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論與實踐 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回顧與展望(上)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歷史學科是普通中學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歷史教學對于廣大青少年學生全面了解人類社會的歷史過程,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掌握歷史經驗,逐步形成科學世界觀;對于弘揚祖國歷史的優良傳統,繼承人類文化的優秀遺產,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種文化現象和任何一門科學的產生、發展,都同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密切關聯。因此,學習歷史課程,有利于學好其它各門課程。重視歷史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學歷史教育的地位逐漸恢復,歷史課程的設置逐步完善,歷史教學的改革不斷深化,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但是,目前中學歷史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重理輕文的偏見在教育實踐中根深蒂固,影響著歷史學科地位的進一步提高;中學教學內容的更新大大滯后于學術科研,教育教學理論又往往脫離中學教學實際;教學與教材、教學與考試等各種矛盾還十分突出……所有這些,都束縛著歷史學科教育功能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探討進一步加強歷史學科地位,改進歷史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已經很有必要。本文擬從課程改革、教學改革、教育改革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對十幾年來我國中學歷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情況及其有關思考試以述之。
      一 中學歷史課程的改革
  課程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據學校培養目標、學生年齡特征和學科發展水平所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教學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主要包含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課程計劃是課程的總體規劃,它是國家制定和頒發的關于學校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工作具體安排的指令性或指導性文件。建國以來,我國中學歷史學科的設置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從1950年到1957年,教育部先后頒發了7個中學課程計劃,都規定歷史學科在初中和高中6個年級開設,每個年級每周開設3個課時,歷史課時占課時總量的近10%,僅次于語文、數學和外語3科。1958年,教育部頒發的課程計劃將歷史課時數減少了1/3;1963年,教育部頒發了新的課程計劃,規定歷史課只在初二、初三和高三3個年級開設,課時僅占中學課時總量的4.5%;“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學歷史課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正式恢復了中學歷史課。歷史課在初二、初三和高一3個年級開設,每周共有6.5個課時,僅占中學課時總量的4.3%。1981年,教育部又頒發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歷史課在初一、初二和高一3個年級開設,周課時數為8課時,占中學課時總量的4.8%。1990年,國家教委印發了《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高中歷史必修課由在高一年級開設改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開設,課時數由每周3節增為每周4節,在高中必修課時總量中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6.1%。《調整意見》表明歷史課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有所加強。80年代后期,國家教委開始制訂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計劃(試行)》,規定三年制和四年制初中的歷史課均在初一、初二、初三3個年級開設,每周7課時,分別占學科課時總量的7.6%和6.5%。這說明歷史課的地位在初中也有所加強。1995年,國家教委又制訂了和九年義務教育銜接的新的高中課程計劃(送審稿)。新的高中課程計劃將學科課程明確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規定歷史必修課在高一開設,每周3課時。歷史學科在必修課中的比重下降,課時數僅為總課時數的5.5%。由于課時減少,歷史必修課只能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只有少數側重文科的學生才能選修世界史和中國古代史,這意味著絕大多數高中學生不能受到較為完整和系統的歷史教育。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其消極影響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突出。
  教學大綱也稱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際通用的名稱。50年代我國學習蘇聯改稱為“教學大綱”,并沿用至今。教學大綱是各門學科教學的具體規劃,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根據課程計劃制訂的關于學科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導性文件,主要包括教學目的、任務、基本內容及其結構體系、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等具體要求。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基本標準,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五六十年代,我國先后制訂了4部中學歷史教學大綱。“文革期間”,在“打倒一切”和“徹底否定17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極“左”口號下,中學歷史課程被取消,歷史教育內容被“黨內路線斗爭史”、“儒法斗爭史”和各種大批判所代替。1978年,教育部印發了第5部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由于課時偏少,教學大綱規定在初中只能教授中國歷史,在高中教授世界歷史。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二戰以后的世界歷史基本未能列入教學范圍。