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堂教學變革中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課堂教學的變革,是實施新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積極推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浙江省于2005年12月中旬在杭州舉辦了一次研討會。對此,筆者感觸頗深,希望能與一線地理教師共同探討地理課堂教學的改革問題。
  變革的地理課堂,呼喚智慧型的地理教師
  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引的變革的地理課堂,是師生之間交流、有效互動的舞臺。這樣的課堂,相比教師按照教參或教案亦步亦趨地展示自己行為的傳統課堂而言,充滿了變數。它需要地理教師充分展現自身高超的教育智慧,時刻關注教學中的動態生成,因學生而動,因情境而變,讓課堂顯現真正的活力。
  1. 變革的地理課堂,需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智慧型教師
  教學案例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最想了解有關臺風哪些方面的知識?”教師面帶笑容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臺風是如何形成的?”“臺風與颶風有什么關系?”……學生的學習熱情頓時上揚。
  “老師,我最想了解的是,人類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認識臺風的?對它認識的歷史過程是怎樣的?”正當開課教師胸有成竹地對學生的問題頻頻點頭,并將它們一一列在小黑板上時,一學生突然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備感意外的話題。但可惜的是,教師對這一問題予以了回避。
  智慧型的地理教師,應始終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點、核心地位。在認真備課的同時,善于科學而藝術地把握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在給予學生提供廣闊思維空間的同時,更應對學生閃爍的智慧火花,進行積極引導,促成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讓課堂教學中的勃勃生機真正得以煥發。
  2. 變革的地理課堂,需要能使學生認識到錯誤并對原有知識進行積極建構的智慧型教師
  教學案例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發下來的材料(美國的礦產資源分布圖、氣候分布圖、地形圖、農業帶的分布圖等),討論分析美國國內的人口遷移原因。”在10多分鐘的小組討論之后,教師請了一位學生呈現小組分析結論。該生的語言表述并不十分規范,且有多處知識點錯誤。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教學觀念上認同“每位學生均以自己的方式構建對事物的理解”,同時承認“學生有出錯的權利”,這是可取的。但是,學生錯誤的觀點往往又是一種教學資源。一聲“錯了”使學生感覺尷尬,固然不可取,但不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教學效果難以保證。這樣的課堂,學生的發展何從談起?
  智慧型的地理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的錯誤,并依據學生的錯誤設置巧妙而恰當的情境。使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認識到自己的認知沖突所在,從而對自身的知識重新進行更合理的建構,得到有效發展。
  變革的地理課堂,追求學生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新課程主張變革學生的地理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進行學習。因此,教師不僅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教學形式,更應該追求學生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即探究中,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激活狀態,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
  1. 教學案例的“魅力”,是學生有效探究的起點
  有“魅力”的教學案例,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它往往能創設頗具誘惑力的教學現場,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這是成功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在探究中轉變學習方式的起點。
  本次研討會上,教師選取的案例普遍具有貼近學生生活、有趣味、時代感強的特點,例如,以青藏鐵路的鋪設為案例,引導學生探究交通運輸中線的選取;以2005年影響浙江的臺風麥莎為案例,引導學生探究有關臺風的知識等等。這些案例的切入豐富了學生經驗系統,極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問題求索的欲望,為最終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行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問題的思維含量,是學生有效探究的關鍵
  教學案例
  課前:教師將學生分為4組,每組5~6名學生;向每位學生分發材料:“材料一”——蘇門答臘島附近兩次地震的相關資料,近幾年全球大地震數據資料;“材料二”——臺風麥莎、颶風卡特里娜的相關資料。[學生表現出濃厚興趣,主動地開始進行資料的研究交流]
  上課鈴響后:教師布置任務——1、4兩組閱讀“材料一”,2、3兩組閱讀“材料二”,從材料中尋找恰當信息,討論教師預設的問題。
  15分鐘之后:教師呈現問題,請各小組成員依據材料中的信息回答。[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最初的興趣已不復存在,幾乎很難感受到學生閃動的思維火花和情感體驗]
  學生不需要對信息進行歸納、概括、對比等加工,更不需要同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只需從材料中尋找信息,就可回答教師的問題。這一過程,難以讓學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戰、內心的震撼,難以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想象的神奇。所以,學生認知參與度不足,課堂氣氛沉悶,地理探究活動的無效性便不言而喻。
  有效的探究,關鍵在于:教師能依據教學案例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創設出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利用頗具智慧挑戰性的問題,來激發和調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并使之成為一股強大的推動力,推進探究活動的層層深入。
  3. 為探究搭建平臺,是學生有效探究的保證
  教學案例
  (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在屏幕上展示進藏鐵路的四大方案)
  “為什么進藏的鐵路最終選擇青藏線?”教師設問。
  (教室里一片寂靜,學生面面相覷——盡管青藏鐵路他們很感興趣,但對西藏畢竟了解太少,手頭又沒有相關資料。迫不得已,他們一個個埋頭去課本中尋找答案。)
  “難道無話可講嗎?”教師顯然有些急了,反問一句。
  (教室里仍是一片寂靜,學生的頭埋得更低了。)
  “因為……”大概怕影響教學進度,教師自己進行了回答
  ……
  本堂課中,教師依據青藏鐵路的鋪設這一案例,設計了一系列頗有思維深度的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進行研究。但是,高一學生由于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再加上生活中很少有同學去過青藏高原。所以,這些問題與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致使學生出現思維空白,無法深入探究。此時,開課教師急于自己回答,只會導致探究活動的無效。因此,有必要為學生搭建平臺。如,向學生提供有關西藏道路建設、西藏的地形、氣候、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分布圖等資料(或課前引導學生收集);教學中,在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和自由度的基礎上,教師巡視,進行個別單獨的指導和點撥。這樣,學生會滿懷信心地進行問題的深層次分析與研究。
  變革的地理課堂,注重信息技術使用的科學性
  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新課程對變革的地理課堂提出的必然要求。要使信息技術的優勢在地理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教師除了能嫻熟運用之外,更應注重信息技術使用的科學性。
  1. 科學地選取媒體信息
  “板塊的撞擊只會在斷層發生,因此全球地層的分布并不均勻……擁有1.7萬個島嶼的印尼位處俗稱為‘火環’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剛好在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及印度—澳洲板塊三大板塊之間……”
  運用網絡能夠搜尋到大量信息,將這些信息引用到教學上可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但是,信息的海洋中,有不少是偽信息。如上述開課教師分發給學生的資料就有不少知識點的錯誤(筆者在錯誤之出加上了下劃線)。用錯誤滿篇、滿是漏洞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材料只能誤導學生。所以,筆者以為,運用信息技術,廣泛獲取信息教學時,教師必須具備一雙慧眼,去偽存真,保證教學中引用信息的科學性。
  2. 科學地呈現教學信息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只要輕輕按動鼠標,就可實現大量信息之間的切換,這將有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但是,教學中,有的開課教師在信息呈現的時候,頁面容量過大,還沒等學生細細品味、回過神來,甚至有時還沒看完所有的信息,頁面就已經切換了。這樣對學生而言,上課如同走馬觀花,缺乏對信息的分析,深層次的思考。所以,運用信息技術呈現教學信息,應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安排信息容量、呈現速度,講求科學性。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12~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燕20062006
王燕,浙江紹興市第一中學。(312000)
作者: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12~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燕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0:39

[新一篇] 地理新課程:從地域文化中汲取營養

[舊一篇] 堅守與拓展:中美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科學定位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