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下定決心轟炸臺北于1958年(下)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這一年,中國西南邊陲的西藏,由于原地方政府和農奴主中一些上層反動分子的煽惑和外國敵對勢力的暗中支持,一些地區的小股叛亂武裝得以膨脹,叛匪們變本加厲地燒殺搶掠,襲擊入藏的解放軍和漢族干部,時局日趨嚴峻。
 
12月18日,叛匪在拉薩南的貢噶,伏擊解放軍車隊,殺死解放軍官兵37人,傷22人。第二天,叛匪又在貢噶以東的扎囊,襲擊解放軍值勤小分隊,殺害解放軍副團長殷春和及官兵36人,傷13人。1959年1月,叛匪圍攻在昌都西南的中共扎木(現波密)縣委,造成漢、藏干部及其家屬的重大流血犧牲。
 
與此相呼應,青海、四川等地藏區的叛亂武裝也逐漸會聚,并向拉薩移動。各種武器和裝備,以及鼓吹叛亂的活躍分子,源源不斷地潛入拉薩。舊藏軍的主力也陸續進駐拉薩。仇視漢人和中央政府的陰霾,漸漸在拉薩上空彌漫。
 
這些情況很快就反映到北京,1月22日,毛澤東在一份文件上批示道:“現在他們有一支斗志較強的萬人叛亂武裝,這是我們的嚴重敵人。”毛澤東已經預見到:“西藏地區……總要來一次總決戰,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平叛剿匪作戰,在我軍歷史上是一次極其艱巨復雜的軍事行動。從社會性質來說,暴亂既有國際背景,又是少數民族上層極少數壞分子的反動行動,它是一場解放少數民族地區勞動人民的斗爭。從地理條件來說,西南、西北地區是我國的邊陲,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文化教育受限制,處于落后狀態。從軍事行動來說,它不是在正常條件下的戰斗,而是在特定的地區、情況變化多端、極為復雜的地形上的戰斗。
 
至1959年初,大部分地區的叛亂得到平息。但由于西藏地區的特殊情況,和中央對西藏上層采取的政治影響、慎重穩進、耐心等待的方針,叛亂反而呈蔓延勢頭。
 
3月10日,在西藏上層反動分子挑唆下,有2000多人聚集到14世達賴居住的羅布林卡鬧事。現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帕巴拉·格列朗杰的哥哥帕巴拉·索朗降措來到這里時,鬧事的暴徒用亂刀殺了這位反對叛亂、積極同中央政府合作的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官員,然后馬尾拖尸沿街示眾,威脅心向中央政府的藏民。
 
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桑頓·才旺仁增路過鬧事地點,他剛走下汽車,就被暴徒們打倒在地,若不是警衛人員迅速把他救上車,他也將慘遭毒手。隨后,鬧事的人以武力控制了羅布林卡和附近的藥王山制高點,在大喇嘛絨朗色、宗教官土登降秋、原噶廈政府三噶倫之一索康、主管財政官員夏格巴等煽動下,鬧事者們高呼“西藏獨立”、“漢人滾出去”等口號游行。以拉薩為中心的全面武裝叛亂,由此開始。
 
3月19日夜晚,匪徒們繼16日奪取通往拉薩的青藏公路控制權后,向我軍駐藏部隊發起全面攻擊。就在這一天,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作出了“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救西藏地區人民的痛苦,堅決平息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策劃的武裝叛亂”的決定。
 
王尚榮接到命令,立刻讓作戰參謀用保密電話向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第一政委張經武下達。
 
3月20日上午10點整,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向駐藏部隊發出命令:“全面反擊,堅決平息叛亂,徹底消滅叛軍武裝!”戰斗首先在拉薩市內及近郊展開。下午,叛軍控制的拉薩藥王山制高點,被我軍占領。晚21點前,解放軍攻入了叛軍總指揮部羅布林卡。到22日清晨,盤踞在大昭寺的叛匪繳械投降。張國華隨即向王尚榮報告:西藏反動上層集團在拉薩地區發動的武裝叛亂,已被我軍徹底粉碎。
 
拉薩平叛后,叛匪首領率叛軍殘部,逃往與印度、不丹接壤的山南地區,與那里的叛亂武裝會合。這一帶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有24條道路通往國外。于是,叛亂集團在此建立起新的大本營。
 
為了不給叛亂武裝有任何喘息之機,死灰復燃,王尚榮向平叛前線傳達了中央軍委的新命令:“堅決、徹底、干凈地肅清西藏境內所有的叛亂武裝。”王尚榮根據兵力提出了作戰目標:
 
樹立打殲滅戰思想,在軍事打擊上做到既狠又準又穩,抓住敵人,務求全殲。戰術要機動靈活。在兵力使用和作戰行動上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敵變我變,將集中與分散有機地結合,適時轉換,達到集中力量一塊一塊地搞,一片一片地平息的目的。
 
