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農建:臺灣問題的未來與兩岸統一分離的十種可能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2012年臺灣大選落幕,馬英九競選連任成功,大陸一片歡呼聲。近年來,大陸希望通過支持馬英九和國民黨在臺灣的執政,而最終將兩岸帶向統一,為此,不惜代價對臺灣經濟上讓利施惠和外交上松邦解難。這一路線能走多遠,最終結果會如何,是值得探討的和有待繼續觀察的。
 臺灣問題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這取決于兩岸之間的博弈。兩岸的博弈雖只有兩岸統一或兩岸分離兩種大的結局,但依大陸對臺路線、大陸發展前景和臺灣應對策略等因素的不同,至少會有十種具體的可能性,而北京所押注的現行對臺路線及其希望出現的結局,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而已。
 一、兩岸統一的五種可能方式
 (1)大陸統戰成功,臺灣自愿回歸。這是一個假定的結局。假定大陸一直堅持現行對臺懷柔路線,對臺灣溫柔到底,不計代價,讓利讓步;又假定臺灣人果真感戴大陸的厚愛,終于如北京所期望的那樣自愿“回歸祖國懷抱”,北京招安成功,兩岸最終和平統一。
 目前大陸試圖以溫情感化路線去實現和平統一,愿望誠然良好,也符合當今世界和平潮流,遺憾的是它并不符合臺灣民意的基本走向,多年來的臺灣民意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對中國的認同日益降低。盡管許多人認為,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而他競選連任成功,這表明臺灣民眾對中國還是認同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了解臺灣民意的人都知道,除了極少數人贊同統一和少數人認同“一中各表”之外,大多數臺灣人對統一和“一中“并不感興趣。只是因為他們都希望兩岸和平,雖然許多人并不情愿接受“九二共識”,但因它是大陸動武的底線,是臺灣的護身符,因而不得不接受它,況且接受它還能獲得大陸的讓利。臺灣能回歸是一回事,臺灣能自愿回歸是另一回事。雖然我們可以說臺灣能回歸的概率極大,但關于臺灣自愿回歸的可能,則只會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因為這在歷史上既沒有類似的成功先例,而且似乎也不符合人類行為和政治活動的一般規則,即一個博弈對手的獨立自主愿望會隨其實力的增大而減弱。
 (2)兩岸經濟一體化,導致兩岸政治統一。按這一假定,兩岸經濟交往日益加深,最終雙方互不可分,從而走向政治統一。
 這大概是目前一些大陸人按“經濟決定政治”的教條所希望看到的結局。但是經濟一體化是否必然導致政治上的自愿統一?兩地經濟的互相聯系,就如兩家企業在生產上互相依存,并不意味著它們就一定會合二為一。企業如此,國家或地區亦同此理。當年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原本就是經濟一體化的同一國家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經濟依存度極高,但這卻并沒有因此而使許多加盟共和國放棄獨立。還有一些大陸人從權謀的角度來看待兩岸經濟聯系。按他們的策略,先放水讓利,用經濟繩索將臺灣“套牢”,不怕屆時臺灣會跑掉。這種以經濟手段來挾制對手的策略,雖不無可能影響對方的決策,但卻不能說會必定導致政治統一。當今世界,尚未見有哪個國家或地區因外部經濟制裁而屈服的。其實這其中的邏輯是同樣的:既然原本經濟一體化的國家都可能分離,又怎能說這種經濟聯系必定能將原本分離的部分合二為一呢?可見,決定政治分合的根本因素,不在經濟聯系本身。
 (3)兩岸和平競爭,大陸勝出而導致人心歸附。假定大陸社會朝良性方向發展,兩岸經濟高差和社會優勢反轉,兩岸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日益縮小并最終反轉,大陸以其大大高于臺灣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加上政治體制改革成功,如此則可能導致一個結局:大陸成了人心歸附的向往之地,臺灣人蜂擁而來。
 這種可能結局涉及的是“以德服人”。所謂“修文德以服遠人”的正確的、現代的解釋不是那種內外有別的、“寧贈友邦,勿予家奴”式的對外曲意討好,而應當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實現較高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及較為自由和公平的社會環境,使之被人向往。今日一些大陸人將“以德服人”理解為溫柔公關,即甘言厚禮、曲意討好,以致被臺灣名嘴嘲笑:既然不統一能獲得大陸的討好讓利和送大禮包,統一了反而沒有了,那為什么要統一呢?當年成千上萬的大陸人越境逃往香港,今日無數的非法移民挺而走險,歷盡艱辛,偷渡前往美國和西歐,只求被其“統一”而成為其合法居民,追求的就是較好的生活水平和較為自由和公平的社會環境。這是經濟高差和社會環境的優劣超越“本土情結”或“愛國情結”而導致的人心歸附。倘若兩岸間出現類似的大陸優于臺灣的經濟高差,大陸的社會政治環境也變得更自由、公平和民主,則何愁臺灣人不會“用腳投票”,蜂擁而來?今日大陸不是力圖縮小兩岸間經濟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卻反向操作,以貧濟富、利益輸送,去維持和擴大兩岸間現有經濟差距,加上今日大陸社會矛盾日益積累,政治體制改革舉步不前,在如此高下立判的情況下,卻期待臺灣人民“心向祖國”,期待其行為意向違反“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人性規則,豈可得乎?
