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圖書館學的學科定位問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學科性質主要是由其研究對象決定的
    科學發展史證明,一門學科的性質是由其研究對象決定的。研究自然現象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現象的學科是“社會科學”,如此等等。
    在社會現象當中,研究政治現象的學科叫“政治學”,研究經濟現象的學科叫“經濟學”,研究文化現象的學科叫“文化學”,如此等等。
    在以社會機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當中,研究銀行的叫“銀行學”,研究監獄的叫“監獄學”,研究博物館的叫“博物館學”,研究圖書館的叫“圖書館學”,如此等等。
    這就是說,一門學科的性質取決于它的研究對象的性質,確切地說,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所具有的性質決定的,換言之,它的研究對象具有什么性質,這門學科就具有什么性質。
    圖書館學,顧名思義,是關于圖書館的學問,概括地說,它的研究對象就是圖書館(要稱之為“圖書館現象”也是可以的),或者說,它的邏輯起點就是圖書館。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圖書館(包括圖書館現象)自身沒有發生變化,那么,以圖書館為邏輯起點的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就不會發生變化;如果圖書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而且是根本性質上的變化,那么,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就必然隨之發生“質變”;如果圖書館雖然發生一些變化但卻沒有發生“質變”的話,那么,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就不可能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現在的問題是,圖書館到底有沒有發生“質變”呢?
        2 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沒有發生質變
    關于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問題,是圖書館學界長期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看法,有各種不同的表述,但是,這種現象并不等于說,圖書館學有各種各樣的研究對象,更不意味著圖書館學的學科屬性是飄忽不定的。
    筆者認為,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只能是一個,而不可能是兩個或更多個。之所以被人們表述為許多個,那只能表明大家的看法有許多個,而不能說明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有許多個。
    這就是說,研究對象本身是一回事,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表述則又是一回事。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因此,對同一個研究對象就會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看法。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個對象也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出現不同的表述。而且,任何事物本質的暴露也是有一個過程的,處于不同階段的事物,其本質的表象具有不同的形態。因此,不同時期或時代的人們對同一個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相同的。但這并不能說明我們的認識對象發生了本質變化,而只能說明我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即隨著事物本質的暴露程度以及我們對它的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而不斷深化。這一點是必須加以強調的。
      2.1 事物發生質變的三種方式
    辯證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從量變到質變是事物發展的三大普遍規律之一。事物由量變引起質變是通過“素變”、“度變”和“序變”三種方式實現的。
    2.1.1 素變
    這里的“素”,是指構成事物的各種要素。而“素變”,是“指通過對構成事物整體和系統的內在要素(因子)的變換和性質的改變,來影響事物整體性質和功能的變化,來實現事物的整體性質變化”。(注:夏暾.兩極論與中介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那么,構成圖書館的“要素”到底發生沒發生性質上的改變呢?回答是否定的,理由主要有四點。
    第一,藏書(文獻)。它的形態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歷了由原來的印刷型逐步擴展到縮微型、聲像型和機讀型(現在擴大到“網絡型”)的演變過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們再變也還是“文獻”,而且,迄今為止,文獻的基本功能并沒有因此而改變,或者說,雖然文獻的物質形態部分地改變了,但是從它們的整體和文獻的知識內容上看,卻沒有因此而發生“質變”。
    第二,人員(圖書館工作人員)。今天,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的狀況較之以往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圖書館工作中所處的地位和所担任的角色并沒有改變。他們永遠都不會改變自己為廣大讀者服務的“社會角色”,永遠都不會放棄自己為社會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天職”。
