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學模式”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傳統教學模式,建構主義對學生的知識做了這樣的概括:一是不完整(incomplete),過于空泛,過于脆弱;二是惰性(inert),缺乏活力,無法在需要的時候運用;三是不靈活(inflexible),無法在新的或類似的情境中遷移運用。在我們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建構主義所闡述的知識的弊端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傳統的中學政治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書本的現成理論,而缺乏對問題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見解。在這種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批判性和獨立性受到壓制,而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機械、枯燥的學習活動中。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力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有利于提高中學生政治理論水平,培養中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發展中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的有效教學模式。我認為,中學政治課引入“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益嘗試。
      一、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內容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學。Scaffolding本意是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這里用來形象地說明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引導著教學的進行,使學生掌握、建構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從而使他們進行更高水平的認知活動。簡言之,是通過支架(教師的幫助)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這是以維果斯基的“輔助學習”(assisted learning)為基礎的,維果斯基認為,人的高級的心理機能,如對于注意的調節以及符號思維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調節,而后才逐漸內化為學習者頭腦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作為文化的代表引導著教學,是學生掌握和內化那些能使其從事更高認知活動的技能,這種掌握和內化是與其年齡和認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獲得了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對學習進行自我調解。鑒于“支架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我認為可以把政治教學中的“支架式教學模式”用如下的范型加以描述,具體分成這樣幾個階段(見附圖):
    附圖G382O201.JPG
    這是教學流程圖,是體現教學理論和思想的講課主體框架。而其中每一階段還須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法的處理、教學手段的運用及學法指導。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我的設計思想,下面我從幾個實例出發,闡明每個教學設計階段所包含的主要意義。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習探索活動的興趣。創設問題情境,實際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創設解決問題的矛盾沖突。我們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學校教育中,不斷給予指導和體驗。而這種解決問題的體驗前提是遵循最近發展區原理,設計有層次的問題,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須掌握的新知識發生強烈的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是通過設疑創設問題情境。如由教師或學生提出一些現實社會問題,并設計出具體問題讓學生思考,以達到理解某個概念或觀點的目的;或有目的地設置矛盾,將學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全面地、辯證地分析解決,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遷移能力,養成變換角度,變通考慮問題的習慣。以“貨幣的產生和本質”這一框為例,首先可以通過播放《歐也妮·葛朗臺》的錄像片斷,再現葛朗臺吝嗇、貪婪面目。他每天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把藏著的金幣拿出來看一看。在他臨死前還要求他的女兒把金幣放在眼前,念叨著:“這樣好教我心思暖和。”當他快要咽氣,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邊的時候,他竟然伸出手來,恨不得把十字架搶過去。為什么有些人對貨幣如此狂熱?現實中為什么一張花花綠綠的紙片有那么大的魅力和魔力?讓有些領導干部栽倒在它的上面。讓同學提出現實生活中一些形形色色的金錢觀,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在這一環節中,問題的創設并不是要使學生體驗到挫折,感受到學科的難度,而是要鼓勵學生就所學的內容提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思維活動。問題的設計一方面要反映關鍵內容,又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從而使學生看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2.搭建支架,進入情境。圍繞當前學生的學習問題,按照“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創設的教學情境,教師要先讓學生明確與此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相關的理論與政策,也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如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料,現實中專家解決類似問題的探索過程等。這就是如同建筑中,老師先給學生搭好支架,為他們以后的探索創造條件。結合上述的問題我又設置了新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研究貨幣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引用故事:一位歐洲旅行家在非洲野蠻部落想雇一條小船到另一個地方去。但船的主人要他用象牙付賬才肯將船出租,經過打聽,他得知有個叫沙里布的人有象牙,沙里布愿意用象牙交換呢料,他又打聽到有呢料的人,想用呢料換針,幸虧這位旅行家帶有銅針,于是他就用銅針換來呢料,接著用呢料換來沙里布的象牙,最后把象牙付給船主。經過這樣一番周折,他才取得了小船的使用權。學生討論之前,我又讓學生先回顧商品為什么要交換,為什么能夠交換,如何交換。同時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交待閱讀時的問題,如商品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它們有哪些區別和聯系?如何理解“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的本質是什么?在這一過程要注意的是,教師所提供的不能太多,也不必太細,以免限制和妨礙學生的探索活動。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開啟和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漸將學生引入到問題情境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