 不過還應當看到的是,即便兩岸經濟高差和社會優勢反轉,臺灣作為一個整體,也未必會自愿回歸。這是一種個體與群體的矛盾:作為個人或底層民眾,他們可能會向往富裕之邦,但作為一個整體,它的精英階層和權貴集團卻未必會有自愿被兼并的意愿。如今日無數的墨西哥人偷渡美國,希望成為美國公民,但這并不等于墨西哥人作為一個整體會愿意被美國兼并。
 (4)大陸武力征服,臺灣被迫統一。倘若大陸因長期堅持對臺懷柔路線而幾無收獲,在大陸持續的溫情攻勢下,臺灣并未如大陸所期望的那樣自愿回歸,而是相反,在承認“九二共識”的掩護下,暗渡陳倉,其獨立意志日益強化。面對漸行漸遠的臺灣,北京對臺路線反轉,認定非武力不能解決臺灣問題。于是大陸挾巨大力量優勢,以脅迫的方式,不戰而屈人之兵,或付出一定武力代價統一臺灣。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多年來臺灣民意的發展趨勢是對中國的認同日益減弱。倘若臺灣的這種民意趨勢持續下去,而大陸持續付出而始終沒有收獲,則北京對臺路線終將反轉,問題只在于時間的早晚。
 (5)大陸出現內亂,臺灣反攻大陸。假定在兩岸攤牌之前,大陸社會朝危機方向發展,出現大動亂或大變局,大陸當局徹底失去民心,于是大陸人民歡迎臺灣人執政,臺灣政治上“反攻大陸”,兩岸由此而實現由臺灣人主導的統一。
 關于這種結局,不能說沒有可能。倘若大陸內部矛盾日益積累,如貧富差距繼續擴大,貪污腐化繼續盛行,政治體制改革舉步不前,而導致社會出現大動亂,則大陸人民完全有可能歡迎臺灣人 “反攻大陸”,“救民于水火”。平心而論,排除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對政治制度的偏好,除了少數權勢階層和既得利益者,對廣大百姓來說,由誰來統一其實并不重要,如果在兩岸之間,一方與另一方相比,以其為主導能夠同樣實現國家統一,并更有利于建構一個富足、自由、公平和民主的社會,人民為什么不支持呢?這也可以算是“以德服人”的一種統一方式。當然,這種以臺灣人為主導的統一離不開兩個前提:一是大陸社會矛盾日益積累,真的導致那種中共常常在內部警示中提到的“亡黨亡國”的局面出現,二是屆時臺灣人仍有經略中原的雄心。然而,即便第一個前提成真,第二個條件未必能滿足,因為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隨著老一代大陸籍的國民黨人在臺灣的消失,臺灣人已不再有問鼎中原的大志,已只求偏安一隅、割地自保。今日一些大陸的異議人士和自由派精英希望臺灣人能在中國的民主化進程中担起大任,勿望“大陸同胞”,然而卻令他們感到遺憾的是,他們的熱切呼吁得到的是對方的冷漠反應。所以看來,當大陸內亂或當大陸人民翹首盼望時,臺灣人可能更多地會象當年的高麗人和安南人那樣認為,這是趁機獨立的好機會,而可能不會將之當成進取中原的千載難逢之機。然而,如果臺灣人如此選擇,可能仍避免不了被統一的命運:即等到大陸塵埃落定,重整山河,最后臺灣仍將面臨被大陸統一的形勢。也即,拒絕主導統一的結果是仍難免被人統一。
 二、兩岸分離的五種可能方式
 (1)大陸始終堅持和平原則,兩岸和平分手。這是一個假定的結局。假定大陸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原則和對臺懷柔路線,而臺灣并未如大陸所期望的那樣自愿回歸,相反卻是日益趨“獨”,并最終全盤“綠化”。對此,如果大陸寧可陪上“嫁妝”,“扶上馬,送一程”,也決不訴諸武力,則臺灣求之不得而如愿以償,兩岸最終和平分裂。
