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布勞:一位社會學家眼中的愛情:論愛情中的交換與權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編者按

布勞,男,美國社會學家。1918年2月7日生于維也納,后移居美國。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學院,獲學士學位。1952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社會交換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從微觀社會中的人際交往出發,研究在社會交往中交換與權力的發展,并將其推廣到更大的群體以及整個宏觀社會建構當中,其對交換理論的創建給西方社會學界以及相關學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還對官僚制組織的各種情況進行過深入分析,并出任過1973至1974年度美國社會學會的主席。本文節選自美國社會學家彼得-布勞《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中關于愛情的附論。現在我們來看看在這位大師的眼中,人類生活中最為變幻莫測的愛情究竟是何模樣。

愛情是內在吸引的極端情況。由于在母子關系中無疑會發現愛情的最純粹表現,所以作為兩個獨立個體相互間日益吸引的結果,它的發展在一種浪漫關系中可以最清楚的表現出來。愛情似乎可以使人變得無私,因為他們自己為能使自己所愛的人愉快而感到高興。但是,這種無私的奉獻一般依賴于對維持別人的愛情感興趣。甚至母親對其子女們的奉獻也很少能完全擺脫維持他們對她的依戀這種愿望。交換過程出現在戀愛關系中,也出現在僅有外在意義的社會交往中。然而,它們的發展動態不同,因為被交換的特殊報酬在愛情關系中僅僅是產生內在吸引的終極報酬的手段,而在純粹作為手段的社會關系中,特殊報酬的交換是交往本身的目的。正如先前我們指出的:在內在的愛情依戀中,每個人給另一個人報酬不是為了按比例獲得外在利益來作為回報,而是為了表示和證實他自己的責任感并且促使別人對該交往產生責任感。一項對愛情的分析表明:交換成分甚至出自有內在意義的交往及其不同本性。

  

如果一位女性的吸引力在一位男性眼里已經變成唯一,這位男性就會墜入情網。“一切必然的事情在于,我們對她的興趣應該變成排他性的。”普羅斯特繼續說,當我們開始體驗到一種“針對她的無情的、使人極度痛苦的欲望”時,這種情況就發生了。如果一位女性給一位男性的印象是:她是一份不易獲得的、極令人向往的愛情財富,同時她也表示出,最終贏得她感情的充分利益并非完全無法實現,那么該女性就有可能點燃他的愛情之火。她對他的吸引使他為了重要報酬而服從她的意愿,并且渴望給她留有深刻印象和使她高興,以便激發一種能保證他獲得這些報酬的交互情感。

  

在墜入情網的初期,由于害怕被拒絕以及因吸引不斷增強而產生的依賴感促使每個戀人對對方隱瞞TA的情感的強烈程度,也可能對TA自己隱瞞這種情感程度。調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種半真半假或固定不變的方式來表現吸引,這樣做是為了在本人承担一種嚴肅的責任之前探出對方是否承担某種責任。如果他們未能從對方的反應中得到線索,那么玩笑以及由調情所暗示的模糊責任就可能被一笑了之。或者如果對方承担了責任,那么他們就會使這種責任穩固起來。但是只要這兩個人都繼續對另一方隱瞞他們感情的強烈程度,而同時他們又變得日益依賴于對方的情感,那么他們就會互相阻撓。在隨后一般要發生的戀人爭吵中,正如有學者曾經指出過的那樣:“每個伴侶都用短暫撤退或分開的方法去檢驗對方對該關系的依賴性。”當雙方都受到這些爭吵的威脅而有可能使他們的關系告吹時,為了保持關系,他們才不得不表示出足夠的責任感。當然,有人可能不準備這么做,于是沖突便可能結束這一關系。

  

