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賦:只認衣衫不認人 木心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那時候,要在無數勢利眼下立腳跟、鉆門路、撐市面,第一靠穿著裝扮。上海男女從來不發覺人生如夢,卻認知人生如戲。明打明把服裝稱為“行頭”、“皮子”,四季衣衫滿箱滿櫥,日日價叫苦,“嘸沒啥好著呀”,最難對付的是臘月隆冬,男的沒有英國拷花開許米,女的沒有白狐紫貂,“不宜出門”,尤其別上人家的門。倘若勿識相,或者實在逼勿過了――冒著寒流來到某公館――開門的閽人眼光比街上的風還冷,懶懶接過名片,門又帶上,你且等著,怎能讓你入內?主人家會呵斥:“不看看是什么人”,什么“人”呢,當然是指什么“衣”,管你那秋季大衣如何漂亮吃價,時令一過,著毋庸議,若非告貸便是求情,上門來有啥好事體?


那年代的國貨電影中,幾乎每片都可看到這樣的一串鏡頭――妙齡時裝女子,婷婷裊裊上樓梯,稍作張望,立定在一扇門前,她拢拢發、舔舔唇、撣撣衣襟,舉手篤篤篤敲三下,門將開未開的幾秒間,皮鞋尖在小腿肚上迅速交換輕擦――這些個動作無愧為中國早期電影的“神來之筆”,所以每片都要神來一下,明星無不駕輕就熟。因為在生活中還不是這樣的嗎!看戲的女人和作戲的女人都覺得有味道,當年的價值判斷是:一個女人出來“交際”,如果鬢發不整、口唇干燥、衣襟沾屑、鞋尖蒙塵,那就是“完了”。是故在門將開未開的剎那,全會本能地緊扣細節,雖然門開之后成事終究在天,要知開門之前到底謀事在人,何況是年紀輕輕的女人。

上海人一生但為“穿著”忙,為他人作嫁衣裳賺得錢來為自己作嫁衣裳。自己嫁不出去或所嫁非人,還得去為他人作嫁衣裳。就旗袍而論,單的、夾的、襯絨的、駝絨的、短毛的、長毛的,每種三件至少,五件也不多,三六十八、五六得三十,那是夠寒酸的。料子計有印度綢、癟縐、喬奇紗、香云紗、華絲紗、泡泡紗、軟緞、羅緞、織錦緞、提花緞、鐵機緞、平絨、立絨、喬奇絨、天鵝絨、刻花絨等等。襟計小襟、大襟、斜襟、對襟等等。邊計蕾絲邊、定花邊、鏤空邊、串珠邊等等。鑲計滾鑲、闊鑲、雙色鑲、三嵌鑲等等,鈕計明鈕、暗鈕、包鈕、盤香鈕等等。尤以盤香鈕一宗各斗尖新,系用五色緞條中隱銅絲,作種種花狀蝶狀詭譎款式,點綴在領口襟上,最為炫人眼目亂人心意,假如采旗袍為婚禮服,必是緞底蘇繡或湘繡,鳳凰牡丹累月經年,好像是一件千古不朽之作。旗袍的里層用小紡,即薄型真絲電力湖綢,旗袍內還有襯袍,是精致鏤花的絕細純白麻紗,一陣風來輕輕飄起,如銀浪出閃,故名“飛過海”。


與旗袍相對而言的長衫,同樣分單、夾、襯絨、駝絨、二毛、大毛。做面子的絲織品、毛織品,色澤文樣完全獨立于旗袍料之外,兩者絕不能混淆,稍有涉嫌便是奇恥大辱。男女衣料如此壁壘分明,誠不知據于什么律理。當年的社交場合,長衫加罩馬褂方才正宗合格。公式是“藍袍黑褂”,大慶盛典,藍黑濟濟,便算漢官威儀。那種馬褂選料貴重,貢緞、毛葛,裁制十分講究,是華夏之“禮”的體現,可是敢情長到臍下就沒有了,預兆著“禮”的氣數殆盡,格物致知者大可幸災樂禍釋作:一褂成識。按旗袍和長衫系由滿清服式演變而成的漢族紳士淑女裝,當年一般正經男女是不穿兩截頭的衣褲的,婦姑御襖,必系長裙,即便平日家居,亦復旗袍長衫,起坐裕如。五十年后實難想象此種從容歲月斯文生涯。當世人也決計料不到子孫竟有短衫绔上大學講堂,那還了得,庸詎知不了則已,一了就把長衫旗袍了個干干凈凈,這種時代的“代溝”,沒有什么可以發人深省的,所以還可以“賦”下去。