 關于這一種結局,其可能性應當說不會很大。為什么?因為盡管今日大陸對臺灣溫柔無比,但這不過是因為大陸人仍然以為臺灣人有可能被招安。要期望那些念念不忘統一的大陸人聽任臺灣走向獨立而不使用武力,并不現實。
 (2)大陸武力征服失敗,臺灣因此而獨立。讓我們假定一種情況:大陸長期堅持對臺懷柔路線,即便后來大陸對臺路線反轉,試圖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但屆時臺灣因長期受大陸扶助而實力大增,可以憑借海峽天塹,擁兵拒統,大陸武力征服失敗,兩岸因此而分離。
 關于這一種結局,如果臺灣僅憑自身力量去抗衡大陸,則其擊敗大陸的可能性應當說不會很大。因為無論臺灣自身力量如何發展,也無法扭轉陸強臺弱這一兩岸力量對比的基本格局。當大陸對臺灣訴諸武力時,如果沒有外部力量介入,則兩岸交兵而以大陸失敗告終的可能性較小。
 (3)臺灣挾洋拒統,獨立成功。讓我們假定另一種情況:臺灣國際空間逐漸擴展,臺灣問題逐漸國際化。縱使后來大陸對臺路線反轉,但屆時臺灣有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持,能獲得國際干預而挾洋拒統。于是臺灣憑借海峽天塹和自有武力,加上外來干預(調停、軍援或直接出兵),得以阻止大陸的統一企圖,最后獨立成功。
 當年的外蒙正是靠了大國蘇聯和國際社會的支持,才得以脫離中國而獨立。今日臺灣朝野千方百計力圖擴展國際空間,游說大陸智囊和重量級人物“松綁”,無疑是希望這種局面出現。馬英九關于臺灣安全的三道防線(兩岸和平制度化、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和臺灣自有的軍事力量)中的第二道防線,說的就是這一點。今日已有不少大陸人為臺灣奔走,呼吁北京高抬貴手,放寬臺灣的國際空間。可見這一結局還真有可能發生。
 (4)大陸出現內亂,臺灣趁亂獨立。假定大陸社會未來朝危機方向發展,出現大動亂,大陸因自身動亂而自顧不暇,于是臺灣得以乘機獨立。
 這一種結局的可能性不能說不存在。但是,大陸未來是否會陷入大亂,尚是一個未知數。大陸即便一時動亂而自顧不暇,讓臺灣得以乘亂獨立,但大陸一旦安定下來,臺灣仍可能會前功盡棄。如當年清朝滅亡后,中國出現內亂,無暇顧及西藏,等到中共席卷大陸,挾雷霆之勢,從頭收拾金甌,西藏幾十年的“事實獨立”也就夭折了。所以除非中國長期陷入內亂和屆時臺灣能如當年的外蒙一樣獲得外部勢力的支持,否則其獨立仍可能只會曇花一現。當年清朝滅亡時,西藏和外蒙均乘機獨立,外蒙因有大國支持而得以保持獨立,而西藏因自我封閉,未獲外界支持而最終失敗。可見能否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是未來臺灣能否走向獨立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5)臺灣以安南化的方式,最終獨立。假定大陸長期堅持現行對臺路線,兩岸得以長期維持事實分離現狀。又假定臺灣人善于應對,能委曲求全,順勢而為,則臺灣有可能循安南化路線,經過漫長歷史的博弈而最終獨立出去。
