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堂]用風箏打仗?看看風箏放人的逗逼海軍!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前言
鐵血軍事
敵人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別急,容我放個大風箏上去。
風箏曾經被多次嘗試用于戰斗,效果到底好不好,各位看官看了就知道!
關注“鐵血軍事”,有趣有料內容及時分享!


自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人類就在不停地打仗,不停地與同類爭斗。一切能用得上的工具都會被用上。
風箏這種看起來是娛樂性的東西,自然也逃不過戰爭的魔掌。1806年,風箏進入了歐洲海軍領域,英國人曾使用護衛艦掛著風箏在法國境內播撒心理戰傳單。
到克里米亞戰爭時期,甚至還出現了用風箏掛炸彈的實驗和用風箏營救落水水手的情況。不過在此之后,各國并沒有對風箏產生更多的興趣。


在19世紀的西方世界中,很多人都曾嘗試研發載人風箏或類似風箏的載人飛行器。其中有些實驗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直到澳大利亞航空先行者勞倫斯·哈格雷夫發明了“箱式風箏”之后,載人風箏才真正成為一種可以投入實用的飛行器。無私的哈格雷夫甚至拒絕為箱式風箏申請專利,以便使其能夠得到廣泛應用,而事實最終也正是如此,同時各方也在不斷集思廣益,改進箱式風箏。

從軍事角度來講,風箏能將人員搭載上天担任航空觀察手的價值是十分顯而易見的。相比較而言,風箏比氣球更穩定、更可靠、更靈活、更靈活、更廉價而且對于觀察手來講也要更為安全一些,直到梭狀的鳶式氣球誕生后這種情況才得到扭轉。


到20世紀初時為止,雖然只有美國人曾在南北戰爭期間在軍艦上實際使用了氣球,但已經有不少海軍進行了艦載氣球的可行性進行了實驗。到了此時,各國海軍均已認清風箏在海上執行航空觀測任務時要比氣球更具優勢。在對這一系列優勢進行了一番實驗之后,一些海軍對載人風箏表現出了很大興趣。其中的先行者是俄國海軍。
緊隨俄國人之后對載人風箏產生興趣的是十年內便進行過艦載風箏實驗的英國海軍,而重新使得英國海軍對風箏產生興趣的則是一位美國人塞繆爾·富蘭克林·科迪。雖然科迪的風箏也是在哈格雷夫的箱式風箏原理上進行設計的,但其改進幅度十分巨大,因此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并成功申請了專利。




被科迪稱為“戰斗風箏”或“飛機”(在后來的動力飛機發明前,“飛機”一詞被用于泛指一切可進行平飛的飛行器)的風箏,有記錄顯示體重達97公斤的科迪本人曾輕松乘坐自己的風箏上天試飛。關于科迪式風箏最大升限的記錄并不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風箏曾經飛到過600米以上的高度。


1903年,科迪風箏引起了英國海軍的注意。從4月1日開始,魚雷艇學校開始利用自己手中的舊式鐵甲艦“赫克托耳”號進行艦載試飛,其后兩天又利用“海星”號驅逐艦在公海進行了實驗,在鯨魚島進行了另外兩次地面試飛后,整個實驗在4月4日落下了帷幕。實驗十分成功,英國海軍也對風箏十分感興趣。但最后卻因為專利糾紛沒有訂購,而正式列裝了科迪風箏的反而是英國陸軍。


在得知陸軍啟用科迪及其風箏之后,海軍也在11月派出了海軍情報部的副長奧斯蒙德·布洛克前往陸軍氣球學校調查風箏的發展現狀。自1903年與海軍合作失敗以來,科迪一直在對自己的風箏進行改進,到此時其風箏的性能已經十分穩定了,而陸軍也時常放飛科迪風箏執行日常勤務。1908年8月17日開始,炮術學校正式開始了針對科迪風箏的重新實驗,這一次所有試飛均是在軍艦上進行的。至10月7日試驗結束為止的52天里,共有19天進行了試飛。實驗從頭至尾都直接指向了風箏的實際應用能力,實驗項目包括利用載人風箏進行火炮校射、偵察瞭望、反潛搜索、傳遞信號以及拍攝照片等。


1908年的一系列實驗雖然證明了利用航空器進行炮術觀測和偵察的可行性,但對于風箏本身而言卻并不是十分樂觀。科迪式風箏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了極佳的性能,但在風力或能見度不良時又幾乎完全無法使用。而且相比陸地而言,海風的隨機性和變化性無疑要更大一些,一旦風向或風速在短時間內發生劇變,則乘員的姓名也會受到威脅。此外,在戰艦上通過繩索操縱風箏本身也是一項十分棘手的任務,圖佩爾和奧斯博恩也強調只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人員才能應付這一工作。

雖然經過了兩次嘗試,但科迪最終也沒能和海軍展開正式協作,而在1908年之后,科迪將其主要精力轉移到了飛機方面,并最終在1913年8月7日的一次事故中身亡,為科迪式風箏的發展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
載人風箏無法被各國海軍實際列裝的存在著許多原因。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必須達到一定的合成風速才能將其放飛,而這一點在戰場上是很難確保的。在載人風箏誕生的同時,鳶式氣球也在19世紀90年代誕生了。這種氣球在穩定性上要遠好于球形的普通氣球,因此作為觀測平臺的效果更好,同時也能夠在球形氣球無法承受的大風天氣中照常使用。

此外,1911年的兩個重大航空科技進步也給載人風箏的前景帶來了巨大打擊,這便是飛艇科技的成熟以及飛機發艦、著艦實驗的成功。風箏本身只能作為戰艦的附屬物被拖帶在艦尾后方,限制了其觀測范圍的擴大。而飛艇和飛機卻能夠不受限制的自由飛行,將其偵測范圍擴大到數百海里以外。雖然最初飛艇和飛機都受到通訊技術的限制無法像能夠使用直線電話的風箏和氣球那樣與戰艦聯系,但無線電的發展也很快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這一年里,飛機使海軍人士看到了航空偵察的真正曙光。美國海軍的試飛證實了無論是水上飛機還是采用起落架的普通飛機都能夠適應海上勤務,法國人則更是將魚雷艇母艦“閃電”號改裝成了水機母艦。載人風箏在經過了20余年的發展之后,雖然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技術高度,但最終還是不敵動力飛行器,成為了海軍航空史上的一段軼話。




鐵血軍事 粗鄙之人 2015-08-23 08:55:04

[新一篇] 德國人如何對待歷史(圖)

[舊一篇] 我們不是挖墻腳 我們是幫你們搬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