人們顯然從為自己所愛的人做事中獲得愉快,有時還為他們作出巨大犧牲。這種傾向部分來自愛情所引起的與對方的認同,來自期望對方能對自己的貢獻做出象征性的表示,來自提供報酬對于加強一個被愛者對自己的依戀所具有的功能,也許部分地來自前面所講的逆次級強化的過程。在為使所愛者高興而做過許多事情之后,一個被愛者的更多依戀對于當事人說來就是一種報酬。反復體驗到接受報酬可能具有下述效果:是被愛者感到愉快變成了使人內在滿足的報酬。進一步的反饋效果也可能發生。因為施惠和饋贈是愛情的表示,所以一個男子獻給一個女子的禮物和為她做出的努力可能會激起他自己對她的感情以及她對他的感情。一個女性可能會鼓勵一個男性給她送東西和為她做事,這基本上不是出于對物質利益的興趣,而是為了培養他對她的愛情。“與那些接受了利益的人對于那些貢獻出這些利益的人的愛情相比,貢獻者似乎更愛那些接受他們貢獻的人。”(引自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一個人越是愛另一個人,TA可能越專心致志于使另一個人高興。因此,那個在愛情關系上陷得較淺的人就處于一個有利地位,因為另一個人較為關心繼續保持該關系使TA自己產生了依賴性,并給陷得較淺的人以權力。瓦勒稱之為“最小利益原則”。這種權力可以用來剝削另一個人,一位女子為經濟利益而利用一個男人對她的感情以及男子在性方面利用一個深深愛著他的女孩都是明顯的事例。也許,最小利益原則的最普遍的表現是:對另一個人自發感情較為強烈的那個人必須依從另一個人的愿望并作出特殊的努力讓另一個人高興。這種權力和外在報酬的不平衡常常是長久相互愛戀的根源并且一直是它的基礎。因此,沒有早早表示出無保留的感情的戀人在已經建立的人際關系中獲得了利益。的確,較為克制的戀人也似乎有較好的機會激發另一個人對TA的愛情。

  

代價高的財產是最珍貴的,在愛情上和別的方面都是這樣。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內在吸引(以及她對他的吸引)依賴于他期望在一種與她的相愛關系中所體驗到的報酬。一種分析上的區別可以再他的實際感受--來自她的支援、她的動人談話、她的吻,等等--以及他對于這些與她在一起的感受的評價同他與其他女性在一起的類似體驗加以對比。他的滿足是這些體驗本身和他對它們的評價的產物。然而,他輕易獲得她的愛情報酬往往會貶低這些報酬對于他的價值。這是愛情的兩難困境,它與前面討論過的贊同的兩難困境類似。正如一個人被期望著給他的伙伴們以贊同一樣,他的這種過分慷慨的做法將貶低他的贊同的價值,處在要對她的敬慕者拿出她愛情證據的壓力之下的一位女性也是如此。但是,如果她過分容易這樣做了,那么她對他的感情的價值將要遭到損害。

  

一個女子作為一個男子的戀愛對象有多珍貴,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她與其他男人在一起的表面受歡迎程度。在沒有明確標準的情況下,很難評價任何事物,個體們如果出現在這樣一種模糊不清的情境中,往往會受到用以下判斷的社會規范的任何指示量度的強烈影響。評價一位女性的內在稱心程度就是這樣一種模糊不清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位男子都強烈地受到她在男人們中普遍受到歡迎的影響,這種名望可以從社會角度證實她作為一個戀愛對象的價值。當然,一位姑娘一位對許多特定的男子具有吸引力,只能變得一般的有名,但她對任何人的吸引力部分取決于其他人認為其具有吸引力這個證據。長相漂亮構成這樣的證據,她在約會時的行為也是如此。

  

一位女性的愛情如果在男人中間有很大需求,那么她就不可能很快作出堅定的許諾,因為她有這么多有吸引力的選擇對象供她在許諾之前權衡,不受歡迎的女人更加依賴于一個帶她出去的男人,并且有更多理由對他作出許諾。因此,如果一個女性輕易地表明她對一個男人的感情,那么她就為她不太得吸引人提供了推測的依據,并會使她對他的感情貶值。相反,她如果抗拒他征服她的企圖,那就意味著很多人都需要她,她有許多可供選擇的對象。這些都有可能提高她在他心目中的惹人喜愛的程度。她不愿意作承諾,這有助于證實她的感情價值,部分原因是他把這當作她惹人喜愛的表示,尤其在對于她在其他男子中顯得有多惹人喜愛缺少直接了解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可以肯定,男人之間經常討論女人、她們惹人喜愛的程度,甚至她們在約會時的行為。

