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制造記—袁總統的內政外交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二次革命”后,袁世凱的威勢暫時達到了高潮,但當時還有兩個重要問題沒有解決,一個是要制定*的正式憲法,另一個是選舉*的正式大總統。袁世凱在倒騰了半天后,才發現自己其實還只是個臨時大總統。

憲法不憲法這種事情,袁世凱不太想理會,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先要把這個臨時大總統轉換成正式大總統。這“臨時”二字,怎么聽都覺得別扭,何況被趕到日本去的孫大炮也曾在這個位置上待過三個月呢。因此,在將革命黨人的反抗*下去后,袁世凱最著急的便是自我扶正,由臨時大總統轉正為正式大總統。今后的日子雖然還長著呢,但關鍵的幾步非走好不可。

議員們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主張先制定憲法,后選舉大總統;另一種則主張先選舉,后制憲。前一種觀點認為,先有雞才有蛋,沒有正式憲法,哪里來的正式大總統呢?這種觀點占據了主流。后一種觀點聽起來也不錯,他們認為制憲是一個漫長審慎的過程,好比百年大計,不可倉促的拍腦袋定案;但是,目前局勢又要求需要一個高效率的行政體系,因此選舉大總統是火燒眉毛的事,何況現在因為沒有正式大總統,各國都不便承認,*都“民國二年”了,在世界上還未曾取得球籍呢。

在“二次革命”前,兩派觀點旗鼓相當,但“二次革命”后,情況就大不同了。兵強馬壯、財大氣粗的袁世凱如今是今非昔比,權力陡增,他要關心總統的轉正問題,那國會議員們就不能太熱心于憲法的制定。因此,議員們最后還是屈從了袁世凱的意見,先選舉、后制憲,先將袁世凱扶正了再說。

按理,《總統選舉法》本是憲法的一部分,但如今袁總統要得急了,那議員們也只好先集中精力搞這一部分。1913年10月4日,經過國會兩院通過后,憲法起草委員會便將新出爐的《總統選舉法》公布,預備在兩天后進行總統選舉。

為何在兩天后進行總統選舉呢?原來,再過幾天便是民國的生日,也就是雙十國慶了。袁世凱希望在這一天舉行正式大總統的就職典禮,既便于歐美各國對*加以承認,又可以好事成雙,錦上添花,豈不美哉?

早在“二次革命”前,袁世凱已經在謀劃此事了。鑒于當時國民黨在國會中是第一大黨,人多勢眾,要是在選舉中作起對來,也是件麻煩事。畢竟民國了嘛,既共和又*了,當時的袁世凱畢竟要做做樣子。使用武力解決問題雖然簡單易行,但終究是有點*裸的,面子上掛不住。

梁啟超當時是支持袁世凱進行開明專制的,這讓袁世凱十分滿意,隨后便成善后大借款中撥出專款160萬元,讓梁啟超出面去策劃國會中的其他幾個政黨的合并事宜,以共同對抗國民黨。梁啟超到北京后,便與共和黨、*黨、統一黨積極磋商,準備合并成一個大政黨,以對抗國民黨。當時的政黨也無甚原則立場,他們聽說梁啟超拿了一百多萬的活動經費,又有袁世凱支持,加上梁啟超這么個大名人,何樂而不為呢?

在取得初步的意向后,梁啟超以共和黨理事長黎元洪的名義舉行了一個懇談會,并邀請在國會中的三黨議員赴宴,交流感情。在三黨懇談會上,梁啟超進行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講,他當席指出:“目前共和、*、統一三黨聯合起來,在國會中尚不能占據多數,這種現象極為可憂。不管是為三黨考慮,還是為反對黨考慮,都應該三黨合并,使中國能逐漸二大黨對峙的局面,這樣政黨政治才能逐步走上正軌”。對于梁啟超“兩黨競爭”的政治構想,湯化龍、孫武等人紛紛表示支持,三黨合并事宜也進行得非常順利。

5月29日,三黨在北京舉行合并大會,當時有一千多黨員到會,場面也頗為壯觀。會上,三黨代表宣布正式合并為“進步黨”,選舉黎元洪為理事長,梁啟超、張謇、伍廷芳、孫武、那彥圖、湯化龍、王賡、蒲殿俊、王印川9人為理事,名譽理事有馮國璋、周自齊、熊希齡、張紹曾、閻錫山、胡景伊、尹昌衡、蔡鍔、唐繼堯、陸榮廷、張鎮芳、楊增新、程德全、朱瑞、莊蘊寬等20多位名人,另外還有100多名參議,陣容可謂強大。

合并后的進步黨,其領導和骨干力量事實上都是原清末的立憲黨人。在梁啟超的影響下,進步黨的政治立場傾向于擁護袁世凱政府,其主要作用是在國會中對抗國民黨,支持袁世凱實行中央集權。當然,這也沒有脫離政黨政治的范疇,毋庸多言。

