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中關于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論概述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我,是社會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尤其是70年代以來,關于自我的研究更加繁榮,受到來自精神分析學派、文化人類學派和認知學派的普遍重視,甚至一向否認自我之研究價值的行為主義者,也開始有人使用自我這一概念來構建其理論。這極大地推動了自我研究在理論和技術方面的拓展。本文僅就本世紀以來,西方社會心理學界在自我研究方面較重要的理論進行綜合性的概述,以資借鑒。根據這些理論所涉及的領域,可以歸納為五大類:
    一、研究自我發展的理論
  對自我發展進行論述的理論來自對自我發展源泉的探討和對自我發展的階段性的探討兩方面。
  1、關于自我發展的源泉
  這類理論一致認為,自我的發展主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但在對待具體的制約因素的確認或制約方式的看法上卻不盡相同。庫利(1902)提出了“鏡中我”的概念。這個“鏡中我”包括三個主要的元素:①關于他人對我們外表之看法的想象;②關于他人對那個外表之判斷的想象;③自豪的或恥辱的自我感覺。庫利認為,這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鏡中我”,形成了個體的自我概念。米德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只能在社會群體中發展。因為,自我只存在于與其他自我的關系中。沙利文則認為,在一個人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中,“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沙利文看來,這個“重要他人”通常是母親或母親的替代者,即“母親般的人”,她或他往往扮演著文化傳遞者的角色。通過對兒童行為進行酬賞的方式來影響其自我概念的形成。“重要他人”肯定性的酬賞易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否定性的酬賞傾向于形成個體的否定的自我。與庫利、米德和沙利文等人把自我作為一個整體,籠統地探討自我不同,塞科達和貝克曼(1988)受認知失調論的影響,提出了一個人際和諧理論。該理論把人際關系的狀態作為自我評價的源泉。確切地說就是,人際關系的和諧狀態影響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最終定一個人的自尊以及與此有關的自我表現。他們以“受歡迎程度”作為衡量人際關系和諧狀態的指標,而這個“受歡迎程度”最終是以個體理解到的情形和對這種情形的歸因來影響個體的自我的,這樣一個作用過程成為調整自我表現的主要動因。馬庫斯(1991)和他的同事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圖式的差異性的研究,提出了自我圖式發展的理論。這個理論把個體在自我圖式方面的差異,歸結于文化價值觀的差異。他們通過對東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我圖式的對比研究發現,東方文化造就了依賴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獨立型的自我。這項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是揭示了文化作為影響自我之因素的意義,但這一理論并未提供有關文化價值觀對自我圖式的更為具體的作用方式。
  2、關于自發展階段
  這一類理論是從自我發展的階段的區分和更替中尋找自我發展的規律。薩賓指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自我概念是不同的。他假設,在一個真正的自我發生以前,個體至少經歷了三種自我發展的水平:①軀體的自我;②感受器—一效應器的自我;③簡單地被解釋的自我和吸收—一外部攝取的自我,這個階段標志著一個真正的自我開始出現。此后不久(大約到兩歲左右),社會的自我開始出現。薩賓的理論對各階段的特征及發生、持續時間進行了較為具體地描述,但他沒有涉及到階段之間更替的根源問題。精神分析學派的大師弗洛伊德更注重早期經驗對一個人自我的長期影響。他把個體自我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是在兒童期完成的。弗洛伊德對兒童自我發展階段的劃分主要圍繞著性的自我意識,他的這一理論受到其學生埃里克森的批評。埃里克森認為弗洛伊德的看法過于狹隘。他認為,個體的自我并不完全是在兒童時期形成后就終生不變的。相反,個體的自我發展是持續終生的。因此,他把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擴展為八個階段。埃里克森的理論與弗洛伊德理論的共同之處很多,首先,這兩種理論都將生理因素作為階段與階段之間更替的原動力;此外,埃里克森的八個階段實際上是將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在時間上的延長,他的前五個階段基本上等同于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
