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庫”為模式辦好社會科學院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C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054(2003)03-0018-09
  在我國社會科學五大研究系統中,社會科學院系統(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30個省、市、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和15個中心城市社會科學院),是全國社會科學研究的骨干力量。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好社會科學院,“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各社會科學院當前努力探尋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在考察國外思想庫的模式和特點的基礎上,就如何辦好社會科學院問題進行探討。
      一、“思想庫”的類別、作用和特點
  1.思想庫的類別和作用
  關于“思想庫”(Think Tank)的界定,學術界目前有不同解釋。一種觀點認為,“思想庫”是一種專門為決策機構或決策者服務的高層的咨詢性質的綜合性研究機構。[1]另一種觀點認為,“思想庫”是以政策研究為核心、以影響政府公共政策選擇為目的、非營利的、獨立的研究機構。[2][6]二者分歧的焦點是:政府部門的政策研究機構是否屬于“思想庫”。
  世界發達國家都有一些十分著名的思想庫。如,美國的蘭德公司、日本的綜合研究開發機構、英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德國的經濟研究所,等等。日本的綜合研究開發機構(NRA)最近對世界上的思想庫進行了分類,將它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315家思想庫分為獨立類、非政府組織類、大學附屬類、準政府類、政府類等類型。其中,獨立類、非政府組織類、大學附屬類思想庫占大多數。而從規模看,這315家思想庫大多在200人以下,超過200人的大型思想庫很少。[3]
  美國是世界上思想庫最為發達的國家,大大小小的思想庫有數千家,其中比較活躍、對公共決策有較大影響的思想庫約有300余家。[4]一些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美國思想庫進行了分類。從組織屬性看,可分為四類:一是官方思想庫,直接隸屬于政府,如總統科學咨詢委員會、國會研究部;二是半官方思想庫,受政府資助但不直接隸屬于政府和政黨,如蘭德公司;三是民間思想庫,由私人和民間團體創立,如企業研究所;四是大學的思想庫,由大學在其他機構和團體的協作下設立,如斯坦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5]從資金來源看,可分為政府資助型和民間資助型兩大類:最著名的政府資助型思想庫是蘭德公司;大多數美國思想庫是民間資助型的,如布魯金斯學會、傳統基金會。從規模看,思想庫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大多數思想庫為小型政策研究機構,一般只有20~30人;中型思想庫一般有50~100人;大型思想庫人員在200~1000人之間。[6]
  美國思想庫在美國公共政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7]一是生產思想。思想庫不僅研究提出新的政策思想,而且長期反復地倡導其政策主張,以至有的思想庫宣稱對下屆政府的影響大于對現政府的影響。如,布什上臺之前,傳統基金會、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保守派的思想庫早已為建設導彈防御系統大造聲勢,還炮制出了“流氓國家”、導彈威脅等論調。二是提供政策設計。美國思想庫大多會在總統就任前后公布其政策思想方案,以對新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如進步政策研究所1990年代初提出的《變革方案》則被克林頓政府奉為圭臬。三是引導社會思潮。美國媒體在進行新聞報導和評論時通常需要借助思想庫的研究成果,而思想庫正是通過媒體形成了影響決策的社會氛圍。思想庫憑借其對某些領域的深入研究,對社會思潮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引導作用。四是聚集人才。思想庫既是政策研究人才和決策者的培養者,也是網絡社會各個階層的精英的“俱樂部”,同時充當人才的“中轉站”:既為前政府官員提供容身之處,又為新政府輸送干部。如美國的對外關系委員會幾乎囊括了美國相關領域的精英;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在傳統基金會里“韜光養晦”。這反映出思想庫在華府的獨特地位。
  2.思想庫的體制與機制特點
  由于受本國歷史傳統、國家體制和決策機制的影響,各國思想庫的類型和特點不盡相同,但它們在運作上則基本上是相同的。從思想庫發展最成熟的美國情況看,美國的思想庫在體制和機制上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6][8]
  ——獨立和非營利性。美國的思想庫,無論是政府部門資助成立的,還是財團富豪出資建立的,抑或是社會知名人士倡議設立的,都是獨立的法人研究實體。思想庫雖然以“公司”、“研究所”、“學會”、“中心”等命名,以現代企業方式管理和運行,但它們是社會公共資產,只有出資者,不設股份和股東,不以贏利為目的,其財務政策是收支平衡。思想庫的最高決策機構為理事會,一般由大財團的經理董事、知名學者和律師等組成。
  ——研究工作的現實性和政治性。思想庫一般不以學術問題研究、學科建設為己任,而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科研目標,有的甚至提出研究工作要“緊緊跟上國家的決策進程”。決策者是否考慮或者采納其政策建議,是判斷思想庫影響力大小的主要標準。因而,思想庫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什么問題成為國家和社會關心的問題,就研究什么問題。思想庫通過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就公共政策問題提供最優化的理論、策略和方案,供決策者選擇。應該指出的是,思想庫通常標榜價值中立,但其推銷的政策主張都有著強烈的利益和價值取向,與現實政治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靠咨詢服務和信譽生存發展。思想庫雖然研究政策,但不具有行政權力,也沒有企業的贏利能力,而通過為決策部門提供政策思想、方案、建議等“智力產品”,以及這種決策服務的影響和聲譽來維持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美國思想庫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的委托研究、企業的合同研究、基金會和個人的捐贈。思想庫能否獲得研究合同與捐贈,獲得是多是少,則要看其社會影響和聲譽。可以說,“優勝劣汰”是思想庫的生存法則。