 歷史上的邊陲之地要脫離中原政權而獨立,在沒有外來力量的支持下,往往都得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所謂安南化,就是以小博大、順勢而為、時間換空間的游戲。歷史上的安南和高麗都曾是中國的一部分,他們每逢中原動亂,便乘機擁兵自立,而每逢中原塵埃落定,王師遠征,便一方面憑借天險,興兵抗拒,另一方面,卑詞厚禮,奉表稱臣,以曲意奉承中原朝廷而維持事實獨立。屢服屢叛,老戲路反復上演,經過幾百年潛移默化,中原朝野疲勞了,慢慢地“正視現實”,將其看成化外之地,失去亦不感到痛惜,最后出現歷史機遇,于是一一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國家。由于兩岸力量對比的懸殊和大陸人根深蒂固的統一情結,臺灣的急獨在缺乏外來力量的支持下是注定難以成功的。但是這并不排除臺灣有可能靠自身力量,借鑒歷史典故而實現分離。
 盡管多年來相當一部分臺灣人在有關兩岸關系問題上,帶有偏執的憤青情結,缺乏策略考量,但筆者曾經預言這種情況將會逐步改變,臺灣各派最終將達成處理兩岸關系和“一中”問題的策略化共識。民進黨這次大選的失敗,將加速這一過程。倘若臺灣各派最終認識到接受“九二共識”的巨大策略便利,臺灣接受一個“一中”虛名而換得安全和經濟實利,最終認識到今日大陸所切盼的軍事互信、和平協議與一國兩制對臺灣而言,其實有節節延阻和時間換空間的效應,并由此而采取順勢而為的相應對策,則歷史上的安南故事在臺灣重演亦未可知。另外一點要指出的是,由于大陸的成見和區別對待,實際上,臺灣由藍營執政比由綠營執政,或者長期的藍皮綠骨,更有利于臺灣以時間換空間和實現臺灣利益的最大化。
 三、兩岸關系終局如何,關鍵在大陸
 盡管和平是兩岸的共同愿望,但統一卻不能說是兩岸的政治交集。兩岸之間的統獨博弈將會長期存在。
 在上述五種可能的統一方式中,無論大陸的主觀愿望如何,兩岸統一以臺灣自愿回歸為終結的可能性,雖不能絕對排除,但應當說可能性比較小,而大陸對臺路線中途反轉,以力服人的可能性較大。而在上述五種可能的分離方式中,臺灣擊敗大陸,或大陸出現內亂而使臺灣能乘機獨立的概率不大,而臺灣挾洋拒統和臺灣問題安南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雖然臺灣問題的未來如何,有多種可能,但是影響兩岸關系發展最終結局的關鍵因素卻在大陸。之所以這樣說,這是因為:
 1、大陸擁有巨大的先天優勢,握有制約臺灣經濟和國際空間的生死大牌。大陸對臺路線如何,實際上決定了臺灣經濟的邊緣化與否,臺灣經濟的興衰與否,臺灣國際空間的大小和臺灣獲得國際支持的多少,也即臺灣拒統謀獨實力的大小。
 2、大陸未來發展如何,是穩定還是動亂,是經濟和政治超越臺灣,還是維持和擴大兩岸現有差距,是社會矛盾日益積累,還是社會日益和諧,這決定了臺灣是否有機可乘和兩岸人心歸附的指向。
 3、大陸對軍事互信、和平協議和一國兩制等問題的認識,決定了臺灣徐圖長遠的緩獨策略和安南化路線能否奏效。
 當然,這并不是說,臺灣人沒有可以作為的空間。不過由于兩岸力量對比的懸殊,臺灣的作為更多的只是屬于一種生存智慧上的斗智而已。
 從概率上說,雖然大陸擁有巨大的先天優勢,因而大陸勝出,兩岸最終統一的可能性較大。但是這并不等于沒有相反的可能。中國歷史上的某些邊陲之地,雖力量弱小,后來卻分離出去了。可見沒有什么東西是注定的。所謂“分久必合”的說法,對作為構成中國核心區域的中原地區也許大致不假,但對邊陲之地,卻從來就沒有成為規律。
 兩岸角力,既是實力的較量,亦是智力的博弈。愿望不等于現實,不可能中有可能。謀國者當思之!

周农建 2012-04-27 03:24:30

[新一篇] 吳敬璉: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舊一篇] 周國平:“物質時代”,人生取向不能跑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