冬季,北人南下到上海,都說夠嗆。因為冷得陰濕,透入骨髓,而上海人棉絮不及身,絲棉也只有垂垂老者才紆尊遷就。天寒地凍大家照樣絲襪綢襯衫,確保身材窈窕動作活絡。是故室外非得有豐隆的外套不為功,西裝固有大衣者,中裝也另有長可及地的兜篷、披風、一口鐘,滬諺“若要俏,凍得格格叫”,從落葉紛飛到白雪落地,男男女女咬緊牙關挺胸健步,瀟灑苗條堅持不敗。手背腳踵都生了凍瘡,“勿冷勿冷,我是勿怕冷格”,嘴唇明明在抖,大家不說穿大家要漂亮。


春江水暖女先知,每年總有第一個領頭穿短袖旗袍的,露出藏了一冬天的白臂膊,于是全市所有的旗袍都跌掉了袖子似的,千萬條白臂膊搖曳上街。從“五四”時代的翩翩倒大袖,縮小縮短,直縮到肩胛骨。夏天了,旗袍無袖可言,四十年代初,那大袖一度翩翩歸來,很快又過時哉。領子則高一年低一年,最高高到若有人背后相呼,必得整個身體轉過來,那頸項箍在領圈中,扣著三四檔鈕攀里。高領力求挺括,內襯細麻再上了漿,作領自斃苦不堪言。申江妖氣之為烈于此可見一斑。


然則長衫旗袍自有其玄妙在,長衫要不寬不緊中顯得大有余地。設:身高一米八十,其衫長可一米五十許,要使這一米五十許的線條或隱或顯地上下呼應擺動,才夠得上風度。不僅裁縫師傅務必高明,穿長衫的先生更得涵養有素,不溫不火,周身線條流貫宕揚,實在玉樹臨風,儒釋道三美皆備而莫衷一是。大學生則長衫配西褲,足登車胎底皮鞋,圍巾前掛后垂,單手插入褲袋,長衫下幅就斜成帆形,快步行走,乘風破浪,落拓豪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細考當年社會上流行的口頭禪:“一盤散沙”、“五分鐘熱度”、“畢業即失業”、“結婚是戀愛的墳墓”,那就不是區區長衫所能任其咎了。而縱橫洋場已成壓倒之勢者是“西裝”。西裝店等級森嚴,先以區域分,再以馬路分,然后大牌名牌,聲望最高的都有老主顧長戶頭,價錢高得你非得到他那里去做不可,否則何以攀躋人夸示人?當年是以英國為經典,老中紳士就之;法國式為摩登,公子哥兒趨之;意大利式為別致,玩家騎師悅之。

西裝第一要講料作,那時獨尊英紡,而且必要純羊毛,稍有混雜,身價大跌。夏令品類派力斯、凡力丁、雪克斯丁、白嗶嘰等,冬令品類巧克丁、板絲呢、唐令哥、厚花呢等,春秋品類海力斯、法蘭絨、軋別丁、舍維、霍姆斯本、薄花呢等,所謂“英國花呢”,厚薄兩型紛繁得熱昏。國際最新時裝雜志匯集上海,中國縫工無疑世界第一。


大牌名牌的店家陳設優雅,氛圍恬靜。歡迎、請坐、奉茶或咖啡,寒暄幾句,言下十分自負,“先生光臨本店,想是慕名而來……”然后除了幾上的一疊時裝雜志,又從內部捧出最新的樣本來。這時是顧客顯骨子的當口了。如果你邊看邊品評,眼光兇,門檻精,店伙就起勁奉承。其中夾進微妙的辯論,最后完全聽從你的抉擇,就更加滿足你的自尊心。


接下來是看料作。美奐美侖,像圖書館那樣莊嚴肅穆,凡你中意的,一匹匹拿下來,近看,遠看,披在肩上對鏡看,裹在腿上假設為褲腳管看――結果決定幾套,三件頭、兩件頭、獨件上裝,兩粒鈕、三粒鈕,單排、雙排,貼袋、嵌袋、插袋。還要商量夾里,半里、全里、羽紗?至于襯墊,“放心,阿拉勿會用白麻格,總歸是黑炭,墊肩全羊毛,棉花是勿進門格”。


