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兩地文化的差異及互補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上海三聯書店總編輯 陳保平)
  作為現代都市,香港與上海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由于地域、人員構成、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兩地在文化上的差異也是明顯的。了解差異,加強互補,攜手推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華文共同市場的建立,是滬港兩地文化出版界共同的任務。我這里談點粗的認識,供各位參考。
  香港與上海都曾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所不同的是,香港長期以來受英國一國統治,英國的殖民行政體制。英資壟斷財團享有的某些特權、以及帶有奴化性質的教育、文化,對香港的影響是頗大的。從那些來香港的傳教士的著作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從不隱瞞自己強烈的西方優越感,他們認為西方文化和安格魯撒克遜比亞洲(指中國)文化與民族要優越,所以他們一方面認為自己肩負著向東方傳播文明的使命,一方面又自覺不自覺地實行著殖民政府壓制本土文化生長的職能,使得中國文化在香港這塊土地上,相當長一段時間來顯得零敲碎打,難以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文化圈。而上海的通商口岸制度就有所不同,租界的最高權力雖由外國人掌握,但日常事物的實際管理大多還由中國人把握。我們可以從二、三十年代的許多作品中發現,是中國人自己在通商口岸的環境中建設了“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化社區”,更培養出了一種“獨特有力的上海文化”,它造就了“在現代社會感到自如但又了解中國傳統”的下一代如王安、貝聿銘、馬友友等等杰出人物便是代表。
  上海的這種文化特色是建立在大工業生產和商品經濟基礎上的,雖然它當年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系統是畸形的、扭曲的、很不徹底的,但它畢竟是中國式的,是以整個中國文化為背景,在中國土地上的一種新的文明和文化。上海近代最重要的社會政治制度是租界制度,當年上海的大部分歷史是在“三家二方”的特殊格局中演變發展的。由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家分轄的上海,成為中西二方兩種文化沖突融合的交匯點和大熔爐,并構成了近代中國供各種主義、流派、組織和人材表演的得天獨厚的大舞臺。上海這個對不同文化具有大熔爐和加速器功能的傳統,至今仍影響著上海新文化的發展。本來,香港似也是具備這個大熔爐的條件的,為什么在文化的格局、主體性和特色上并未形成氣候,我想這可能一則與殖民文化在相當長時間內占有主導地位有關,二則與香港以商業、轉口貿易為主,商業性太重,文化市場規模不大有關。文化人很難在商業氛圍過濃的環境下有施展余地。這就是香港能成為世界著名的商業中心而難以成為文化中心的原因。當然,隨著近年來香港文化的發展和97后與大陸文化市場的進一步融合,它或許能成為新的文化中心。因為作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它與世界交流的絕不僅僅是商品貨物,它必然也會成為各種文化思想輸入的前沿陣地,交往、通訊的中心功能,這些正是工商業大都市往往也是文化中心隱蔽的優勢。
  上海昔日的繁華,經過一段時期的沉寂,進入廿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重新向世界靠拢,朝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邁進。但是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與以政治為中心的背景,使得文化一度陷入蕭條、單一、無藝術、無趣味的境地,這與建設現代都市的形象極不相適應。要接上上海都市的文化這一斷層,既需要對歷史的回顧、總結、挖掘、整理,繼承好的傳統,也需要對異域都市文化的學習、借鑒。這期間,香港的都市文化對上海文化的繁榮是起過積極作用的,從流行歌曲、通俗小說、武俠作品、電視連續劇到服飾、廣告、娛樂設施、形象設計等,都為上海較快地跟上世界潮流起過推動作用。
  今日的香港,是著名的國際金融、貿易、輕工業、航運、旅游、信息中心,它同170多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有8種產品的出口值或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一。這個經濟實力足以證明香港作為國際性現代都市的地位,而伴隨它發展的文化也充分顯示了都市文化的特點:它的多樣性、快節奏、娛樂性、形式感、重包裝等,確實比上海來得成熟、完善。比如,在上海,像瓊瑤、梁鳳儀類似的真正暢銷的通俗小說作者幾乎沒有,像張學友,譚詠麟那樣能風靡大陸和華人圈的歌手也很少,這可能與都市文化的發展、都市生活本身的豐富程度以及經濟實力都有關。
  而上海人在尋找昔日繁華時,叫喊得最響的大概莫過于“海派”文化的特點,所謂“海派”文化,原義是指與“京派”不同的藝術流派。從19世紀下半葉起,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社會變遷中,作為政治中心的北京和首屈一指的新興經濟中心上海,雙峰對立,南北對峙,更確切地說,是傳統文化中心北京的正統地位,受到一種新興的城市文化的挑戰。北京文化不僅早已有之,而且正超過了地域的概念,是大一統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國粹。京劇被尊為國劇即是一例。新興的上海文化,不僅打破了這種大一統,并且輸入了一種異質文化,提供了一種新的參照,而在天今,“海派”文化更多的是被描述為一種“市民文化”,其主要成份和功能,即圍繞市民閑暇生活的文化(家庭、婚戀、消費、飲食等等)和娛樂文化。這與香港的都市文化是相通的。但“海派文化”就其涉及的面來看,它顯然不僅僅是指閑暇文化和娛樂文化,它還包括諸多新興的藝術樣式,如學堂樂曲、西洋音樂、電影、話劇等。上海過去不僅是中國最有影響的交響樂、電影和話劇基地。也是新興的油畫、雕塑、版畫、水彩畫的基地。也就是說,“海派”文化應包括“俗文化”和“雅文化”兩大類,“海派”只是指它具有吸收外來文化,融合新質,創造新的都市文化的特性,市民文化不只是閑暇、消遣類的,而應有更高層次的審美、品味、鑒賞的特性。這對造就現代國際大都市的市民素質是重要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培養更多的會欣賞交響樂、向往博物館的新一代市民,而不要一說“市民文化”就誤解為就是“武打片”、“言情小說”之類,(當然,這也是少不了的。)這一點,對香港、上海都值得思考。
  滬港兩地文化出版業的互補工作實際上一直在進行中。上海的優勢是擁有較豐富的華文出版資源和較強的作者隊伍;香港的優勢在于編輯設計制作技術的進步,這些各自的優勢通過互相吸收與結合,就可帶動兩地和整體華文出版物的進步,拉近各地市場的差距,并且打向海外市場。
  從比較功利的觀點看,我以為眼前應加強兩地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的互相了解,香港既然馬上將回歸成為中國的行政特區,年青一代的香港居民,自然要對近代中國歷史的成長過程、中國傳統的文化、以及中國近期政治的變遷,都要有基本及正確的認識。而上海,包括中國其它地區的年青一代對香港的了解也是不夠的,甚至有誤解的。應通過更多的出版物使兩地青年都更深切了解香港與中國內地在歷史、文化、經濟以及政治方面的聯系,了解香港在歷史上一直對中國經濟發展有所貢獻,了解中國過去在維持香港地區的安定繁榮的重要性,從而關注兩地最新的發展情況,并嘗試去了解香港、上海對中國的現代化所能作出的新貢獻。這對維持香港地區未來的穩定繁榮,對滬港兩地通過溝通、合作產生新的合力,推動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編輯學刊滬12-13G0文化研究陳保平19961996 作者:編輯學刊滬12-13G0文化研究陳保平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46:08

[新一篇] 沒有方法的實用主義

[舊一篇] 河北民間歌舞探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