同于經濟學。
    管理學的發展也是和工業化進程、和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人類在和機器抗爭的過程中,在經濟學之外還找到了另外一個武器,這就是管理學。
    管理學的發展過程也經歷過若干階段。早期的企業管理是以工廠主個人的、分散的、個別的經驗為主的。企業主以個人對市場的認識來組織生產、采購原料;以個人對技術的了解程度來決定采用什么樣的設備或工藝;根據個人對工人的認識來安排勞動力。
    系統的管理理論產生得相當晚。在工業革命一百多年以后,直到20世紀初,這種分散的、依賴于個別經驗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合生產發展的要求、市場競爭的要求以及機器本身不斷精密化、大型化的要求時,真正可以稱之為理論的管理學才誕生出來。
    第一次管理理論的突破發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此前工業化過程中的重大發明,例如紡織機、電力、鐵路等都沒有美國人什么功勞。美國人對工業化的第一個貢獻就表現為管理方面的革命,人們后來把美國人在這個階段發明的管理理論稱之為科學管理理論。
    美國人此時發明的管理理論之所以被稱之為“科學管理理論”共不是說它最科學,最接近真理,而是因為它第一次在管理中強調客觀依據,而不是人的主觀感覺、主觀認識、主觀經驗。
    科學管理理論是怎樣強調客觀依據的呢?比如說,流水線生產是美國人發明的。流水線要把各個生產工序組合起來,形成為一個協凋的生產過程,就需要決定一個勞動力一天能生產多少零件,一個工序一天應該有多大的產出。這就是定額。而定額又是怎樣確定出來的呢?不是依據老板的經驗,工頭的估計。這些都不可靠。甚至也不依靠過去的生產記錄。因為生產記錄也只是一種經驗數據。有個叫做泰勒的美國人提出,定額應當通過試驗確定。那時電影已經發明。泰勒把工人的勞動動作拍成電影,然后分析、分解這些動作,優化動作程序,去掉多余的動作。通過不斷總結以后形成一套程序化的操作,然后按照這個操作所需時間確定定額。這就是定額制的管理,也叫泰勒制。
    泰勒制的貢獻就在于強調定額要通過客觀的試驗來確定,并且強調以定額為基本管理參數。人們根據這樣一個基本的管理參數或參數系統來組合生產,并把這種管理從一個工序發展到了工序的集合,即流水線。定額制大大提高了機器的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在那個時候、工廠的生產擴張速度決定著國民經濟的擴張速度,工廠的效率就決定著國民經濟的運行效率。可以說,管理好國民經濟的關鍵就是管理好工廠,管理好生產。這個管理革命使美國的工業化迅速超過了比它早一百多年的歐洲大陸,很快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
    泰勒制、定額、流水線的發明是對工業化的一大貢獻。與這一套相應的,就形成了一種嚴密的工廠制度。泰勒制科學管理的發明,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人和機器的配合與協調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它也進一步地把人與機器的關系、人類社會與工業化的關系推向了異化的領域。
    什么叫“異化”呢?就是人想支配的東西反過來支配了人。人發明了機器,本來是想擴大自己的支配力,但結果是人反而被機器所支配。在工廠制度、流水線下,人成了機器的奴隸。泰勒制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著一個重大的缺陷。什么缺陷呢?就是非人化。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拿人不當人。
    為什么說拿人不當人呢?機器本來是人手的延伸。但當泰勒制和嚴密的工廠制度實施之后,人變成了機器的延伸。人的節奏必須全面地服從機器的運轉節奏。機器從最初一分鐘到最后一分鐘都不會疲勞,但人會疲勞。人有男女老少、有喜怒哀樂、有身體狀況適應還是不適應。但機器不管。流水線上完全否定了人的生理、精神上的差別,否認人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一旦上班來,人必須按照機器的節奏工作,其他一概不考慮。大家都得晝夜三班倒,人變成了機器的延伸和機器的附屬物。大家可能看過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它反映的就是當時管理理論發展之后,一方面造成了美國的大機器工業和規模生產發展的情形,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機器對人的統治和支配。在這種制度下,人已經不是自己了,已經變成了物的奴隸。這就叫異化。
    在工業化階段,人類實際面臨著這樣的悖論。想不想提高生產率,想不想要更多的福利?想要。想要就得付出代價。非人化就是代價。很多人以為市場經濟下的資源配置機制就是自由競爭。其實不是。即或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下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資源配置機制。在工廠圍墻外是自由競爭,在工廠圍墻內只有指揮與服從。推進工業化就得建工廠;建工廠就得有工廠制度。進了工廠的大門就沒有了討價還價的余地,工人得聽工段長的,工段長聽車間主任的,車間主任聽調度、廠長的。制度嚴格,沒有商量或討價還價的余地。這道理既深奧又淺顯,既簡單又復雜。工廠的大門就是界限。大門以外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資源的配置通過競爭實現。東西貴了就不買,便宜了才買。甲地貴就到乙地去買。每個人都可以自主決策。但工廠大門里則不適用市場經濟的一切原則,只適用工廠制度下的原則。工廠主內的資源是如何配置的呢?是通過權威、紀律、指揮與服從的關系來實現的。若不服從,就得離開工作崗位,站到一邊去。操作工必須遵守生產規則,不遵守,就可能出事故,甚至大事故。比如在化工廠,不像我們在學院里,樓道里不可以抽煙,樓道外面可以抽;化工廠里到處都不能抽煙,空氣里彌漫的都是可燃氣體,一按打火機就可能闖下彌天大禍。制度成了工廠里的統治者,機器成了工廠制度的核心。
