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生于法國南部勒卡多小鎮。父親是個商人,母親曾做過陶瓷廠的畫工。少年時代的他在維爾曼杜瓦度過,中學畢業后他遵照父親旨意赴巴黎攻讀法律,完成學業后,他回到家鄉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上了辦事員。21歲那年,他患盲腸炎住進醫院,為打發無聊時間,母親送給他一盒顏料、一套畫筆和一本繪畫自學手冊作為禮物。在畫畫當中,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覺到“自由、安寧和閑靜”。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成為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 作品欣賞 開著的窗戶。這幅畫是馬蒂斯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里展出的重要作品。因為這幅“開著的窗戶”和一幅馬蒂斯夫人的肖像,題為“戴帽子的婦人”,使馬蒂斯率領的野獸派走上聲名大噪之途。畫面上墻面只占一小部分,窗戶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對著外部世界大大敞開——陽臺上擺著花盆,還長著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這里的內墻和窗扉,是由一條條寬寬的豎條構成,用了鮮艷的綠色、藍色、紫色和橙色;戶外世界,則是一片鮮艷的小筆觸構成的裝飾華麗的圖案。筆觸從綠色的小點,擴展到筆觸更寬一點的淡紅色、白色,還有海和天空的藍色。在這幅畫中,馬蒂斯已經遠遠超過了新印象主義者中的任何人,出現了色彩抽象的細微跡象。 戴帽子的婦人。這是一幅馬蒂斯夫人的肖像,它在形式上進行了大刀闊斧地舍棄,所以比“開著的窗戶”引起了更強烈的轟動。顏料不分青紅皂白地鋪在畫面上,不僅僅是背景和帽子,還有這位婦人的臉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膽的綠色和朱紅色的筆觸,把輪廓勾勒出來的。 舞蹈。“舞蹈”創作于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著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朱砂色則象征著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著。 音樂。這1910年創作的“音樂”,近似于“舞蹈”這幅圖的概念,在這幅作品中,馬蒂斯用強烈鮮明的顏色對比,凸顯紅色,每個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間的對應,具有視覺上的連續感與跳動感,因而產生音符流動的效果。“舞蹈”和“音樂”都是用典型的簡單構圖、強烈色彩對比與流動感,達到色彩與音樂之間的關聯性的。 鋼琴課。這“鋼琴課”創造于1916年,這段時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殘酷的日子,它是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時期,也是最渴望嚴謹性,最接近立體主義的時期。這個時期之后,他還是遠離了立體主義,回到他快樂明朗的色彩中。我們會發現這幅畫很富結構性:窗外的花園以簡單的綠色幾何圖形作代表,除了鋼琴前景的紅色,其它顏色都偏冷暗,彈鋼琴的孩子右臉投下幾何圖形的光線陰影,跟在他前方的節拍器幾何圖形相對應。整幅圖只有窗戶欄桿和鋼琴架上的花飾,是輕松的線條。因此圖中充滿惆悵不安,反應憂郁心情與戰爭陰影。 藍色的裸體 奢華 紅色中的和諧。 紅色的畫室 裝飾背景中的裝飾人物 生活的歡樂 白羽毛 彈吉它的女人 兩個舞蹈者 戴帽的女孩 三姐妹 國王的悲傷。畫題與作品本身對馬蒂斯來說并無什么聯系,它只是一種符號而已,人們不必去顧名思義,應著意于畫面色彩與線條的配置所顯示的審美意義。畫面上有三個不同色塊構成的抽象的類似人的形象,中間黑色塊是個懷抱提琴的人物,是否是圣經中的大衛王在彈琴呢?不得而知。可見畫家的目的是通過黑、白、綠、黃和紅、藍色塊及線條的并置與對比,表達出自己愉快歡樂的心情。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38:0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