  杰麗·休和布賴恩·米勒通過對人一生社會比較的階段性變化的分析,建立了自我評價發展的模式。這一模式的前提是:自我評價是建立在社會比較的基礎之上的。他們把人一生的社會比較的變化分為四個階段,即:兒童期,青春期前后,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不同的階段,社會比較的類型不同。兒童期主要是一種時序比較;青春期前后很少進行比較,而是注重追求自我的獨特性;成年期主要與和自己在各方面比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老年后,不僅與和自己比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也與和自己不相似的人進行比較,同時也進行時序比較。個體的自我評價就建立在這種與他人的比較之上。
  自我的發展究竟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還是在人生較早的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呢?這是研究自我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自我發展的理論家共同關注而尚未達成共識的問題。關于自我發展的階段性的理論基本上將注意的焦點放在對自我發展的階段的區分以及對各階段之特征的描述上,然而未能對階段之間的更替進行深入地研究。而這一點正是階段論與源泉論溝通的必由之道。因此,前述關于自我發展的兩大類理論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陳營。
  自我的發展是受單因素的影響,還是受多因素的影響呢?上述有關自我發展的源泉的理論多是對單因素的論證。對這些理論進行綜合分析就會發現,制約自我發展的因素遠遠不止一個,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現象學家的理論
  現象學家對自我的興趣,主要在于論證自我的“認知者”的角色。這些理論認為,自我是個概念化的系統,這個概念化系統不是認知的對象(客體),而是一種認知的組織,它主動地影響個體搜索選擇經驗,并且決定著個體怎樣解釋這些經驗。羅杰斯(1959)斷言,每一個體生活在一個“以他為中心的不斷變化的經驗世界”中,這個經驗世界由個體在那一刻的全部的意識和無意識領域所組成,并決業個體的行為。蘭凱(1969)指出,個體關于自己的觀點通常被組織成一個概念化系統。這個概念化系統決定著個體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使個體的周圍世界秩序化,離開這種秩序化的作用,個體就會產生混亂。因此,保護這個概念化系統的內在的一致,是個體壓倒一切的需要。個體通過不斷地同化一些信息,拋棄另外一些信息來維持概念化系統內在的一致,這使個體的概念化系統處于連續不斷地變化過程中,由此可以看出,蘭凱把自我作為個體主動影響周圍世界的組織。受格式塔派影響,斯奈格和康伯斯(1949)假設,每個個體存在一個“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現象場”決定著人們對現實的解釋。“現象場”由一個不斷變化的圖像和背景所組成。“場”中處于背景的部分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可視為無意識,“場”中的圖像部分是清晰的,區別的,相當于意識。“現象場”的一部分被區分成一個現象的自我。現象的自我是一個廣延的自我,包括個體所有能用“我”及“我的”提到的東西,它是“現象場”的核心。現象的自我組織了個體的目標和需要,反過來又影響個體的知覺,甚至他的全部的“現象場”。上述現象學的觀念包含著兩層意思:①自我是一個用來同化經驗資料的有組織的概念化系統;②行為只能借助于對某個人正在做的動作的觀察來理解。
    三、認知學派的理論
  與“主體”論者不同,“客體”論更傾向于把自我當作客體來研究。希爾加德(1949)提出了“推論的自我”;(INFERRED SELF),是指個體的被保護的非物質的方面。他認為,“推論的自我”有兩個方面能夠借助于自我觀察被確認:①個體有一種連續性的感覺,即一種與他的過去和未來聯系在一起的感覺。②人們能夠輕易地意識到自己的評價傾向。我們判斷自己行為的好壞時,不僅判斷具體的行為舉動,而且也評價我們的全部的自我的好壞。這兩個方面是“推論的自我”的前提。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指出,自我有三個基本的特征必須被推論;①動機模式的連續性;②動機的基因型的模式;③重要的人類動機既是人際的起源又是人際的表達方式,因為,這些方面不能通過觀察而得到。
  達賴爾·貝姆提出了一種自我知覺的理論,認為我們是通過觀察自己做了什么來理解自我的。“個人部分地是通過觀察自己公開的行為以及自己行為發生的環境來了解自己的態度、情感和其它內在性格的。”他指出,正像一個外部觀察者所要做的那樣,人們觀察自己在做什么,并為這種行為推論出一個原因來。觀察自己的行為將會導致推論自我。
    四、關于自我之結構的理論
