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繁榮是怎樣形成的?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編者按:隨著香港回歸祖國日趨臨近,海內外讀者很想了解百多年來的香港政治、經濟、文化等變化情況。本報今天推出《香港的繁榮是怎樣形成的?》一文,以饗讀者。
  香港的繁榮是怎樣形成的?為了尋求正確的答案,有必要回顧一下香港經濟發展的歷程。
    (一)
  香港1841年就宣布為自由港,但此后100年的發展并未給香港帶來繁榮。195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只有31.5億港元,以經濟發展水平衡量,當時香港不但落后于東京、大阪,而且落后于上海、廣州。
  香港經濟比較快的發展是本世紀中葉以后開始的,而真正可以稱得上繁榮,則是最近20年左右的事情。
  五十年代初,以上海、寧波為主的江浙企業家帶來幾十億元資本、機器設備以及生產管理技術,開始投資于香港紡織工業,為香港輕紡工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這時,朝鮮戰爭爆發,聯合國在美國操縱下對中國實行“禁運”,香港的轉口貿易下降,也促使不少企業家轉而從事加工工業,以謀求生存。
  從六十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工業轉型,在本土優先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而將勞動密集的生產線轉移海外。香港華人工商界及時抓住這一機遇,集中力量發展服裝、塑膠、玩具、鐘表、化工、電子等輕工業,逐步使香港成為亞洲地區的制造業中心之一。到六十年代末,香港的制造業產值已占本地生產總值30%,港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則由五十年代初的一成左右增加到八成左右,標志著香港經濟由轉口貿易為主轉向輕工制造業為主。
  七十年代后期,香港工業面臨勞動力短缺以及高地價、高工資、高通脹的威脅,很難就地擴展生產以應付競爭。這時,中國內地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香港企業家就利用地理之便,將勞動密集的產品生產線移往內地,在香港則著重發展金融、貿易、運輸、地產、旅游、信息等服務性行業,逐步實現了香港經濟結構由工業經濟形態向服務經濟形態的轉變。經過近20年的發展,到199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已達10192億港元,人均折合21800美元,超過了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在亞洲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同時,香港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貨柜港、第三大銀行中心、第四大黃金市場、第六大外匯市場、第七大股票市場、第八大貿易經濟體,以遠東地區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而馳名全球。
    (二)
  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表明,香港進入繁榮時期,基本上是與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同步進行的。中國的改革開放,為香港經濟轉型與蓬勃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巨大的動力。突出地表現:在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制造業充分利用內地的廉價勞動力,以及租金低廉的廠房和土地資源,大量向內地轉移,形成了“前店后廠”的格局。即把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搬到內地,而由香港提供經銷、采購、設計、科技開發、保險、融資、運輸、倉儲等服務。據估計,現在香港80%多的生產線,包括90%玩具,服裝、塑膠、皮革、電子各80%左右已遷入了內地。香港廠商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就設有2.3萬家合資企業和8萬家來料加工工廠,雇傭了超過300萬內地工人。香港廠商在內地設廠,每年節省的工資開支就達2000多億港元。這使香港產品成本大大降低,在國際市場上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并獲得豐厚的利潤。
  內地改革開放以后,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日趨緊密,金融往來、貿易往來、物資往來、人員往來日益頻繁,使香港服務業的發展獲得了實質性的支撐。在金融方面,香港成為中國內地引進外資的主要門戶,促進了銀團貸款、股票市場、基金市場的大發展。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的中資企業(包括H股)有61家,總市值900多億港元。另外,不少基金也以中國為投資對象。就貿易來看,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到1994年,香港與內地的貿易總額增長了77.8倍。香港來自內地的轉口貿易額15年中增長了223倍。1994年香港從與內地的轉口貿易中就賺取約1200億港元的利潤收入,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12%。香港與內地轉口貿易的大發展,直接刺激了航運和集裝箱碼頭的大發展。與此同時,商流物流還帶旺了人流,1978年香港的游客為205萬人次,到1994年已增加到933萬人次。香港能由工業主導轉變為以服務業為重心,并獲得蓬勃發展,是與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所提供的機遇分不開的。
