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第三章 現代人的兩種自由觀念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章 現代人的兩種自由觀念
  前幾章曾就新教教義的心理現象作了不少分析,顯示出新的宗教教條是在中古社會制度的瓦解及資本主義的逐漸抬頭之下的一種人類心理上的需求。上項分析的重點在于自由的雙重意義,這就是說,這種自由一方面表示已掙脫了中古社會的束縛,走上一個新的境界,另一方面,個人雖然得到了不受牽制的一種新的生活自由,卻也同時感到孤獨彷徨,內心充滿焦急憂慮,必使他一再屈服于新的環境,而終至作出沖動及不理智的事情來。在本章里,我要討論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對于人心的影響與宗教改革時期是相同的。
  由新教的教義看來,人類在現代工業社會制度下,對于他所担任的角色,早已有了心理上的準備。這一個社會制度的實質及精神,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影響人類的生活,不但可以塑造人的個性,也更強調了我們前幾章所談到的矛盾現象,那就是:發展了個人,但使他更趨孤立無援。增加了自由,卻也產生了新的拖累。我們無須說明資本主義對于形成人類個性的影響效果如何。因為我們所研究的焦點只是一般問題中的一點,即自由觀念成長的合理程序。我們的目的乃是要顯示出,現代社會的形態對于人們的影響同時產生了兩種現象;一、他變得更自立自主,而且不滿現實,喜愛批評。二、他也同時覺得更孤單無依,并產生一種惶恐不安的心理。因此,要了解有關自由的全部問題,對于這兩個現象不可不先研究,并且是兼而顧之。
  根據舊的觀念,我們從不考慮其“合理程序”的問題,且懷疑這兩個極端相反的現象可能系同時由相同的一個因素所產生,因此研究起來就相當困難。再者,對于自由的另一面意義——也就是它所負于人的重任——卻很難為人所了解,特別是那些只知要自由而不知去爭取的人,更忽略了自由的真意。因為在近代歷史所記載的有關為爭取自由而奮戰的史實,只注意到如何去打倒舊有權勢與束縛,認為傳統的束縛根除得愈多,人們就愈自由。然而我們沒有認清,縱然我們已擺脫了自由的傳統敵人
  而各種新的敵人卻又接踵而至。這些新的敵人不完全是外在的,而是許多內在的因素阻礙了我們對自由的認識。例如,我們相信,信仰自由就已經形成了爭取自由的勝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們已擊敗了不許人們按自己的意志去信仰的教會和王國,但許多人卻仍然對于許多用科學方法所不能證實的事理失去信心,也就是說,雖有了信仰的自由,卻無所適從,結果雖然得到了爭取自由的勝利,卻無法去利用它。再例如,如今我們也已獲得了自由的最后一項——言論自由,它雖然是我們在爭取自由的奮戰中的重要一役,但現代的人卻完全不會利用它,終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有獨創我見而不受外界影響的能力。另外,雖然我們常引以為榮的是,我們已不再受要我們一意遵行的那些外在權勢的控制,卻忽視了具有同等權威的輿情與公眾意識。也就是說,我們只注重爭取抵制外在牽制的自由,而沒有注意到人類內心的束縛,內在的沖動與畏懼。新自由時意義,與它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我們易于導致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自由問題并不是要爭取更多類似我們在今天已經獲得的自由,而是認為需要一種防衛自由的力量,以防止自由被破壞。但要記住,雖然既已爭取到的自由須要我們大力去維護,卻仍要注意它的本質,換言之,我們不僅要保留和增加傳統以來即有的自由,同時也要設法獲得新的自由,這種新的自由要能使我們充分地認清我們自身,從而對自己、對人生都能具有充分信心。
  我們要觀察在工業社會制度中,這種人類內心的自由對進步的影響,我們必先全然了解資本主義的許多進步在人性發展方面影響如何。事實上,對于現代社會的鑒定及批判,忽略了這一點,即為非理性的浪漫主義之思想在作祟。同時,對于資本主義是否能予批評亦表懷疑。