  許多心理學家一致認為,自我是一種既聯系、又區別的結構。但在對待自我這一結構包含哪些元素方面卻不盡相同。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出了一個“擴大的自我”,這個擴大的自我,包括所有能用“我的”來稱呼的事物,如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家庭等。這樣一個自我還可以區分為物質的我、精神的我、社會的我和純粹的我四個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區別的組成部分。G·奧爾波特(1955)提出了一個叫做“統我”的概念,用來表示自我的這種結構性特征。他認為,“統我”有七個特征:①軀體感覺,②自我認定或超越時限的連續性,③自我提高,④自我延伸,⑤理性的過程,⑥自我想象,⑦力求自我統一。奧爾波特這里的“自我延伸”相當于威廉·詹姆斯的“擴大的自我”。雖然,奧爾波特對自我結構的組成元素的辨認不同于詹姆斯,但他對這些元素之間辯證關系的看法與詹姆斯相當一致。另外一些心理學家,也對自我進行了結構分析。如,羅杰斯將自我區分為:實際的我,理想的我和社會的我,并且認為這三者之間應當保持一致,更少應該接近。因為,三者之間差距太大的話,個體的自我就會因適應不良而面臨分裂的危險。對自我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的理論還有許多,但以上述幾種觀點最為典型。這些理論的共同點在于:他們都論證了自我是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的心理結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是各構成元素間關系的特點。
    “折衷”論
  愛潑斯坦認為,以往的自我理論來自對自我某一個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失偏頗。這種片面的觀點不僅無助于形成一個較為客觀的科學的自我概念,而且使自我研究更加混亂。他在對以往各種理論進行了經驗水平的研究后,提出了一個自認為能夠使各種理論和諧共存的綜合的理論。這一理論對以往的自我理論采取了折衷的態度。該理論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個不言明的自我理論,即“自我概念”。這個自我理論由較重要和較次要的假設的等級排列所組成,這些假設從最低水平到最高水平,其概括程度逐漸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假設對個體怎樣搜索和解釋經驗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最重要的假設傾向于作為一個自驗成真的預言而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個體的自我理論是個體無意識地構建的。它僅僅是一個概念化的工具,用來完成下列假設:①同化經驗資料;②在可預見的未來方面找出愉快與痛苦之比的最高值;③樂觀地對待自尊。因此,這種概念化的對工具個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這樣認為:沒有這樣一個自我理論,個體就失去了功能。
  關于自我概念的發展,愛潑斯坦認為,主要受童年期父母態度的影響。他的自我發展的理論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個模式:兒童行為—一父母態度—一兒童行為的調整。即受到父母態度正強化的行為,兒童樂于重復;受到父母態度負強化的行為,兒童傾向于避免重復。這種反射過程是兒童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礎。他強調,在這個反射過程中,父母承担著文化傳遞者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愛波斯坦的自我發展理論更加傾向于多因素論。但他將兒童自我的發展視為簡單的反射過程,帶有明顯的行為主義色彩。
  從對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中關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論的概述中,可以歸納出這樣一個關于自我的綜合的認識:①自我概念是在個體發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不是與有機體同時伴生的;②自我發展的主要源泉在外部因素,但內在的生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自我的形成;③自我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心理結構,具有多重屬性和特征,結構內部各元素間既是區別的,又是聯系的。④自我既是被認識的客體,同時也扮演著認知者的角色;⑤自我的發展受文化背景、周圍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責任編輯:涇豐
  
  
  
甘肅社會科學蘭州025-027B4心理學曉洲19951995 作者:甘肅社會科學蘭州025-027B4心理學曉洲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0:43:36

[新一篇] 現代西方哲學的超越之路

[舊一篇] 現代詩歌鑒賞解題方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