然后是量尺寸,手勢輕快果斷,頗有舞蹈性。如果你身材好,就量到那里贊到那里,“搭儂先生做衣裳,真開心,電影明星也嘸末儂介司麥脫”。尺寸單的項目極其細致,填滿了,還要想想,加附注,長期保存,作下次的參考,而且說:“假使儂在外國,要做了,請關照一聲,我伲打包寄過來。”


等到試樣的日期,更是雙方顯骨子的時候。雖是他從旁幫襯,你動作要靈敏,程序要合拍,他手捉劃粉,口噙別針,全神貫注,伶俐周到,該收處別拢,該放處畫線,隨時呢喃著征詢你的意見,其實他胸有成衣,毫不遲疑。而你,在三面不同角度的大鏡前,自然地轉體,靠近些,又退遠些,曲曲臂,挺挺胸,回復原狀,并腿如何,分腿如何,要“人”穿“衣”,不讓“衣”穿“人”。這套馴衣功夫,靠長期的玩世經驗,并非玩世不恭。


上海人玩世甚恭,既要應和重視別針劃粉的全套動作,又務必貫徹“唯我獨尊”的見解要求。試樣的過程是一個辯論的過程,若有不恭者不知趣,冒充行家,事態會激化到“本店牌子有關,還是另請高明吧”。真正懂得“衣經”者卻娓娓清談,雙方表示欽佩,“儂先生真講究,講究得真有道理”。“不然我也勿會定規要到寶號來哉”。復試,如果你無興去店家,他可以到府上來效勞。初試僅一袖,這次兩袖全,整套款式俱在。萬一你又有新的意圖,他不惜拆掉重做,是故往往要三次五次試樣,雙方絕不嫌煩,直到你的滿意就是他的滿意,臨了說“先穿兩天,假使有啥勿稱心的地方,盡管請過來指教”――雙方自始至終不提一個錢字,落落大方對大方落落。


從前上海人穿著普遍高水準,其中自然就不乏大師級者。一套新裝,要經“立”、“行”、“坐”三式的校驗,立著好看,走起來不好看-―勿靈。立也好走也好,坐下來不好看――勿靈。立行坐三式俱佳,也不肯連穿兩天。“衣靠著,也靠掛”,穿而不掛,樣子要廢掉,掛而不穿,樣子要死掉。


上海人能一眼看出你的西裝是哪條路上出品的,甚至斷定是哪家店做的。傭仆替你掛大衣上裝時,習慣性地一瞥商標牌子,凡高等洋服店,都用絲線手繡出閣下的中英文姓名,縫貼在內襟左胸袋上沿。


襯衫、手帕也都特制繡名。襯衫現熨現穿,才夠挺括活翻。領帶卸下就用夾板整形。衣架和鞋楦按照實況定做。穿鞋先拿鞋拔,不論長襪短襪,必以松緊帶箍好吊好,如果被看到襪皺了,“此人太沒出息”。夏季穿黑皮鞋是貽笑大方的,全是白皮鞋的市面。黃皮和合色的――春秋,黑皮與麂皮的――冬季。


上海人特別注重皮鞋,名店也以地段分檔子,也都是定做的。先將尊腳作立體幾何的測量,然后特制木楦。也要試著,不滿意,這一雙就歸店家吃進,另外重做一雙。皮張也先供挑選,式樣也根據歐陸的專業范本。做工也是世界一流。上海人把皮鞋視為圣物,也不肯連著幾天,為了保持干燥和上楦定型。


路邊、公共場所的角子上,到處有叫“擦皮鞋哀〔加口傍〕擦皮鞋伐〔加口傍〕”。每天上油打光,上午下午兩次也不稀奇。似乎一生事業愛情,關鍵在于皮鞋。上海人的生活信條是:寧可衣裳蹩腳(差)點,皮鞋無論如何要考究。說也奇怪,一個人,如果細軟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精美的皮鞋擦得一塵不染;衣衫普通,甚而寒素,倒反顯得練達脫略,啥也不擺勒心上的樣子,上海人真會賣弄風情。當然限于平日家居,出客則必得全副鑾駕,連煙匣、打火機、票夾、雨傘,都要令人肅然起敬,否則就遭人嗤之以鼻,就是這樣勢利得淋漓盡致。