  ——圍繞項目配置科研資源。思想庫的研究經費和人力資源都圍繞課題來配置。研究人員在申請科研項目時,要將課題組人員的工資設計在內,因此項目經費中有很大一塊是人員工資,包括主持人、助手和秘書的工資。研究人員從社會公開招聘,如果他們爭取不到研究合同,或不能被吸收參加研究項目,就意味著不能對思想庫做出貢獻,會隨時被解聘。這種機制保證了思想庫的科研資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競爭高效的用人機制。美國最大的思想庫蘭德公司只有1000人,其中固定人員與臨時人員各占一半。思想庫的人才,從政府離職的官員、名牌大學新畢業的博士和其他研究機構的專家中公開招聘。著名的思想庫工資優厚,蘭德公司的人員工資比同等資歷的大學高1/3。思想庫十分重視人才的合理配置,有的提出“兩個研究員不如一個研究員加一個秘書的效率高”。思想庫有嚴格的人員考核聘任制度,定期根據業績考核結果決定晉升、續聘或解聘。這種用人機制,保證了思想庫的人員精干和工作高效。
  ——與政府、大學、企業有良好的互動關系。思想庫十分重視與決策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有影響的思想庫設有公關部門專門與政府打交道,及時了解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的難題,這可使思想庫提出的政策建議更加切合需要,受到決策部門的重視,而這又可使思想庫贏得更高的聲譽,有助于思想庫保持研究工作的獨立、公正和客觀。思想庫與政府、大學、企業有著良好的人員流動關系,通過不同知識背景和工作閱歷的人員的交流,使自己保持著旺盛的思想活力,尤其是有過高層決策工作經歷的人員對政策研究具有極為敏銳和深刻的洞察力。
  ——十分重視發揮研究成果的作用。思想庫有一套完善的成果作用渠道和機制:承担政府的委托課題,直接向委托者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張;發表專題研究報告或著作,就重大政策問題提出政策思想和戰略設計;就突發性重要事件發表聲明,直接對政府決策施加影響;舉辦高層論壇和演講活動,進行政策思想交流;通過定期出版的期刊、成果快報、年度研究報告等,廣泛傳播思想庫的研究成果,借助媒介宣傳政策主張,影響社會思潮和決策環境;開展企業咨詢,推銷其思想并獲得經費資助;出席國會聽證會,展示思想庫的政策觀點和主張;與政府、企業進行人員交流,讓思想庫的專家直接成為決策者,等等。通過這些渠道,思想庫研究成果的作用得到了全面的發揮。
  ——健全的籌款機制。美國思想庫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籌資能力。許多思想庫都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籌款工作,依據思想庫的社會影響多方募集資金,而籌措來的資金又通過思想庫的高效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這就構成了思想庫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美國思想庫享有免交所得稅和財產稅的優惠政策。政府也制定了鼓勵社會對思想庫投入的政策,公司和個人對思想庫的捐贈可從應納的稅額中扣除。
      二、我國社會科學院關于辦院模式的探索與選擇
  1.我國的社會科學院目前尚不是真正的“思想庫”
  從國外思想庫運行的特點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專業研究機構還不能稱為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思想庫”。我國的社會科學院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專門研究機構,其管理體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在科研體制、科研目標、機構設置、研究性質等方面與國外思想庫均有較大差別。
  第一,體制和運行機制。國外思想庫是在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的環境下建立的,從其建立開始就以國家、社會需求作為科研工作的導向,并且依靠自己的服務和社會影響生存。我國的社會科學院是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建立的,經費主要依賴國家全額撥款,科研工作與社會需求一直存在差距,缺乏與政府、社會的互動機制,缺乏與大學之間的雙向人員流動,缺乏成果推銷機制,也沒有建立起籌款機制。
  第二,機構設置。國外思想庫一般是按研究的現實問題設置研究機構。我國的社會科學院基本上是按學科設置研究機構,學科布局上既包括文史哲等人文學科,也包括經濟、社會、法學等應用學科。國家、省和中心城市三級的社會科學院,都以辦成相應級別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為目標。按學科設置研究機構、學科涵蓋面廣,是社會科學院的一個顯著特征。
  第三,科研目標。國外思想庫以影響和改進公共政策為科研目標。我國的社會科學院長期以來一直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出成果出人才作為比較模糊的科研目標,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應用學科,都是以學術探索與知識積累為首要目標。雖然強調現實問題研究,但在科研導向以及評價機制上,并不以影響公共政策選擇與決策為科研目標,學術目標始終是社會科學院的首要目標。
  第四,研究性質。與科研目標相對應,國外思想庫主要是從事應用對策研究。我國的社會科學院雖然也強調應用對策研究,但整體上偏重于基礎理論研究。可以說,各社會科學院都存在研究性質定位不清的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現在有不少社會科學院提出要發揮“思想庫”的作用,但由于受辦院模式、體制和機制的制約,研究工作整體上呈現出較強的學術取向,從而決定了目前的社會科學院尚不可能真正充分發揮“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
  2.社會科學院關于辦院模式的探索