    美國現在比較喜歡講人權。其實對人權的否定正是工業革命帶來的一個不可回避的難題。在工業化過程中,如果不講“唐人街”上奴隸制的縫衣廠或舊中國的“包身工”等特殊情況,能夠和自由資本主義制度相容的非人化莫過于流水線。而流水線的理論和實踐是誰發明和實施的呢?正是美國人。人性的最終回歸一直要到生產力發展到人類能夠控制的程度,才能夠徹底解決。
        二、系統理論:走向最優化的管理
    當然,管理理論并沒有停留在這個非人化的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起,世界又出現了管理理論的第二次革命。戰后,日本是如何實現了經濟趕超的呢?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剛才提到的產業經濟學、產業政策的理論創造;二是日本發動了第二次管理革命。
    第二次管理革命當然不能全歸功于日本。但是,是日本最全面、最系統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改革。日本的管理革命體現在哪里?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和人的主動參與;二是強調系統化和優化。
    日本人認為,人是有主觀能動性,有創造性,有喜怒哀樂的。尊重人、尊重人性、讓人有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的效率。于是就產生了日本的“管理參與制”、“終身雇傭制”以及相類似的制度。
    與此同時。管理理論還發展起了一門重要的學問,叫做組織行為學(management behavior),其實就是管理心理學,專門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的心理,研究到了很細致的程度。比如說,日本企業里是等級很森嚴的,部長可以打課長的嘴巴子,課長可以踢職員的腿肚子。這當然會造成人員的不愉快。怎么辦呢?一方面不能否定這種等級制度。因為等級有助于提高效率,避免無休止的爭論。但另一方面下級不愉快影響效率怎么辦?日本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比如部長對待下級很嚴厲,就做一個和部長一模一樣的橡皮人,和這個部長穿一樣的西裝,打一樣的領帶。誰對部長不滿,可以在上班前踹那個橡皮人一頓泄泄氣。心里平衡了,再回到崗位上繼續工作。日本企業還有一個傳統,叫做“社內旅行”。日本的公司叫會社,大家一起去游玩,然后喝點酒。下級借酒可以痛罵上司一頓,以此來協調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當然管理心理學并非就是這些小動作、小游戲。它是一門很復雜、很精密的學問。管理心理學確實解決了前期管理理論中的重大缺陷。它的最大貢獻就是強調把每個人都當人看待。看大門的可以向總經理提建議。上司在員工過生日時要送禮物什么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也就是我們最近常說的“以人為本”。
    日本管理革命的最大貢獻在于把系統化、最優化的思想運用到了管理中。什么是系統化的思想呢?整體不等于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就是系統思想。日本管理理論提出,企業內部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相互關聯的,每一個局部的效率都會影響著整體的效率。由此就誕生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全面質量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價值工程”,“看板管理”等很多管理技術、管理理論。
    “全面質量管理”是日本人最先提出來的。“全面”就是系統的思想。日本人提出,好的產品質量不是靠檢驗環節檢出來的。質量問題也不是每一個環節都派監工就能解決好的。實際上從原料的采購,到倉儲、運輸、生產到最后包裝,每一道環節都和產品的質量形成有關系。只有把產品形成的整個過程管起來,才能夠造出真正具有完美質量的產品來。好的產品不是靠檢驗檢出來的,而是靠高質量的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的。于是就有了全過程、全員、全要素管理的“全面質量管理”。把過程的所有環節都管起來,這就是所謂系統化的管理思想。“全面質量管理”、“全面成本管理”都是追求這么一種系統化管理目標的理論。整體不等于局部的簡單相加,每一個局部活動的質量都會影響整體的質量,每一個局部環節的效率都會影響整體的效率。這種認識就叫系統理論、系統思想。
    中國古代早就有“田忌賽馬”的故事,講的就是系統論思想。這里順便給大家講個用系統理論認識、判斷形勢的例子。美國攻打伊拉克時,許多專家給國務院寫信,認為應該增加我們的石油儲備。而我們向中央提出,中國的確應當增加自己的石油儲備,但不是現在,我們應當待機而動。為什么呢?因為整個世界是個系統。到今天為止,美國攻打伊拉克總共才22天,但這件事已經渲染了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中,許多石油出口國、進口國都在大量存油。大家都存油,我們就需要客觀評價這種風險,也許我們用不著存太多的油。至少短期內在油價高位時不需要出手太快。實踐證明,戰爭一打響,國際油價立馬就大幅下跌了。這個判斷就是立足于系統論的認識。不是單獨考慮一個局部,而是根據全局,根據各個局部之間的相關性來決策。世人都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所以他可以在兵臨城下時施“空城計”。虛虛實實才是安全。