因為上海人太愛出風頭,西裝店里的伙計,趁一套華貴的新裝完工而尚未交付的夜晚借穿了上娛樂場,顧盼自雄,以為得天時地利人和的總優勢。數日后,那訂戶來找經理,要退貨,原因是這套行頭的“初夜權”被侵占了――上裝的胸袋里兩張戲票根。


因為上海男士出門都戴帽子,巴拿馬金絲草帽、兔子呢禮帽、水獺皮羅宋帽,價值昂貴,坐黃包車三輪車及橋頂,剛開始下坡的剎那間,帽子被人摘去了。在公共廁所登坑的當兒,也容易遭遇“落帽風”。生活中總有此種客體或主體欲罷不能的頃刻,為歹徒所趁――干這一行的叫做“拋頂功”。


因為上海男女出門不能不穿得奢侈戴得齊整,夜間雇黃包車,幾個轉彎,拉進冷僻的暗弄堂,喊也來不及了。衣帽、首飾、手表、皮鞋、金絲邊眼鏡、錢包鈔夾,照單全收。他拉車飛跑而去,你雖不一定赤條條,而受驚、受氣、受寒,深夜里,光穿襪子,兩眼迷糊,怎生走得回來。平明,為路人所見,指指點點,“儂看,剝了豬玀哉!”――“剝豬玀”這個專門名詞諒必是“剝”的一方定的,強搶了你,還把你作豬玀觀。


因為上海的賭臺非常闊綽,進門入局后,名煙佳醑香茗美點,隨心所欲不計分文。并設有典當的部門,賭客光臨之初,呢帽大衣洋裝革履全是名牌精品,氣勢果然磅礴。到后來現鈔輸個精打光,便典掉鉆戒金表,繼之大衣洋裝、呢帽、背心、領帶、襯衫、皮鞋、褲帶、羊毛內衣褲統統落花流水進了典當柜。外面風雪交加,總得走呀,這時便可在后門的角落里取一片稻草席,一根稻草索,把身子裹了,攔腰束緊,赤腳奔回家去――上海賭徒的終極時裝,賭臺老板的最后一份想象力。這種“稻草茄克”,當年上海街頭是經常邂逅的。當聞某公館喜慶,婚禮既成,送入洞房,發覺新郎不見了,各處尋遍。當丈人、丈母、親爸、親娘聯袂趕到賭場,驀然回首,那女婿即兒子者,正在闌珊處用草席包裝自身――他接住遞過來的開許米大衣時的反應是:快去典了,上臺再決雌雄!


然則還有大家一絲不掛相聚而談笑風生的上海人――“渾堂”,江浙兩省稱澡堂為“渾堂”,倒也說明群體入浴沆瀣一氣的特色。風尚大抵發源于姑蘇。不是說早在春秋戰國申江就受闔閭的影響了嗎,“上半日皮包水,下半日水包皮”便是蘇州人的一日之計。聚坐在茶館,合孵于渾堂,理想主義緊貼現實主義,中華民族喜群居群食群廚,自然樂于群浴。


那渾堂招牌高掛,門庭若市,進門便買一根火烙印的竹籌:上中下三等。“下等”者燈光昏暗,陳設敝舊,毛巾舊而泛黃,長條的板鋪上亂躺著出浴后的肢體,一派戰時俘虜營的景象。“中等”就明亮得多,鋪位上攤著藍白闊條的浴巾,幾張小幾,供茶水,侍者少而默然,但已像個“人間”。那“上等”則亮得受寵若驚。高背躺椅彈簧軟墊,厚質毛巾新雪般耀眼,茶是小壺現泡的,侍者手腳輕快,口齒伶俐。際此,上海人的服裝功能又發作了。如果周身光鮮入時,侍者便眉動目閃禮貌有加,倘若衣履晦暗背時,侍者就眉淡眼細照常辦事。那末,衣褲總得脫下來啰,侍者用一根頂端有銅叉的竹竿,將衣褲叉了掛在你的位置上方,很高,可望不可即,既對下面無影響,也免了那種非分之想,人心隔肚皮呀。手表交給侍者,若是名牌,他就套在自己腕上,一般的就鎖入小柜的抽屜里。


