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國史新論》傳統國學考究的方式透徹描述評價時代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同樣是研究歷史的。49年后去了香港創辦新亞書院的錢穆,和留在大陸被批斗被惡整的吳晗,不但見解不同,而且所著書的可讀性,可觀性和可考性,都完全不同。

讀吳晗的《燈下集》,感覺為拆遷北京古城墻做說客的吳老先生是在以共產主義斗士的身份用馬克思主義去認識和解釋歷史。于是有了《海瑞罷官》。

而讀錢穆的《國史新論》,除了能看到他在替中國歷代政治制度、政府架構、法制制訂、司法執行、人事任用、考試檢察等方面做了一個系統的完整的辯護外。還能看到一個如果一直看中小學歷史書、或是清宮劇之外的一個顛覆式觀感。——因為你所知道的歷史,那竟完全不是真實的歷史。你所知道的皇宮大院,鋪陳奢侈,專制壟斷,黑暗封建,原來也遠沒有今天這么的直接了當。

錢穆,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繆之后。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云,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鄒正峰

看錢老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就有這種感覺了,用很傳統國學考究的方式透徹的描述以及評價那些時代,很有收獲
 
 
嗯,其實這兩本書我個人感覺就是一本,或者《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國史新論》的一個補充。

  簡介:本書作者“旨求通俗,義取綜合”,從中國的社會文化演變,傳統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個側面,融古今、貫諸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之特質、癥結、演變及對當今社會現實的巨大影響,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精彩剖析,內中各篇,“有以分別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專門眼光治史所得,有以變化眼光治史所得。每一論題,必分古今先后時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變。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則本之于當前社會之思潮”。
  本書作者“旨求通俗,義取綜合”,從中國的社會文化演變,傳統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個側面,融古今、貫諸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之特質、癥結、演變及對當今社會現實的巨大影響,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精彩剖析,內中各篇,“有以分別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專門眼光治史所得,有以變化眼光治史所得。每一論題,必分古今先后時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變。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則本之于當前社會之思潮”。

作者簡介:錢穆(1895—1990)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江蘇無錫人,漢族,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云,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七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后自學,任教于家鄉的中小學。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后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云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目錄


1、自序

2、再版序

3、中國社會演變

4、再論中國社會演變

5、略論中國社會主義

6、中國傳統政治

7、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

8、中國知識分子

9、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士

10、再論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士

11、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

12、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

13、中國歷史上之考試制度

14、中國歷史人物

15、中國歷史上之名將

16、中國文化傳統之演進

 


錢穆 2013-08-21 17:05:38

[新一篇] 亞當·斯密《國富論》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舊一篇] 讀錢穆《國史新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