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全息性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現代西方心理學研究中,存在著兩大相互對立的思潮,一是以人的內在精神作為研究對象的深層心理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羅洛梅的存在心理學等等。二是以人的外顯行為作為研究對象的行為心理學,如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巴甫洛夫的古典條件反射理論,桑代克的強化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等等。前者認為,人的行為產生于人的內在心理狀態與過程,是內部精神活動的結果,是人的主體性的表現,堅持的是行為內因說。后者則信奉行為外因說,認為人的行為源于外界,是環境中各種刺激引起的反應。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雖認識到人的行為產生與內因有關,但在他看來,內因充其量只能作為行為產生的“中介”。目前我國心理學界在心理學研究中偏重于深層心理學研究,很少把行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有些專家提出:“心理學的對象應當是心理和行為。心理學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研究,而不可偏廢,心理學應當是研究心理和行為活動規律的科學。”①我們認為人的行為具有全息性,即個體的行為是個體所有的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行為既反映了個體所受的刺激,又反映著個體的內部精神特點,是人的自然、社會、生理、心理和刺激各因素的統一。通過個體的行為分析,有利于推斷個體的內部心理特點及其活動過程,從而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人的行為的全息性決定了行為可以成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但應當說心理學研究的直接對象是人的心理現象,而人的行為則只能成為心理學研究的間接對象。現加以具體論述。
  一、行為是自然,生理、社會、心理和刺激等因素的統一
  其一,眾所周知,行為是指人的行為,而人是自然與社會的統一體;人的個體又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體。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具有自然的屬性,人是自然界發展進化的產物。構成人體的各種物質都來源于自然,人的生理特點是自然與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的發展進化受著自然的影響,反映著自然的特點,如,低緯度地區,氣溫高,日照長,人的生理成熟早;高緯度地區氣溫低,日照短,人的生理成熟晚。人的生理活動規律與自然界的運動規律有相通之處。我國古代《黃帝內經》中指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②人與自然相統一的觀點,古往今來,已被世人所接受。人起源于自然,也回歸自然。人雖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表現出愈來愈大的能動性,但人最終不能超越自然和違背自然規律。人不可能違背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而長生不老。個體的人死后,有機體分解,又化為自然的物質,回歸到自然,人與自然必然是統一的。
  人與社會也是統一的。個人是社會的實體。個人作為社會的成員,總是生活在社會體或集體之中,與他人結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諸如民族關系,國家關系,階級關系,親屬關系,團體關系等等。人的生活的一切表現都是社會生活的具體表現,脫離社會關系的絕對孤立的個人或個人活動都是不存在的。即使個體所從事的活動,從形式上看是個人的,但其活動材料,進行思維活動借助的語言本身都了是作為社會產物而提供給他(她)的。在每個個體的人身上滲透著其所在社會的種種特征。社會與個人,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二者相互區別,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對立統一。有什么樣的社會現實就決定著人有什么樣的思想意識,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③
  人的個體在其生活過程中又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體,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早就注意到人的生理與心理統一問題。我國古代著名的心理學思想家荀子,在《天論》中就明確提出“形具而神生”的思想,人的生理是心理賴以產生的物質基礎。現代醫學,生理科學和心理科學的成就都表明人的活動是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統一;人的生理活動是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而人的心理活動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能動的調節作用,人的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統一制約著個體的身心發展。例如,人的心理是神經系統,主要是人的腦的機能,已成為現代醫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的共識;生理—一心理配合已成為現代治療疾病、促進健康的醫學模式;世界衛生組織還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
  其二,既然人是自然、社會、生理和心理的統一體,那么當人作為有機體,接受內外刺激,產生某種具體行為時,人的行為就自然帶著自然、社會、生理、心理的屬性。人的行為便成為人的自然、社會、心理、心理和刺激等因素的綜合反映,或者說,行為是人的上述五種因素的統一,行為包含著、反映著上述五種因素的信息,具有全息性。
  在人的具體社會實踐活動中,同一外部刺激對不同的人,甚至對同一個人所引起的行為反應不一定相同。之所以會有不同,正是因為各個人所具備的自然、社會條件不同,所處的生理、心理狀況不同的緣故。如果把行為反應看作因變量B,把刺激(a1)、自然(a2)、社會(a3)、生理(a4)、心理(a5)等因素看成變量。則B=F(a1,a2,a3,a4,a5),即行為是刺激、自然、社會、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函數。由于人的行為具有這種全息性,故從自變量各種因素入手進行質和量的分析可以預測人的行為這一因變量。同樣,從人的行為這一因變量入手進行質和量分析也可以探索自變量各種因素的活動情況及其規律。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其活動規律,從研究人的外顯行為入手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行為所反映的心理信息分析
