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困難與前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特點
  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盟十國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稱《協議》),并于2003年7月1日生效。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區域化進程自此進入快車道。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全面經濟合作的前瞻性目標。《協議》的目標不局限于在區內削減或免除關稅。正如協議文本指出的,“本協議的目標是:加強和增進各締約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貨物和服務貿易,逐步實現貨物與服務貿易自由化,并創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資機制。”(注:許寧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紅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頁。)這一目標模式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模式基本一致。
  2.貫徹WTO的基本原則,但在區域內成員國的待遇方面超越了WTO的水平。《協議》第九條規定,中國自本協議簽字之日(不是生效之日)起,應給予所有非WTO成員的東盟成員國符合WTO規則和規定的最惠國待遇。
  3.對目標的實現采取分步推進的做法。比如在貨物貿易自由化方面,將所涉及的貨物貿易分為三類,即早期收獲產品、正常類產品與敏感類產品。將絕大多數農產品與初級產品列為早期收獲類產品,這類產品的貿易將最先開放。而農產品的開放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卻是最難取得一致的問題之一。
  4.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實現貿易自由化制定不同的時間表。在規定中國與東盟老成員六國和東盟新成員四國實現自由貿易的時間時加以區別對待,前者為十年,后者為十五年,并為此建立了談判機制。
  5.目前尚未形成爭端解決機制,完全需要由各方協商解決爭端。所以,能否有效解決爭端將對能否順利建立自由貿易區產生重大的影響。
  可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所期待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基本上屬于共同市場這種比關稅同盟更高級的形式。這種名稱與實質目標的不一致反映了這一區域經濟組織建立時目標與條件上的差距,而這種差距的存在也就成為了實現目標的現實困難。
    中國—東盟自貿區面臨的現實困難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過程中將面臨一些現實的困難。
    1.區內市場容量問題
  市場容量是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最基本條件,但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市場總容量比較有限。2001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雙邊貿易額為416億美元,僅略高于中韓雙邊貿易額。也就是說,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是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能為東盟國家提供的市場空間并不大。與此同時,東盟國家能為中國提供的市場空間也很有限。阿蘭·M·魯格曼指出,在存在經濟區域集團的情況下,區內市場小必然引起成員國跨區域銷售(注:〔英國〕阿蘭·M·魯格曼:《全球化的終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版,第12頁。)。所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市場容量有限肯定會削弱集團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經濟發展水平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問題
  經濟發展水平既決定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又決定一國與外國經濟聯系空間的大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中國經濟雖尚不夠發達,但由于是大國,對世界經濟及區域經濟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雖然屬于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但由于其經濟規模很小,在這方面的影響很有限,而其他國家的影響力就更小了。這是該區域組織先天不足的地方。
    3.經濟結構問題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經濟結構的雷同是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又一重大障礙。這些國家有的屬于新興工業化國家,有的屬于剛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國家,產品都以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中國向東盟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家電產品,從東盟進口的產品主要是橡膠和石油化工產品。而服裝、紡織品、機電產品、農產品等卻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競爭性產品。這種經濟結構上的同構性特點影響著相互貿易額的增長。
  經濟同構性的優點在于受不對稱沖擊較小,但這一優點僅在建立統一貨幣方面具有優勢,在建立一般的自由貿易與投資區上,卻由于互補性差而成為劣勢。
    4.早期收獲的效果有限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實施早期收獲產品制度的目標是使農產品的關稅在協議達成之后逐漸削減或取消。根據《協議》的規定,除非締約方在本協議附件一的例外清單中將其排除,早期收獲的產品范圍應包括:活動物、肉及食用雜碎、魚、乳品、其他動物產品、活樹、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堅果(注:許寧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第211頁。)。
  根據歐盟的經驗,農產品問題是建立區域集團的難題。歐盟在這方面實施了共同農業政策。目前,歐盟正由于農業開支過大而背負著沉重的財政負担,并出現成員國利益分配不公的問題,即為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承担較多財政義務的國家并沒有從該政策中得到相應的利益。
  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卻將農產品市場開放作為建立自由貿易區最先實現的成果。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刊載文章認為,這是中國照顧東盟方面農產品出口較多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拉拢東盟的明確戰略(注:許寧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第296頁。)。筆者也認為這其實是中國向東盟,特別是東盟四個新成員國做出的利益讓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農業是受到沖擊較嚴重的一個部門,而為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做出一些利益讓渡是可行的。但當農產品自由貿易的吸引力逐步弱化的時候,它在對東盟相關國家的經濟區域化積極性方面的激勵作用也將弱化。
    5.南中國海主權問題
