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本事件”引發的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594(2004)05-0095-03
        一、違法與依法
    根據目前一些新聞報導,鐵本鋼鐵有限公司停工的原因,是公司法人代表戴國芳從2002年5月以來,先后成立7家公司,把項目化整為零,拆分22個項目向有關部門報批。違法占用土地6541畝(其中耕地4585畝,含基本農田1200畝)。公司通過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騙取6家金融機構貸款43億多。但對戴國芳的拘留,到目前所有報導都沒有涉及到以上三項罪行,只是說因為過去老廠的偷稅漏稅。那么是否可以這樣認為,鐵本鋼鐵廠每一個項目的立項、征地、銀行貸款,都符合現行法律規定,沒有違犯中央授予地方政府的權限,只是中央認為,鐵本鋼鐵廠的建設總體規模、銀行貸款額度、征地的總量不符合中央壓縮鋼鐵行業的投資擴張和保護基本農田的政策。作為一個企業來講,在投資時只要地方政府批準就是合法的,在兩年前不可能預料到中央政策的出臺。現在勒令停工,其損失有誰負責。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講,如果鐵本叫停,將損失50多億元,其中僅土建損失1.14億元,設備購置損失3.82億元,違約索賠8.49億元,共計13.45億元。建一座高爐要花1億多元,共建六座高爐,就6億多元,其中現有兩座高爐已建成,半年不用就要報廢。至于100多支施工隊、10000多名施工大軍,停工和租賃設備的損失,9000多畝土地上約9000多農民的損失,還不能精確計算,僅常州就要補償農民的“善后款”達3.58億元之多,以及工廠建成后許諾一些農民進廠工作的諾言,也化為泡影。所有以上這些損失應由誰負担。
        二、競爭與壟斷
    鐵本事件涉及到競爭和壟斷的問題。一些民營企業為什么熱衷于向鋼鐵業投資,因為鋼材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按照市場規律這種做法沒有什么可非議的,哪個行業價格上漲,資本就涌入哪個行業,一旦生產擴大,產品增加,供過于求,價格就會下跌,一些資本就會退出,這就是馬克思的平均利潤理論和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這些退出的資本,都是一些在技術水平和設備、產品質量和功能、成本和價格、經營和管理等方面處于劣勢的企業,這正符合優勝劣汰規律,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在市場條件下如何運用競爭規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課題。現在是宏觀調控使一些民營企業新建廠停工,而國有幾個大的鋼廠擴建照常進行,這無形中鞏固了國營企業的壟斷地位。這里就提出一個問題,沒有重復建設能沖破壟斷嗎?問題是在進行宏觀調控時如何處理競爭和重復建設的問題,沒有重復建設就不會有后來居上,就不能進行優勝劣汰;沒有競爭,只能維持現狀,就會限制發展;允許重復建設,就會出現社會財富浪費。那么,由限制發展所受到的損失和重復建設所受到損失,二者的利弊應如何評價和如何選擇,是值得深思的。我國的彩電經過重復建設,市場選擇,最后成為電視產量大國。這里是否存在一個以犧牲重復建設為代價換取競爭來發展經濟的規律。如果這是一個規律,二者交易成本如何計算,交易費用由誰來承担,是國家還是企業,或者二者共同負担。我國現實情況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主要是政府所為,付出了代價而沒有獲得經濟發展的效益。針對這種狀況,不應只是制止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而應禁止政府的投資行為,才能使這一規律發揮作用。
        三、事先調節與事后調控
    由于供過于求,會出現生產過剩,造成社會財富浪費,這正是市場經濟的消極作用的一面。為了減少這種損失,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政府如何進行宏觀調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要分兩步走,即事先調節和事后調控。事先調節是指國民經濟在還沒有出現大的不平衡之前,出臺一些政策預防出現不平衡。這些政策主要是經濟手段,并輔之以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如銀行儲備金率、利息率、公開市場業務以及財政、稅收政策等。行政手段即審批制度。國家主要依靠經濟政策來引導國民經濟的走向,以經濟利益驅使企業自覺地沿著國家制定的航向發展。
