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待柏拉圖的理想國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就算慈禧不敗家,她也不會在軍事上多投一點錢。滿族哪里有那么多人口轉換成軍事人員啊,就算宣傳“滿蒙一家”什么的最后主力還是要靠漢人。在清朝的整個生命歷程里,滿族統治者就沒信任過漢人,因為滿族朝廷不借助漢族大臣無法掌握中華全境。若是為大規模加強軍事力量而擴充了漢人的軍隊,在漢人大臣的引導下就會有叛亂的可能,不利于滿清政府的延續。

關于滿廷里漢人大臣的想法我們可以從兩個史實、兩個角度來證明:1、中日甲午戰爭,日軍在出征的軍艦上掛有寫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旗,這個口號讓讓所有擁兵的漢人大臣對戰爭持觀望態度,從而不似當年的萬歷援朝戰爭一樣決斷。漢人大臣的作梗與軍事實力的差距注定了滿清失敗的結局。就算滿清的軍事力量有所加強,但失去民心,吃敗仗是必然的結果。據日本官方的《日 清戰爭實記》記載,日軍占領九連城后,“當地居民簞食壺漿迎我王師,攜來雞和豬獻給我軍。”這些都是滿清王朝中漢人對滿清統治者不滿的體現。

2、慈禧對洋務運動從態度上講是非常不情愿的,她當時有一句評價是:“卿等救中國而不救大清”。這表明在慈禧心中她把中國和滿清發家的一畝三分地是分得很清的,這也可以解釋清政府為什么割地割的這么痛快。而如果不洋務運動清朝會死的更快,所以她默許了。這個默許不僅僅是妥協,也是滿族統治者與漢人大臣正式決裂的暗示:漢人的心里是中國而統治者卻想著清廷,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從大勢上講滿清朝廷內部瓦解破裂是必然結果。

綜上所述,清廷是沒救的,抬走吧。

  槍稿作者楊時旸將資源站比喻為“盜火者”,拋出了一個我們都在內心吶喊的問題:“盜火者之所以存在,還不是由于此間缺少光明?”

  馬可•奧里略也說過“不要期待柏拉圖的理想國”。他說,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荊棘,就繞過去。如果你的食物嘗起來很苦,就扔掉它。最重要的是要持續前進,并且取得進步。

來來來,我莫大敬你一杯。”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為眾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為自由開路者, 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早晨,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有人來到,問子貢:“你是孔子的學生嗎?”三季人子貢答道:“是的。有何見教?”“聽說孔子是名師,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慚愧。”“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子貢很爽快地答道:“好。”“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四季。”子貢笑答。“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子貢理直氣壯。“三季!!!”來人毫不示弱。然后就爭論不止,很長時間也不停。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后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見此,大笑而去。待來人走后,子貢忙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里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里,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上海是新式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大都市,商人力量強大,也最先與革命黨接近。1910年第三次國會請愿時,上海總商會推舉大商人沈縵云為代表參與其事,并求見慶親王奕劻,請從速召開國會。遭到拒絕后,沈“退而嘆曰:‘釜水將沸,而游魚不知,天意難回,請從此辭。’乃束裝返滬”。1911年春,沈在滬活動南北商團公會成立全國商團聯合會,舉李平書為會長,后又成立中國國民總會,沈本人出任會長,宋教仁、陳其美、譚人鳳等一大批同盟會員均是國民總會重要成員。

一個不允許批評的政府就不是一個民主的政府。討論中國的政治制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如真的像某些專家所說的:“中國目前的政治制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制度”,那任何討論都失去了意義。但事實并非如此,話語霸權和新聞書報管制已成為一道民主的柵欄,官方的假話和專家的詭辯,已成為真正民主的一大死敵。好在網絡裂開了一絲縫隙,給人們勉強提供了一個說真話的場所。

人是站在自己立場說話的,不同的信念和利益導致不同的觀點。往海外匯錢的人與供不起孩子讀書的人顯然不可能有共同的政治理念,后者甚至已喪失了政治理念。這不足為奇,經濟基礎始終決定你的思想觀念。和平年代幾乎是找不到漢奸的,但為某些利益集團鼓舞吹噓的專家學者則大有人在。因此,普通國民發表自己的一點淺陋想法應該被全中國所包容。