到1959年底,西藏境內山南、納木錯、昌都幾個主要地區的大股叛亂基本被剿滅。


 
就在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叛亂武裝的清剿接近尾聲之際,一場人民解放軍從未經歷過的山地叢林戰,又悄悄地在中緬邊境孕育著。
 
從1957年開始,緬甸邊防軍就幾次明求或暗示,希望中國邊防部隊在緬軍對盤踞在緬甸境內金三角一帶的國民黨殘軍攻擊時,進入緬甸境內給予協助。為了保護勘界人員的安全,決定中緬攜手打擊緬方境內的國民黨殘軍。
 
王尚榮得到軍委和總參領導的指示后,幾次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并以作戰部的名義,擬寫了中緬邊界勘界警衛作戰報告。
 
協議簽訂后,昆明軍區立即制定了警衛作戰方案,確定以3個戰群22個突擊隊,奔襲國民黨殘軍的16個據點。
 
雖然這次只是對國民黨幾千名殘軍作戰,但畢竟是第一次出境與鄰國軍隊協同作戰,而且從未經歷過用突擊隊對山地叢林作戰。王尚榮多次與軍委、總參的領導交換意見,并參與了審議作戰方案的全過程,親自聆聽了周總理及由周總理轉述的毛主席的指示與幾位老帥的意見,并將有關內容,一一傳達給坐鎮昆明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
 
出境作戰,在國際上會產生什么樣的政治影響?會不會在東南亞其他國家引起驚恐和不安?使他們以為中國借口打擊國民黨殘軍炫耀武力?會不會給國際上的反華勢力詆毀中國提供口實?對這些,毛主席、周總理十分關注。為此,我軍十分明確,力求將沖擊強度壓低,把20公里的出擊縱深用紅線標出,發給突擊隊。毛主席的話分量相當重:誰越過紅線就殺誰的頭!
 
這時,担任國防部長的林彪則幾度重復他的作戰原則:“斷退路,先圍而后殲。”
 
在作戰方案審議過程中,中央軍委和總參確定了國民黨殘部設在孟瓦、陣馬、孟育、踏板賣的據點為重點打擊對象;還擬訂了重點捕獲的敵6名軍、師級軍官的名單。
 
1960年4月末,周恩來結束對緬甸、印度、尼泊爾的訪問,繼而赴柬埔寨、越南訪問。在此之前,曾在昆明短暫停留。就在這停留期間,他和陳毅副總理召見了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魯瑞林等,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的情況。
 
這批國民黨殘軍,原屬國民黨第九十三師第二七八團和第二二七師第七零九團。他們是在人民解放軍的打擊下,于1950年3月逃入緬甸金三角地區的。這一地區重巒疊嶂,居民稀少,大部處于原始森林的覆蓋之下,這千余敗兵便在此扎下腳跟。緬政府決定以武力驅趕,可絕境求生的殘軍,竟頂住了萬余名緬軍正規部隊的攻擊。臺灣方面得到這一消息后,蔣介石驚喜異常。他立即召見原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彌,命他赴金三角統帥舊部。李彌帶去了一些部屬,使該地區殘軍漸漸擴充至近2萬人,占據比臺灣還大得多的地盤。主權國家緬甸,難以容忍自己的國土被異國軍隊長期盤踞。1953年春季,緬方調集了8000名剽悍驍勇的克欽族將士和近4000名用重金招募的國際軍團印度兵,對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發起新一輪清剿,可作戰又一次失利。
 
然而,軍事上的勝利并沒有使李彌在金三角站穩。緬甸政府將國民黨殘軍侵犯緬甸主權的照片、文件、實物,以及新聞媒體的各種報道,統統搬到了聯合國的臺面上。世界為之震驚,紛紛譴責臺灣當局和美國粗暴侵犯緬甸主權的行徑。美、蔣迫于國際壓力,決定將殘軍全部撤往臺灣。
 
1953年11月18日,美機開始運送殘軍赴臺。大部分殘軍被運走了,但仍然有一部分殘軍潛留了下來。兩年后,蔣介石再次想到利用中緬邊境一帶的殘軍,從云南進犯大陸,委派曾担任過自己衛隊副隊長的原第八軍副軍長柳元麟,潛入緬北,搜羅殘部,苦心經營兩年,殘軍又擴充到3000余人。
 
1959年,蔣介石召柳元麟到臺灣,命他設法策應云南、西藏等地暴亂,并告之將增加對殘軍的經費和補給的供應,使之鞏固和擴充實力。柳返緬后積極部署,還擬訂了詳細的襲擾云南的“突擊計劃”。
 