    政府要制定這些政策,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真實掌握一些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大行業的基本情況,了解它們的生產狀況和市場上的需求;二是要有前瞻性,了解未來市場的需求;三是除了發布預測信息外,主要靠經濟手段,預防投資過熱的現象出現。如鐵本事件,如果早已預見到鋼鐵業會出現投資過熱,就不僅提高銀行儲備金的比例,還應規定貸款企業資本結構指標的硬性規定。在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為了防止銀行呆賬和投資過熱,當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超過負債率50%時要貸款,如果沒有企業外的法人和政府担保,銀行是不進行放貸的。而鐵本自有資金只有3億元,已向銀行貸款43.3億元,負債率高達1330%,遠遠超過今年4月27日國務院發出提高鋼鐵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由25%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的通知。國家這一決定如果在貸款之前發出,銀行又能嚴格執行,可能對鋼鐵投資熱起到一定遏制作用。其實去年鋼鐵業固定資產投資己達1427億元,同比增長96.6%;今年第一季度又完成投資334.9億元,同比增長107.2%。鋼鐵投資熱的信息早已發出,但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相對滯后和不夠有力,最后才不得不采取嚴厲的宏觀調控手段。在大量資本已經投下之后,一律停工所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事后宏觀調控主要指已經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或者局部經濟過熱,政府應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形勢進一步發展。一是應先分析引起某一行業投資過熱的原因,才能做到釜底抽薪,而不是揚湯止沸。如目前鋼鐵業投資過熱,它是由房地產、基礎建設、汽車制造業等對鋼鐵的需求引起的,不設法壓縮這些行業的投資,不僅鋼鐵行業的投資壓縮不下來,價格也難以回落。目前寶鋼、武鋼、中鋁等大型國有企業的擴張和投資計劃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擴建還在繼續進行。二是不要一刀切,應區別對待。目前一些新建鋼鐵企業停工了,而這些企業主要是民間資本投資,在這些停工企業中有沒有先進技術的企業,有沒有社會所需要的極缺產品的企業,如果有,就應區別對待。這些在建企業進度也不同,有的可能剛開工,有的即將建成投產,對后一類企業應該讓它完工投產,否則損失太大了。三是在采取一律停工的行政措施時,國有民有、大企業小企業應一視同仁,不應國有大企業的擴建照常進行,民有小企業一律停工,這會造成不平等,不能享受同等國民待遇。四是這種宏觀調控所造成的損失國家應當合理賠償,如美國限制糧食播種面積,都由政府來補償。鐵本鋼鐵廠的立項、興建如果沒有違規、都是由當地政府批準的,其停工損失政府應予以合理補償。其道理很簡單,如果鐵本公司不是民營企業而是外資企業,貸款也是外國銀行,興建都是合法的,國家勒令停工,其損失肯定由國家負責。
    事先調節是第一道防火墻,應防患于未然,經濟不要大起大落,避免造成大的經濟損失。事后調控是采取果斷措施,是滅火墻,硬性規定,但應盡量做到軟著陸,避免大起大落所造成的損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控與計劃經濟下行政調控的不同,一般應通過經濟手段,盡力依靠市場機制來進行調節。盡量早建防火墻,少建滅火墻,因滅火是急剎車,所造成的損失太大,應權衡經濟所獲得的收益與受損失的關系。
        四、中央與地方、企業的博弈
    我國經過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社會利益主體發生了變化,特別在1994年實行中央與地方的分稅制后,地方的利益凸現出來。近幾年來民營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已經與國有經濟可以分庭抗禮。在這樣經濟環境下,存在著代表三個利益的投資主體,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營企業。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只增長12.1%,而地方項目投資卻增長高過64.9%。全部民營經濟,從1995-2002年,年均投資增長18.8%,分別高于全社會投資1.5倍、國有投資2.1倍、外商投資1.9倍。民營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例,由1994年的31.85%上升至2002年的48.25%,再加上外商投資,私營經濟投資已超過社會總投資一半以上。
    這樣的投資格局已表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中央政府是考慮全局的利益,地方政府是考慮地方的利益,民營經濟是考慮民營企業的利益。在這種利益驅動下,會形成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聯合起來對抗中央政府,對抗國家的壟斷。鐵本事件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鐵本鋼鐵廠的立項,開始只計劃在老廠擴建。后經市里領導動員才到江邊建新廠。新廠從籌劃到設計的6個月間,其立項規模經過反復調整,從年產200萬噸,到400萬噸,再到600萬噸,最后形成840萬噸,是原計劃的四倍多。常州市為什么要讓民營企業家到長江邊上這塊風水寶地把鋼廠建這么大。一是要促進常州的發展。常州素有“八邑名都,中吳要輔”的美譽,向來以“蘇錫常”并稱。而現在連南通、徐州的國內生產總值都超過常州。在新千年江蘇“三圈四市”的城市發展戰略中,未來建設的四個特大型城市中都沒有常州,這不能不使常州的黨政領導者著急。二是利用常州僅有的不足10公里的長江沿岸做文章,設立新北區,作為常州沿江開發的“主戰場”,要引進“產出比大、關聯度大、帶動性大的項目”,以便使2005年區內GDP達到180億元,財政收入33億元,固定投資累計完成430億元。因此才幫助鐵本項目越做越大,慷慨解囊拿出6000畝地。