    日本的管理創新不僅追求系統化,而且還追求最優化。最優化的思想也給管理理論帶來了極大的飛躍。很多人以為產品的質量總是越高越好,其實不是。日本的管理學家認為,有時候降低產品質量也是對的。為什么要降低質量呢?因為質量也會過剩,而沒有一種質量是不需要成本的。提高質量的過程也就是增加成本的過程,多加一個檢驗員就得多發一份工資,好的材料就比差的材料貴,經久耐用的產品一定是有代價的。如果產品質量存在著過剩,那么消費者就要為這個并不需要的質量多支付代價,社會就要多浪費資源,企業的競爭力也會因為過剩質量導致的高價格而受到影響。于是,日本人就發明了一種新的管理方式,叫做“價值工程”,就是專門評價一個產品,把多余的功能去掉。人們穿皮鞋需要鞋底過于結實嗎?不需要。因為鞋面壞了人們就會把它扔掉,鞋底就不需要做得那么結實。可以少用些橡膠或者用質量差一些的橡膠。一個汽車由發動機總成、變速箱總成、儀表總咸、傳動軸總成以及內飾、座椅等許多部件組成,我們可以以發動機的壽命為限,把外殼的壽命降低點,沒必要讓外殼20年不壞。只要發動機壞的時候,外殼也壞得差不多就行了。板材、油漆、加工工藝都按照這個標準選擇就行。其他部件也都按照發動機的壽命標準設計,不高于它,也不低于它,就可以了。前些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比較窮,買不起新車,只能買幾百美元的二手車。那時的中國留學生都知道,日本車不能買,不是因為日本車質量不好,而是因為日本車在超出設計壽命周期以后所有的部件就都已經壞得差不多了,幾乎完全沒有修的價值。
    相反地,一個機器的180個部件中,有179個的壽命是3年,唯獨一個部件的壽命是2年;那我們只要提高這一個部件的壽命就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耐用程度。價值工程就研究這些。研究怎樣在保證必要質量的基礎上讓成本下降。
    由于去掉了多余的質量、多余的功能,產品成本自然會大幅度下降,由此帶動了日本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而市場份額大幅度上升。上世紀80年代末我從日本回國,那時國內家電還很少,都需要從國外帶來,并且免稅。大家都認為買一個家電就要能用一輩子。那時流行買錄像機。買一個只能放像的放像機只需要170美金,但如果買一個全制式的、有很多功能的錄像機大約需要460多美金。當時認為,功能當然是越多越好,就買了最貴的。但是我回來迄今10余年,就連放錄像功能也沒用到10次以上,剩下的功能根本就沒用過。顯然多花了冤枉錢。傻瓜相機是怎么發明的?就是因為日本人注意到,很多人出門照相只為留念,并不要求有太高的精確度,而且相機的光圈呀,焦距呀什么的記不住。于是日本廠家就生產出了傻瓜相機。它的廣告詞就是“您只需按下快門,其他一切交給我們”。在很多場合,人們發現許多功能都可以去掉,這就是優化,管理中尋求成本最低、產出最大、利潤最高、風險最小,這些都是在追求最優化。
    與價值工程相類似的優化管理理論還有很多,例如“看板管理”。現在海爾有一種“零庫存”的“海爾管理模式”,其實這個模式不是海爾發明的。早在70年代初期日本就發明了看板管理,要求下道工序給上道工序發加工傳票,原理一模一樣。而且這種方法早在80年代初就已經全面介紹到中國來了,當時的國家經委培訓廠長經理的11種現代管理辦法,其中就包括看板管理。
    與此同時,人們還總結出很多類似的管理理念。比如銷量是否越大越好?不一定。因為要把所有產品都賣出去就得不斷降價,可能最后得到的總利潤還不如產量低一些得到的利潤多。最優化、系統化的管理思想成為日本對工業化的一個巨大的貢獻,也使管理理論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臺階,使人在和機器的相處中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
        三、現代管理思想:管理要素的資本化
    20世紀70年代以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仍在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有個“三要素論”,認為參與第一次分配的要素就是勞動、資本和土地,因而經濟活動增值部分最終只能分配為工資、利潤和地租。那時人們只承認貨幣資本是企業資本的基本形式,認為設備、人、原料等等都不過是資本變換自身形態的結果。不承認有什么“人力資本”。因此企業的利潤只歸貨幣資本的出資人所有。
    這個“三要素論”統治了經濟學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在管理理論創新之后被打破了。日本首先從自身的發展中認識到,管理要素是支持日本經濟實現趕超的關鍵要素。管理并非僅僅是一種高級的勞動,而且可以表現為是一種獨立于生理意義支出的獨立要素。人們承認,管理要素也可以視為一種資本投入。由此就有了“管理股”的出現。管理股意味著管理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不再表現為工資,而是表現為利潤。
    在表面現象上,工資和利潤都是錢,沒有區別。年薪制下獲得的收入和高管人員持股下分得的紅利有什么區別?在你買東西、存銀行時沒區別,但在理論意義上可就區別大了。雖然都是錢,但同樣的錢代表的經濟內涵不一樣。年薪制是雇傭的含義,拿的是薪水。期權和分紅拿的是利潤,把管理者的投入視為是資本構成的一部分。這個變化,我們稱之為管理要素的資本化。管理要素的資本化使管理者的利益和出資人利益進一步密切地結合到了一塊兒,管理理念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我們今天的改革中面臨的高管人員融資持股、管理者持股等,很可能是一種符合客觀規律的趨勢。
    管理股之后又有了技術股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表現出了強勁的國際競爭力。是什么因素支持了美國經濟的高增長?是技術要素。美國在此前30年中,在基礎研究領域中的投入“厚積薄發”,在高科技產業明顯處于壟斷地位。技術要素成為了在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與此同時,人們也開始承認,技術要素也應當視為是資本構成的一個部分,也應當參與利潤的分配。于是就有了“技術股”。同樣地,技術股也被稱為技術要素的資本化。
    管理與技術要素的資本化出現以后,企業支配權的構成、影響企業行為的企業利益構成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現在經濟學與管理學都承認,參與微觀經濟活動的最基本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土地、技術與管理五個方面。“三要素”變成了“五要素”。