  

為了保護她的情感價值,一個女性在表達情感方面必須吝嗇,必須使她產生愛情的任何證據都成為一種不能輕易獲得的珍貴獎賞。可以肯定,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情歸根結底取決于她在性滿足和她的情感的其他表現形式方面為他提供唯一報酬的能力和甘心情愿的程度。這并不是說,一個不為一個男子提供性滿足和情感滿足的女子比一個這樣做的女子更可能贏得他的愛情。情況無疑相反,因為這樣的滿足是一種持久愛戀的主要源泉。因此,更確切地說,一個男人深深愛上一個女人不僅取決于這些報酬性的體驗本身,而且也取決于他對這些體驗的評價;一個克制自己、不隨意表現自己情感的女性,在她真正給予自己的感情時,就能增加這些表現的價值。當然,除非她最終確實贈予這些報酬,否則她從這些報酬的增值中就得不到利益。這的確就是該兩難困境的原因。一個女子通過給一個男子以性和其他的恩惠去促進愛情,作為她的感情的表現以及作為使得與她交往對他特別富有報酬的手段。然而,如果她很容易地贈予這些恩惠--給許多男人或過早地給某個確定的男人,那么她就降低了它們的價值以及它們所產生的一種持久依戀的力量。

  

社會壓力增強了不早早表示出深厚感情的傾向。如果一個社區中的大多數女孩不得不在她們第一次約會時親吻男孩子并在不久之后就施與性恩惠,而且還是在男孩子尚未承担起確定的責任之前,那么這將在社區中降低這些報酬的價格,使一個女孩子很難用答應發生性關系從一個男孩子那里獲得一種堅定的承諾,因為性滿足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得到。女孩子們在保護性恩惠不貶值方面的利益可以再女孩子中間形成不得輕易給予這些恩惠的社會壓力。這種社會壓力有助于維持女孩的性恩惠與男孩的持久責任相稱,它加強了女孩在求愛市場上與男孩的交換關系中的地位。男孩子之間的情況時互補性的,這意味著這里的社會壓力阻止早期的承諾。在求愛中,兩性的目標都是提供引誘另一方足夠的報酬,但又不足夠到降低它們的價值的地步。然而,由這兩個條件確定的界線經常是察覺不到的。

  

征服的挑戰是戀愛關系形成階段中的一種重要成分,它的意義對于產生持久依戀來說是一種催化劑,如果征服過于容易,就會使這種征服失掉意義。青年人之間偶然約會的一個基本功能,是為他們提供弄清他們自己作為戀人的吸引力以及他們在爭奪稱心如意的伴侶的競爭中的機會。在約會中--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在親密的社交中普遍存在,一個人把自己的自我吸引力放在市場上(可以這么說),這就使他的自我概念獲得了極其重要的成功。在征服異性方面多次獲得成功的男孩或女孩證實了他們在自己心目中以及其他人心目中的吸引力。因此,在非正式約會中,男孩和女孩通過相互征服用對方去檢驗他們自己的吸引力。一個女孩抗拒輕易被征服則是拒絕讓她自己成為這樣一個檢驗對象和一種對于她付出感情的一個條件的最低責任感的要求。通過延長該追逐的挑戰,直到一個男孩內在地被她吸引為止,一個女孩利用征服的意義去促進一種能使這種與她約會地誘因成為奢侈品的更為基本的依戀。因為對于征服的某種興趣可能使一位男子向一個女子求愛的基本原始理由。所以,一次輕易的征服會過早地使他失去繼續保持這種關系的誘因。




燕南園愛思想 布勞 2015-08-23 08:47:29

[新一篇] 評述 吳建平:迪爾凱姆的法社會學評述

[舊一篇] 何與懷:往事如火慘烈,時光卻詩意如煙——羅孚及其長子海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