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五、至善論與自由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五、至善論與自由

  如果上述政治哲學與政治學的分層討論能夠成立,那么我們不妨承認,在政治哲學這一層面,盧梭至善論比他的對立面確實有助于自由意志的浮現。

  經驗理性對人性的懷疑,發展到極致,很難避免決定論與宿命論的消極傾向。這種消極傾向,既可以決定論的自信,表現為對理性增長自會理順一切的樂觀等待;亦可以宿命論的嘆息,表現為對理性能動受客體限制的悲觀承認。與此相反,先驗論者則以精神冒險有可能付出的巨大代價,換來對決定論宿命傾向的終生免疫。盧梭的個人命運充滿冒險者的悲劇內容,但是盧俊的理論性格卻充滿自由意志的亢進色彩,正說明了這一點。

  對于伏爾泰上述詠里斯本地震詩中的宿命論傾向,盧梭十分反感,他致信伏爾泰說:

   當一個人教導人們的東西既不確定,又無益處的時候,以這樣的東西騷擾那些平靜的心靈,使得人們無目標而煩惱痛苦,是很不人道的。[20]

  (著重號為本書作者所加)

   對此,狄德羅顯然站在伏爾泰這一邊。狄德羅闡述他們這 一派人之所以編撰《百科全書》,其宗旨就在于:“指出狂熱的 極限,證明神學觀念在科學自然觀面前站不住腳,證明形而上 學對抗力大無窮的新生兒——經驗是徒勞無益的”。[21]

  狄德羅所指稱的“科學的自然觀”,來自牛頓所發現的物 理世界。狄德羅所批評的“神學觀念”、“形而上學”、“狂熱”也 確實能打中盧梭的要害。但是,盧梭在這里表現出的“形而上 學”的“狂熱”,卻有極可同情的內心悲愿:當物理世界和歷史 理性鐵的法則從兩頭逼近時,如何拯救人之所以為人的自由 意志?如何挽救人被客觀法則(既來自物理世界也來自歷史決 定)物化的沉淪命運?在這種時候,他在形而上層面的自由論 正是邏輯地呼應形而下層面的道德論,兩者打通,形成自由德 性,既讓人在自由的屬人的世界里馳騁,也要人承担棄惡從善 的道德責任。在神性消逝的時代,他要保留人的自由人性,只 能被迫向上尋求“神性”的援助:使人形同“上帝”,把上帝的自 由——創世風格的自由賦予人,以此提拎人的道德責任,使后 者上升,一起進入形而上的“神格”,或者“半神格”———上帝 遠循,由人而神。

  當盧梭把政治史經驗事實統統括進邏輯抽象的括弧,懸 置它所經歷的各種時態、各種變格,露出下面一個大寫的“BeR ing”,他填寫在這一零度狀態上的人為符號,將再也不是各種 系動詞,用以回答“政治是什么”這一問題;相反,他填上的是 各類能愿動詞:will,shall,或者是willbe,shallbe,他提出的 問題是:“政治應該是什么,能夠是什么,將來可以是什么?”應 該說,這是一種最為“狂熱”的政治思維,它欲以“will”的世界 顛覆“be”的世界,欲以價值世界顛覆事實世界。正是在這種顛 覆動向中,植下盧梭后來越界筑路,以政治哲學取代政治學的 禍根。然而,同樣也應該說,這是一種自由意志最為強烈的政 治思維,它第一次掙脫經驗歷史消極受動的困境,將人的自覺 意識賦予了經驗歷史,使人看見經驗歷史的后方,還有一個邏 輯重建的廣闊天地。

  在這個意義上說,盧梭的至善論、先驗論,是能動政治思 維,其自由德性人,是神人之間的人,半神半人;伏爾泰、狄德 羅的功利論、經驗論,是受動政治思維,其功利行為人,是人獸 之間的人,是半獸半人。盧梭從人的自由德性這一高調進入政 治思維,伏爾泰、狄德羅則從人的功利行為這一低調進入政治 思維,形成強烈反照。這一反照,前瞻地看,反映出盧梭與伏爾 泰、狄德羅對中世紀救贖遺產的不同距離,盧梭親近中世紀的 神性,伏爾泰、狄德羅則親近于近代世俗社會的人性;后顧地 看,這一反照又恰好預兆了后來歐陸政治哲學與英美攻治學 不同的進入角色:前者從高調進入,至善論終極理想貫注政治 行為;后者從低調進入,政治操作行為從道德氛圍的價值之幕 (Curtainofvalue)中突圍而出……

  但是,對自由的認識是一回事,對自由的實踐又是另一回 事。盧梭既說“上帝使人自由,以便使人棄善就惡”,又說“那些 想把政治與道德分開論述的人,于兩者中的任何一種都將一 無所獲”,他就一定會以道德拉緊政治,以道德實現自由。這種 以道德立論的自由,可稱為高調自由,與另一種以功利立論的 低調自由,相對而立。或如以賽亞·柏林所言,前者是一種積 極自由(freedomtosomoting),后者是一種消極自由(freeR domfromsometing)。落實到政治生活的具體狀態,究竟是哪 一種自由觀更有助于自由的實現呢?

  在這里,歷史將會兜著圈子說話,再一次出現它的悖論。


朱學勤 2013-08-20 15:27:15

[新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四、至善論與分權說和代議制

[舊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