    這個“五要素”的認識變化并非僅僅存在于西方的經濟理論中,而且已經實際地深入到了我們當前的發展與改革進程中。我們黨的“十六大”報告已經明確無誤地接受了管理、技術資本化的認識、提出要“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要“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如果說,新形勢下我們的改革中有什么創新,這種對管理要素、技術要素資本化趨勢的認同就是最大的創新之一。學習管理的各種技巧、方法,首先要把握管理思想的發展沿革,把握管理革命的前沿,把握我國企業管理制度變革的基本趨勢。我想這是很重要經濟界L京12~16C3管理科學陳淮20042004“三農”問題一直橫亙在我們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會學視野觀察之,是想讓具有鄉土情結的人“傾聽它的聲響”。本期論壇主要討論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必須進行體制改革、如何突破城鄉二元結構、尊重和依靠農民跳出歷史周期律、“組合競選”誰與之爭峰以及影響農民職業流動的因素。陸學藝教授認為,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必須打破“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體制格局。郭書田研究員認為,突破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必須在十四個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認為,應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尊重和依靠農民跳出歷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員認為,在村民自治中創造的“組合競選制”模式具有科學規范、公平合理、簡便易行等優點,值得推廣;同春芬博士則在全面評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中國農民職業流動的制度因素、社會因素和人力資本因素。本研究問卷是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陳崇林同志執行的。陳崇林同志還對數據進行了初步計算和分析。Fertility in China:How Much Has It Really Declined?
   Robert D.Retherford is Coordinator and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Minja Kim Choe is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Chen Jiajian is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Li Xiru is Director,Section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Population Divis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ui Hongyan is Deputy Director,Section of Population Census,Population Divis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陳淮,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作者:經濟界L京12~16C3管理科學陳淮20042004“三農”問題一直橫亙在我們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會學視野觀察之,是想讓具有鄉土情結的人“傾聽它的聲響”。本期論壇主要討論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必須進行體制改革、如何突破城鄉二元結構、尊重和依靠農民跳出歷史周期律、“組合競選”誰與之爭峰以及影響農民職業流動的因素。陸學藝教授認為,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必須打破“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體制格局。郭書田研究員認為,突破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必須在十四個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認為,應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尊重和依靠農民跳出歷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員認為,在村民自治中創造的“組合競選制”模式具有科學規范、公平合理、簡便易行等優點,值得推廣;同春芬博士則在全面評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中國農民職業流動的制度因素、社會因素和人力資本因素。本研究問卷是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陳崇林同志執行的。陳崇林同志還對數據進行了初步計算和分析。

網載 2013-09-10 21:37:41

[新一篇] 管理學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基于準實驗設計的現場研究

[舊一篇] 管理科學座談會舉行  朱róng@①基到會祝賀管理科學部成立并講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