    第三,技術方法。圖書館技術的變化幅度是很大的,例如,從文獻采集、驗收、登記、整理、加工、存儲、傳遞、提供直到文獻信息的重組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咨詢服務等等環節上的技術(包括相關的儀器設備),都發生了大幅度的變化。但是,任何領域里的技術方法都是為了實現其基本功能服務的,它只能在提高生產效率上發揮積極作用,而不能決定生產的性質。即便將來圖書館全部使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不能因此改變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正如吳慰慈老師所說,技術是管理的手段,“但改變不了圖書情報機構的本質和屬性,也改變不了圖書館學情報學學科的性質。”(注:吳慰慈,張久珍.當代圖書館學情報學前沿探尋.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第四,館舍與設備。圖書館的館舍發生了“與時俱進”的顯著變化,從古代的藏書樓,到近現代的圖書館大樓,從封閉式館舍到開放式的閱覽大廳,從手工操作到自動控制,的確稱得上“鳥槍換炮,今非昔比”了。但是,館舍再變也改變不了它收藏、保存文獻以及提供閱讀場所的基本功能。
    至于“讀者”,我們不認為它是構成圖書館的基本要素(筆者已經發表了三篇文章(注:于鳴鏑.圖書館要素新說.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8(5))(注:于鳴鏑.再論讀者不是圖書館的構成要素.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5))(注:于鳴鏑.淺論圖書館的構成要素.江西圖書館學刊,2003(2))論述過,此處不再贅述),即便它發生了變化,也不過在水平上、范圍上等等方面有所提高和擴大而已,并未因此而動搖圖書館的基本性質。
    由此可見,圖書館雖然在其構成要素上發生了某些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還不是本質上的,或者說,還不屬于“質變”。構成圖書館的基本要素沒有發生“質變”,因此,一個必然的結論就是、也只能是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沒有改變。
    2.1.2 度變
    所謂“度”,就是指事物能夠保持某種特定質的量的界限”。(注:夏暾.兩極論與中介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恩格斯對事物的度曾經解釋說:“物理學的所謂常數,大部分不外是這樣一些關節點的名稱,在這些關節點上,運動的量的(變化)增加或減少會引起該物體的狀態的質的變化,所以,在這些關節點上,量就轉化為質。”(注:夏暾.兩極論與中介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在這里,恩格斯一連用了三個“關節點”,其實質指的就是所謂的“度”。意思是說,當事物的“量變”超過一定的“度”或超越了這個“關節點”時,就要發生性質上的變化即“質變”。
    那么,圖書館的“度”是否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了呢?沒有。
    已如前述,圖書館在許多方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所有這些變化都沒有導致圖書館在根本性質上的變化,變化雖大,但都沒過“度”——都沒有大過“關節點”,都沒有跨過“分界點”,都沒有超過“轉折點”,都沒有越過“臨界點”,都沒有突過“極限點”,都沒有跳過“質變點”。簡而言之,都沒有引起圖書館根本性質的“質變”。因為“質變,是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產生,是原有量變的終結和度位的被否定,又是新的量變的開始和新的度位的被肯定。”(注:夏暾.兩極論與中介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現實的情況是,圖書館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消亡”、圖書館沒有作為一個舊事物而被否定,也沒有被任何一個新的社會機構所替代。相反,它正向“更加輝煌”邁進。
    2.1.3 序變
    所謂“序變”,是“指構成事物的諸要素和諸系統的序列移位、要素重構型變換等結構方式的變化。序變會引起事物的整體性質和功能的變化,即序變會轉化成質變。就是說,即使在事物的要素成分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變更諸要素和諸系統的結構方式,將會引起事物的質變。”(注:夏暾.兩極論與中介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在這里,讓我舉一個例子。英文字dog(狗),和God(上帝),它們的構成要素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完全一樣(都是由DGO三個字母組合而成的),但是,由于這三個字母的順序發生了“移位”,或者說在結構方式上(彼此連接的關系上)發生了變化,結果就組合出了在形狀、讀音和意義上完全不同的兩個詞。
    因為,圖書館的構成要素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在序列位置上和結構方式上也沒有發生質的改變,所以,整個圖書館的性質理所當然地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2.2 圖書館沒有在三種方式上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由于圖書館在能夠引起它發生質變的三個方式上都沒有任何本質上的變化,也就是說,圖書館的構成要素在數量上沒有變更,在質量上沒有變異,在結構上沒有變形,簡而言之,沒有發生“素變”、“度變”和“序變”,因此,圖書館這個社會機構的性質當然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3 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沒有發生質變
    事物性質的改變是通過三個方面的改變來實現的:第一,由于“素變”而引起了質變;第二,由于“度變”而引起了質變;第三,由“序變”而引起了質變。