袁世凱還不放心,另外又授意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由他出面以每月200元津貼的價格收買了國會中的另外一些議員如李慶芳、梅光遠、康甲臣、陸夢熊等人,隨后又集合潛社、集益社、議員同志會等小團體,并趕在選舉前(9月18日)成立了公民黨。公民黨不為他事,唯一宗旨就是要將袁世凱扶上大總統的寶座。

在武力上打敗孫中山、黃興等人后,袁世凱挾勝利之威勢,心想這下總統選舉應該沒問題了。就算有問題,袁世凱也設下了后著。

10月6日,759名國會議員來到選舉會場,正式選舉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按照新公布的《總統選舉法》,選舉大總統須三分之二的議員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候選人必須在得票四分之三以上方可當選。盡管當時國民黨議員在國會中占據多數,但因為受到“二次革命”的牽連,因而也就沒有提出候選人;至于其他人等,也不過是陪太子讀書,幫袁世凱裝點門面。

剛開始的時候,選舉還算正常。第一次投票后,經統計,袁世凱得471票,黎元洪154票,其他還有幾個候選人只得零星數票。袁世凱這次雖然得票最高,但因為某些議員投了無效票,因而袁世凱的得票仍舊沒有達到法定的四分之三多數,因此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投票。

就在這時,選舉會場外突然來了數千名貌似軍人的不相干人等,他們打著“公民團”的旗號前來觀看選舉。在聽說袁世凱沒有當選后,這些“觀眾”整齊嚴肅的步入會場,立刻里三層外三層的將議員們圍了個水泄不通,插翅難飛。

議員們何時見過這等“*”架勢,只得推議長去交涉,要求這些人退出會場,不得干涉選舉。誰知那幫人聽后,反而大聲嚷嚷起來:“我們都是公民團,今日推選大總統,關系重大,倘若你們選出辜負眾望的大總統,我們是不答應的!我們丑話說在前頭,要是所選非人,今天各位就甭想走出會場!”

如此情形,議員們也就明白了七分。你還別說,當時的那些議員們還是頗有些骨氣的,在如此高壓之下,他們偏不肯將票投給袁世凱。在第二次選舉后,袁世凱雖然得了497票,但黎元洪也多得了幾票(162票),袁世凱仍舊沒有達到法定多數。從效果上來看,“公民團”的做法其實是添亂,黎元洪多得的幾票很可能就是國民黨議員投的,雖然他們未必支持黎副總統。

由于當時投票流程不甚熟練,從發票、填票、投票、開票、唱票,這一圈搞下來大約要4個小時,因此議員們肚皮餓了,打算明日再進行第三次選舉。但這些“公民團”們不答應,他們早已將會場團團圍住,許進不許出,就連四面圍墻也站滿了軍警,誰也別想跳出這禁錮圈。

時間到了晚上,議員們餓得急了,想闖出大門找點吃的,但那也不行。議員們還沒等走到門口,便被“公民團”的人拽住,輕則破口大罵,重則飽以老拳,把議員們打得抱頭鼠竄,狼狽的逃回會場。最可笑的是,某些議員好吸大煙,一時間煙癮犯了也沒法補充,這群人在會場上哈欠連天,鼻涕不是鼻涕,眼淚不是眼淚,真是急得抓耳撓腮,捶胸頓足,徒然讓“公民團”笑話。

也有送飯的。比如支持袁世凱的公民黨給他們的議員送飯來了,“公民團”的人便放他們長驅直入。進步黨也派人來送吃的,但這些兇神惡煞的“公民團”不讓他們隨便進去,當即攔住喝令后退。進步黨的人說:“我們是擁護袁總統的!”公民團聽了喜笑顏開,說:“那就趕緊進去吧!”

國民黨派人送飯來,說:“我們是國民黨的,給議員們送飯!”公民團大怒,罵道:“國民黨的不行,活該餓著!”

眼看不繼續選舉就不許出門,議員們也只好忍氣吞聲的接著進行第三次投票。按照《大總統選舉法》的第二條:“兩次投票無人當選時,就第二次得票較多者二名決選之,以得票過投票人數之半者當選”。也就是說,這次只能在袁世凱和黎元洪中間選舉一人,而且只要過半數就可當選。

待到選票發到各議員的手中,“公民團”的人又叫嚷起來了:“選舉袁總統!”“誰不選袁總統就別想出門!”“誰不選袁總統就別想吃飯!”