  當新教派已在從事開放人類精神生活時,資本主義一直在思想、社會發展及政治等方面努力。其中經濟發展是這一個運動的主體,中產階級是主要的支持者。個人已不再受一個為傳統所束縛的社會制度的約束,而從事于事業前途的進展的奮斗了。只要他能耐勞,有智慧,有勇氣而機會好的話,每一個人都能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在這個殘酷無情的經濟競賽中,上述的個人因素是其成敗的關鍵。反觀中古世紀,人們的等級在一出世即已決定,個人的一生命運已非自己所能掌握。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雖然限制很多,但個人的努力和所作所為,是成功的惟一要素,特別是中產階級的人,成功的機會更多。但他發現他的目標時。可以努力以赴,成功的比率往往很高。他知道如何依靠自己,如何下定決心,并摒棄一切懷疑和迷信。人類日漸打破了大自然的束縛,而能利用古人從未夢想到的許多大自然的力量,為自己作奮斗努力的利器。人類已相互平等,對于人類團結成為阻力的所謂宗教區分,種族區分,則已完全消失,使人類能互以人的尊嚴相對待。世界已不再受許多神奇鬼怪所控制,使彼此能客觀地認清自己,不為幻覺所迷惑。
  政治上的自由也已成長,新興的中產階級因其經濟地位的升高,已日漸掌握政治力量,并已運用其政治力量增加了許多經濟上進步成長的機會。例如英國及法國的革命,和美國的獨立等,都是此一發展的里程牌。在政治方面的自由,以民主制度為其巔峰突出之處。其宗旨為以人類平等為原則,人人有同等的權利來選舉代表以參與政府之事。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旨意行事,并能以全國人的共同利益為基準。
  總之,資本主義不僅使人不再受傳統之束縛,并且對于增加人類更多的自由以及如何訓練人們進取,有鑒賞力和負責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
  然而,資本主義雖在自由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上述的效果,但同時也使個人在社會中感到孤獨,無意義和無權力。
  第一個原因,也就是資本主義一般特性中之特色之一,是關于個人活動的原則問題。在中古社會,各人在一個有秩序有規則的社會過著固定的生活,自己無須為自己操勞担憂,而資本主義社會卻讓每一個人完全依賴其自己,他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是成是敗,純是他自己的事,別人不會為你操心。這種現象雖很明顯地可以促成個人自助的觀念建立,雖然可以構成現代文化的重要一環,但卻使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聯系日漸減少。新教派在宗教改革以后已面臨了這一問題。而在舊的天主教中,個人與上帝的關系是間接的,而參加教會才能與上帝結合。如此一方面限制個人主義之成長,另一方面使個人能參預群眾之中。
  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下,個人主義及孤獨感增加是一個無可辯護的事實。關于我們將要繼續討論的許多觀念及理論,是一些與傳播已久有關資本主義的舊觀念持完全相反的理論。這些舊的觀念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個人成為社會的中心,他所做的一切均以個人為起點,純屬利己主義。這種說法與本章開頭所說“在某些情況下是如此”的說法大致相似,但我認為并不全然如此。所謂利己主義,只是過去的四百年來有這樣的情形,人類偏于以個人為中心,以個人的目的為前提。然而,此處所說的“人類”,不是單指某一個人,某一個工作者或某一個制造商,而是包括了全人類,皆是如此,反應了人性的感情作用及潛在力量。資本主義除了確立個人主義之外,同時也使人產生與新教派有相同作用的“否定自我”及“苦行主義”精神。
  要說明這一個問題,我們須重提前一章所討論過的一個事實——中古時代的社會,人是資本的主宰,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已被資本所凌駕。中世紀的人,以經濟為工具,來達到提高宗教生活的目的,也就是以經濟為基礎,從事許多覓求精神解脫的宗教活動。只要是合乎神的旨意的,任何貿易活動皆可展開,甚至富商巨賈也可以在“敬畏神”的原則下,盡量賺錢而不遭受物議。
  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是為賺錢而賺錢的,個人的成功與物質所得,只是構成與促進整個經濟發展的一份子,談不上解脫或享樂。個人就像是大機器中的一個齒輪一樣,其重要性決定于他的資本的多寡,資本多的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齒輪,資本少的就無足輕重了。