  改革開放以來,估計已有3/4的香港廠商到內地投資,投資項目從加工工業起步,逐步擴展到基礎設施、房地產以及金融、貿易、旅游等領域。到1994年底為止,香港與澳門在內地的投資項目總數已達到14萬個,協議投資金額2004億美元,實際投入約600億美元,占內地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2.8%。這些項目投產以后,大部分營運良好,成為香港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和投資活動的發展,又直接吸引了海外機構紛紛來香港設點。現在,國際著名的會計師、財務顧問、工程師、建筑師、測量師及律師行在香港都設立了分公司。截至1994年,香港的外資銀行數目已達到148家,外資銀行的附屬機構或相關公司155家,全球名列前100家銀行有85家在香港開展了經營活動。另外,海外公司在港設立了地區總部714家,地區辦事處1132家。這些跨國銀行與跨國公司也由于中國內地與香港經濟的迅速增長而獲利豐厚。例如匯豐銀行去年盈利的六成左右來自香港與大陸,而怡和財團來自香港與大陸的盈利更占其總利潤的七成左右。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發展中可以看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確實是香港崛起,成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主要動力。
    (三)
  地處歐、亞、美各大洲交通要沖,擁有很好的深水港,實行自由港政策,這些都是香港得以繁榮的重要條件。但是,只有這些條件還不行,世界上一些擁有深水港、實行自由港政策的地方,并不見得都繁榮。因此,片面地把香港經濟的繁榮歸因于自然環境或自由港政策,是缺乏說服力的。
  造就香港繁榮的關鍵因素是兩個:
  香港背靠祖國,長期得到祖國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從改革開放政策中得到巨大的利益。建國以來,內地按照“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從物質、政策等方面給了香港大力支持。改革開放以后,內地把香港作為通向世界的中介與橋梁,與香港的經濟合作關系全面展開,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廣闊的市場以及眾多的生意機會。與此同時,內地還加強了對香港的直接投資。到目前為止,中資企業在港的累積投資額已超過250億美元,成為香港第二大外來投資者。這一切都表明,中國因素是香港經濟走向繁榮的關鍵因素。離開了中國內地因素,香港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香港居民90%以上都是中國人,他們勤奮努力,靈活變通,善于抓住機遇發展自己。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過:“到了香港看一看就會明白,中國人是天生的企業家。”在香港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中,華人工商界都作出了靈敏的反應,處于領先地位。而香港工人的勤勞程度,在全世界諸多大城市中也是屈指可數的。所以,鄧小平先生指出:“香港過去的繁榮,主要是以中國人為主體的香港人干出來的。”這一論斷是有充分根據的。
    (四)
  香港今天的繁榮,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帶動下,由香港的中國人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實實在在地創造出來的。九七年之后,隨著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造就香港繁榮的基本條件不僅不會改變,而且會由于以下兩個因素而得到進一步加強,使香港更能發揮其經濟活力,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后,隨著內地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將為香港創造出更多的投資機會,開辟更多的經濟合作領域,提供更多的物質支持,推動香港經濟進一步發展。
  早在1984年中英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中,中國政府就鄭重地聲明了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保證香港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后來,這些方針政策都以法律形式寫入了基本法。堅決貫徹這些方針政策,既符合香港地區的利益,又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因此,中國政府將會不遺余力地把這些方針政策落到實處,為香港的繁榮創造更好的條件。
  總之,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之后,曾經造就香港繁榮的諸多有利因素不僅不會喪失,反而會由于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羈絆而得到更好的發揮。香港的中國人在真正成為香港這塊土地的主人以后,一定能把香港管理、發展得更好。正如鄧小平先生早就指出的:“要相信香港的中國人能治理好香港,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管好香港,這是老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思想狀態”。香港同胞一定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民日報(海外版)京005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袁求實19951995 作者:人民日報(海外版)京005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袁求實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2:01:19

[新一篇] 香港的文學批評:1950—1975(下)

[舊一篇] 香港經濟的回顧與前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