教學大綱的編者們曾以極大的膽識進行撥亂反正,力圖恢復歷史學科的科學面目,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教學大綱的內容和學科知識體系仍然不夠完善,甚至多少帶有“左”的痕跡。這同后來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不能適應。1986年,教育部又印發了第6部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大綱規定在初中一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上學期教授中國歷史,在初中二年級下學期教授世界歷史;中外歷史教學內容的下限均延至本世紀80年代;近現代文化史的內容仍不列入必修的范圍。由于課程計劃沒有變化,課時沒有增加,而教學內容卻增加了許多,新大綱只好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壓縮、調整和補充,因而其學科體系仍然比較陳舊。1990年,國家教委對歷史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其中,初中教學內容適當降低了要求;高中則增加了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安排在高中一年級上學期教授,世界史改在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教授。另外,在高中還增加了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供高三文科學生選修。1991年,為貫徹江澤民總書記“要對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中學生一直到大學生,由淺入深、堅持不懈地進行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及國情的教育”的指示,國家教委頒發了《中小學加強中國近代現代史及國情教育的總體綱要(初稿)》和《中小學歷史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綱要》等文件,作為教學大綱的重要補充。這在當時提高歷史學科的地位,切實加強中小學歷史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綱要》的基本精神,后來被體現到新的教學大綱里。1992年,國家教委正式印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規定,在初中一、二年級教授中國歷史,三年級教授世界歷史。新大綱注意吸收十幾年來歷史學術研究和教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對學科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擴大了社會經濟、文化史的比例,增加了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義務教育大綱第一次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的具體要求納入教學內容的范疇,使大綱對教材編寫和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明顯加強。1995年,國家教委又審查通過了和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新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送審稿)。新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規定,在高中一年級教授中國近現代史(必修),在高中二年級教授世界近現代史(文科選修),在高中三年級教授中國古代史(文科選修)。新的高中大綱根據義務教育后普通高中的性質和任務、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心理特征,根據我國歷史學科發展的現實水平,力求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這就是在初中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適當加強生產斗爭、典章制度、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和國際關系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注意反映生產力和科技的進步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突出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世界史由分散到整體的基本趨勢和近現代國際關系的發展演變過程。新的高中大綱還以更科學更準確的表述,規定了歷史學科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要求,反映了當今教學理論研究的最新水平。總之,90年代制訂的初中和高中歷史教學大綱,無論是教學內容的安排,還是學科體系的構建,都注意融會鄧小平“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把唯物史觀作為學科教育的核心目標,努力體現知識、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要求的有機統一。
  教科書也叫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編寫的教學用書,是學科知識等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材料和考核教學成績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擴大知識領域的重要基礎。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了“文革”后第一套中學歷史教材。其中,初中《中國歷史》4冊,高中《世界歷史》2冊。由于當時學術界的撥亂反正尚未完成,“文革”影響猶存,歷史課本中農民起義、革命戰爭和毛澤東的著述占了很大篇幅;世界史的體系和觀點也比較傳統;對一些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也不夠全面和公正。后來這套教材幾經修改、初充,逐漸完善和定型,確立了它在中學教育中的權威性。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據1986年的歷史教學大綱,對教材作了一次較大的調整和修改。初中《中國歷史》由4冊改為3冊;主要刪去一些關于古代農民戰爭和近代革命理論問題的內容,簡化了對歷史事件具體過程和歷史意義的敘述,增加了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部分重要史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4章教材;新編的初中《世界歷史》全一冊,由于是高中《世界歷史》的壓縮本,內容顯得太多太深,不太適用于初中教學,中學教師意見較大;高中《世界歷史》主要增加了“德意志、意大利的統一”一章和二戰以后的世界史2章,并對部分章節的內容作了刪減。