那些已經浴罷而攤手攤腳憩息于高背躺椅上的人,說說笑笑,閑看別人脫衣,情況不能不分四類:外強中干,外干中強,外干中干,外強中強,其一者進來時神氣活現,愈脫愈蹩腳,內衣褲舊而且破了――空心大老倌,嘸沒家底格。其二者外觀平常,里廂件件蔟嶄新,貼身開許米一套――哦,講究實惠,好人家出來格。其三者最灰溜溜,滿心強恧,強作鎮定,快快脫光鉆進池里去。唯外強中強者氣定神閑,脫一件亮一亮,侍者小心小心叉上去,好像時裝表演――存心別苗頭,倒是拿伊嘸辦法。


待到身外之物全部高高掛起,眾生俱平等相了。干巴巴、光致致的上海人,像繳械的敗兵,狼狽竄入浴池。浴池很大,水蒸氣郁勃氤氳,人都糊成灰白的影子,個個俯仰轉側劇烈活動著,皂沫、汗穢、油污使池水混濁得發稠發臭。水里站滿了蓬頭的、禿頭的、癬疥的、疝氣的、骨瘦如柴的、癡肥似豕的、殫垂慘白的、多毛刺青的,塞塞足足一池子,這樣的浴池上海叫“大湯”。據稱大湯是經仙人點化,不病不傳染,信也罷不信也罷,鑒于池中人滿為患,你得找空檔快點下海,愈猶豫人就愈多了。既已到此,你只能“入世”,不能再有“出世”之想。


要之,你畢竟不是上海人,但凡上海人從小就把渾堂當作外婆家。請看池中物多么生動活潑,如此燙人的混水,他們毫不在乎地浸沒全身。先是泡,泡夠了再擦,擦透了,以小木桶挽水自潑,然后仰臥在池沿的平面上,閉眼,似乎困著了。四周笑的笑,唱的唱,口哨,下流話,擊水作嬉,打起來了。真的打了,肉聲夾水聲劈劈拍拍,浪花濺入小孩子的眼里,尖厲哭叫,男孩,女孩呢,是做爺的帶來的,不用買籌,樂得便宜。小人懂啥,勿搭界的。那為父的不顧孩子皮膚薄嫩,抱之入水,燙得她驚呼流淚,頓時全身緋紅,面孔尤其充血,好像融蠟似的變了形。那爺嘴里不停地自問自答:“開心伐〔加口傍〕?開心伐〔加口傍〕?邪氣開心來!”


真正開心的人在另一邊,那大池的盡頭,蓋著濕黑的木板,沸水貯存庫,幾個中年老年人,船民般地蹲在木板上,將毛巾從板隙中縋下去,拎上來,就此嵌入腳趾縫間抽動,一吊一吊,手勢純熟到了優美。兩眼瞪著沒有遠方的遠方,斜翹嘴角,發出嗞嗞聲,一吊一吊一吊一吊……據考這是腳氣病殺病之妙法,大抵欲仙欲死云云。


助浴。北方稱“搓背”,滬地叫“擦背”。你坐在池沿上,那青壯漢子左手控制著你的身體,右手緊裹毛巾,使勁從后頸開擦,及肩及背及肋及腰,竟有那么多的老垢滾滾而出。難為情?喜歡?男人真是泥做的!你仰臥,前胸、肚腹、胯間、大腿、小脛,也是滾滾的老垢。膝蓋要彎起來擦,腳背腳踵趾縫,無微不至,這才用肥皂周身揉抹,結論性地挽起一桶熱水整個澆下來――他像氣功師,像屠夫,更令人回想起古代的奴隸,滿頭大汗,喘著……而你,全體表層微微作痛,脫了殼蛻了皮似的,份量減輕不少。快去蓮蓬頭下淋一遍,回大廳。侍者幫你擦干身子。躺下,腰間搭上浴巾,喝茶,你也不禁閑眺了。


侍者分二代,成年的是正職,少年的是學徒,做的事一樣是接籌、領位、掛衣、送茶、遞毛巾……那正職而年齡趨老的幾個,可謂閱人多矣,穩重而油滑,鑒貌辨色,洞若觀火,誰有錢誰有勢,他十分清楚。奉承阿諛有錢勢的浴客,對他并無實際好處,然而他要奉承、要阿諛,似乎是一種宿癮,湊趣,幫腔,顯得綽綽有余。那個不得志,那個敗落了,他也明白得很。你若與之兜搭,他的回話和笑容寡淡如水,忽然他代你感嘆“現在的世界做人難呀,嘸沒鈔票是啥也不用談”。聽上去是同情,正好揭了你的底牌――何苦呢。再不得志,再敗落,也比送茶水遞毛巾的要強三分哪。然而他鄙視你,他用的是有錢有勢的眼光看你的。這又是一種癮頭,要在你的身上過過癮。