  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長期以來存在著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爭端。中國希望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區密切與東盟的經濟聯系,避免雙方在有領土爭端的南中國海地區發生公開沖突。中國對此采取的原則是“主權歸我,擱置爭端,共同開發”。但是主權是獨立國家最主要的政治問題,在東盟國家看來,這個原則并不是那么“順理成章”,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較大的阻力。
    6.日韓的挑戰
  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領先于東亞其他國家,與東盟諸國形成較大的發展梯度差距。日本曾經是東亞經濟發展“雁行模式”的領頭雁,近十年來經濟雖一直處在衰退階段,但其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卻一直很穩固。韓國是有資格進入國際“富人俱樂部”的經濟發達國家,雖然遭受東亞金融危機的沖擊較大,但在危機后復蘇迅速,目前仍是世界為數不多的幾個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國家之一。在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構想中,日本和韓國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且兩國都希望從東亞經濟一體化中得到相應的利益。中國與東盟十國簽訂一體化的協議后,日本更是急不可耐地與東盟的最主要國家之一新加坡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所以,日本和韓國將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形成嚴峻的挑戰。
    7.中國與東盟在文化上的差異
  東盟國家雖能接受華人文化,但中國與東盟諸國的主要文化差距還在于民主觀念與法律意識方面。如新加坡是全世界法制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而中國的法制建設卻剛剛起步,傳統的人治與官本位的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這不僅會使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法律體制上出現嚴重沖突,還會產生在自由貿易區協議的法律框架內的沖突。自由貿易區作為一個協調機制,如果不能解決這方面的沖突,將難以有效運行。
    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有利條件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占有亞洲經濟區域化的先機
  魯格曼認為,在目前的世界經濟發展中,“新區域主義”及其作用在凸顯,并正在逐步取代國際經濟貿易中的雙邊主義。因此,魯格曼斷言:雖然存在著一些推動全球化的經濟力量,但是區域化比全球化的意義更大。因此,他認為在國際經濟關系的處理上,應該“思維區域化,行動本地化,忘掉全球化”(注:〔英國〕阿蘭·M·魯格曼:《全球化的終結》,第32頁。)。
  雖然目前區域化比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更明顯,發展的速度也更快,但亞洲區域化的進程要相對落后得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論壇缺乏進展。1998年馬來西亞會議的失敗和1999年9月在新西蘭以技術為主題的論壇,都缺乏對自由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承諾。亞洲經濟區域化組織中發展最快的是東盟。這就為中國—東盟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提供了空間。中國和東盟各國應該很好地利用這個先機,迅速建立和鞏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符合東盟各國的愿望
  經濟利益將成為促進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的強大動力。東盟國家希望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區從中國蒸蒸日上的經濟發展中獲益。東盟秘書長魯道夫·塞維里諾說,該地區別無選擇,只能加強同大近鄰的經濟聯系。他說:“要么避開中國,要么更密切地與它接觸。盡管一些行業會受到影響,但自由貿易對中國和東盟的整體影響將是有利的。”(注:〔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轉引自《中國經濟導報》2002年11月12日。)
    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有效途徑
  解決好中國—東盟國家經濟依存度小的問題、有效發揮各國的經濟優勢是順利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有效途徑。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能否順利建成并健康發展取決于區域集團建立后貿易與投資能否較快增長。中國和東盟的經濟依存度小是因為貿易結構和基本競爭本質上存在廣泛相似性。要消除這一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障礙,中國和東盟各國都應積極利用各自經濟的協同作用和相對優勢來創造互補性。
  在貨物貿易方面,既要重視發展區內貿易,更要重視發展區外貿易。例如,新加坡企業有長期國際市場營銷經驗和渠道,愿意經銷中國商品,新加坡政府也表示愿意成為中國的對外窗口。中國有生產商品的巨大能力,應充分利用新加坡是國際貿易中心這個優越條件,通過與新加坡企業的合作,將中國產品帶入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在服務貿易方面,如咨詢、金融、教育、旅游、電子商務、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城市規劃等,由于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階段,所以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東盟國家有較豐富的服務貿易人才,可以擴展在中國的服務貿易空間,既可從中受益,又可以促進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
  在工業制造業投資方面,中國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特別是機器制造、輕工產品、家用電器方面有過剩的生產能力,可以向東盟國家的一些較不發達地區轉移。而東盟也可以增加對中國在森林、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中國生產低技術產品有工業基地作為基礎,可以自己的相對優勢與東盟國家進行勞動力分工,雙方都將從中受益。在這方面提高雙方經濟聯系的潛力和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會加強雙方的競爭力,從而能吸引外資到本地區投資。
當代亞太京26~29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汪威毅20032003本文分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特點和面臨的困難,提出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思路。本文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汪威毅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經貿系教授 作者:當代亞太京26~29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汪威毅20032003本文分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特點和面臨的困難,提出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思路。本文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網載 2013-09-10 21:44:00

[新一篇] 建安詩歌與《詩經》

[舊一篇] 建立中國自己的近代史話語體系  ——許蘇民教授訪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