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潮:《書海泛舟記》亂世之中的一張書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亂世之中的一張書桌
    文:吉耳 出處:南方都市報 2007年9月
  
  《書海泛舟記》講的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但若是不讀此書,對民國讀書人的了解便不完全。許多高級知識分子和大學者在建國后的跌宕命運我們多有了解,但那些受過傳統教育的普通讀書人,他們的經歷沒那么驚心動魄,反倒更能反映出傳統文化在截然不同的政治環境下的失落過程,這種第一手資料是不多見的。

  讀《書海泛舟記》,印象最深的當屬父親這一形象。這是一個在建國前度過青年時代、完成教育的中年男子,自稱“生不逢時,飽經戰亂,半輩子為生計奔波”,“文革”時入過牛棚,做過“牛鬼蛇神”,結交的朋友有大夫、店員、小學教師、商人等,可知乃是隱沒民間的畸零之人;在讀書一事上涉獵極廣,用力亦深,學得其法,識見不凡,在做人一事上平和寬厚,豁達大度,是典型的舊式知識分子。書中文章,講的全是父親教“我”讀書的故事。

  “我”則生于五十年代。這一代的中國人,在教育上是最被耽誤了的,祖輩父輩所接受的傳統教育被徹底否定,社會崇尚的是粗鄙淺陋的反文化之文化。因此此書最令人稱奇的,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居然還能接受到那樣的教育:七歲時,開蒙日課有《千家詩》十首,熟讀三遍,讀《幼學瓊林》一頁,繼而誦讀《古詩源》、《唐宋名家詞選》、《唐宋詩舉要》、《樂府詩集》等;十歲時,父親以《初學記》作為國文教材,“以此書為日課,先把子目背下,兩個禮拜讀一卷,隨手記下生字、詞語,過后查字典,注音、釋義,依敘事、事對、賦、詩、贊,循序誦讀,不懂即問,一年讀完”;十一歲時,每天讀上八頁《四部精華》,經史子集各讀一篇;十七歲時,父親給“我”開“父子大學”,頭兩周是預備課,講“朱子讀書治學法”和“文史書目舉要”,第三周正式上課,一周講歷史,課本用《史記》,參考書是崔適的《史記探源》和翦伯贊的《中外歷史年表》,一周講中文,課本用《詩經》,參考書是許慎的《說文解字》和王力的《古代漢語》……現代人看到這個進程表,是不免瞠目結舌的了,但這正是民國與之前數千年中國讀書人的標準課程。也是因為打下這樣的底子,作者范福潮先生才能有今天這樣的筆墨與智慧。范先生說過,他在四十歲之前終于把二十四史讀完了。范先生沒有吃上學術這口飯,可是試看今日中國,能安安靜靜、老老實實把書讀通的學者又有幾個?中國教育倒退之嚴重,實在令人愧對祖先。

  書中提到的各色人物,社會階層有別,受教育程度亦不同,但都是愛讀書的人,來往之間也離不開書,可見讀書之風氣。可隨著時間漸轉,書中屢見棄書、毀書、輕視書之事,不由嘆息人事變遷。作者受父親教誨“身處亂世心不可亂”,但亂世之中容不下一張書桌的事實,任誰也改變不了的。


范福潮 2013-08-20 14:17:30

[新一篇] 范福潮:《書海泛舟記》漁樵閑話是史詩

[舊一篇] 范福潮:《書海泛舟記》品讀 聽范福潮絮絮叨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