  自建院伊始尤其是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各社會科學院一直在積極探索適宜的辦院模式,以求更充分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不斷增設應用性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1977年建院時有14個研究機構,目前發展到37個研究所(實體研究中心),新增的研究所(中心)85%為應用學科研究機構。[9]1980年,全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下設171個研究所(室)。[10]至2002年,全國省、中心城市兩級社會科學院(所)45個,下設390個研究所(室)。[11]新增加的也基本上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性研究機構。
  (2)優化資源配置。中國社會科學院經過建院初期的擴張發展后,1980年代提出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1990年代中期進行了學科調整,將全院300多個二三級學科調整到240個左右,收縮戰線,突出重點。全院職工由最多時的5300多人降至3600余人。地方社會科學院也有較大收縮,雖然全國總數編制為9554人,但2002年的在職人員只有7180人。[11]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各社會科學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實行重大課題制度,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推行課題制,實行專業人員聘任與考核制,等等。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益。
  (3)積極探索目標定位。中國社會科學院1994年提出“要發揮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參謀和助手作用”,2002年提出了“三五一”發展戰略目標,并制訂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體制改革綱要》,提出要建立現代科研院所新體制。有的地方社會科學院提出了要成為地方黨政部門“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智囊機構的辦院目標,有些提出要發揮“思想庫”的作用。有的學者提出,社會科學研究要由單純的學術型研究轉變為理論應用型研究為主,由單一的學科型研究轉變為綜合型研究,由相對獨立型轉變為服務效益型。[12]
  但由于辦院模式不明、體制改革長期滯后,社會科學院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的弊端至今未能有效解決,如機構臃腫、隊伍龐雜、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存在的問題表明,我國的社會科學院目前尚未找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自身定位相符、能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的辦院模式及相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因而,積極探尋社科院發展的新模式并進行相應的體制和機制創新,是辦好社科院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3.“思想庫”應是我國社會科學院的模式選擇
  “思想庫”是適應現代社會高度發展的需要和決策日益復雜化的需要而產生的。在當代社會,思想庫已成為現代國家的一種象征。走向世界的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品牌”思想庫。從國外思想庫發展過程看,思想庫的發展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條件的:一要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在現代社會,解決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外交等重大問題,已不能依靠領導者個人智慧“拍腦袋”進行決策,需要依賴專業化的知識,需要集中專家的智慧,而這些社會問題的復雜性、連續性,需要有專門從事政策問題研究的機構。這為思想庫的發展提供了社會需求。二要有一定的政治基礎。現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利益群體的多元化,使得任何一項公共政策選擇都需要聽取不同社會階層和利益群體的聲音,從而使決策過程明顯地呈現出公開化、科學化和民主化。這為思想庫在決策過程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政治空間。
  中國目前正處于“思想庫”發展的大好時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正在全面地走向世界,我們面臨的經濟、政治、社會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問題將更為復雜和多變,這將進一步推動決策過程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從而為思想庫在我國的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而當前我國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交叉融合,為以研究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為科研目標、以多學科集成研究方式為特征的思想庫的發展,提供了學科基礎和方法準備。
  而當前我國科教領域的改革,則對社會科學院的發展形成了逼人之勢。目前,科技部正在全面展開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工作,其基本思路是:應該面向市場的堅決向企業化轉制;確需政府支持的,按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和運行,加大支持力度。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說,改革將以部門為單位整體推進,成熟一個,啟動一個;在新增經費投入上,體現誰改革、支持誰,先到位、先支持的原則。[13]而高校的改革又對社科院形成了“快魚吃慢魚”之勢。繼近年國家加大對部分重點大學投入后,教育部最近又推出了“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包括重大課題攻關計劃、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計劃、人才培養和獎勵計劃等。[14]在社科院優秀人才本已大量流向高校的情況下,這一計劃的實施將對社科院提出嚴重挑戰。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惟有找準自身定位,以改革為動力辦好社會科學院。