  人的行為反映著人的心理信息這是必然的。人的行為是由基本動作構成的,基本動作相同的行為,其性質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相同行為所反映的心理信息也不一定相同。這一點是必須明確的。人的行為形形色色,錯綜復雜,只有按一定標準來劃分,才可能理出條理來。若把行為按受不受人的意識的支配來分,可分成無意識行為和意識行為。在意識行為中,按目的明確與否,可分為自覺性行為和盲目性行為;按行為的復雜程度分,可分為簡單行為和復雜行為;按創造程度分,可分為創造性和習慣性行為;按行為的整體與片斷分,可分為整體性行為和片斷性行為等等。在心理學研究中,應當著重研究人的整體行為,因為只有整體行為較片斷行為更能明顯地反映個體心理信息的基本特點和主要內容。
  人的整體行為是以個人行為具體表現的,我們稱之為個別行為或個人行為。揭示人的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或一般規律是否能從研究個別行為入手呢?回答是肯定的。辯證法告訴人們,一般包含在特殊之中,個別反映著一般,有限反映著無限,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聯結的,由于每一個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當著我們研究一事物的時候,就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面及相互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④心理學研究個體行為,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也是切實可行的。例如,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從研究精神病患者大量個別無意識行為中,從釋夢里發掘出大量的心理信息,揭示出包括個體的需要、動機、情感、欲望、目的等心理活動的規律,為治療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創傷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人的行為是完全能夠反映人的心理信息的。古人云:“文如其人”,一部文藝創作,不但可以反映出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自然景觀,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傳統等特點,而且作者的政治觀點,道德信念,知識經驗、個性特征、理想信念、動機追求、喜怒哀樂,及其觀察能力,記憶水平,思維方式等心理信息都可以躍然紙上。從曹雪芹所創作的《紅樓夢》里,人們不難看出曹雪芹具有淵博的知識,非凡的創造力,豐富的想象力,鮮明的愛憎,獨特的個性以及他的理想,追求和向往等。“書如其人”,“書者,心畫也”。一個人的筆跡是一個人心理特點的濃縮,連一個人的字跡都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狀態及認知水平。李世民在《指意》中曾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字則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⑤日本科學搜查研究會出版的《文書鑒定》中指出:“人們寫下來的文字以及運筆寫字的習慣,都把這個人的生理、生活、職業、環境等因素傾注進去了……”。⑥人的行為的上述表現形態不僅反映出個人當時的心理信息,而且可以留傳下來供后人研究前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心理科學研究價值。
  個體的現實行為表現形態更是人們研究心理問題的客觀依據,更能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心理信息。從一場論文答辯活動中,人們可判斷出答辯者的理論水平,知識廣度,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個人的氣質,性格,智力等心理發展水平。從某一犯罪行為方式中可以判斷犯罪者的心理特點,知識經驗和技能,直至犯罪動機。在有經驗的辦案專家心里,其所獲得信息量或許更多。
  隨著行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行為原理和技術將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興趣,并得到日益普遍的應用。心理學家從人的行為中獲得的心理信息也將日益全面、豐富。行為心理學將與深層心理學走向融合。
    三、行為不能單獨成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行為的全息性決定了行為可以成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人的精神現象或心理學不等同行為,心理學研究的直接對象只能是人的心理現象。因為,行為科學的研究對象才是行為。行為不能也不應當作為心理學的直接研究對象,這正如人的生理現象雖與人的心理現象聯系密切卻不能也不應當作為心理學的直接研究對象一樣。行為只能作為心理學研究的間接對象。許多社會科學研究都牽涉到對人的行為的研究,如歷史學、倫理學,政治經濟學,法律學,美學等等,但誰也不會把行為作為其直接研究對象。心理學從哲學中脫胎獨立出來以后,引進了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成為一門獨立的中間科學,隨著心理科學的發展,心理學家中有一批人大膽地批判傳統心理學忽視對人的外顯行為研究的不良傾向,揚起行為心理學的旗幟,并對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的研究,為心理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客觀地說行為心理學,忽略人的心理意識的能動作用,也有失偏頗。關鍵問題在于他們未明確認識人的行為的全息性,而把行為與心理等同起來了。深層心理學家們不夠重視或忽視對人的行為的深入研究,其主要原因也在于他們未明確認識人的行為的全息性,對行為能反應心理信息熟視無睹,不深加探究,其結果只能陷入困境,窒息心理科學的發展。
  目前,我國心理學仍然存在忽視對人的行為研究的傾向,自覺或不自覺把行為排斥在心理學研究范疇外,這對于我國心理科學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應引起心理學界的重視,進一步認清行為的全息性,加強對行為進行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應當成為發展我國心理科學的當務之急。
  注釋:
  ①張原粲,高王祥,彭齡,陳琦編《心理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1989年第4次印刷,第18頁。
  ②《黃帝內經素問校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18頁。
  ④《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93頁。
  ⑤⑥《奧妙的人體語言》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5月版第199頁。
  
  
  
衡陽師專學報(社科版)衡陽085-087B4心理學王令訓/劉克善19951995 作者:衡陽師專學報(社科版)衡陽085-087B4心理學王令訓/劉克善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59:27

[新一篇]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研究

[舊一篇] 西方哲學在20世紀中國的歷史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