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它也使中國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各階層的社會矛盾尖銳起來。說起來有些可悲,中國百姓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國民了。他們不求什么完美的社會制度,只要能過上溫飽小康的生活就滿足了,所謂“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但連教育、住房和醫療都不能很好保障的時候,國人有想法和呼吁就完全正常了。物價高漲、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沖擊加劇了平民的憂患與危機意識。中國少數的暴富階層和10億多艱難度日的平民階層生活上有著天壤之別,中國最輝煌的一面只是城市人群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也就是用人均數字來衡量,中國還是個大國中的窮國。一個發達國家是沒有工人農民和城市鄉村的分野的,只是相對收入高低不等,但全民福利保障沒有問題。一個把大多數人(農民和城市貧民)排除在外的統計方式是不能令人接受和信服的,一些西方媒體鼓噪的中國即將超越日本、美國,顯然是別有用心的,連地頭鋤草的文盲農夫和幼稚園的天真孩童都不會相信。一個國家的強大和富足需要幾十代人上百年的奮斗,想想大英帝國曾經有多少殖民地,再想想美國擁有多少軍事基地就不難理解了。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1911年武昌起義2000多年,中國一直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制度。這種制度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巨大的威力,創造了輝煌的東方文明;但到了清朝后期這種制度在西方列強的炮艦政策面前已無法生存、土崩瓦解了,天朝帝國的夢幻從此破滅。從民國的三民主義到現在的社會主義,我們實行的都是自稱是民主政治,大家可以查閱一下相關的憲法資料。但可悲的是這種制度僅僅存在于口頭和文字中,并沒有徹底落實過。蔣介石集團的統治被史學界稱之為“獨裁專制”,我們的社會主義仍被西方稱之為“集權政治”。我們曾經號稱我們的制度有著無比的優越性,但理想是理想、現實歸現實。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國民性格也有強大的歷史慣性,這是理想主義者無法解決的難題。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單位,我們幾乎都是一把手說了算,你的建議再好也只能保留,嚴重時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連共和國的主席、元帥也不能幸免。政府各級官員都是上級任命,又缺乏強有力的社會監督,任人唯親、以權謀私和權大于法就不可避免了。一句話: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人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由于社會權力被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精英所壟斷,人民不能平等分享社會各種資源和財富,貧富兩極分化就可想而知了……社會喪失了起碼的公平原則,這不是社會主義的終極目的。中國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人們在獲得了足夠的經濟權利后,自然要索求政治權力,但并不能代表窮人會放棄自己的權利。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和相應的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沒有多數國民的相對富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是遙遙無期的。泰國政治危機爆發以來,探討民主政治的聲音不絕于耳。美國學者羅伯特•達爾(Robert Dahl)認為,民主的實現應具備五個關鍵性條件:一、政治上,文官政治,軍隊和警察控制在由選舉產生的官員手中;二、經濟上,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三、文化上,公民具備民主的信念和政治文化;四、國內,不存在劇烈的文化沖突;五、國際上,不存在強大的敵視民主的外部勢力(包括國內反民主勢力)。

丘吉爾說過,除開其他政府形式不說,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也有人總結道:“民主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民主是暴政,民主是無政府,民主是混亂的代名詞,民主即使在雅典城邦那個地方也不是說全是好詞,民主有自己基本的條件,幾萬人一個小城邦才能實現民主,現在13億的國家怎么搞民主?怎么搞你們所說的民主?(司馬南)”這種觀點是典型的“中國是最好的政治制度”的論調,是為現行制度進行的無罪辯護,不能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的利益。如果民主是與專制相對立的制度,我們是否要再次選擇專制集權呢?那將是人民的悲哀!歷史的倒退!現在“拿來主義”已經過時,傳統思想大行其道,仿佛西方文化已經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了,這顯然與經濟騰飛以及陳舊的“天朝大國”心態有關,值得我們高度關注與警惕!專制是來源于動物的,民主才屬于人類。只有人類才能實行有效的民主。

中國幾千年來從未照搬過任何國家的制度,50年代我們和蘇聯也有很大的區別,這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和經濟條件決定的。那些動輒就指責別人宣揚“全盤西化”的論點,根本就不值得一駁,因為中國永遠不可能全盤西化。這和中國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有關,個別海外移民為了不讓下一代遭受主流社會的歧視,甚至讓孩子放棄學習漢語而完全融入國外文化。真是一種悲愴的無奈,但人體膚色還是不能改變的。

中國式民主不能成為國家集權和利益集團攫取暴利的幌子,真正實行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力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自由、民主、平等、個性、人權是人類社會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價值。中國實行怎樣的民主體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確立,問題的實質是:民主不是政府恩賜的,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民主需要全體公民的精神覺醒和不懈爭取!


綜合 2022-01-09 11:20:27

[新一篇]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舊一篇] 不管怎么看,巨頭們都脫不了干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