      三、社會科學院“思想庫”模式與運行機制建設的若干問題
  社會科學院系統,是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創建的哲學社會科學專門研究機構。目前,我國共有國家、省、中心城市三級社會科學院(所)46個,下設424個研究機構,擁有職工10947名,其中專業人員8099名、高級人員4144名。[11]面對新形勢,充分發揮好社會科學院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國外的經驗表明,要發揮“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需要有“思想庫”的運行機制做保證。各級社會科學院要充分發揮“思想庫”作用,就必須進行辦院模式的改革及其相應的運行機制建設。
  1.確立“思想庫”的辦院模式
  在辦院模式問題上面對兩種選擇,是維持按學科設置機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的綜合性研究機構的模式,還是辦成以現實問題研究為主、以決策服務為導向的綜合性“思想庫”模式。要發揮中央提出的“思想庫”的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需要在指導思想上明確“思想庫”的辦院模式。相應地,各地方社會科學院也要辦成地方各級黨政部門的“思想庫”。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思想庫”的模式,對社科院的科研布局進行改造,從學科取向轉向需求取向,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決策性問題,最終在全國社會科學研究格局中形成政策研究的特色和優勢,這樣方能更好地發揮社會科學院的作用,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服務。
  社科院要圍繞辦院模式的選擇,逐步放棄科學建設的任務,將這方面的職能逐步放到大學;將基礎理論的側重點放在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基礎理論研究上,從而進一步突出社科院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的優勢;要調整文史哲等基礎學科的研究方式,轉變研究方向,重點進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研究。在這方面,各地方社會科學院正在進行著積極有效的探索。
  2.進一步明確科研目標
  要圍繞辦院模式確立科研目標。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年提出的“三五一”戰略目標,是指發展所要達到的水平。江澤民同志“7·16”講話中指出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央直接領導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是對社科院的定位。李長春同志提出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努力成為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的思想庫、智囊團”,“為黨中央的科學決策服務”,則正式明確地提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辦院目標和科研目標。相應地,各地方社會科學院也需要進一步明確為地方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服務的科研目標。可以說,衡量各社會科學院是否辦好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
  為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服務,不僅僅是對現行政策的論證,而更重要的是為決策提供理論依據、戰略思路和政策建議。這就要求處理好基礎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的關系。社會科學院不同于高校,要以現實問題為中心開展基礎理論研究,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研究,以應用研究促進基礎研究,通過基礎理論的突破創新提升應用對策研究的層次和水平。
  3.提高資源配置效益
  資源使用效率低,是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弊端的集中體現。要提高社科院的資源配置效益,需要進行系統改革:要調整機構設置,按辦院目標設置所級科研機構和崗位職數;徹底改變目前按課題、編制、學科建設需要配置資源的方式,推行項目管理制,嚴格按科研項目配置科研資源;根據辦院目標改革科研機制,明確國家需要的科研導向,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確定研究課題;實行科研項目核算制,將科研人員的崗位工資納入研究經費核算,真正體現按勞取酬;高度重視科研團隊建設,根本解決所、室研究方向分散問題,圍繞資深專家組織團隊,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注意人才的合理配置,為專家配備助手,要充分發揮研究生的助手作用;進一步精簡院、所職能部門和人員,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實行后勤服務社會化,從體制上剝離后勤服務機構和人員。根據國家機構改革的整體要求,在國家加大投入的情況下,壓縮社會科學院的固定編制,將科研資源集中用于優秀科研人員和重要科研項目。
  4.建立開放互動的運行機制
  “思想庫”必須與社會建立廣泛的聯系和互動,才有可能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社科院要開門辦院、開門辦所,與政府、企業、大學建立互動機制。要開辟渠道,與黨政部門建立正常的聯系,及時了解決策部門的需要和困難。可設立社科院科研工作咨詢委員會,廣泛吸收政府、企業、大學的知名人士為咨詢委員,建立與社會的聯系機制。要有意識地吸收有政府、企業工作背景的專家,他們比單純研究機構出生的研究人員更具敏銳的政策思維和政策分析能力。要與大學建立通暢的人員流動渠道,通過不同學術環境的熏陶,開闊科研人員的學術視野和見識。有意識地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研究人員去政府實際部門工作,或到大學做訪問學者,歷練才干。通過頻繁的人員流動,源源不斷地吸收大學中新的學術思想,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政策研究需求。