    以上,我們從“素”、“度”和“序”三個方面分析了圖書館的現狀,得出的結論是,圖書館在這三個方面都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因此,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就是、也只能是:圖書館沒有發生質變。
    圖書館的本質屬性沒有發生質變,這就決定了以圖書館為邏輯起點的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沒有發生根本性質上的變化。
      3.1 圖書館學的學科屬性不是飄忽不定的
    人們對圖書館學學科性質的認識處于不斷的摸索之中。以我國為例,1991年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圖書館學劃歸“文學類”的門下;而1991年到1996年期間,則把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并列歸入“理學”門類,后來又出現了建議把它再度回歸為“文學類”的意見;到1996年10月至今,決定把文獻信息管理定為“一級學科”,而圖書館學、情報學和檔案學并列為它的二級學科:。
    這種變化,只能反映了人們對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認識,還處于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之中。認識上的飄忽不定并不等于事物本身的飄忽不定,事物本身的性質是它固有的,不能“朝三暮四”,人們的認識則是不斷加深的。
      3.2 不能盲目夸大圖書館學的應用范圍
    程亞男研究館員指出:“尋求新的研究內容是學科發展的需要。圖書館學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出于為經濟服務的緊迫感,作出一些‘換位’和‘越位’的思考本無可厚非,但不宜盲目地擴大本學科的應用范圍。筆者認為,夸大本學科的應用范圍是學科危險的一種信號。每門學科都希望自己的應用面盡可能寬一些,于是就自覺不自覺地將應用范圍擴大到其他的學科,致使兩門學科的應用面出現交叉,而這其中又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結果,公眾被攪得無所適從,不僅對學科喪失了信心,也使學科聲譽受到影響。”(注:程亞男.書海聽濤.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這一段話是非常中肯的,筆者是完全同意的。
    現在存在一種傾向,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學幾乎是“無所不包”的,把圖書館學系更名為“信息管理系”就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問題在于,圖書館能把所有信息全部管起來嗎?盡管全部科學里的6000~8000多個學科都有自己的文獻,而且在圖書館里都可以找到它們,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圖書館學要研究“一切”信息。
    請注意,這里講的是圖書館學的“研究內容”,而不是它的“研究對象”。據我的理解,一門學科的研究內容并非只有一個,而是有許多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更新、豐富的。但是,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卻只能是一個,而不可能是兩個或更多個,盡管對這個研究對象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表述。所以,程亞男認為,“尋求新的研究內容是學科發展的需要”。在我看來,決不能把這句話換成“尋求新的研究對象是學科發展的需要”,絕對不能這樣說。
    既然研究對象的性質不能是“飄忽不定”的,那么,這就決定了這門學科的性質也是不能“飄忽不定”的。
    這就是本文得圖書館學研究長春2~4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于鳴20042004文章從“素變”、“度變”和“序變”三個方面對圖書館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圖書館沒有發生質變,因而以圖書館為邏輯起點的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沒有發生質變。圖書館/圖書館學/學科性質/學科定位
    Library/library science/disciplinary nature/disciplinary position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MA Fei-cheng, JIANG Ting-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The paper analyses the library from three respects(element,degree,order)and reaches a conclusion:the nature of library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result that quality of discipline of library science does not change too.于鳴鏑,大連輕工業學院圖書館 作者:圖書館學研究長春2~4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于鳴20042004文章從“素變”、“度變”和“序變”三個方面對圖書館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圖書館沒有發生質變,因而以圖書館為邏輯起點的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沒有發生質變。圖書館/圖書館學/學科性質/學科定位
    Library/library science/disciplinary nature/disciplinary position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網載 2013-09-10 21:39:12

[新一篇] 試論國家安全學的對象、任務和學科性質

[舊一篇] 試論地役權制度的存在價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