他待學徒是嚴厲的。指派、提示,都用罵人的話來吩咐,學徒總是瘦拐拐,鉤頭縮頸,稀發亂聳,得坐便坐,有靠處就靠著發呆挖鼻孔。“小赤佬拿毛巾去!”一驚而奔,身手扭得脫了骱似的。其實,當他長大變老時也將油滑穩重到不可捉摸。


而真正有技能的是扦腳師傅。老人的趾甲大抵病變增厚,嵌進肉里去,故需用斜口的扦腳刀,趁浴后骨質軟化,細細切薄剔凈。那師傅特備一盞簡裝手術燈,戴起老花眼鏡,一邊閑談一邊操作,很像一位終生敬業的工藝美術家。


而真正神乎其技的當推敲背的那個。敲背之道應屬按摩科,妙在握拳著點的多花式,發聲就匪夷所思。時而春風馬蹄,時而空谷跫音,時而啾啾唧唧,時而驚濤拍岸,輕重強弱的節奏變化,遠勝于“擊鼓罵曹”,但不會是渾堂中人有何悲憤要宣泄。接受敲背的那一方,據云臻于醍醐灌頂之化境。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夜漸深,浴客流連忘返,侍者可要等大家走光之后,沖洗整理還有好一番忙碌。于是資深的師傅用叉衣的竹竿,權仗似的咚咚咚咚舂樓板,口中喊道:


“下雨了!下雨了!”


“啊?下雨了?”


“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紛紛起身,披衣套褲,爭先下樓,奪門而出。對馬路高樓黑影后面星月皎潔,不覺暗自失笑,想想也是對的――上海話叫做“撥儂面子”(給你面子)。


面子第一要緊,上海人講究穿著為來為去為了“面子”,因此服裝的涵義或可三而述之:一、虛榮,二、愛好,三、自尊――凡虛榮每含欺騙性,是達到目的前的手段,故屬權術的范疇。凡愛好,雖說發乎天性,而外向效應也是取悅人引誘人,內向效應則形成優越感,自戀自寵、樂此不疲。凡自尊,為了確保身分,成全個人的存在證覺,倫理觀念流于生活細節,細節累計為大節――虛榮心態蔚為社會風尚,這個無處不在的大魔障,個人沒法沖破,服裝的欺騙性便愈轉愈烈。而愛好的心態呢,或先認衣衫后認人,或既認衣衫又認人,近乎中庸,其實模棱兩可,衣可人可,自己也只要做個“可人”。那第三類所謂倫理觀念細節化的,是精于“衣道”者,細認衣衫細認人。能從衣衫上辨別判斷“人”,必要時,達到不認衣衫只認人的明哲度――從前的上海人,在“衣”與“人”之關系推論上,也許總不外乎這樣的吧,因為后來上海人就不虛榮了,繼之不愛好了,終于不自尊了,再后來又想虛榮又想愛好又想自尊,已不知如何個虛榮愛好自尊法。所以,從前的上海人在“衣”與“人”之廣義關系的考辨推論上,總不外乎,就是這樣的吧。


到此結束――想想又覺得旗袍的故事尚有余緒未斷,法國詩人克勞臺在中國住過很長一段時日,詩中描寫“中國女袍”,深表永以為好之感。可惜西方任何種族的女人都與旗袍不宜,東方也只有中國女人中的少數,頎長、纖秾合度,臉橢圓,方才與旗袍怡然相配。旗袍并非在于曲線畢露,倒是簡化了胴體的繁縟起伏,貼身而不貼肉,無遺而大有遺,如此才能坐下來淹然百媚,走動時微颸相隨,站住了亭亭玉立,好處正在于純凈、婉約、刊落庸瑣。以藍布、陰士林布做旗袍最有逸致。清靈樸茂,表里如一,家居劬勞務實,出客神情散朗,這種幽雅賢惠干練的中國女性風格,恰恰是與旗袍的沒落而同消失。藍布旗袍的天然的母親感、姊妹感,是當年洋場塵焰中唯一的慈涼襟懷――近惡的浮華終于過去了,近善的粹華也過去了。


來源:《哥倫比亞的倒影》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39:26

[新一篇] 學會在線深度閱讀-20140808早讀課

[舊一篇] 到底是上海人 張愛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