    因為鐵本建設項目由地方政府支持,一切立項都由政府有關部門協商策劃,鐵本只提供材料。最后決定將其拆分為22個項目,使每一個公司立項合法化。國家規定,當地政府有權審批合資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鐵本3個鋼鐵廠的注冊資本均為2980萬美元。常州兩個大項目和鎮江揚中硅鋼系統項目,在2003年4月至11月被江蘇省發改委批準。江蘇省國土廳規定,單個項目的土地審批權不超過600畝,鐵本每個子項目申請的土地都不超過這個規定,一共形成14個土地報批申請,在市里要求下一天就批復了。鐵本代表講,開始想在新廠對面揚中市一個小島上投資1.5億元建一個碼頭加料廠,用地100畝,最初揚中不批準。后來投資增長到8.5億美元,建硅鋼系統兩個廠,揚中市才不顧農民反對,“大方”地劃批了3000畝土地。銀行對鐵本的貸款也得到地方政府的推動。在2003年10月,常州市主要領導在主持召開的金融工作會上講:“希望金融機構能……集中資金投向市場競爭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和對地方經濟促進意義大的基礎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常州經濟的扶持力度,實現金融機構與地方經濟雙贏。”其實這些銀行心中很清楚,鐵本以流動資金名義巨額貸款,是用于江邊的基建,但他們相信,只要新廠在今年6月投產,按期付息還貸有保證的,大家都愿向鐵本貸款。
    鐵本事件提出一個問題:地方政府的職能如何定位。為什么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地方政府積極用國有資金立項目、建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政府積極用民營資本立項目、建企業,是什么原因?不給地方政府的功能以明確定位,不改變地方政府的“政績”評價標準,宏觀調控只是治標,不是治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民營企業的理論探討哈爾濱95~97F10國民經濟管理何偉20042004近期黨中央和國務院,為了控制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過快,遏制局部經濟過熱,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宏觀調控的力度。對“鐵本事件”的處理,是貫徹中央方針的一個突出典型,一些行業的投資因此初步得到控制,鋼材價格有所回落,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同時,鐵本事件還提出了一些重要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鐵本事件/宏觀調控/事先調節/事后調控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積極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得到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資助。高啟杰李Entering a new stage:China’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Jiang Xiaojuan
   (Graduate School,CASS)何偉,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院,北京 100872
    何偉(1926-),男,河北趙縣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從事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 作者:理論探討哈爾濱95~97F10國民經濟管理何偉20042004近期黨中央和國務院,為了控制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過快,遏制局部經濟過熱,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宏觀調控的力度。對“鐵本事件”的處理,是貫徹中央方針的一個突出典型,一些行業的投資因此初步得到控制,鋼材價格有所回落,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同時,鐵本事件還提出了一些重要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鐵本事件/宏觀調控/事先調節/事后調控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積極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得到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資助。高啟杰

網載 2013-09-10 21:40:51

[新一篇] “重建”、“構建”及其它  --關于人文精神的題外話

[舊一篇] “長篇熱”帶來的豐收——1998、1999長篇小說創作漫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