王尚榮指示作戰部邊防處,睜大眼睛密切注視著柳元麟的一舉一動。他把這些情況立即報送黨中央。毛主席看后,指示中央軍委:關注中緬邊界,警惕國民黨殘軍。

1960年春,臺灣向緬甸北部殘軍駐地空投了400人的“特種部隊”,柳元麟亦加緊了竄擾云南的準備,培訓了2000多名竄擾骨干。周總理、陳毅副總理正是在這個時候,于出訪緬甸后逗留云南,要昆明軍區介紹在緬甸境內的國民黨殘軍情況。
 
21日晚21時30分,22支突擊隊,迅速向殘軍的16個據點移動。據偵察,總參要求重點捕殲的敵軍師級軍官,有5名在紅線附近,而周總理“誰活捉柳元麟誰就可以當將軍”一句玩笑中說的敵首柳元麟,卻不在紅線區域內。
 
戰斗應該在22日凌晨6時30分打響。然而,這場對我軍來說十分新鮮的山地叢林戰卻沒能完全按計劃行事。突襲的16個據點,最早的是4時50分接火,最晚的到7時50分才交火。由于我軍的突襲出乎殘軍意料,16個突襲點只有兩個撲空。
 
最早打響的踏板賣據點戰績最佳,全殲守敵,所謂云南人民反共志愿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長蒙寶業被擊斃。
 
殘軍不敢與我軍戀戰,稍一接觸就向密林深處潰逃,很快都退到紅線區域以外,我軍只好在紅線處停止追擊。
 
直到1961年新春,緬軍調集了9個營約1萬人,沿湄公河以西,由西南向東北推進。號稱叢林游擊戰專家的柳元麟,先佯裝節節敗退。
 
1961年1月2日至9日,周總理、陳毅、羅瑞卿等率領400人的龐大代表團在仰光參加緬聯邦獨立13周年慶典時,緬軍落入柳元麟圈套,被國民黨殘軍擠壓在王南昆至芒林的狹長山道間。遠程大炮難以施威,飛機的戰術動作受限制,緬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此時,周總理、羅瑞卿等已離開緬甸,只有陳毅還在繼續訪問。緬方向陳毅提出:請中國人民解放軍越過紅線,協助緬軍作戰。19日,緬方得到周總理來自北京的回復:我們愿意參加這一聯合作戰的討論。
 
在這同時,中央軍委已經在商討在緬甸的作戰問題。軍委副主席賀龍、聶榮臻元帥等聚集一堂。賀龍認為:我軍在緬甸作戰展開得過寬,兵力分散。聶榮臻認為:入緬作戰的力量,從整體上看,顯得單薄了些。軍委常委羅榮桓提議:作戰力量應當加強。然而,短期內在中緬邊界地區集結更多的兵力是相當困難的。
 
然而,緬軍的求援之聲越來越急迫。1月21日下午,緬方代表飛抵設在孟育的中國突擊隊指揮部,請中國人民解放軍越過紅線,攻擊國民黨殘軍的孟百了、江拉重要據點,打掉殘軍的第三、第五兩軍,以解救王南昆、芒林的被困緬軍。緬方的要求迅速傳往北京。總參隨即就此進行了研究。
 
羅瑞卿總參謀長說:“在國際上,緬甸方面不怕,我們還怕什么?馬上通知前邊部隊抓緊準備。”
 
王尚榮給昆明軍區打電話傳達了總參的部署:“按照緬方提供的情況準備,敵約4000,我們使用8個營、2個便衣隊。”
 
當天下午,周總理批準了我軍越過紅線,解救緬軍的作戰計劃。是日15時,羅瑞卿總長要作戰部通知昆明軍區。王尚榮在打電話的同時,再次重申了作戰紀律:一切行動一定要按雙方協議的范圍實施;力求不傷害居民;一定不要到老撾邊境作戰;槍、炮彈不能過湄公河,湄公河的汽艇不能打,靠岸的確系蔣殘軍的可以打。
 
自25日開始的第二階段作戰,不如第一次順利。因為縱深地段的地形不熟,容易迷失方位,原始山林阻滯了奔襲的速度,而殘軍則正相反。我軍指戰員傷亡人數,比第一階段要多。
 
經受了我軍第一次打擊的殘軍,在逃出紅線時,便制定了“遇解放軍攻擊即逃,在逃中頑抗,以頑抗掩護逃脫,如解放軍窮追不舍,就退入老撾境內暫避”的“保山計劃”。柳元麟的總部,在此后被迫遷往臺灣。
 
在兩個階段的作戰中,我軍擊斃敵師長2名,活捉敵副師長1名,搗毀了逃緬國民黨殘軍經營了10多年的巢穴,協助緬軍解放了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保障了勘界工作的進行。


炎黃春秋 2011-06-16 08:55:08

[新一篇] 毛澤東曾下定決心轟炸臺北于1958年(上)

[舊一篇] 宋慶齡為何拒與孫中山合葬?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