  這種將“個人”長期固定的奉獻給生活以外的許多事務的現象,在新教派的教義中也已顯露了。不過馬丁·路德及加爾文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他們為了使教徒奉獻自己的一切,在教條中誘使人們摒棄個人的自由精神生活,抹去人性的尊嚴與驕傲,不作其他非分之想。
  前一章曾說過,路德的主要教條是強調“性惡”說,并力稱“個人的意志與努力”絲毫無用。加爾文亦以性惡說為其重點,而其中心理論則為“個人絕無尊榮”,并且說,人生是以榮耀上帝為目的,除此而外,別無生命意義。因此,幾百年來,人類由于受到路德及加爾文教義的影響,在心理上的各種反映,就構成了現代社會的形態——,對于自己感到生命無意義。二、為本身以外的一切奉獻自己。今天的人類,只是把過去一直是侍奉上帝的觀念,轉而為侍奉現代的經濟制度而已,永遠成為這個大機械的奴隸。
  現代社會中個人附屬于整個社會經濟之中,成為它的工具之一,其原因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特殊生產方式有關。資本主義社會是以生產為手段,以達到囤積居奇為一目的。個人之從事生產,系以營利為主,但其營利之所得,不是供自己花費,而是將其投資,使成為新的資本。如此循環不息、本利互生,逐自成一系統。當然,這些資本家之中當然也不乏一擲千金,豪奢成性的人。然而,保守的資本主義者是寓享樂于工作的,是以工作為前提,不注重物質的享受的。
  這種以資本賺取資本的原則,是今日工業社會的一切能蓬勃發展的原動力。如果我們對于工作缺乏高度的熱心以及對積極投資以發揮最高生產力的推進毫無野心,則決無進步的可能。因此,由于我們社會的生產力逐漸增加,乃使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預見,我們用不著再為不斷地尋求物質生活的滿足而掙扎與苦斗了。
  廣義的說:增加資本對于全人類的進展有許多裨益,而狹義的看,則個人永遠是他所建造的這個大機體中的奴仆,毫無個人利益,因而使個人感到生活空虛,無力可施。
  對有資本的人,無論資本大小,皆為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基石。那么,那些以出賣勞力為生而無資可投的人又如何呢?由心理的反應上看來,無資者與資本家是大致相同的。無資者是受雇于人的,也就是說,他無須顧慮市場問題,無須為營運之好壞担憂,也不必考慮企求進步的技術問題,這些都是資本家的責任。受雇用的人,只是默默的遵循。這種現象在十九世紀期間頗為盛行,而到二十世紀初以后,由于商業公會之組成,使得一個受雇者由毫無權力漸次改進為自己亦稍有主權了。
  無論受雇者的權力如何增加,正如前面所說他也像一個大機器中的小零件一樣,永遠在為一個“不為己”的目標在殷勤奮斗。
  在任何社會中,所謂文化精神,幾全由部分有力的社團所左右,其原因是因為這些社團對于教育制度,學校,教會,新聞界,影劇界均有控制力及影響力,因而使整個社會都受其熏染者,他們的聲望極高,使一般人極力地推崇,并設法去模仿他們,這種心理作用的影響,遂使他們成為社會動態的左右者。
  在這種情形下,現代的人容易養成一種狂妄自大的個性,并且追求自我利益。對于這種一面犧牲自我為整個社會的機器獻身及一方面趨于追求自我利益的矛盾,我們如何去協調呢?我們只有從心理上的基本因素才能尋得解答。
  根據路德、加爾文、康德及弗洛伊德的說法:“自私就是愛自己”,愛別人是美德,而愛自己是一種罪行,同時,“愛別人”與“愛自己”是互相沖突的。
  實際上,由理論上來分析愛的本質,則“愛”并非起于對某一特定的事物的鐘愛,而是一種由內心的直覺反應,認為符合自己的意趣而產生的。而“恨”則含有“毀壞”所恨之事物的心理作用。故“愛”與“恨”在本質上根本不同。愛的本身,含有愿意看到被愛的人、事、物能快樂、成長、自由。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體驗的事實。然而,對于某一人或某一物之獨特偏愛則又不同,這種愛,是因為我們覺得惟有此人或此物才是值得愛的,而愛了“他”,其他的人顯然都不重要了。我認為,這種愛不可稱為“愛”,而是一種摒除一切,只想占有接近的一種心理作用。
  因此,“愛自己”,就是這種心理作用,他乃盡力使自己快樂、成長、自由,而且除了愛自己,誰都不愛了!