    3.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探索開始可以先由教師啟發引導,如演示或介紹理解類似概念過程,提供問題解決的原理,也可以給學生以反饋等。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學生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加以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相互協作交流、相互啟發,明確:第一,最初的物物交換,發生在原始社會末期,商品交換具有偶然性,商品的價值作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凝結物的性質,還沒有充分地顯示出來。第二,在擴大的物物交換中,商品的價值第一次得到了體現。但由于它仍然是直接的物物交換,必然帶來交換的許多麻煩,甚至可能使交換無法進行。第三,一般等價物的出現。它克服了前兩個階段物物交換的缺點,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一般等價物由什么商品來充當,各地區不同,一個地區的各個時期也不同。這樣,商品交換仍然存在著困難。第四,貨幣的產生。商品交換范圍的擴大,客觀上要求一般等價物能夠固定在一種商品上。經過商品交換實踐的篩選,最后金銀取得了一般等價物的獨占權。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標志著貨幣出現了。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樹立正確的貨幣觀”,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要正確看待貨幣,樹立正確的貨幣觀。
    但要注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要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學生自己對問題的探索成分,使學生最后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登,直到教師讓位于學生,拆除支架,完成學生自我管理學習、監控學習和探索的任務。在這一探索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要建立一個學生團體,也就是平時所講的協作學習,讓學生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與同伴分享自己探索的成果,解釋自己探究的方法,同時也要傾聽他人的想法,借鑒他人探索的成果,最終完成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支架式教學模式的評價
    同其他教學模式相比,支架式教學模式只是提出的角度不同,但它們都體現了同樣的思路,即針對課程內容設計出學習目標,創設教學情境,圍繞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展開,學習者通過獨立探索,通過合作、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學習者便可以深刻地理解相應的概念和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
    支架式教學模式就是明確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一個支架(幫助學生學習),從搭建支架到最后拆除支架是一個過程。這一模式可以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理智上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種教學模式也有自己的弱點:一是知識不系統,在這種模式下老師作為一個支架,幫助學生學習,不可能完整地講授知識體系,而學生在對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的掌握前提下,多角度的去理解問題,得到的答案也就可能是零亂的、多層面的。這種模式較適合有關開放性的社會問題在課堂教學形式下的研討。二是不同水平的學生是否都能適應,這是支架式教學模式要著重解決的。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能否在知識的建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這是還有待于進一政治課教學杭州76~80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陳炳20042004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對傳統課程的變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構。從新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新課程與教師的成長、新課程與教學目的的定位、新課程與教學常規的審視,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等角度看,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有“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勇氣和膽識,變革頭腦中舊的觀念,打破固有的條條框框,重構新的教育觀念,探索課程改革前進的道路。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quality education/ human/ concentration“教材開發”包括教科書和教師指導用書的設計與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料庫的建設、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等多個側面,本文著重探討教科書的設計與編寫問題。閻鳳橋shirllOn concern with human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ENG Qing-nan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of Jinzhou Normal College,Liaoning Jinzhou 121000,China)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陳炳偉 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32100 作者:政治課教學杭州76~80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陳炳20042004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對傳統課程的變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構。從新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新課程與教師的成長、新課程與教學目的的定位、新課程與教學常規的審視,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等角度看,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有“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勇氣和膽識,變革頭腦中舊的觀念,打破固有的條條框框,重構新的教育觀念,探索課程改革前進的道路。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quality education/ human/ concentration“教材開發”包括教科書和教師指導用書的設計與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料庫的建設、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等多個側面,本文著重探討教科書的設計與編寫問題。閻鳳橋

網載 2013-09-10 20:49:10

[新一篇] “成功教育”的成功

[舊一篇] “整體教育”的哲學基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