這套教材雖然變化較大,但由于是在原教材基礎上進行修改、補充和調整,其基本框架體系和許多重要觀點仍然比較保守,知識更新的步子不是很大,對教學改革沒能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1990年,根據調整后的高中課程計劃和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修訂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國近代現代歷史講座》,作為高中一年級上學期的歷史課本;原《世界歷史》上下冊改印成3冊,分別在高一下學期和高二使用。由于《中國近代現代歷史講座》編寫倉促,知識體系不完整,內容比例不合理,作為教材很不適用,所以兩年后不再出版。199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對高中教材作了一次調整,這就是把《世界歷史》的古代部分刪去,改為《世界近代現代史》上下冊,在高一必修;重新編寫了《中國近代現代史》上下冊,在高二必修;新編了《中國古代史》課本,供高三文科學生選修。至此,高中歷史學科基本有了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教科書。80年代末,在國家教委提出的“一綱多本”的原則指導下,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和實驗工作開始進行。1992年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以及上海、四川、廣東等地有關單位編寫出版的多種歷史課本先后通過國家教委的審定,開始在全國各地正式使用。各種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根據教學大綱都編成6冊,其中《中國歷史》第一、二冊為中國古代史的內容,在初一使用;第三、四冊為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在初二使用;《世界歷史》兩冊在初三使用。在教材體例上,各種版本不盡相同。實行一綱多本,是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重大舉措,是中小學教材建設的一件大事,它徹底改變了幾十年來中小學教材一花獨放的局面,初步形成了百花爭艷的局面。這有利于通過競爭機制促進中小學教材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有利于不同辦學條件和水平的地區、學校根據各自實際選擇不同版本的教材,因材施教,以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是,現有幾種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還存在一些不足。從體例形式看,大都受傳統框框的制約,顯得僵化、呆板和守舊,難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于缺乏創新性和彈性,難以對教學改革產生多少啟迪,難以使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從具體內容看,教材同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不能完全吻合,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相統一的目標要求體現得不夠全面和充分,其中能力培養問題尤其不夠突出。上述問題,不能不說是有的教材在推廣和使用上受到局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我國中學課程改革的過程和結果來分析,中學歷史學科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內容的確定有待于進一步優化。教委的主管部門在宏觀上應加強課程計劃制定、教學大綱編訂和教科書編寫三者之間的協調、溝通和交流,以便在許多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教學大綱的編訂者和教科書的編寫者在微觀上都要認真研究學科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研究學科的學術科研、教學科研和教學改革的成果,以便使教學大綱和教材都能比較全面地、恰當地反映學科發展水平并促進教學改革。
      二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活動是學校完成各種教育任務的主要途徑和最基本的方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歷史學科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不斷加強,中學歷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十分高漲,長盛不衰。所謂教學改革,就是為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既定的教學目的,在新的教學觀念指導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各種教學制度進行必要的揚棄、修正和更新。
  教學改革的前提是教學觀念的更新。傳統的教學思想認為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學生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主要是知識和技能的授受關系。這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就是以知識為主,在教學方法上就是傳授、灌輸為主。傳統的教學思想顯然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不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現代教育思想認為,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身心得到發展的過程,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應該是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的合作關系。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教會學生學習和生存,不斷提高其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這種新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廣大中學歷史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驗和探索,先后創造、總結出幾十種具有一定新意和優良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或課堂教學模式。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
  (1)三段式教學法。也叫讀理練三段教學法,就是把一堂課分為指導閱讀、整理知識和課堂練習三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和讀理練三段教學法相似或相近的,還有讀講練三段教學法,讀評練三段教學法,自學、精講、解疑三段教學法,細讀、精講、實練三步教學法,讀講議看練五字三段教學法,兩點三步教學法,等等。
  (2)四段式教學法。就是把一堂課劃分為學生閱讀、教師講授、課棠提問和作業鞏固4個階段的教學方法。還有一種讀議講練四步教學法,也叫讀讀、議議、講講、練練八字教學法,這是把學生閱讀、課堂議論、教師講授和習題訓練4種教學方法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所形成的課棠教學模式。和四段教學法相近的,還有讀講析練四字教學法、啟發式四步驟教學法,等等。