在此聲浪下,饑腸轆轆的國民黨議員們早已是手腳發軟,頭昏眼花。但即便是這樣,仍舊有部分硬骨頭議員在選票上畫叉,以示抗議。等到投票結束,袁世凱得了507票,自然是過了半數,當選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事實上,袁世凱當選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本是毫無懸念的,“公民團”的行為實在是弄巧成拙,本該下午就結束的投票非被他們弄到晚上十點才結束,差點還餓出幾條人命來。等到宣布投票結果,那些議員們不是餓得發暈就是憋得發昏,哪里還有力氣去鼓掌祝賀新總統當選。

那些“公民團”的人在聽到袁世凱當選后,倒是興高采烈了一下,他們高呼了數聲“大總統萬歲”后,隨后便一溜煙的呼嘯而去,想必去規定地點領賞了。只可憐那些餓了十幾個小時的國民黨議員,在一片狼藉中,他們扶著墻顫顫巍巍的摸出門外,直奔面館去了。

此時的總統府卻是熱鬧非凡,里邊鞭炮齊鳴,山呼萬歲,前來熱烈祝賀的人幾乎擠破了門檻。由此,袁世凱導演的這幕選舉丑劇終于拉上了帷幕。

嗚呼!各位看官,袁總統如此搞法,中國的*之路難道還會平坦嗎?今后還會有多少掩耳盜鈴的丑劇要上演?如此惡劣之先例,袁世凱始作俑者,能辭其咎乎?

等到第二天,議員們繼續選舉副總統,這次公民團的人卻不來捧場了,會場也是稀稀拉拉,出席的人少了許多,不過勉強將黎元洪選出了事。黎元洪在得知自己當選為副總統的消息后,不驚不喜,心靜如水,別人向他賀喜,他也覺得無甚可賀的。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終于如愿以償的當上了正式大總統,他特意將就職典禮與國慶日放在一起,并向清室商借了太和殿來舉行這一盛大儀式。這應該是袁世凱這輩子最榮耀的時刻了。

太和殿氣勢宏大,本是前朝皇帝用來舉行登基典禮的地方,雖然清帝退位后這里已經長滿雜草,但經過總統府一班伺候的人精心拾掇后,倒也干凈整潔,陳設華麗,就等袁大總統前來宣誓致辭了。

上午十點,文武百官、各國公使均已到齊。在大禮官的引導下,身著一身嶄新元帥服的袁總統大闊步的走了進來,這時國樂奏起,外面也放起了禮炮,統共一百零一響,氣氛十分莊重。

待禮炮放完后,侍從官奉上總統誓詞,袁世凱也就照著念了一遍。在大禮官的引導下,底下的各官員向著大總統三鞠躬,袁總統也還了一鞠躬。這時國樂又奏了起來,袁總統便在音樂聲中徐徐退場,前往休息室暫做休整。

等到各國公使已經到達大禮堂等候后,袁大總統又在大禮官的引導下前去接見。中外雙方彼此鞠躬行禮后,英國公使作為公使團的代表宣讀頌詞,旁邊則有譯員進行翻譯,等到袁總統答詞,也是一樣。最后,袁大總統又與各國公使一一握手,這可是前清所沒有的禮節,也算是民國的新氣象。至此,各國也就算承認了*的球籍,世界上多了一個新的共和國。

等到袁世凱與各國公使寒暄完畢后,一身戎裝的陸軍總長段祺瑞走了進來,向袁總統報告閱兵儀式已經準備妥當,請袁總統前去天安門閱兵。這應該算是中國閱兵之始了。袁總統邀請各國公使一同前去觀禮,在總統的率領,文武百官、各國公使簇擁著來到天安門。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早有兩萬多北洋將士在此候命,他們齊刷刷的列成方陣,手里的槍械也已經擦拭一新,只待司令官一聲令下,便要邁開方步,在大總統面前顯擺顯擺(大概有不少是“公民團”成員)。袁總統見了自己一手練出的部隊很是長臉,又聽了各國公使的阿諛夸贊,自然是樂得喜不自禁,笑逐顏開。

高興之余,袁總統也就大開賞賜,給各位有功之臣頒發勛章:最有功者三人,授勛一位,分別為徐世昌、趙秉鈞和世續---世續本是清室代表,不在民國為官,不知為何要授予他;各省的都督大員授勛二位,分別為浙江都督朱瑞、云南都督蔡鍔、山西都督閻錫山、貴州都督唐繼堯等人;后面還有陸建章等人分別授予勛三位、四位、五位不等。反正這玩意也不要錢,多發幾個也無妨。

不僅如此,袁總統還特命內務部、農林部、工商部和交通部頒發通告,將公共游玩場所一律開放三日,任人游覽,不收門票,以示與民同樂,其樂融融。

行文于此,各位可千萬別以“竊國大盜”之成見來看待當時的袁總統呢。要知道,袁世凱稱帝是將來要發生的事情,此時袁世凱就任大總統,除了逃到海外的孫中山、黃興和國內的少部分國民黨員恨得直咬牙外,當時完全算得上是眾望所歸,中外交贊為中國的“華盛頓”、“拿破侖”哪!

在這片欣欣向榮的空氣中,人人都希望民國能在袁總統的領導下富國強兵,一掃昔日的屈辱心酸,可誰又曾料到袁世凱后來會瞎搞八搞,弄得這一世英名,盡付流水。英雄變小丑,可嘆乎?可惜乎?可憐乎?唉,歷史便是這樣的殘酷。 節選自

節選自《民國往事》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83372 


民國往事 2010-07-15 08:32:36

[新一篇] 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

[舊一篇] 北洋軍閥六巨頭高清照片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