  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這種自私的心理呢?這也就是上面所說過的,“人”處于這個社會之中,時有矛盾之感。一方面要為自己的利益奮斗。一方面又在為社會作永無止境的獻身。加爾文的教義亦復如此,要人類不為自己活,而為神的榮耀活。我們覺得,自私乃產生于一種對生命缺乏目標以及不知如何去愛真正的自我所造成,一般人之所謂“自我”只是廣義的,屬于社會的“自我”,是一個被社會所固定后而不得不依樣去扮演的“自我”,而毫無自主的余地,因而,人往往會在這種呆滯的社會形態下去找尋漏洞,企圖尋求利己的事物,“自私”心理遂乃產生。
  人類的逐漸征服大自然,是否也增加了“個人”在社會的地位和能力呢?我想大體上說是增加了。但是,雖然人類已創造出許多力量,征服了大自然,但卻不能自己控制這些力量。人類運用智慧,開創了許多科學的發明,但一方面卻又毫無理智地用這些科學發明或科學知識來毀壞自己,所謂經濟危機,人力膨脹,戰爭等等。常常環繞在我們四周。人類建造了這個世界,設立工廠,發明汽車,縫制衣服,耕種稻麥,可是,這一個由自己雙手所建造起來的世界卻已不由我們自己主宰了,而是使這個世界成了我的主宰,任由其擺布。人類幻覺中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樞,實際上卻有一種強烈的孤獨、彷徨和無權之感。遂使人與人之間趨于疏淡,只有彼此互相利用的價值了。
  很顯然的,人類彼此互相競爭,利用的現象,是起于相互的冷淡及漠視,彼此打擊,互爭雄長,企使對方經濟崩潰。
  至于雇主與受雇者之間的關系亦復如是,彼此毫不關心,資本家雇用一個人,就如同使用一部機器一樣,彼此互相利用,各為其經濟利益而奮斗。他們之間,都把對方當作做具,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商人與顧客之間也是這種關系,商人把顧客當做操縱的對象,而不是為了大眾的利益作犧牲的。至于人們對于“工作”的態度也是如此,目前的制造商與中古時期大異其趣,以從事工藝的人來說,中古時期的人,不但要以產品賺錢,并且也對工作發生興趣,成為一種嗜好,而現代人則純以它為一種商業投資,只求賺錢,從不談興趣與否。
  這種現象主要是起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趨淡薄,而最重要的,是人類與其本身的關系日談所致,因為人類似乎不是在出賣他所制造的貨物,而是在出賣他自己,他感覺到,他把自己也像貨物一樣的在出賣給別人,譬如:工人出賣勞力,商人、醫生、普通職員等都在出賣靈魂,人的價值各因環境及才能而異。才能須與環境配合,如果在某一環境中不需要某一類人才,則他的才能即毫無價值,就像貨品一樣,不買的人是對它不予估價的。所以,人的自身無法為自己估價,行情好,價格就高,行情不景,則乏人問津,而越是大眾化,有名氣的則愈被鐘愛,這就是為什么“大眾歡迎”四字是那么重要的原因了。
  至于人如何才能在這種社會現象之下感到有安全感呢?第一,他必須要有財產,譬如衣物及房地是其財產之一部分,他如擁有的愈多,安全感也隨之愈強,如果沒有財產,或失去了所有的,則他自己和他以外的別人都會覺得是一個不完整的人。其次是權位及聲望,此兩者一方面是視同個人財產之另一部分外,也是他在與人競爭之中成敗的關鍵,被人贊賞及有駕馭人的權力,是穩固及增加財產的象征。
  至于一般財產不多,聲望不高的人,則以家庭為施展之所,在家庭中受到妻子兒女的尊敬與服從,從事領導統御,發泄了內心的領導欲。他在外也許不太有地位,但在家中卻是“王”。另有一些人,曾經獲得國家授予之榮銜,也自認為了不起,像歐洲國家的階銜制度,得到爵位的人則往往自妄自大,目中無人。
  以上因素,是促成個人在社會中自覺穩固的一種病態現象。與本章開頭所言之經濟、政治之自由而促使個人發展絕不相同。上述各因素只能造成不安全感和焦急怨憤。雖然一時或因夜郎自大而掩蓋了“自我”的孤寂與彷徨,但不是尋求安全感的根本辦法。