  (3)五段式教學法。就是把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復習提問、自學討論、歸納小結、鞏固練習、處理作業5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和它相近的有一種五步教學法,其程序分為回憶復習、導入新課,設疑問難、指導閱讀,師生討論、穿插講述,提煉要點、理清脈絡,作業練習、鞏固知識5個步驟。還有一種稱為“逆反教學法”的,是將傳統的教學程序作某些逆向變動,依次為自學、作業、評議、講解、鞏固5個步驟。
  (4)六步教學法。就是把課堂教學過程分為復習導入、自學、啟發、練習、作業、總結6個步驟的教學方法。還有一種設疑導入教學法,也把課堂教學過程分成6個步驟,即提問復習,定向導讀,閱讀、感知、分析、質疑,議論發言,教師講述,課堂練習。
  (5)六課型單元教學法。也叫最優課堂教學方式,就是把教材內容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依次采用自學課、啟發課、復習課、作業課、改錯課和小節課6種課型進行教學。和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相近的,還有一種學導式單元型雙循環教學法,把每個單元的教學過程分為引導、自學、啟發、單元復習、小節5個環節,其中單元復習為第一個循環,各單元學習結束后進行總復習為第二個循環。
  (6)程序教學法。這是借鑒外國程序教學法的經驗,把課堂教學過程分為組織教學、聯系舊課導入新課、把本節學習要點告訴學生、展示作業指導學生自學、答疑、串講、提出下一節預習要求7個步驟。后來,又有一種綜合程序教學法,把教學過程分為新課導言、展示作業、指導自學、討論作業、串聯講授、質疑釋疑、要求學習7個步驟。
  (7)目標教學法。這是國外目標教學理論和“掌握學習”策略運用于歷史教學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法,其主要程序包括編制目標、達標教學、測試目標、矯正教學等步驟。其中編制目標(定標)是目標教學的關鍵。有的實驗者依據布魯姆提出的分類標準,把歷史教學目標分為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等層次;有的實驗者則依據歷史知識的特點,把歷史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知識、名詞解釋、歸類列舉、填圖列表、問題解答5類,等等。
  (8)結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歷史知識的線索、網絡,進而掌握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方法。還有一種知識結構圖示教學法,采用圖表示意的方法來表現知識結構,使歷史知識結構更加形象和直觀,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9)圖示教學法。是以圖形、圖象或表格為主要方式,揭示歷史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的特征,激發學生思維,使其更好地撐握知識,加快教學進程的一種教學方法。和圖示教學法屬于同一類型的教學方法還有:信號圖示教學法、概念系列圖示教學法、綱要信號教學法、網絡綱要信號教學法、線索表解教學法、多維信號示意教學法、總體圖表教學法,等等。
  (10)問題教學法。就是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系列問題進行教學的方法。這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教師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思考、討論,然后在教師指導或幫助下解答問題;二是教師只創設問題的情景,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
  除上述10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外,還有立體教學法、多層次教學法、史話教學法、編卡教學法、提綱教學串聯講授教學法以及各種各樣的復習方法等。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這些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共同特點:一是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這一特殊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變了過去師生之間的授受關系,呈現出一種新型的導和學的合作關系;二是注意調動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和動手,加強了能力培養;三是重視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和直觀性,優化了課本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在其深度、廣度和力度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著不少缺陷和不足。其一,教學改革主要局限于教法方面,要么是一招一式的標新立異,要么是課堂程序的變換調整,這就很容易使教學改革流于形式;其二,改革者不注意知識更新,忽視教學內容的改革,甚至認為教學內容等于課本知識,教學改革就是使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課本知識,這就使教學改革受到現行教材的嚴格限制,教材的缺陷也就決定了教學改革的缺陷;其三,多數改革者對教學手段的更新興趣不大,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教學手段和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而是迷戀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巴”之中;其四,對教學評價的改革重視不夠,不能主動探討各種教學評價的目標和方式方法,不能積極利用科學的教學評價來支持和推動教學改革,而對于諸如評課、考試等形式的評價活動采取消極被動應付的態度,等等。這些問題在認識上的根源,就是對教學改革的理解不夠全面和完整,認為教學改革對于中學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是編訂教學大綱和編寫教材的事,中學教師則無能為力;教學評價是學校領導和各級教育部門的事,中學教師只是被評價者。片面的認識必然導致教改實踐的片面性,這是當前歷史教學改革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要使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出現新的局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廣大歷史教師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學觀念,從整體上認識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把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學評價的改革有機地統一起來,從根本上變革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只有教學內容發生變化才能引起教學方式、方法的根本性變革。