  5.營造凝聚人才的競爭機制
  當今的科學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競爭。中國社會科學院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由于它一度凝聚了全國社會科學界最優秀的人才,擁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家。在當今人才流動的大環境中,各社會科學院要成為“智囊團”,關鍵不在于自己能培養多少優秀人才,而在于能否凝聚優秀人才。國外知名思想庫的經驗告訴我們,建立一流的研究機構,除了要有一流的科研環境外,同時還需要有一流的待遇,否則難以吸引一流的人才。社科院的待遇最起碼要與國內知名大學的待遇大致持平,否則目前優秀人才外流的趨勢難以逆轉。在人事制度上,社會科學院要建立固定人員與流動人員合理搭配的用人制度,對高級研究人員實行長期聘任制,對作為助手的中初級人員實行短期聘用制;同時建立訪問學者制度,吸引院外優秀人才參與院內課題研究,彌補人才的不足。要結合事業單位全員聘任制的實施,嚴格實行考核聘任制,形成十六大提出的“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
  6.拓展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渠道
  要擴大思想庫的影響,社會科學院必須對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給予高度重視。目前,各院都有一套學術成果推廣機制,辦有學術出版社和多種學術刊物,但沒有一份全面反映各院科研成果尤其是應用對策研究成果的刊物,僅有的“要報”之類的內刊只是就某些政策問題提供對策建議。因此,有必要加強成果宣傳和推廣工作:可考慮創辦《科研快報》,及時、全面地向政府、社會及相關人員推介社科院的應用對策和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使有關單位和個人及時獲得成果信息;出版年度《科研成果報告》,介紹社科院的年度重要研究成果;有意識地就熱點問題出版主題研究報告,及時反映社科院的各項研究進展及相關的政策思想。要下決心將這些介紹成果的刊物,辦成社會科學院的“品牌”出版物。此外,要積極鼓勵與實際部門聯合舉辦高層論壇、與新聞媒介合辦專題訪談等途徑,宣傳社會科學院的優秀成果和政策思想,這不僅有利于擴大各院的社會影響和知名度,而且有利于吸收社會資源。
  7.健全籌資機制
  國外許多著名的思想庫都是受政府資助的,蘭德公司至今仍然是“美國政府機構提供最大份額支持”的思想庫。十六大報告也提出要“扶持黨和國家重要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作為國家的重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各社會科學院的經費應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但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完全依賴國家的投入是辦不好社會科學院的。從某種程度上說,社科院辦得如何要看它的籌資能力。因此,應將籌資作為社會科學院領導的一項重要職責,應有專人負責籌資工作,還可考慮設立專門的籌資部門。各社會科學院在積極爭取國家增加投入的同時,全面拓展自身的智力服務渠道,最終達到能完全依靠自己向社會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來生存和發展,利用社會資源辦院興院。另外,為引導和鼓勵社會的投入,社會科學院要積極推動國家出臺有關鼓勵社會對公益性研究機構投入的優惠政策。
  辦好各級社會科學院,充分發揮其“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是一項系統工程。以上只是關于這方面的幾點粗略意見,謹望能啟發思考,引發討論,以群策群力,辦好各級社會科學院。
北京社會科學18~26C1社會科學總論張國春20032003文章介紹了國外思想庫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社會科學院的運行模式、體制與機制,就辦好社會科學院并充分發揮其“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設想與建議。社會科學院/思想庫/運行機制/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hink Tank/operating mechanismTake the operating mechnaism of“Think Tanks”as model,rebuild theAcademies of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 Tanks abroad,analyses the operating pattern,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he academies of socialsciences in China,and gives some ideas on how to rebuild the academ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function as “Think Tanks”.張國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編審。北京,100732。 作者:北京社會科學18~26C1社會科學總論張國春20032003文章介紹了國外思想庫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社會科學院的運行模式、體制與機制,就辦好社會科學院并充分發揮其“思想庫”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設想與建議。社會科學院/思想庫/運行機制/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hink Tank/operating mechanism

網載 2013-09-10 21:54:56

[新一篇] 令人擊節贊嘆的精品佳作  ——觀話劇《虎踞鐘山》有感

[舊一篇]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凸顯人道主義價值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