  人類之自由,若從它的積極意義看來,是在獲得人性尊嚴及個人力量。當中產階級抬頭,舊制度瓦解之時,像英、法、美、德等國情形大致相同,人都在追求人性尊嚴及個人力量。像康德及黑格爾等均極力主張個人自由。而法國大革命時期及十九世紀之哲學家如富爾拜、馬克思、史汀諾及尼采等均一致主張,個人除了為自己尋求快樂及享受人生外,不應為他人作任何服務,而與他們同時期的一般理性主義的哲學家們并認為,除了充分發展個人自由外,并應講求精神滿足與生活保障,自由主義至此發展至頂峰狀態,不僅中產階級為其中堅,勞工階級亦群起響應,為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成長而奮斗。
  但由于近數十年來資本主義猛速振興,使得人類追求人性尊嚴及個人力量的兩種自由觀念不得不隨而消失。人類的孤寂感與彷徨感與日俱增,所謂“自由”,已受限制,個人經濟成長亦被削弱,環境與許許多多外在的力量時時給予嚴重的威脅。
  主要的原因,是獨家資本主義壓制了個人能力的發揮和勇氣及智慧的施展,原有的勇氣與信心,已完全代之以灰心和一種無力可施之感。權力只由少數集團所掌握,他們也同時能左右社會的命運,一九二三年的德國通貨膨脹及一九二九年的美國經濟崩潰,愈使人類失去安全感,并全然打消了“自我努力即可成功”的傳統觀念。
  小資本和中等資本的商人,雖或也受到大資本家的威脅,但仍能保障其利潤及獨立經營而不受影響,可是一種不安全感卻始終存在著,于是他就想盡方法,總要與那個比自己龐大很多的資本家相抗衡。這些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所產生的中小型獨資經營的商人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特色,亦自有其貢獻,他們與舊有的中小型商人在心理狀態和心理反應上是不同的,譬如說,從前的一個雜貨店商人,必須具備做生意的技巧和一些必備的嘗試,他必須選擇買哪一個批發商的貨,并且知道行情和識貨,他同時要了解顧客的需要,然后選擇要買的貨品,大體上說,舊式的商人不但要獨自挑起經營的担子,還須具備技巧、知識,及勤勉的好習慣。而一個現代的加油站商人則不同了,他只售一種貨——汽油,他也只與石油公司打交道,每天只是機械地為別人加油,無須任何技巧,他的利潤所得來自于兩種因素之差額:一、購買汽油的本錢。二、賣出的汽油的價款。兩者之差額即為其利潤,但是,他對于這二者之任何一種均無法有把握,非自己能控制,他不過是個經手人而已。從心理反應上看,說他是獨自經營的商人也好,說他是受雇于人也好,在根本上無差別,一如大機器中之小零件一般。
  而現代的各級工作人員情形也不同,他處在一個復雜的社會當中,隨時在與別人競爭,所謂優勝劣敗,絲毫沒有人情,他時時沒有安全感及獨立感,同時,在他所服務的機構中職員上千百,所謂“董事長”,“總經理”對他已成抽象名詞,一年難得見到一次面,久之則愈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重要性的小職員罷了!
  但是,以上所述有關個人的孤寂感及無力可施的苦悶并不是社會中每一個人都能明確地感受到或細心地去體驗的。一般人工作之余,盡量參加社團活動,與外界建立各種社會關系,不斷接觸,盡情享樂,到處游歷,而孤寂感暫時不會產生。然而,在心靈的深處,仍充滿了空虛,恐懼,與孤寂感,迫使我們時時企圖掙脫這種精神上的壓力。而去爭取新自由。
  有關個人在社會中究將如何,以及如何對這種心理反應來適應自己的生存,我們將在下一章里繼續討論。
  


弗洛姆 2013-08-23 16:59:38

[新一篇] 《逃避自由》第二章 宗教改革時期之自由

[舊一篇] 《逃避自由》第四章 逃避的心理機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