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大說話智慧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牢記“三緘其口”

說話最大的智慧就是說話要謹慎,要慎對言說。“三緘其口”的成語大家都知道,孔子還和它有關系,大家不一定就都知道了。

 

轉播到騰訊微博

孔子三大說話智慧

 

三緘其口故事的來歷(資料圖 圖源網絡)

《孔子家語·觀周》中記載,孔子從魯國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游學時,一次去參觀了周朝的供奉周太祖后稷的宗廟。在廟右邊的臺階前面有一個“金人”,就是用銅澆鑄的人像,而且是“三緘其口”,“緘”是封口的-意思,這是說有三重封口,當然這不是叫你不說話,而是表示說話時要慎重再慎重,小心再小心。這還不夠,還在“金人”的后背上寫了一篇長長的銘文,有許多的箴言,都是關于要慎重言說的:一、“金人”是古代教人說話要慎重的人。后入要以此為警戒。二、一個人要“無多言,多言多敗”。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多失敗。三、“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如果能夠謹慎行事,那就是幸福的根源。口有什么壞處?口就是禍害之門。

孔子認認真真地讀完了這篇銘文,感觸很深,他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弟子們要記住啊!這些話是實在而中肯的,合情而又可信的!孔子接著引用《詩經》上的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并且說:“行身如此,豈以口過患哉!”如果像這樣處世行事立身,難道還會因為說話招來禍患嗎?

因此在《論語·子路篇》中:“剛、毅、木、訥近仁。”其中“訥”字,就是要人們說話不輕易出口。另外,今天“三緘其口”成為了一個成語,還有“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多吃一口飯,少說一句話”等等,都稱為一種文化的沉積了。

辭達而已

首先孔子說話講究“辭達”,子曰:“辭達而已矣。”《(論語·衛靈公篇》)言辭足以達意就可以了。我們看一下《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說話的情況就能感受到,辭不貴多,也不貴少,取達意而止。

舉個例子,《論語·憲問篇》中有人問子產是怎樣一個人,孔子說:“惠人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施恩惠給別人的人。有人問子西、即公孫夏是怎樣一個人,孔子說:“彼哉!彼哉!”就是“他呀,他呀”。孔子沒有具體評價,而是用“彼哉!彼哉!”表明了自己輕視的評價,意思這兩個人算什么,根本不值得評論。對自己學生的特點,孔子往往只用一個字就揭示出來,比如《論語·雍也篇》里孔子說:“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每個學生用了一個字,子路是“果”,就是果敢決斷;子貢是“達”,就是通情達理;冉求是“藝”,就是多才多藝。孔子抓得很準,把學生的個性與才能凸現。這是他的說話的又一藝術。我們經常看到老師給學生寫評語,領導給人寫評語,往往寫了很多的套語,卻淹沒了人的真正個性。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除了“辭達”,孔子還主張“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三》)。孔子說:說話沒有文采,說的話就傳播不遠。孔子還說:以文采足言。孔子很重視文采,善于用對偶、對稱、排比的句式等等,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等。

孔子是很善于說話的,在《論語》中記錄了那么多的警句,如“過猶不及”、“道不同不相為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吾師”、“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都是膾炙人口,既是辭達,又是“言而有文”、“文以足言”、“行而能遠”。《論語》中孔子的言論樸實而不淺陋,言能引人入勝,意能發人深省,詞約意豐,言近旨遠,在簡短的話語中傳達了自己的思想、觀點,乃至人格、風采。


交際與口才姚淦銘 2015-05-25 23:02:25

[新一篇] 孔子如何知天命與樂而忘憂

[舊一篇] 文史漫談 :龐貝的滅亡(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