教材改革確實是教學內容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教學內容改革的全部內涵,因為教學內容至少包含著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多種因素,是這些因素的統一體;而教材(主要指教科書)主要是展示了學科的知識體系及其具體內容而已,其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只是隱含其中。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使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內容伴隨著知識的掌握物化成可操作的行為目標。這一優化教學內容的過程實質上也是改革教學內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增刪性的加工,必然要把培養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體現進去,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再者,由于受到教材體例、篇幅和編者水平、愛好的制約,教材和大綱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或偏差;由于時間的推移,教材、大綱同學科發展水平也總是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這就更加要求廣大中學歷史教師必須不斷吸收歷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知識,對現行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正。這是教學內容改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另外,教材的改革也非常需要教學改革的推動。只有通過教學實踐的檢驗,才能發現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提出正確的改進教材的意見,才能不斷提高教材的水平和質量。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學科能力的培養,是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任務。因此,知識和能力的關系問題,也是歷史教學內容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中學歷史教學和教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知識和能力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和基礎,能力作為一種心理特征只能依附于知識并表現在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等活動之中。一般說來,對知識的認識、把握程度愈深,其能力水平的層次也就愈高。因此教學中加強能力培養的根本途徑在于不斷深化知識。中學歷史學科的能力主要包括閱讀(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幾種基本能力,其中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是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都離不開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深化。
  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正確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和把握教學規律,弄清教學過程諸要素如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關系。教學方法是師生教學活動的方式或形式,其中講授和練習是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兩類教學方法,一類以教師活動為主,一類以學生活動為主,講與練的關系問題實際上是教學方法改革中的一個核心問題。但是教學方法只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它受制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只有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教學方法才具有實際意義。如果把教學內容僅僅看作是知識或以知識為主,那么講授和練習都必然以學生獲取知識為目的,講和練很可能就是一種填鴨式的或題海戰術;如果教學內容是以能力為主的,那么講授和練習都必然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講和練只能是富有啟發性的高效率的精講精練。因此,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是講和練的機械相加或組合,更不是講、練脫節,而是講授、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和發展學生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的有機結合,是講、練、思的融合,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師應自覺把各種能力訓練尤其是思維能力的訓練貫穿于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之中,使講授、練習、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都成為培養能力的有效手段。為此,我們主張中學歷史教學應該采用“導學式結構教學”的模式。“導學式”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給學生的閱讀、思考、討論、答題以富有啟發性的指導;要求教師的講授與學生思維訓練同步,使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統一起來,學生的其它學習活動包括習題訓練也要同思維訓練結合進來,做到講中有練,練中有思,講、練、思融為一體。歷史知識結構是歷史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結合方式,是歷史知識的精華,是歷史學科教育內容的基礎,只有掌握了歷史知識結構才算真正掌握了歷史學科知識及其體系,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有物質基礎和依托。
           (作者系臨沂市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
  
  
  
歷史教學津28-32G32中學歷史教學陳慶軍19961996 作者:歷史教學津28-32G32中學歷史教學陳慶軍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57:43

[新一篇] 教學理論與實踐 略論歷史教學的比較法

[舊一篇] 教學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